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佳平  胡海立  侯米莎  张彦芳 《河北医药》2013,35(11):1654-1656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对肝硬化患者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用药量、拔管及苏醒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切除,食道静脉横断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BIS组和对照组。BIS组连接麻醉深度监护仪在麻醉手术期间通过连续监测BIS,对照组通过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调控麻醉深度。2组均采用单次咪唑安定,丙泊酚靶控输注,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监测指标:2组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手术30min(T2)、手术结束(T3)、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心率,术毕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用量。结果 BIS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BIS组患者用药量少,拔管、苏醒时间短,安全性较高。结论肝硬化患者术中麻醉使用BIS监测可以指导麻醉药调控,减少麻醉药用量,减轻患者肝脏负担,改善麻醉苏醒质量,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2.
汪芳俊  万勇  孙桂英  蔡蓉 《中国医药》2012,7(3):351-353
目的 观察长期酗酒对人工流产术异丙酚麻醉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人工流产术妇女160例完全随机分为非酗酒组和酗酒组,各80例.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必要时分次追加异丙酚0.5 mg/kg.监测术前10 min(T1)、人工流产术开始后1、3、5、10 min(T2、T3、T4、T5)以及术后10min(T6)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2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剂量以及术中追加剂量;观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进行麻醉效果评价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 手术开始后1 min,2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人工流产术开始后3min,2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心率和呼吸频率在手术开始后10 min恢复到术前水平.人工流产术开始后1~3 min 2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有轻微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酗酒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剂量和术中追加剂量均较非酗酒组患者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 ±46)mg比(100±16) mg; (42±10)mg比(27±8)mg;P<0.01].非酗酒组苏醒时间与离院时间均较酗酒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 min比(8±3)min;(26±7)min比(22 ±5)min;P <0.05].结论 长期酗酒可以导致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时异丙酚的诱导剂量和术中追加剂量均明显增加;长期酗酒并不影响无痛人工流产时异丙酚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同样适合酗酒患者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3.
刘晓东  李玉坤 《中国医药》2012,7(11):1364-136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鼻行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年龄28 ~ 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的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各20例.研究组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定1 μg/kg,10 min泵注完毕,对照组静脉泵注芬太尼2μg/kg和氟哌利多0.05 mg/kg.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T3)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不良记忆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T1时心率、MAP、BIS均明显低于T0时[分别为(69±5)次/min比(78±5)次/min,(87±5)mm Hg(1mm Hg=0.133 kPa)比(94±6)mm Hg,均P<0.05],T2时心率、MAP[分别为(94±5)次/min、(102±4)mm Hg]明显高于T0时,T1、T2、T3时BIS明显低于T0时[分别为(91.0±1.1)、(95.0±1.0)、(90.4±1.1)比(96.6±1.1)].研究组T1时心率、MAP明显低于T0时[分别为(64±9)次/min比(75±10)次/min,(85 ±6)mm Hg比(91±5)mm Hg],T2时MAP[(98±4) mm Hg]明显高于T0时,T3时MAP[(85±3)mm Hg]明显低于T0时,T1、T2、T3时BIS明显低于T0时[分别为(84.9±1.6)、(91.3±1.0)、(80.8±1.5)比(96.1±0.9)]及对照组,T1、T2、T3时心率、BIS明显低于对照组,T2、T3时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美托眯定用于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鼻行气管插管能够起到有效的镇静遗忘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君  梁禹 《天津医药》2008,36(12):939-941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麻醉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SF)和瑞芬太尼(RF)的麻醉效果。方法:神经外科手术患者40例,分为SF组和RF组,每组20例。采用静脉靶控技术,舒芬太尼以效应部位靶浓度0.5μg/L给药,瑞芬太尼以效应部位靶浓度4.0μg/L给药,异丙酚以靶浓度3mg/L为起点,达到预期靶浓度后每30s增加0.5mg/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给予罗库溴铵0.6mg/kg行气管插管。术中调整麻醉药用量,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水平。记录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切皮即刻(T2)、帖敷硬膜即刻(T3)及缝皮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记录2组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及复合用药情况;分别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SF组舒芬太尼靶浓度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30±0.02)μg/L和(0.61±0.03)μg/L;RF组瑞芬太尼靶浓度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02±0.18)和(5.01±0.34)μg/L。2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RF组T1、T2时MAP、HR降低(P<0.05);与SF组T1、T2比较,RF组T1、T2时MAP、HR降低(P<0.05)。RF组拔管时间短于SF组,但RF组拔管后10minVAS评分高于SF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可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5.
