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下肢骨科术后引起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来某院就诊的8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略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患者谵妄发生率较低,谵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应用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对其术后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椎管内麻醉(观察组)与全麻(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错乱和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全身麻醉,采用椎管内麻醉的神经错乱和认知障碍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老年下肢手术中采取不同椎管内阻滞麻醉方法的疗效。方法行下肢手术的10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麻醉成功率为88.7%,6例患者由于麻醉阻滞不全而改为全身麻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出5倍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中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用于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其中观察组采取椎管麻醉,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阻滞效应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在接受了椎管麻醉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33%;且对比两组患者的阻滞效应、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等情况其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关节置换术时可采用椎管麻醉方式,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阻滞效应较全身麻醉而言效果更佳,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运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全身麻醉,观察组运用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不同麻醉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麻醉前后SBP、DBP、HR等指标上,观察组麻醉后与麻醉结束等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长、镇痛保持时长、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长上,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运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更快速的药效作用时间,麻醉后机体状态更平稳,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成两组,74例观察组予硬膜外麻醉,74例对照组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率情况,以及术后12、24、72 h的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2、24、72 h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24 h简易精神状况量表评分和对照组麻醉后24 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导致老年骨科患者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对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认知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老年骨科手术患者4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全麻,实验组给予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以及麻醉药用量及两组麻醉术前、术后2、4、8、12、24 h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53.4±14.3)min、睁眼时间为(2.1±1.1)min、语言陈述时间为(3.3±1.5)min、麻醉药用量为(1540.1±124.6)mL、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7.2±17.6)min、睁眼时间为(4.2±1.6)min、语言陈述时间为(8.7±2.9)min、麻醉药用量为(1976.6±217.3)mL,(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麻醉前,实验组术后2、4、8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相比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精神状况、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同时减少麻醉用药量,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减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并归纳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在血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优,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方法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1、7 d的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能够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短期产生影响,但全身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78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术毕、术后3 d的NK、CD3^+、CD4^+和CD4^+/CD8^+水平。比较两组气腹前后的CO2、pH、碱剩余和CO2总量水平。结果麻醉前,两组NK、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两组NK、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本组麻醉前降低,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NK、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本组术毕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本组麻醉前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前,两组CO2分压、pH值、碱剩余、CO2总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观察组CO2分压、pH值、碱剩余、CO2总量水平与本组气腹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O2分压、pH值、碱剩余、CO2总量水平与本组气腹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O2分压(4.51±0.82)kPa、碱剩余(-5.56±1.47)mmol/L、CO2总量(18.74±1.3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07±1.78)kPa、(-6.91±1.93)mmol/L、(22.37±2.34)mmol/L, pH值(7.36±0.07)高于对照组的(7.15±0.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都有各自的优点,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要比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略高一些,另外,使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患者术后头痛、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108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麻醉前后认识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8.57±2.88)min、(160.25±4.29)min、(7.88±0.94)d、(15.06±1.91)d,短于对照组的(143.76±3.64)min、(168.32±3.77)min、(9.72±1.41)d、(18.14±1.6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 h、12 h、1 d,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本组麻醉前降低,但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27.43±1.02)、(25.33±0.61)、(26.53±0.41)分高于对照组的(24.95±0.96)、(23.87±0.52)、(25.04±0.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加理想的效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均更短,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下床活动更早,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 1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术后6 h、12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心肌功能水平,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麻醉清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手术麻醉前、切皮时、术中30 min、术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 h APTT、PT、TT均短于对照组, FIB水平低于对照组, 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 CK-MB与c TnI水平分别为(1.33±0.63)U/L与(0.19±0.11)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1±0.71)U/L与(0.37±0.12)μg/L,术后12 h CK-MB与cTnI水平分别为(1.63±0.95)U/L、(0.23±0.1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58±1.08)U/L与(0.41±0.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清醒时间(21.01±8.2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52±11.20)min,苏醒期躁动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皮时、术中30 min HR、M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更为显著,对心肌功能损伤更小,可降低其凝血纤溶指标水平,缩短麻醉清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分娩镇痛中分别应用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价值。方法 140例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产妇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阶段的镇痛效果以及镇痛起效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麻醉后5、10、30、60、90 min,观察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为(2.84±1.35)min,短于对照组的(6.71±2.5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961, P=0.0000<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206±17)ml,与对照组的(211±13)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47, P=0.0526>0.05)。结论对行分娩镇痛的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显著缩短镇痛的起效时间,维持镇痛效果,推广可行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左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拟行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左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40例,均行腰一硬联合麻醉。2组腰麻用药分别为0.5%左布比卡因重比重液或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均为3 mL。记录2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和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左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162±s 26)s和(143±27)s,P<0.0l;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分别为(21±4)min和(18±4)min,P<0.01。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左布比卡因组(195±72)min,布比卡因组(218±78)min, 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程度、阻滞平面2组相似,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左布比卡因重比重液作为腰麻用药,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6月择期行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常规检测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12h(T2)、术后24h(T3)和术后48h(T4)检测CD4+和CD8+。结果 T0时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T1、T2、T3和T4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0时两组CD4+和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T1、T2、T3和T4时两组CD4+和CD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少,并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筋膜阻滞麻醉,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前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筋膜阻滞麻醉,对照组在全身麻醉前给予等量等渗盐水。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疼痛应激指标、术后48 h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镇痛及镇静药物用量。结果建立气腹后5 min、手术结束、术后24 h、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的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为(2.33±0.78)分,低于对照组的(3.67±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分别为(72.78±6.03)μg、(1540.45±212.25)μg、(829.30±104.24)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66±5.79)、(1878.85±257.58)μg、(923.23±99.5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腹横肌筋膜阻滞麻醉可降低其疼痛应激,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用量,且有利于其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椎间孔镜局部麻醉(局麻)手术中的麻醉镇痛疗效。方法 40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两组患者均采取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行椎间盘摘除、神经减压松解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穿刺、关节突成形、置入套管、镜下操作、术后首次起床、术后2 d的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辅助强化使用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关节突成形、术后首次起床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3.70±0.86)、(1.10±0.5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86±1.36)、(2.05±0.7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穿刺、置入套管、镜下操作、术后2 d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辅助强化使用率为15.00%(3/20),低于与对照组的45.00%(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 P=0.038<0.05)。结论罗哌卡因在椎间孔镜手术复合局部麻醉中的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海马区自噬水平探讨右美托咪定缓解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采用静脉泵给予右美托咪定。比较术后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认知功能评分、海马区自噬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海马区自噬水平LC3-Ⅱ、Beclin-1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6/40)和7.50%(3/4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上调海马区自噬标记蛋白水平,且用药安全性好,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可能与抑制海马区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麻醉科2013年8~12月收治的因硬膜外麻醉穿刺产生腰背痛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进行局部热敷,实验组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腰椎穿刺间隙和椎管进行照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