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讨论替罗非班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获益与风险。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发现的11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及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被随机分为PCI术前使用替罗非班组(A组,55例),对照组(B组,55例)。从而观察两组患者介入治疗中梗死相关动脉(IRA)的TIMI血流情况、出血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TIMI和3级血流的比较,患者在术前、术中无明显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术后A组较B组患者TIMI血流3级明显增高,同时出血风险率上升,但出血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时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复流获益大于风险,无明显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张冬梅 《安徽医药》2016,20(6):1204-1205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PCI术前是否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应用盐酸替罗非班)32例和对照组(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T段抬高完全回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4周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提高术后TIMI血流分级和ST段抬高完全回落率,改善心功能和BNP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盲选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溶栓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TIMIⅢ级血流以及冠状动脉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再梗死、心源性死亡以及总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与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慢血流的比较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术前组(30例)、替罗非班术中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PCI治后即刻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计数(CTFC)、90min ST段回落百分比、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术前组及替罗非班术中组PCI后慢血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90min内ST段回落百分比提高;与替罗非班术中组相比,替罗非班术前组PCI后慢血流发生率降低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住院期间死亡及急性血栓形成,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更好地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梗死相关血管的慢血流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易化PCI和直接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方法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易化PCI(22例)和直接PCI(26例)。易化PCI组给予小剂量溶栓后再行PCI;直接PCI组则直接行PCI手术。比较PCI治疗后冠状动脉开通率、PCI术后1 h常规心电图上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包括休克、中风、再梗塞、缺血复发、充血性心衰、大出血、死亡),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易化组在ST段完全回落组(≥70%)的比例显著高于直接组(36.4%vs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T段部分回落组(30%~70%)与小于30%的ST段回落率中,前后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化组与直接组在IRA介入术后TIMIⅡ、Ⅲ血流的比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易化组与直接组在IRA再梗死(包括缺血复发)、休克、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与直接PCI相比,易化PCI具有较高比例的ST段完全回落率,而出血事件和MACE未明显增加,相对安全。易化PCI与直接PCI一样可使缺血心肌获得快速有效的再灌注,且安全易行,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的出血事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及推广应用,尤其是在距离有完善导管室设备的城市、较远的农村及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6.
术前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梗拟行急诊PCI治疗患者105例,分为替罗非班组(术前给药)47例及对照组58例,比较2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血流分级(TGF),术后IRA血流校正TIMI计帧数(cTFC),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消耗量和出血并发症的差别。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前造影IRA前向血流达TIMI2~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TIMI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罗非班组校正TIMI计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替罗非班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P<0.01),造影剂消耗量更少(P<0.01)。2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急诊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术前IRA开通率,改善术后冠脉血流,简化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罗非斑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以急诊形式来我院进行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均应用替罗非斑。结果观察组患者冠脉血流TIMI 3级发生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9,P<0.01)。观察组患者的皮肤黏膜出血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68,P>0.05)。结论替罗非斑能够显著提高梗死相关动脉TIMI 3级血流的发生率,替罗非斑联合溶栓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血栓抽吸后植入支架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替罗非班治疗组TIMI 3级血流96.67%(29/30),对照组83.33%(25/30),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16.67%(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PCI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能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提高STEMI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产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42例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6例)和对照组(16例).比较2组间的基础临床资料、PCI术前造影情况、出血发生率、PCI术后肌钙蛋白I(TNI)峰值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基础临床资料和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PCI术前心肌梗死溶栓研究血流分级(TIMI)优于对照组;尽管替罗非班组的出血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替罗非班组术后TNI峰值较对照组低[(18.7±7.5)μg·_L-1vs(23.9±5.9)μg·L-1,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选择直接PCI术时尽早使用国产替罗非班是安全的,可以改善PCI术前的IRA的TIMI血流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发病12h内且无溶栓禁忌证的初发AMI患者根据处理措施分为溶栓加PCI组(47例),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溶栓后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法评估,进行补救或延迟PCI;直接PCI组(78例),进行直接PCI。对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率、支架植入成功率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PCI后4周超声心动图测定的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到达导管室时IRA已达TIMI3级血流者27例,其中溶栓加PCI组19例(40.4%)高于直接PCI组的8例(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IRA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4周左心室功能溶栓加PCI组LVEF为(59.8±7.3)%,高于直接PCI组的(5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溶栓加PCI组PCI术前已达TIMI3级血流者4周后LVEF明显好于直接PCI者(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介入疗法治疗AMI早期IRA再通率高,更有利于保护左心室功能,并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是值得考虑的AMI早期再灌注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