朱彩芳  杨引维 《中国医药》2010,5(9):803-805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对全身麻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30名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卡地平组与尼卡地平+艾司洛尔组3组2各1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尼卡地平组患者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 μg/kg,尼卡地平+艾司洛尔组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 μg/kg和艾司洛尔1 mg/kg,记录所有患者给药前(基础值),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明显心血管反应,拔管刺激时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5.8±9.3)次/min、(160.4±32.3)mm Hg(1 mm Hg=0.133 kPa)、(128.3±8.9)mm Hg]显著高于基础值(P<0.01);尼卡地平组患者拔管前、拔管时的心率较基础值高(P<0.05),拔管前及拔管时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较基础值[分别为(123.5±19.5)mm Hg、(121.6±19.0)mm Hg、(145.3±24.3)mm Hg]低(P<0.05);尼卡地平+艾司洛尔组拔管前及拔管时收缩压较基础值低(P<0.01),心率较基础值低(P<0.05),整个拔管观察期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基础值(P<0.05).结论 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传统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比两组麻醉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及MAP(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SBP<90 mm Hg情况、插管反应率情况、插管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反应率分别为(16.9±5.3)min、4.0%,对照组插管时间、插管反应率分别为(21.8±6.9)、28.0%,两组对比,观察组在减少插管应激反应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优良(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术后拔管时间短及恢复快,临床推广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瑞马唑仑组给予瑞马唑仑麻醉,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5 min后(T1)、手术1 h(T2)、关胸时(T3)、拔管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T0与T4时应激反应情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在T4用Ramsay镇静评分(RSS)评估镇静程度,术后2、12和24 h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观察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瑞马唑仑组58例,丙泊酚组64例。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T1时MAP分别为(85.03±4.37)和(78.24±4.48)mmHg, T2时MAP分别为(80.39±3.95)和(75.49±4.11)mmHg, T3时MAP分别为(84.43±4.02)和(79.59±3.97)mmHg, T2时HR分别为(76.44±5.75)和(72.39±6.03)be...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插管时与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时的MAP及HR分别为(92.55±10.22)mm Hg(1 mm Hg=0.133 kPa)、(76.55±9.3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05.13±11.07)mm Hg、(84.15±11.5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的MAP、HR分别为(91.28±10.23)mm Hg、(74.31±9.8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15.44±12.34)mm Hg、(93.65±12.05)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时通过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所取得的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高血压拟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1组(D1组)、右旋美托咪定2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泵注右旋美托咪定0.8μg/kg,然后D1组、D2组分别以0.4μg/(kg·h)和0.2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同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常规诱导,术中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进入室时(T0)、给药后5 min(T1)、插管即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5 min(T4)、手术切皮时(T5)、手术开始30 min(T6)、拔管即时(T7)和拔管后5 min(T8)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中血压>180/100 mmHg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25 mg,心率>110 bpm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20 mg,同时观察苏醒期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以及苏醒时间。结果三组入室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D1组和D2组在给药后5 min、插管即时、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30 min、拔管即时和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低于C组(P<0.05);C组拔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仍显著高于D组(P<0.05);C组的躁动评分显著高于D1和D2组(P<0.05);C组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D1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高于D2组和C组。