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喂饲正常食物,模型组喂饲高脂饲料,2周后模型组大鼠一次性尾iv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造模成功大鼠又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吡格列酮低、高剂量(5、10 mg/kg)组,除对照组,其余大鼠继续给予高脂饲料,每天ig给药1次至12周。心室彩色超声检测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LVI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IDs);眼眶采血,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试剂盒测血糖;天狼猩红染色计算胶原容积分数;ELISA法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血糖、LVIDd和LVIDs显著降低(P<0.05、0.01),CO显著升高(P<0.05、0.01);吡格列酮低、高剂量组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显著减少,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降低(P<0.01);吡格列酮组TNF-α和IL-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吡格列酮组TGF-β1和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作用均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吡格列酮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以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发挥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索马鲁肽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高脂饮食5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2周、4周模型组和索马鲁肽组,索马鲁肽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索马鲁肽灌胃处理。4周后,各组动物进行血清学检测,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相关指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mTOR、p-mTOR、S6K1、Atg5和P6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大鼠2周和4周模型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索马鲁肽组空腹血糖值趋于正常,HDL-C水平升高显著(P<0.05),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TOR、p-mTOR、S6K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时间持续增加(P<0.01),自噬相关蛋白Atg5和P62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而索马鲁肽组均显示出降低趋势。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索马鲁肽对mTOR信号通路具有抑制作用,能降低心肌细胞自噬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探讨虎杖苷对COPD大鼠PI3K/AKT/mTOR通路以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0.2 mg/kg,阳性药)组和虎杖苷低、高剂量(30、60 mg/kg)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熏香烟加气管注射内毒素法制备COPD模型,COPD造模前1 d开始ig给药,每天1次,持续30 d。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RSE3020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取肺组织4%甲醛固定后制作切片,HE染色,并进行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PI3K、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 虎杖苷高、低剂量组大鼠BALF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以及PI3K、AKT和mTOR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虎杖苷高、低剂量组大鼠FVC、FEV1、PEF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虎杖苷可以抑制COPD大鼠PI3K/AKT/mTOR通路,抑制气道炎症,发挥肺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APAP (250 mg·kg-1)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PTE分别给予15,30,60 mg·kg-1,连续灌胃15 d预保护。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并计算白球比(Alb/Glb,A/G);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并进行分级评价;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cytochrome C、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e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l,Keap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APAP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PTE组小鼠血清ALT、AST值显著降低(P<0.01),Alb、TP及A/G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分级降低;肝组织SOD、GSH显著升高(P<0.01),MDA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增加(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PTE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TE组与APAP模型组相比,细胞质中的Bax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cytochrome C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对应的线粒体中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cytochrome C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伴有肝组织总的Nrf2表达增加(P<0.01),Keap1表达降低(P<0.01),细胞质Nrf2表达增加(P<0.01),细胞核Nrf2表达增加(P<0.01)。结论 PTE可以保护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TE上调Nrf2水平,抑制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组分配伍四逆汤对大鼠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组分配伍四逆汤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尾iv兔抗大鼠Fx1A抗血清制备大鼠膜性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组分配伍四逆汤组大鼠ig 9.6 g/kg组分配伍四逆汤,模型组和对照组ig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2周。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白蛋白(Alb)含量;取肾脏检测肾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以及IV型胶原(Col-IV)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中ERK1/2和胞浆型磷脂酶(cPLA2)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Scr、BUN水平以及肾指数明显升高(P<0.05、0.01),血清Alb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TGF-β1、FN和Col-IV含量以及ERK1/2、cPLA2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组分配伍四逆汤显著降低血清中Scr、BUN水平以及肾指数(P<0.05、0.01),升高血清中Alb水平(P<0.01),降低肾组织中TGF-β1、FN、Col-IV含量,减少肾组织中ERK1/2和cPLA2磷酸化蛋白表达(P<0.05、0.01);HE染色结果显示,组分配伍四逆汤可以改善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结论 组分配伍四逆汤对膜性肾病大鼠发挥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cPLA2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对成骨细胞TGF-β/BMP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刺老苞根皮水提物低、中、高剂量(3.6、1.8、0.9 g/kg)组,ig给药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培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经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鉴定合格后,分别以对应组别的动物血清连续培养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家族相关蛋白1、2(Smad-1、Smad-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刺老苞根皮水提物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组BMP-2、TGF-β、Smad-1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Smad-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的BMP-2、TGF-β、Smad-1、Smad-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刺老苞根皮水提物通过上调TGF-β/BMPs信号传导通路中的BMP-2、TGF-β、Smad-1、Smad-2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橄榄苦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橄榄苦苷(0、10、20、40 μmol/L)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用橄榄苦苷(10、20、40 μmol/L)预处理细胞1 h后,LPS诱导炎症模型,Griess试剂检测细胞内Nitrite释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iNOS、COX-2、Nrf2、Keap-1、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NO、ROS、Ca2+的水平;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释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橄榄苦苷组Nitrite释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0.001),iNOS、COX-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NO的产生显著减少(P<0.05、0.01);TNF-α、IL-6的释放受到显著抑制(P<0.001);Ca2+释放受到显著抑制(P<0.01);ROS生成受到显著抑制(P<0.01);JC-1单体降低,恢复聚合物状态(红色荧光变多),MMP稳定性增强;Kea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Nrf2、HO-1、NQO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0.001)。