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成像中优化CT扫描条件对检查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行PET/CT检查,对照组在CT常规条件下进行,观察组在CT优化条件下进行。对比两组不同体重患者的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及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ED18F-FDG]和图像质量参数[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噪声比(CNR)],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体重≤60 kg和>60 kg患者的CTDIvol、DLP分别为(3.39±0.85)mGy、(570.98±98.03)mGy·cm和(4.52±0.86)mGy、(714.32±106.31)mGy·cm,均低于对照组的(6.59±1.87)mGy、(984.67±279.43)mGy·cm和(7.18±1.94)mGy、(1027.48±253.69)mGy·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ED18F-FD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体重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CNR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优良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CT扫描条件能够在保障PET/CT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CT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与双能量(DE)增强扫描对胰腺血管显示、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比较。方法将40例行上腹平扫+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方案,B组采用双能量增强扫描方案,A组球管管电压为120k V,B组球管1和2的管电压分别为Sn140k Vp/80k Vp,两组均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其余扫描参数保持一致.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对两组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1)两组图像血管CT值A组低,B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CNR、SN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辐射剂量A组高,B组低.与A组相比,B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均比A组低。结论双能CT能谱纯化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胰腺血管成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可大大提高胰腺血管成像的显示,同时能降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64排128层头颈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计算头颈血管扫描的辐射剂量,且与单独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头颈血管CTA组(50例)与冠状动脉CTA组(50例)。对2组分别进行头颈血管CTA检查、冠状动脉CTA检查,采用64排128层的螺旋CT扫描仪完成扫描,将2组的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对2组患者进行图像质量分析,比较分析头颈血管CTA检查的优越性。结果 (1)头颈血管CTA检查组的CTDIvol值为(108±6)mGy,ED值为(13.1±0.4)mSv,DLP为(1 698±58)mGy·cm;冠状动脉CTA检查组的CTDIvol值为(78±6)mGy,ED的值为(13.0±0.4)mSv,DLP为(937±68)mGy·cm。(2)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比头颈血管CTA的图像质量差。结论 (1)与进行头颈血管CTA检查比较,冠状动脉CTA检查组的ED、DLP、CTDIvol值均较小;(2)头颈血管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较高、评价较高,是检查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对外伤性肋骨骨折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评价不同剂量CT扫描的影像质量级别,并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来评估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扫描的影像质量Ⅰ级为90.2%,Ⅱ级9.8%,低剂量Ⅰ级为85.4%,Ⅱ级为14.6%,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低剂量扫描的CTDIvol为(9.74±0.81)mGy,DLP为(231.52±19.42)mGy·cm,明显低于常规剂量(13.04±0.74)mGy,(364.84±17.58)mGy·cm(P <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孙道东  江功远  尹劲东 《安徽医药》2012,16(11):1632-1633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术后病理证实胰腺癌的双期螺旋CT扫描图像,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注射后20-25s)和实质期(注射后50~60S)扫描,测量各扫描时期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观察肿瘤与周围血管及脏器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一胰腺正常组织之间的最大密度差为动脉期(70±15)HU,与平扫及实质期期密度差有显著差别(P〈0.05)。病灶与周围动脉之间的关系于动脉期显示清楚,与周围静脉及脏器之间的关系于实质期观察清楚。结论动脉期时可获得肿瘤~胰腺密度最大差值,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满足临床对胰腺癌的诊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是常见且预后较差的疾病.螺旋CT对诊断与术前分期有较大优势,CT双期增强扫描明显提高病灶与正常胰腺的密度对比.回顾分析2005~2006年5月11例胰腺癌病例,目的在于探讨、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E-64排螺旋CT采用低剂量三期增强扫描评估肝细胞癌介入术后近期的疗效分析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经临床、病理和螺旋CT综合诊断的肝细胞癌并行肿瘤介术后复查的病例。采用GE公司生产Lightspeed 64排螺旋CT进行三期低剂量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前、后,观察瘤体内碘油沉积率、瘤体内及周围血供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本组93例肿瘤较治疗前缩小者54例(58.1%),肿瘤病灶较前增大或边缘模糊不清12例(12.9%);病灶5cm及介入治疗后碘油呈完全型充填,1~3个月复查CT无复发及病灶增大征象(P0.05);病灶5cm或并介入治疗后呈稀少型,1~3个月复查CT病灶明显进展(P0.05);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大小、碘油沉积类型相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扫描参数下,DLP约(987±21.75)m Gy·cm,通过降低扫描参数后DLP约(385±9.28)m Gy·cm,辐射剂量明显降低(53±4)%。结论 64排螺旋CT低剂量三期增强扫描观察中晚期肝细胞癌介入栓塞治疗后瘤体形态学和血供动力学的变化,对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及指导再次治疗时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确保CT图像的诊断质量前提下采用低剂量CT技术扫描,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及必需陪护人员的辐射剂量。在不影响诊断质量情况进行降低剂量CT扫描检查,减少有效剂量照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大医疗中心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胰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多期增强扫描,探究两组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诊断的准确率(92.00%)明显好于对照组诊断的准确率(5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胰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便于对患者后期的治疗,且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无创性、简单易行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取措施对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胰腺癌病例中选取26例患者,其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1例,他们的年龄在25~65岁。