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我院应用地高辛的现状及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我院861例次血清地高辛浓度数据,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血清地高辛浓度和年龄、性别、血清肌酐浓度、剂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年龄(age)、性别(sex)、血清肌酐浓度(Scr)及剂量(dose)等4因素均对血清地高辛浓度(con)有影响(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它们的关系可以表达为:con=-0.474+0.750×dose+0.154×Scr+0.128×sex+0.003×age。结论:血清地高辛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有多种因素。对于大多数患者服用地高辛的剂量不宜>0.125mg/d,如果血清肌酐值偏高,提示患者可能有肾功能减退,应该减量服用地高辛。对于女性患者更应该仔细调整剂量,以免出现地高辛中毒。  相似文献   

2.
用超滤-荧光极化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地高辛游离浓度,结合其游离百分率,估算了12位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地高辛总浓度和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DLIS)浓度。结果表明,患者的血清实测地高辛游离浓度为0.79±0.48nmol·L-1;实测地高辛总浓度为1.31±0.80nmol·L-1,明显高于计算的地高辛总浓度(1.05±0.64nmol·L-1),P<0.01。计算的DLIS浓度为0.27±0.19nmol·L-1,该结果与用Dasgupta等新近报道的计算方法获得的数据(0.29±0.22nmol·L-1)一致(P>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23例慢性心房纤颤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39±9a)在地高辛控制心率不满意时加用阿替洛尔37.5-75mg/d,比较患者加药前及1wk后的静息心率、运动试验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患者静息及运动心率平均减少19%,24%(P<0.01);心功能改善。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8例口服维持量地高辛的健康受试者,其中3例同服胺碘达隆,7d(天)后,地高辛血浓度和24 h(小时)尿排泄量分别增加30%(p>0.05)和32%(p>0.05);另5例合并用药时地高辛剂量减半,地高辛血浓度和24 h尿排泄量分别下降24%(p<0.05)和33%(p<0.05)。与此同时,全部受试者出现胃肠道、神经、心脏和心电图改变的副反应。结果提示两药合用7d后的副反应可能与胺碘达隆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罗红霉素等P糖蛋白抑制剂增加地高辛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DRAC(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顾问委员会)强调了P糖蛋白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P糖蛋白能运转地高辛,但可被克拉霉素抑制。已有报道显示若治疗中同服地高辛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时,地高辛血浓度会增加。 ADRAC收到2例患者因同服地高辛250μg·d~(-1)和罗红霉素治疗而引起地高辛中毒的不良反应报告。1例是一位76岁妇女在使用300mg·d~(-1)罗红霉素4天后,出现地高辛中毒的症状。第2例是一位80岁妇女在其包含地高辛的治疗方案中加入了罗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对游离地高辛浓度的影响及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在同一地高辛血药浓度水平下,单纯心力衰竭患者及心力衰竭伴糖尿病患者的游离地高辛浓度的差异,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地高辛用药方案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方法18例地高辛适应证患者按是否有糖尿病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心力衰竭患者,B组为心力衰竭伴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FPIA法)测定其地高辛血药浓度,用超滤-FPIA法测定其血清中游离地高辛浓度。采用成组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间地高辛总浓度及游离地高辛进行比较。结果A组地高辛总浓度(1.29±0.29)ng/ml(0.81~1.63ng/ml);B组地高辛总浓度(1.45±0.42)ng/ml(0.88~1.98ng/ml)。A组游离地高辛浓度(0.63±0.11)ng/ml(0.42~0.74ng/ml);B组游离地高辛浓度为(0.87±0.19)ng/ml(0.59~1.07ng/ml)。结论在地高辛总浓度处于同一水平情况下,心力衰竭伴糖尿病患者的游离地高辛浓度与单纯心力衰竭患者的游离地高辛浓度具有统计学差异,前者浓度和游离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  相似文献   

7.
地高辛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药物,但地高辛治疗窗狭窄,其血浓度正常参考值为0.8~2.0ng·mL~(-1)。据报道,在地高辛的治疗中,可能有6%~22%发生中毒。当地高辛血浓度在1.5~2.0ng·mL~(-1)时,中毒发生率可能为10%~20%,在3.0ng·mL~(-1)时中毒发生率可达50%。药物的使用涉及到医师、护士、药师、病人及病人家属,通过对地高辛药物中毒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其一般中毒的发生率,杜绝严重中毒。  相似文献   

8.