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减轻老年高血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诱导期和苏醒期的不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0.2μg/(kg·h)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右美托咪定给药时机在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择期行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随机分为D1组、D2组、D3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术中均使用地氟烷1.2 MAC维持麻醉,D1组术中不给予右美托咪定;D2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后给予0.5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10 min;D3组于手术结束前泵注0.5μg/(kg·h)右美托咪定10 min。比较三组患儿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15 min时(T2)、手术30 min时(T3)、术毕时(T4)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从地氟烷关闭至睁眼及拔管时间;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入PACU15 min时、入PACU30 min时的麻醉苏醒躁动评分。结果与本组T0时比较,三组T2、T3和T4时心率波动幅度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T0时比较,三组T2、T3和T4时平均动脉压波动幅度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PACU15、30 min时麻醉苏醒躁动评分均低于本组入PACU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患儿入PACU15、30 min时的麻醉苏醒躁动评分分别为(4.5±0.5)、(3.3±0.6)分,D3组患儿分别为(4.5±0.6)、(3.4±0.4)分,均明显低于D1组的(5.5±0.2)、(5.4±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患儿从地氟烷关闭到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分别为(12.3±0.6)、(8.8±0.4)min,D2组患儿分别为(12.6±0.3)、(8.9±0.3)min,均短于D3组的(14.5±0.4)、(9.6±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插管后泵入0.5μg/(kg·h)右美托咪定10 min,可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了麻醉苏醒躁动,同时不会影响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是较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T组),两组均给予异丙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作为静脉麻醉诱导,将七氟烷作为丙泊酚替换物吸入保持麻醉状态实施BIS监测。C组患者用药是以麻醉师经验作为参考,实施BIS监测却不参照BIS反馈进行药物应用;T组患者参照BIS反馈信息施以所需七氟烷浓度,确保BIS值保持于(55±5)。手术后均参照Steward评分,手术完毕≤10 min内Steward评分为≥4分进行拔管患者则被定义成快通道麻醉实施成功者。观察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min(T1)、气腹后5min(T2)、术中探查时(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结束后5min拔管前1min(T5)、拔管后5min(T6)的BIS值;分析对比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快通道麻醉成功率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T组患者测定BIS值比C组小(P=0.000),组间与时点具有交互作用(P=0.000);两组患者在T0和T6时点间不存在BIS值的统计学差异行(P>0.05),T组测定的T1、T2、T3、T4、T5时点BIS值和C组相对比都要少(P<0.05)。T组所应用七氟烷总量比C组显著低(P<0.05),拔管时间以及离室时间比C组明显要早(P<0.05)。C组患者2例术中知晓,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躁动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组快通道麻醉效果优于C组(P<0.05)。结论 BIS可以用来调控快通道麻醉,防止麻醉程度发生过深过浅情况,避免术中知晓:降低全麻药量,促使麻醉恢复,使得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都能提前,增加快通道麻醉方法的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采用不同浓度的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术后苏醒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采用注射用丙泊酚与0.5 MAC七氟醚联合麻醉;实验组(n=40)采用注射用丙泊酚与1.0 MAC七氟醚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拔管时(T0)、拔管5 min后(T1)以及拔管15 min后(T2)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及15 min后的血氧饱和度,两组拔管后15 min的心率水平及两组拔管5 min及15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管时及拔管5 min后的心率水平和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时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多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安全性高,躁动发生率低,剂量为1.0 MAC的七氟醚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切皮时(T1)、分离肌肉韧带时(T2)、对神经根进行刺激时(T3)、缝皮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2、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T2、T3、T4时的HR、MAP水平均低于T1时,且观察组T1、T2、T3、T4时的HR水平分别为(79.63±8.26)、(75.68±7.55)、(72.17±6.49)、(70.04±5.07)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4.15±8.49)、(80.31±7.44)、(78.65±6.58)、(75.41±6.19)次/min, MAP水平分别为(85.44±10.43)、(77.33±10.12)、(78.65±9.88)、(79.86±9.53)mm Hg(1 mm...  相似文献   

14.