运用多排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薄层三期的动态扫描并进行后期的处理,其内容包括多平面的重建、容积的重建以及曲面的重建。CT检测的重点观察患者胰腺邻近的血管与周围结构和胆管之间的关系。结果利用多排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患者胰腺的轮廓十分清晰,在多方位的重建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正常胰腺与周期组织的浸润程度、密度差异和胰腺肿瘤之间的区别。CT评估可以手术切除胰腺肿瘤的有10例。结论利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是当前无创性检测胰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很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T与MRI增强扫描联合应用于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确诊胰腺癌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确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40例为参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CT与MRI增强扫描联合检查模式,对比2组患者确诊率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37例,占比92.5%、参照组诊断准确38例,占比95%,实验组与参照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较低,二者差异明显(P <0.05)。结论联合应用CT与MRI临床诊断及鉴别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准确率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柳玉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239-3240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56例CT增强扫描患者的穿刺静脉选择、穿刺技巧、穿刺前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96.5%的患者一次穿刺注射成功,1例穿刺失败,未完成CT增强检查;15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影剂外渗,穿刺前后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适感。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静脉穿刺技巧,加强穿刺前后的心理护理是保证CT增强扫描检查安全、有效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脑转移瘤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平扫40个病灶,增强59个病灶。其中幕上平扫30个病灶,增强45个病灶;幕下平扫10个病灶,增强14个病灶。瘤周水肿55个病灶。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压力注射器在高龄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彩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282-1283
目的:探讨压力注射器在高龄患者CT增强扫描中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对3542例高龄患者行压力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实行严密观察和实施有效护理。结果:3542例病人中随访除穿刺部位局部渗漏68例,上臂浅静脉炎4例,上肢肿胀3例,无空气栓塞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轻度反应69例,中度反应11例,重度反应3例。结论:提出了高龄患者用压力注射器推注造影剂配合CT增强扫描只要严密观察和相应护理对策,可保证CT图像质量及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急性急性胰腺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平扫及增强扫描典型影像学变化的比率以及CT分级差异。结果:胰腺周围渗出、肾前筋膜增厚、胆总管扩张、胰腺边缘模糊、胰腺内点片状坏死增强CT检出率高于平扫CT,增强CT扫描胰腺病变评级高于平扫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CT扫描能够准确显示急性胰腺炎病变特点,为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碘帕醇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CT)增强扫描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临床等效试验设计 ,试验药和对照药分别为国产和进口碘帕醇注射液 ,入组病例 4 6例分为 2组 ,试验组 2 3例 ,对照组 2 3例 ,药物剂量按 1.5mL·kg- 1,注射速度2 .5mL·s- 1,分别取肝脏 2点测其增强前后CT值作为增强效果判定指标。结果 :试验组增强后CT值升高 (43±s 9)HU ;对照组为 (41± 10 )HU ,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碘帕醇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与进口产品相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5):189-19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诊断价值。方法 23例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30s、门脉期60~75s、延迟期3~5min,观察全部病灶在三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结果 23例患者共计发现27个病灶,24个病灶呈典型"快进快出"增强形式,即动脉期呈高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门脉期为低或等密度,延迟期仍呈低密度。3个病灶呈不典型表现,其中2个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均呈低密度,1个病灶在动脉期呈低密度,门脉期期为等密度。结论多层CT三期增强扫描对大多数SHCC能够做出定性诊断,对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62例原发性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痛双期增强表现。结果:62例中发现104个病灶。平扫76个病灶呈低密度,28个病灶呈等密度;肝动脉期91个病灶有强化,13个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83个病灶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呈“快进快出”的变化特点。结论:通过螺旋CT双期扫描能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特征,提高对肝痛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Dissolution rate data obtained with sulfathiazole-povidone(PVP) co-precipitates and hydrocortisone-povidone co-precipitates were compared to cellophane membrane diffusion data obtained with the co-precipitate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rate-limiting drug phases in the co-precipitate dissolution experiments were high energy amorphous phases of the drug, was tested. In regions of the dissolution rate studies where the carrier effects due to the PVP-drug complexes were small, the dissolution rates for the two PVP-drug systems agreed well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membrane diffusion experiments. The normalized fluxes were found to be about 3.5 for the high energy phase of sulfathiazole and 14–18 for that of hydrocortison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