白玉国  魏国义  赵强 《中国药房》2010,(16):1514-1517
目的:探讨影响地高辛血清浓度(SDC)的因素及我院应用现状,为临床提高地高辛的合理应用比例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08~2009年我院445名住院患者581例/次服用地高辛并测定血清浓度的临床资料。分析我院目前地高辛应用的现状,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年龄(Age)、性别(Gen)、科室(Dept)、合并用药(Drug)、血清肌酐浓度(Scr)、服药剂量(Dose)与SDC的关系。结果:Age、Gen、Dept、Drug、Scr、Dose与SDC有相关性。结论:SDC个体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调查中16.2%服用地高辛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对于其引起的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外科住院患者SDC相对内科患者高(P<0.05)。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每日用药剂量不宜>0.125mg。老年女性患者应用地高辛尤应注意用药剂量,及时监测。药师在地高辛的合理用药中应发挥更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八位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游离地高辛检测(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能为临床所用的检测游离地高辛的方法,并研究不同肾功能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中游离和总地高辛浓度的关系.方法:用超滤及荧光极化免疫测定法检测游离地高辛(Dig).结果:Dig血清标准液浓度为0.96,1.92,3.84 nmol·L~(-1).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分别小于7%和6%,平均回收率为99.95±2.18%.接受Dig治疗的八位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肾功能不全与正常者的血清Dig游离/总浓度比率分别为63.5±4.7%、75.1±3.9%(P<0.01).结论:肾功能不全病人血清Dig总浓度测定值偏高,提示其血清中存在过量的内源性Dig样免疫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2):209-212
目的:探讨导致地高辛中毒浓度的因素,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法测定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对达地高辛中毒的101例患者病历进行分析。结果:60岁以上患者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患者血药浓度增加;多数患者伴有电解质紊乱、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地高辛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2.87±0.72)、(2.80±0.69)、(2.80±0.64)、(2.75±0.62)、(2.69±0.62)、(2.57±0.27)、(2.54±0.56)ng/ml,合并以上疾病种类越多,对地高辛浓度影响越大;与硝苯地平、去乙酰毛花苷、呋塞米、胺碘酮、螺内酯、氢氯噻嗪、伏立康唑、托拉塞米合并用药时,地高辛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3.17±0.82)、(3.06±0.68)、(2.86±0.71)、(2.80±0.62)、(2.79±0.65)、(2.57±0.46)、2.41、2.12 ng/ml。结论:年龄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增高的趋势。除此之外,给药剂量和各种病理、生理状态以及合并用药等均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俊 《中国药事》2013,27(2):235-237
目的 了解老年人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地高辛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地高辛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人群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181例次,女性162例次;男性、女性地高辛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80~94岁组地高辛血药浓度较高(P<0.05);位于地高辛治疗窗内的有147例次,占总数42.86%,有152例次(44.31%)和44例次(12.83%)分别低于治疗窗和高于治疗窗,与60~69岁组相比,70~94岁组地高辛血药浓度高于治疗窗的比例升高.结论 地高辛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复杂,应对老年人尤其是高龄人群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合临床疗效,进行个体化给药,降低老年人群的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2.
用放射免疫方法对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浓度(SEDFC)和地高辛血药浓度(SDC)测定,结果发现:(1)慢性肺心病患者SEDFC明显低于正常,P<0.001;(2)小剂量地高辛治疗组患者平均SDC明显低于中剂量地高辛治疗组;(3)小剂量地高辛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中剂量地高辛治疗组,P<0.025;(4)SDC与SEDFC差值大于1.0μg/L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差值小于1.0μg/L患者,P<0.05;(5)发生心律失常的肺心病患者平均SDC较未发生心律失常者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3.