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胥建党  何绍旋 《中国医药》2010,5(11):1040-1041
目的 评价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择期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的成年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组Ⅰ~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42~80 kg,完全随机分为2组,均选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未用控制性降压,拉贝洛尔组经微泵静脉注射拉贝洛尔,使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25%左右,监测心电图、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记录术毕清醒时间及麻醉前(T0)、降压开始30 min(T1)、降压结束20 min(T2)三个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拉贝洛尔组能按预定目标降到需要的血压值[T1时达到(67±7)mm Hg(1 mm Hg=0.133 kPa)],与对照组[T1时达到(84±10)mm 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31.2±30.5)min,(107.3±29.2)m1]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73.6±18.3)min,(230.2±36.4)ml](均P<0.05),术毕清醒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安全有效且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异丙酚的用量.方法 选择拟行ERCP和/或取石术的老年患者66例,年龄64~81岁,ASAⅠ~Ⅱ级,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3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各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D1、D2组右美托咪定用量分别为0.5、1.0 μg/kg(稀释成20 mL),对照组生理盐水20 mL,均在麻醉前静脉泵注,输注时间10 min;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BIS,术中调整异丙酚用量以维持BIS值在45~55.记录麻醉前(T1)、右美托咪定输注结束时(T2)、麻醉诱导结束时(T3)、气管插管时(T4)、乳头肌切开取石时(T5)、术毕(T6)、清醒拔管时(T7)的BIS值和生命体征,记录异丙酚用量,手术操作和拔管时间,记录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情况,记录术后镇静情况和术后谵妄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1、D2组在T2、T3时点BIS值降低(P<0.05);D1组异丙酚用量减少、术后谵妄发生率低;D2组异丙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延长,阿托品使用率增加(P<0.05).与D1组比较,D2组异丙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延长,阿托品使用率增加(P<0.05),术后镇静评分高.结论 在BIS监测下,0.5、1.0μg/kg右美托咪定预注分别减少老年患者ERCP术中异丙酚用量约20%和25%;但1.0 μg/kg右美托咪定可致术中心率降低、苏醒时间延长及术后过度镇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2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后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降压用硝酸甘油,试验组则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术中有创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65mmHg(1mmHg=0.133kPa),直至手术主要步骤结束。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停止降压后5min(T5)、拔管前(T6)和拔管后3min(T7)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乳酸测定。记录诱导时间、降至目标血压时间、清醒时间和停药至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两组病人均能在短时间内达靶目标血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18.3±5.4)min内拔除气管导管,而试验组仅需(7.0±2.1)min。对照组降压过程中心率增快明显,停药后有反跳性高血压(P〈0.05);试验组降压过程平稳,停止降压后血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围术期BIS和Lac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两组病人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降压时起效快,过程平稳,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反跳性高血压,术后苏醒快,无术中知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全身麻醉骨科手术后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方法 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全身麻醉,实验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认知功能,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病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相比于术前30 min,两组患者术后30 min HR显著升高, MAP、SpO2显著下降(P<0.05)。术后30 min,实验组患者HR(82.700±4.470)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070±5.868)次/min, MAP(87.99±6.18)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6±7.15)mm Hg(P<0.05);两组患者SpO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内环境指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汉川市人民医院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吸入七氟烷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较2组患者不同麻醉时间点心率及动脉压的变化,评估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内环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喉罩)后、腹腔镜探查前、腹腔镜探查后、拔管(喉罩)后的动脉压分别是(87.5±11.7)、(78.3±13.4)、(84.5±11.1)、(96.2±14.2)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分别为(95.4±11.1)、(72.2±11.5)、(78.3±13.3)、(109.4±14.6)mm Hg,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喉罩)后、切皮前、拔管(喉罩后)的心率分别为(71.4±12.4)、(66.3±11.1)、(79.3±14.2)次/min,对照组分别为(85.3±11.1)、(73.4±10.3)、(87.6±15.2)次/min,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七氟烷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内环境指标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麻醉过程中患者心率、动脉压变化小,稳定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与传统的丙泊酚乳剂复合芬太尼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两组苏醒及拔管时间、苏醒质量.方法 10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择期患者,按入院时的单双号排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依托咪酯乳剂+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并静脉持续微泵依托咪酯乳剂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丙泊酚乳剂+芬太尼全麻诱导并静脉持续微泵丙泊酚乳剂麻醉维持.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插管前5 min(基础值,T0)、全麻诱导后2 min(T1)、插管后即刻(T2)、气腹后5 min(T3)、手术半小时(T4)、苏醒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并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0时无明显区别,但在T1、T2、T3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5.1±2.3)min、拔管时间为(8.1±2.4)min,对照组为(10.3±5.2)min、(12.8±2.3)min;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麻醉效果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对全身麻醉苏醒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于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80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地佐辛注射液干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2组拔管前(T1)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30 min(T4)时,观察组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佐辛注射液改善患者全身麻醉苏醒后疼痛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但对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