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方法:用超速离心方法分离健康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以10μmol·L-1CuSO4氧化.观察oxLD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C)与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BAEC)粘附作用的影响.结果:oxLDL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MC与BAEC粘附作用.放线菌酮D和staurosporine(Sta)能取消这种促进作用,但硫酸葡聚糖对此作用无影响.PMA和6μmol·L-1溶血性磷酯酰胆硷也显著增强MC与BAEC的粘附作用,且此增敏作用也可被Sta取消.结论:oxLDL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促进MC与BAEC的粘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肿瘤细胞通过膜粘附分子与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层粘连蛋白 (LN )、纤维粘连蛋白 (FN )和胶原蛋白 (Collagen )等的RGD (Arg Gly Asp)和YIGSR(Tyr Ile Gly Ser Arg)序列粘附 ,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合成的RGD和YIGSR肽可通过竞争结合肿瘤细胞相应粘附分子 ,干扰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1,2 ] 。本文初步观察了我们采用固相肽合成技术制备的RGD和YIGSR肽的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方法和结果一、合成肽对高转移肿瘤细胞的粘附抑制作用合成肽RGD和YIGSR…  相似文献   

3.
研究细胞因子IL-1α影响单核细胞与体外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粘 ,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药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培养在胶原层上的内皮细胞单层,对粘附于内皮细胞单层上的MNC及胶原层中的MNC计数,计算MNC粘附率及迁移率。结果 IL-1α可促进MNC与BCMEC的粘附与迁移,其促粘附与迁移作用具明显的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粘附功能的影响,揭示其除调脂外的抗炎作用。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PBMs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PBMs经oxLDL诱导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和β N 乙酰氨基己糖苷酶比色法,检测单核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及对HUVEC的粘附,以及普伐他汀的作用。结果普伐他汀在50μmol·L-1即可抑制oxLDL诱导的PBMs对HUVEC的粘附以及下调CD11b的表达(P<001),呈浓度依赖方式;甲羟戊酸可对抗此抑制作用。结论普伐他汀除调脂作用外,尚可抑制循环血单核 巨噬细胞至内皮粘附聚集,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普伐他汀抑制胆固醇前体物质甲羟戊酸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um cell,BMEC)和白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髓过氧化酶法测定经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的BMEC对白细胞的粘附;以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在TNF-α作用下BMEC表面ICAM-1表达。结果经TNF-α刺激的BMEC明显增加其与白细胞的粘附反应;curcumin(12.5~100mg.L-1)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NF-α所诱导的BMEC与白细胞的粘附;在TNF-α刺激前30min加入curcumin可抑制BMEC的ICAM-1表达。结论curcumin对TNF-α所致的BME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是curcumin下调ICAM-1表达,抑制BMEC与白细胞的粘附,从而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血小板的粘附作用,及其粘附分子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HUVEC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及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用[3H]-Adenine标记人血小板,检测其与HUVEC的粘附反应。结果Que与人血小板作用后,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表达P-选择素。HUVEC经TNF-α处理后,明显增加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加强其与血小板的粘附反应,Que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抑制HUVEC表达ICAM-1,并可抑制其与血小板的粘附作用。结论Que可抑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粘附及粘附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胆囊癌(PGC)生长、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研究47例PGC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定位与表达。结果:PGC组织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为65.96%,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浆,KDR阳性物质位于癌细胞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在PGC高分化型(62.86%),Nwvin临床分期Ⅰ~Ⅲ(56.2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组人纤连蛋白CH50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进行小鼠动物实验及黑色素瘤B16细胞实验.结果:CH50在体内明显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及实验性肺转移.CH50在体外能粘附黑色素瘤B16细胞,抑制B16细胞粘附层粘蛋白并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对B1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CH50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CH50的抗肿瘤机制与其粘附肿瘤细胞,提高巨噬细胞杀瘤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因子E-selectin、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以揭示血小板微颗粒在冠心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制备血小板微颗粒,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RL-1730共培养,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不同浓度血小板微颗粒作用不同时间,内皮细胞粘附因子E-selectin、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当PMPS达到一定浓度,可促使内皮细胞(CRL-1730)表达E-selectin、ICAM-1和VCAM-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Ps刺激内皮细胞(CRL-1730)不同时间,E-selectin、ICAM-1的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PMPs可促使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RL-1730)表达E-selectin、ICAM-1和VCAM-1升高,从而从一方面解释了PMPs在冠心病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髓过氧化酶法测定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ELISA法测定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结果:TNFα通过增加/诱导内皮细胞ICAM-1, VCAM-1及E-selectin的表达而剂量、时间依赖性地增加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槲皮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上述粘附,其作用机制为抑制TNFα诱导内皮细胞上述3种粘附分子的表达.结论:槲皮素通过抑制ICAM-1, VCAM-1及E-selectin的表达而降低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