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白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白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芍中分离鉴定6个单萜苷类化合物,分别是苯甲酰芍药苷亚硫酸酯(Ⅰ)、芍药苷亚硫酸酯(Ⅱ)、芍药苷(Ⅲ)、白芍苷(Ⅳ)、4'-羟基白芍苷(Ⅴ)、paeonivayin(Ⅵ)。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限及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孟祥松  蒋磊 《安徽医药》2008,12(12):1167-1168
目的检测不同年限及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外标法测定不同年限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年限及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影响很大。结论HPLC法测定芍药苷灵敏、快速、准确。既保证芍药苷含量,又保证白芍产量,以采收5年生白芍最为合适,且未去皮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白芍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中药分析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酒制、醋制、清炒、麸炒、土炒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加工炮制方法会对白芍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芍药苷含量在白芍炮制后发生显著降低(P0.05),芍药内酯苷含量则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白芍进行炮制加工后,会对白芍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充分利用、改进炮制手段,可有效提高白芍质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不同方法炮制后的白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含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生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含量较酒炙、炒炙白芍含量低,芍药苷含量比炮制后的白芍含量高,P< 0.05.结论 白芍经过炮制其有效成分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含量会出现变化,这与炮制过程、辅料、炒制时间、温度等多方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白芍醋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炮制用醋种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H 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对白芍及其两种醋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从白芍的核磁指纹中指认出30余种化学成分,多元统计结果显示白芍、陈醋制白芍和米醋制白芍能明显分开。白芍醋制后,异亮氨酸、乳酸、丙氨酸、精氨酸等初级代谢产物及芍药内酯苷、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增加,而蔗糖、芍药苷、芍药总苷(以苯甲酰基计)的含量下降;陈醋制白芍和米醋制白芍的化学组成也存在差异,陈醋制白芍中含有较多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初级代谢产物及芍药内酯苷,而米醋制白芍中蔗糖和芍药总苷(以苯甲酰基计)含量较高,且陈醋制白芍的化学变化较米醋制白芍更大。本研究从整体上比较了白芍醋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炮制用醋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白芍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与功效变化的相关性及炮制用醋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莉  陈伟 《北方药学》2011,8(11):16-17,11
芍药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白芍为植物芍药水煮去皮后使用的干燥根。本论文以白芍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对白芍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微波技术加工白芍对白芍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经过对比,确定采用微波技术加工白芍是能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耗时、费水、芍药苷含量偏低),是一种适合大工业生产的减少芍药苷成分流失的道地药材亳白芍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白芍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的影响,优选出白芍药材的最佳产地加工条件。方法:以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作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药材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影响。结果:不同加工方法的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以晒干含量为最高达到2.96%,煮后去皮晒干次之。结论: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评价标准,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有较大影响,直接晒干白芍中两种指标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考察白芍原药材与不同炮制加工品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比较发酵法与其他方法的异同,为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做辅助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分析白芍原药材和不同加工炮制品(白芍饮片、麸炒白芍、酒白芍、发酵白芍)中芍药苷、氨基酸、苯甲酸.结果:在芍药苷的薄层色谱中,芍药苷麸炒白芍相对较少,发酵白芍相对较多;在氨基酸的薄层色谱中,显示存在大量氨基酸;在苯甲酸的薄层色谱中,发酵白芍苯甲酸含量较高.结论:发酵法对白芍成分的保留较大.  相似文献   

9.
白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按白芍的化学结构类型,分别从单萜及其苷类、三萜、黄酮、鞣质类、多糖等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并简述其中一些分子所具有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0.
王莉莉 《首都医药》2011,(20):48-48
目的探讨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低于中国药典标准的原因。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际调研,分析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较低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应从采收、加工与炮制等多方面对白芍饮片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白芍中的一种新的单萜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中药白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现代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各种色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药白芍中分离得到一种苷元与葡萄糖2位相连成苷的单萜苷类化合物白芍苷R1。 结论白芍苷R1是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建立川芎、白芍及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的红外光谱,采用峰位、峰形及峰强进行评价,并与单味药川芎、白芍进行比较。结果:药对川芎-白芍、单味药川芎及白芍的红外光谱相似,但配伍后挥发油中某类化学成分的吸收度减小。结论:该方法能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谱,直观地揭示川芎-白芍配伍后的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贮藏年限白芍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贮藏年限白芍的化合物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贮藏年限的白芍中芍药苷、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内酯苷和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芍药苷、芍药苷亚硫酸酯的含量变化与贮藏时间长短无明显相关性,芍药内酯苷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存在降低的趋势,没食子酸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白芍可贮藏的年限较长,但采用硫磺熏蒸会大大降低芍药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白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白芍 (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中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芍药苷 (1)、苯甲酰芍药苷 (2 )、没食子酰芍药苷 (3)、1,2 ,3 ,4,6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4 )和胡萝卜苷 (5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并借助OMNI采样器直接测定白芍及其伪品的FTIR.方法 采用FTIR直接测定法获得样品的红外光谱,以样品木质部作为比较标准,分别选取36组具有代表性吸收峰的吸光度数据为基础,以样品为分析对象进行主成分分析.应用主成分析法比较正伪品之间的差异程度.结果 FTIR的主成分分析在反映同属不同种植物化学组成差异程度上具有应用价值. 结论 该方法能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的FTIR图谱.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主要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紫花苜蓿含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皂苷类、挥发油、香豆素等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雌激素样作用、抗氧化、抗菌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7.
A new monoterpene glycoside, 6'-O-beta-D-glucopyranosylalbiflorin (1), and four known compounds; albiflorin (2), 6'-O-benzoylalbiflorin (3), paeoniflorin (4) and benzoyl paeoniflorin (5),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roots of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completely elucid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2D NMR techniques (COSY, HMQC and HMBC) and HRESI-MS analyses. To investigate the bioactiv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their effects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osteoblastic MC3T3-E1 cells were tested. Compound 1 (0.01-10 micro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nodules mineralization of MC3T3-E1 cell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P<0.0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ewly isolated compound 1 has a direct stimulatory effect on bone formation in vitro and may contribute to the prevention for osteoporosis.  相似文献   

18.
A total of 37 commercial samples of paeoniae radix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 P. albiflora Pall, and P. vitchii Lynch), were collected from Taiwan's herbal market. The contents of eight constituents (gallic acid, oxypaeoniflorin, albiflorin, paeoniflorin, benzoic acid, pentagalloylglucose, paeonol, and benzyoylalbiflorin) in thes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t was found that constituent contents in P. lactiflora samples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in P. vitchii samples except for the albiflorin/oxypaeoniflorin ratio and paeonol content. The major compounds of P. lactiflora were paeoniflorin, albiflorin, and pentagalloylglucose, while those in P. vitchii were paeoniflorin, pentagalloylglucose, and oxypaeoniflorin. The peak-area ratio of albiflorin/oxypaeoniflorin was higher than unity in P. lactiflora samples but lower than unity in P. vitchii, and the ratio can be used to differentiate the origin of Paeonia species clearly. In addition, the former had higher contents in the core wood but the latter in the cortex.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菊科苍耳属(XanthiumL.)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苍耳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主要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结果苍耳属植物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倍半萜内酯类、水溶性苷类、挥发油等化合物,它们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结论为苍耳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