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章莹 《河北医药》2010,32(16):2237-2238
本文对我院2009年55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将2008年我院各科室上报ADR报告55例,按患者一般情况、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药物不良反应所致器官损害等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吉生 《中国药师》2001,4(1):60-6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是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方法:对复方丹参注射液102例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男性病例超过女性病例数1倍,与用药剂量无关。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64.10%),其中过敏性休克18例(占24.0%)且有1例死亡。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密云县医院3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北京市密云县医院321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引起ADR的相关因素,为今后的ADR监测工作以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江霞  唐志华 《医药导报》2003,22(3):193-194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6月~2001年7月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门诊药物不良反应病例85例,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品种、用药到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自然人群分布一致,无年龄选择性,无性别差异,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其中变态反应发生率高达62.4%.结论:合理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及其药物种类分布,以提高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搜集上报的26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整理,从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侵犯器官及引发ADR排序靠前的药品并对发生严重ADR药物做个案分析。结果止痛药、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女性、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ADR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为常见,止痛药卡马西平皮肤损害最为严重。结论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也要做到严格掌控、有的放矢、加强监管,一般药物使用也要因人而异,不可盲目滥用。  相似文献   

6.
163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6月自发呈报的163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ADR报告进行分类.结果涉及药物124种,单一用药85例,合并用药78例;ADR程度分级,重度22例,中度82例,轻度59例;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9例,很可能114例,可能36例,可疑4例;对症治疗133例,未进行特殊处理30例;痊愈130例,好转31例,死亡2例;使原患病程延长12例,病情加重3例.抗生素引起的ADR居首位,为53.89%;ADR中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71.34%.结论应加强ADR知识的宣传,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放在与治疗作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达到用药有效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608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3年来药物引起的60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608例ADR报告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55岁以上患者居多,占40.63%,引起的ADR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8.59%;抗感染药物ADR的发生率最高,占49.1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30.4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占38.98%.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化,需要加强ADR的监测,在临床用药时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制剂,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200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成立药品不良反应(ADR)机构后,全年度共收集上报的ADR有效报告表298份,其中涉及引起药物性皮肤损害的有110例,比例高达36.9%,为ADR报告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此将该年度本院收集的ADR涉及皮肤损害的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回顾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规律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200例不良反应中老年人和儿童明显多于青年人,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引发的居多,较多累及皮肤黏膜及神经系统,大多数为轻度。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仍普遍存在,应加强合理用药监管,以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对本院2008~2014年的589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天数、剂量、过敏史、合并用药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强用药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眼科用药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眼科临床合理用药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某眼科集团228家医院在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药事数据上报平台中的122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发生的ADR,对给药途径、转归、临床表现以及发生ADR例数排名前10位药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1229例ADR...  相似文献   

12.
右旋糖酐40不良反应695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易爱纯  陈蒂芳 《中国药房》1998,9(3):128-129
对国内14年间右旋糖酐40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695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主要为皮肤瘙痒(81.01%),过敏性休克及死亡(12.37%),肾功能损害(2.01%),急性心梗心电图(1.29%),肝功能损害(1.01%),心脏骤停(1.01%)。A型反应601例,B型反应94例,其中死亡12例。病例年龄在5~76岁,男性病例数为女性的2倍,原发病主要为脑血栓、脑梗塞(34.88%)、冠心病(25.58%)。  相似文献   

13.
我院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1~2005年收集的12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20例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26%(31例);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居多,占总例数的75%(90例);抗生素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9.2%(58例);临床表现以皮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6.7%(68)例。结论:医务人员应全面积极开展ADR的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实现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上报的87例有效ADR报告,按涉及的药物种类、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ADR报告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道损害及输液反应,抗感染药物、中成药及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ADR的发生,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对ADR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用药时严格把握适应证,加强用药监护,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46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近年来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首钢医院1999—2004年收集的468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范围较广,且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居发生率前3位的是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结论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真实世界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的分析与评价,获得DDIs相关SADR的临床证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20年12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SADR报告,采用UpToDate中的Lexi-Interaction®软件对SADR中≥2种药物进行分析,评判是否存在潜在DDIs,并对可能由其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SADR中男性稍多于女性(50.83% vs 49.17%),平均年龄(65.27±14.71)岁,≥65岁患者占56.39%。构成比最高的药物为心血管系统用药,累及器官以胃肠系统损害为主,而阿司匹林是导致SADR例次最多的药物。在含≥2种可疑药物的150例SADR中,存在潜在DDIs的有64例,占42.67%;而发生实际DDIs有42例,占28%,其中2例属于X级,16例属于D级,且多数(71.43%)报告是由相加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所致。阿司匹林是潜在DDIs和实际DDIs中最常见的药物,而实际DDIs中最常涉及的药物组合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其中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的SADR。结论 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对SADR的影响,优化处方用药,特别是老年人群,依据潜在DDIs的结果,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同时加强心血管系统药物和重点人群的监测,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某院562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562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在562例儿童ADR中,男304 例(54.1%),女258例(45.9%);1-3岁年龄组ADR发生率最高(47.0%);静脉滴注是引发ADR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共372例(66.2%);引发ADR最多的药品种类为抗感染药(44.8%),而抗感染药又以头孢菌素类为主(57.5%);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8.4%)。结论:给药途径、品种等多种因素与儿童ADR 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给药途径、给药速度等,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8年12月主动上报的308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ADR中,男女比例1.59 ∶ 1,1~3岁年龄组发生ADR最多(51.6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3.33%);引发...  相似文献   

19.
闫修香  杨利芬  闫军 《中国药业》2011,20(15):43-44
目的分析儿科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收集到的医院儿科2006年2月至2010年1月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最多,药物以抗生素和中药制剂最多,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应加强儿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儿童要结合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合理用药,以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462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确定来年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集到的46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51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4.68%(345例),中成药引起的ADR次之;静脉给药的ADR占72.08%(333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