徐菊根  张斌  余永树 《北方药学》2017,(12):129-131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长期口服地高辛且血药浓度稳定在0.8~2.0ng/mL有效治疗范围内的心力衰竭患者85例,其中45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纳入试验组(服用伊托必利),余下40例胃肠功能正常患者纳入对照组(未服用伊托必利);采用酶放大免疫法测定试验组使用伊托必利前后的地高辛血药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在服用伊托必利6d后地高辛血药浓度由(1.3±0.4ng/mL)降低至(0.9±0.5ng/mL);年龄较大患者(≥55岁)地高辛血药浓度降低不明显(P<0.05).试验组地高辛血药浓度为(0.9±0.5ng/mL)低于对照组的(1.2±0.4ng/mL)(P<0.05).结论:合用伊托必利可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降低,但对年龄较大人群影响不明显;应做好用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和用药教育,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部分文献,简介钙拮抗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一、与地高辛的相互作用钙拮抗剂能升高血浆地高辛浓度和增强对心脏的作用。BelzGG 等研究了一些钙拮抗剂与地高辛的相互作用。结果是:异搏定-地高辛组,用异搏定后PDC(血浆地高辛浓度)上升70%,RDC(肾脏地高辛消除率)下降;硝苯吡啶-地高辛组,用硝苯吡啶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地高辛防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高辛对防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效果。方法 120例SVT患者,入院转为窦性心律后食道调搏及电生理检查后随机分为小剂量地高辛组(地高辛0.125mg,1次/d,口服)和异搏定组(异搏定120mg,1次/d,口服),连续用药3~6个月,观察用药期间SVT的发作率。结果 服用小剂量地高辛组SVT复发率为18%,服用异搏定组SVT复发率为26%。结论 小剂量地高辛可有效预防大部分SVT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据多次报道,奎尼丁与地高辛并用时可影响地高辛的药物动力学;结果导致地高辛的血浆浓度升高。为确定奎尼丁对服用地高辛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波士顿药物监督协作计划中心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应用地高辛的患者,其胃肠道和/或心脏的副作用的发生率为1.1%(每100病人天数),该数来自观察4027名患者共45202人天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地高辛中毒患者出现中毒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自行设计服用地高辛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对疾病及治疗的认识,家庭成员及支持情况,服用地高辛量、时间及药物(地高辛)的来源,基础疾病(包括有无肝肾功能不全)及联合用药情况等共16条目。对来自农村的21例地高辛中毒者进行调查。结果:出现中毒的21例患者中不按时服药、不按医嘱的剂量服药、服药前不测脉搏、不按时复查的发生率分别为38.1%,47.6%,85.7%,90.5%;不遵医的主要原因为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求医心切、经济困难、社会及家庭支持不够等。结论:农村地高辛服用者出现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以减少中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孙丽燕 《北方药学》2014,(3):149-149
目的:探索地高辛血药浓度在临床实施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EMIT法对100例患者实施的158次地高辛血药浓度。结果:地高辛血药浓度检测值80次位于治疗浓度范围,占比为50.63%;36次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占比为22.79%;42次高于治疗浓度上限,占比为26.58%,随着年龄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增长趋势。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说明我院使用地高辛基本合理,高龄患者应尽量减少地高辛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9.
治疗心衰有必要在方法上作出重大的改变。大多数慢性心衰患者都应接受4种药物——地高辛、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然而尽管大多数心衰患者接受了地高辛和利尿剂,但只有约40%患者接受了ACE抑制剂,且仅有5%患者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治疗。 以上是非盈利性的全国改善心衰预后顾问委员会(ACTION HF)所提出的一份报告。上述4种药物治疗方案为ACTION HF所属的150名医生和研究者的共同观点。他们推荐的方案已发表在《Am J Cardiol》1999年1月21日的增刊上。  相似文献   

20.
引起地高辛中毒的几种情况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一般患者地高辛的治疗浓度为 0 .8~ 2 ︼g/L,毒性常发生于血药浓度 >2 ︼g/L[1] ,从 1 999年 2月至2 0 0 0年 9月我们共对 84例患者 (1 3 7份血样 )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 ,其中血药浓度 <0 .8︼g/L有3 3例患者 (47份血样 ) ,血药浓度 0 .8~ 2 .0 ︼g/L有49例患者 (6 7份血样 ) ,血药浓度 >2 .0 ︼g/L有 1 4例患者 (2 3份血样 )。 1 4位血药浓度 >2 .0 ︼g/L的患者中有 9例患者有地高辛中毒症状 ,5例患者无明显中毒症状。其中 5例患者主要由地高辛剂量不当引起 ,6例患者主要是因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