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新药研发是一个耗时长且风险高的过程,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0期临床研究”(phase 0 clinical trails)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微剂量”研究快速获得人体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等重要信息,为后期的药物临床研究及开发节约资源。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分子显像技术,仅需注射极低化学计量的放射性示踪剂即可获取关于候选药物及其对应生物靶点在分子水平的定量信息。该技术可快速应用于人体,加速药物开发过程,减少开发风险。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新药研发试验使用了这项技术,我国尚在起步阶段。本文将对PET在药物开发0期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创新药物转化研究中ADME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Y  Hong L  Yu LS  Jiang HD  Chen JZ  Meng Q  Chen SQ  Zeng S 《药学学报》2011,46(1):19-29
新药研发是一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 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 研究周期长。而转化研究有助于构建创新药物的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疗效评价直至新药制造和临床应用的系统研发链, 顺畅基础医学和生物学与创新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的信息和研究关联, 缩短创新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研发周期。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过程中, 化合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ADME) 是其成药性的重要指标。化合物ADME/T性质在创新药物转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贯穿研发过程。因此, 在药物设计及新药开发早期就开展药物代谢研究, 有利于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降低新药开发的成本, 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药物转运体在体内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的过程(ADME)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转运体在各组织器官的不同分布以及其基因多态性,导致某些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关于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对近年来人体主要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在药动学和药效学中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标记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提供药物的吸收、代谢、组织分布和排泄信息,在新药的代谢物安全性评价和物质平衡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FDA近期发布的关于放射性标记药物临床试验的新指导原则草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内近年来在新药研发中,采用14C标记药物开展临床代谢试验,克服了关键技术瓶颈,积累了经验。本文综述上述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初步展望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DMPK)通过揭示药物的体内代谢处置过程,理解药物药理效应和毒副反应的体内物质基础,是连接药物分子及其性质与生物学效应的桥梁。DMPK人体预测应用模型拟合技术,由人体外试验数据和动物体内外数据预测人体药代动力学性质,并与药效动力学和毒性评价相关联,可提高新药研发效率、降低临床失败率和节省资源。经典的异速放大法和体外-体内外推法主要用于预测人体清除率和稳态表观分布容积等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近10年来,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实践,推动了DMPK人体预测在新药研发、药物监管、临床合理和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PBPK模型不仅能预测消除和分布等参数,还能用于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行为的预测,包括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同人群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药代-药效预测。作为新药研发的转化科学技术以及个体化用药的指导工具,DMPK人体预测将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核医学技术在药物开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刚华  唐小兰 《药学学报》2001,36(5):390-395
新药研究与开发是医药工业发展的前沿领域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新药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 ,基因工程药物 (主要是多肽蛋白质类药物 )和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课题 ,亦是当今生物技术及制药工业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已显示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 ,核医学技术在药物研究方面己取得了很大发展。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 (如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稳定性核素示踪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技术在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014年美国新药批准情况,供我国药品监管及新药研发人员参考。方法:通过查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官网发布的2014年批准新药数据,结合历年美国新药批准情况,对2014年美国新药批准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结果和结论: 201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药品管理局(FDA)共批准41种新分子实体药物(New Molecular Entities,NMEs),批准新药上市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s,NDAs)30种、新生物制剂上市申请(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s, BLAs)11种。新药批准数量较2013年27种有显著提升,增长50%,与近5年的平均值31.6种相比,高出30%;共受理新药上市申请41种,与往年相比,总体保持相对稳定;新药创新程度较高,17种新药获批首创一类新药;孤儿药热度依然不减,17种孤儿药获得批准;有9种新药通过创新通过突破性疗法通道获得批准;新药研发重点领域集中在抗肿瘤药、抗感染药、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药物及神经系统药物。2014年美国制药研发企业已更加注重新药开发效率,新药研发依然体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人体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直接反映药物在皮肤中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药效的强度、作用量与靶点的关系和药效代谢规律提供直接数据的手段。有助于确定合理的剂量及间隔时间,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但目前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不足、不完整,是皮肤外用药物研发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新药研发与评价中可采用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及其优点与不足,通过对实例的综合分析评价,为该类药物的开发和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茵陈蒿汤具有抗肝损伤、利胆等作用[1],笔者研究了该方给药以后血中的移行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2],阐明了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ylesculetin, DME)为该方的主要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并阐明了其组织分布及排泄规律[3]。本文主要阐明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活性与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肖静  房咪  陈姣  郑珩 《抗感染药学》2013,10(3):161-166
