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总结回顾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绿色通道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实验室检查、脑影像学检查、发病时间、溶栓适应证等检查,迅速明确患者病情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数量、DNT时间、溶栓后患者症状改善率(NIHSS评分)、死亡率、出血率等。结果:2014~2016年间进入绿色通道患者逐年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DNT时间、溶栓后患者症状改善率(NIHSS评分)、死亡率、出血率等情况均较优。结论:建立多科合作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88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根据DNT是否延误分为延误组(26例)和非延误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史、溶栓前用药史、就诊时间、入院时血压、卒中类型、各流程段时间,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延误组患者年龄(66.42±9.86)岁、高血压病史占比53.85%、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占比42.31%高于非延误组的(59.24±9.35)岁、25.81%、11.29%,CT检查时间(32.80±11.45)min、CT结果时间(50.75±15.80)min、生化结果时间(62.75±11.00)min、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20.00±9.25)min长于非延误组的(24.55±7.05)、(35.45±8.75)、(44.70±5.55)、(10.37±5.73)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优化AIS的院内诊治流程,提高医师知情同意谈话技巧,对人民群众进行健康科普教育以提高其对AIS的认识,均有利于缩短DNT。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围溶栓期护理问题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0例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围溶栓期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有效的围溶栓期护理能为尽早实施溶栓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保证围溶栓期安全,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院前广泛开展卒中健康教育联合院内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减少院外院内的延误,能够让更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及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减少残疾,早日回归社会.缩短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DNT),增加时间窗内患者的溶栓比例,为更多AIS患者带来最有效救治的机会,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建立县域内规范高效的卒中中心.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5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00例为基线研究对象对照组,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100例患者广泛接受卒中健康教育和院内优化静脉溶栓流程为观察组.运用描述性统计和x检验来理解中风形势的统计分析.结果 广泛开展院前卒中健康教育,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DNT)的时间,帮助DNT在60min内达标,在不增加溶栓出血风险的情况下,显著提高静脉溶栓率和成功率.结论 通过院前广泛开展卒中健康教育联合院内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减少院外院内的延误,使更多的患者及时的得到医护人员的救助,赢取最佳的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并且回归社会.并且也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机会,利用流程的优化救更多的人,不会因为流程的延误而对患者产生生命上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24h后以及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同时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和发病时临床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溶栓后出血等和患者早期好转呈现负相关性。而溶栓后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患者早期恶化密切相关。结论:高龄、脑卒中程度严重患者、合并短暂性缺血性发作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相对较差,在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应密切监视,避免出现溶栓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办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16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办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在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中的作用。方法:对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药师是否参加治疗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DNT的差异比较;次要结局指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DNT<45 min、DNT<60 min的占比差异及药物剂量、NIHSS评分变化值、住院时长等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59名患者,实验组29名,对照组30名。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DNT分别为(50±14.6) min和(66±25.5) min (P<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2.75%,43.33%(P<0.01),NIHSS评分变化值(溶栓前-溶栓后)中位数分别为0(0~33)、0(-5~2)(P<0.05);DNT<45 min的患者比例、药物剂量、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有助于降低DNT。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对脑卒中建设的影响.方法:我们收集我院使用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其中分为2组,2019-03-01~2019-12-31为综合卒中中心建设期间有80例患者,为常规组,2020-01-01 ~ 2020-08-17为高级卒中中心有患者88例,为优化组.比较两组患者数据.结果:优化组与常规组在性别,疾病危险因素,发病到溶栓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1h NIHSS评分,并发症例数上未有明显区别(P>0.05).DNT时间及DNT< 60min的人数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级医院不断优化静脉溶栓策略,可以进一步缩短DNT时间.  相似文献   

9.
程旺强 《北方药学》2018,15(5):43-44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银丹心脑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15d、30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依据是否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为(2.69±1.10)分,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4.64±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出血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4.26%、2.13%、4.26%,对照组分别为2.13%、2.13%、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明显,且安全性有保证,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有关治疗体会。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历程,记录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总结静脉溶栓中的体会和经验,以更好的指导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运用。结果本组血管再通89例,血管再通率为90.82%。有8例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16%。结论对于急性心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务必要坚持尽早、剂量适当、了解相关病史等,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根据m RS评分,将110例患者分为A组(预后良好,n=65)、B组(预后不良,n=45),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发病90 d病死率等,分析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治疗后,出现颅内出血的有9例,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6例;发病后90 d,死亡6例。A组、B组在年龄、发病到治疗时间、糖尿病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与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结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等,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治疗过程中准确识别这些高危因素,并进行有效干预,以提升静脉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分析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评分.结果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模态MRI检查,均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指征,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拒绝溶栓治疗,采用常规治疗,32例)及观察组(接受溶栓治疗,3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急诊静脉溶栓护理路径来减少绿色通道院内延误。方法分析我科实施AIS急诊静脉溶栓护理路径前后患者从到达急诊至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时间(DNT)和疗效。结果28例静脉溶栓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及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数等基线匹配良好,组间具有可比性;观察组DNT有下降趋势、DNT≤60min增加至3例;治疗后第7天,25例存活患者NIHSS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9,P<0.01);治疗后第7天,观察组溶栓后存活患者NIHSS减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19,P=0.069)。结论 AIS急诊静脉溶栓护理路径进一步减少院内延误;急诊室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应紧跟国内外指南,严格把握溶栓适应证,加强溶栓前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NIHSS和Barhte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NIHSS和Barhtel评分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Barhte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并且实施静脉溶栓医治的患者其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2月到2019年1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96例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并且实施静脉溶栓医治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常规护理组当中的48例患者仅仅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实验护理组当中的48例患者则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展开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并且实施静脉溶栓医治的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据统计,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在看护过程之中仅有4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则有12例在看护过程之中发生并发症,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在紧密看护和护理干预之后有效概率(92.67%)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有效概率(75.00%),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信息方面,由此可知,实验护理组患者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其临床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护理结果也比较满意。讨论: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来护理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并且实施静脉溶栓医治的患者,可以显著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又可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3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3.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常见类型,患者伴随有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快,临床上常针对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减轻患者脑组织缺血状况,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治疗配合度低等,则不利于溶栓效果,故合理的干预措施必不可少[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共计90例,并为该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射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多模态MRI评价溶栓后24 h及3个月时疗效,采用卒中量表(NHI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预后。结果 90例患者溶栓治疗后24 h,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63例占70.00%、不良者27例占30.00%,治疗前后NHISS的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行多模态MRI检查者阻塞血管完全再通17例占42.50%、部分再通5例占12.50%、闭塞18例占45.00%,与溶栓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预后良好者79例占87.78%、不良者11例占12.22%,与溶栓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射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