药效团(pharmacophore)是指药物分子中对活性起重要作用的“药效特征元素”及其空间排列形式。药效团技术作为1种发展迅速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虚拟筛选、全新药物设计、先导化合物优化和ADMET预测等新药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可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近年来,禽流感、甲流感及超级细菌等新型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为抗感染新药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药效团模建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抗感染新药研发中应用的文献以促进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在抗感染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中国和美国I类新药研发过程.为制定我国创新药物研制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汇总并比较中国和美国I类新药研发过程的不同。结果:中国和美国I类新药研发过程存在一些相同之处.比如开发周期等.但也存在许多不同,如开发成本、对新药的保护、审评过程、临床研究的样本等。结论:我国在I类新药的政策、临床研究与审批等方面与美国存在一些不同和差距.我国应加大政策鼓励、财政投入.同时借鉴美国的一些经验,改善和促进我国创新药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antimicrobial agents is of growing concern to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worldwide. The concern includes infections acquired in hospitals, community infections acquired in outpatient care settings, and resistant foodborne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drug use in food-producing anim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antimicrobial-resistant foodborne infections in humans is the acquisition of resistant bacteria originating from animals.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 (FDA's) goal in resolving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food-producing animals is to ensure that significant human antimicrobial therapies are not compromised or lost while providing for the safe use of antimicrobials in food animals. The FDA's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is multipronged and innovative. The strategy includes revision of the pre-approval safety assessment for 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s, use of risk assessment to determine the human health effect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s in food animals, robust monitoring for changes in susceptibilities among foodborne pathogens to drugs that are important both in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research, and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香菇是药食两用的真菌,香菇多糖是其中的活性代表成分。近年来,香菇多糖在免疫功能调节方面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香菇多糖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器官、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加NK细胞活性、在基因和分子层次上促进免疫功能的表达,以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平衡,这些因素在抗肿瘤的治疗中体现出巨大的价值。旨在将香菇多糖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影响及香菇多糖在基因层次调控免疫功能的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在抗肿瘤治疗及其他领域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及我国生物类似药的立法发展及法规进行梳理,了解我国生物类似药法规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及我国生物类似药的批准及在研情况进行梳理,摸清国内外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及研发现状,为我国生物类似药法规体系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综述了各国生物类似药立法发展现状和批准产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素 (Incretin),根据人体血糖水平调控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维持血糖稳定。胰高血糖素样肽-l受体激动剂(GLP-1 Receptor Agonists,GLP-1RA)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降糖药,通过模拟天然GLP-1而激活GLP-1受体,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同时GLP-1RA还具有控制体质量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重临床获益,正逐步成为治疗糖尿病的第一大处方药物。目前已上市的GLP-1RA主要为注射用药,而与注射给药相比,口服制剂给药方便、治疗痛苦小,患者依从性更好。口服GLP-1RA药物已成为新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本文梳理了目前在研GLP-1RA口服小分子和肽类降糖药的研发现状,分析该靶点药物研究应用进展,并从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提供评价策略,以期为同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定《儿童中成药研发目录建议清单》,为促进儿童中药创新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儿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为切入点,以儿童中成药“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文献计量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论证会等循证医学方法,立足国家中药研发制度,系统梳理儿童中成药应用现状,儿科临床疾病诊疗需求及现有人用经验等,形成清单证据体。结果 制定了涉及10个系统包含22个优势病种的《儿童中成药研发目录建议清单》。整体上明确了儿童中成药新药的两大研发思路:一是老药新用,增加完善儿童用法用量;二是进行新药研发。结论 《儿童中成药研发目录建议清单》的制定为儿童用药不足的关键问题提出方向性的解决策略,有力地推动儿童中成药新药的研发上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国内外文献和授权发明专利的对比分析,研究医药数字化的应用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CiteSpace检索2000—2022年CNKI北大核心数据库和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发文量、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运用PatSnap软件检索中国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美国数据库(USPTO)以及全球数据库(PatSnap)的授权发明专利,对数量和专利应用细分领域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共有国内1 283篇中文文献和国外1 545篇英文文献纳入研究,国内外该领域发文量持续提升,研究热点主要在互联网、信息化以及医疗应用方面,国内更加偏向区块链、大数据等平台搭建,而国外更偏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另共有美国、中国、全球三大专利数据库的52 208条授权发明专利纳入研究,中国授权发明专利增长强劲,平均增速为24.14%,超过美国8.68个百分点,近3年平均增速为24.50%,全球占比不断提升,从2020年的10.35%提升到2022年的16.48%,中国在图像分析、图像增强、电脑断层扫描仪等方面具有较大发明专利占比,美国在特殊...  相似文献   

19.
周萍  唐吉斌 《安徽医药》2019,23(3):430-43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免疫性疾病,目前对ITP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机体内细胞免疫紊乱、体液免疫紊乱和氧化应激作用等方面,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机体免疫系统平衡状态的改变是疾病发生的前提。该文就近年来ITP发病机制研究中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儿童药物制剂广受关注,但目前儿童药物制剂还存在制剂种类少、辅料安全性低、规格不适宜、服药依从性差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儿童药物制剂存在的问题,概述了一些儿童药物制剂的创新开发策略,尤其分析指出3D打印技术在创新儿童药物制剂开发中的优势及应用前景,以期为新型儿童药物制剂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