结论 橄榄苦苷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岩黄连总碱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取C57BL/6小鼠7只设置为对照组,喂以正常饲料;造模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和高糖饮水(含20%果糖水),连续喂养10周;将造模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阳性药,200 mg/kg)组和岩黄连总碱低、高剂量(25、100 mg/kg)组,继续饲以高脂高糖饮食,连续ig给药5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取肝脏并拍照,测定小鼠肝脏质量,计算肝脏指数;应用血糖仪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及口服糖耐量(OGTT);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游离脂肪酸(NEFA)的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油红O染色和Masson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p-AM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蛋白激酶B (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脏指数显著升高;给药后小鼠体质量及肝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岩黄连总碱显著降低小鼠的FBG及OGTT水平(P<0.01);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及NEFA水平(P<0.01);显著改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纤维化;显著上调MAFLD小鼠肝组织p-AMPK、p-PI3K、p-Akt蛋白水平(P<0.01)。结论 岩黄连总碱对MAFLD发挥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AMPK/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肝脏脂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G补缀FHA域血管新生因子1(angiogenic factor with G-patch and FHA domain 1,AGGF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colorectal cancer,CRC)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裸鼠荷瘤免疫组化法检测AGGF1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CM460、SW620、HT29、HCT116、SW480中AG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于HCT116细胞中过表达AGGF1,分为Vector组和AGGF1组;于SW620细胞中敲减AGGF1,分为shControl组和shAGGF1组。CCK-8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测定细胞活性和细胞克隆数目。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细胞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E-cadherin、N-cadherin、AGGF1、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GGF1蛋白表达在CRC组织中明显增高。AGG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HCT116细胞中最低,在SW620细胞中最高。CCK-8法、克隆形成试验、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在HCT116细胞中,与Vector组比较,AGGF1组48,72,96 h细胞活性、克隆细胞数目、相对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在SW620细胞中,与shControl组比较,shAGGF1组结果相反(P<0.05或P<0.01)。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Vector组比较,AGGF1组E-cadherin荧光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N-cadherin增强(P<0.05或P<0.01),同时上调AGGF1、β-catenin、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P<0.01);与shControl组比较,shAGGF1组E-cadherin荧光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N-cadherin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时下调AGGF1、β-catenin、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 AGGF1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表达,上调β-catenin、p-GSK-3β、N-cadher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促进CR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从而促进CRC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Keap1)/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构建大鼠MCAO/R模型,于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5 mL·kg-1)组和SAFI低、中、高剂量(5.76、11.51、23.02 mg·kg-1)组,尾iv给药,连续14 d。考察给药后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rf2、Keap1、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AFI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0.01) ;SAFI各剂量组和丁苯酞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1、0.001),血清BDNF、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0.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脑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水肿减轻; SAFI高、中剂量组及丁苯酞组Keap1、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0.001),SAFI低剂量组Keap1、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0.001)。结论 SAFI可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通过促进Nrf2/Keap1/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损伤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列闭尔通栓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采用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制备EAP大鼠模型,另取10只作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前列通栓(0.42 g·只-1)组和前列闭尔通栓低、中、高剂量(0.33、0.66、0.99 g·只-1)组,直肠给药28 d。压力换能器测定膀胱内压变化速率,显微镜计数测定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白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前列腺组织炎症因子,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前列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κB抑制因子激酶(p-IKK-α)/IKK-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化IκB激酶-α(p-IκB-α)/IκB-α、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重组人趋化因子配体5(CXCL5)、白细胞介素-6(IL-6)、TNF-α、COX-2基因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内压变化速率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卵磷脂小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前列腺组织TNF-α、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前列腺组织NF-κB p65、p-IKK-α、p-IκB-α、TNF-α、COX-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前列腺组织CXCL5、COX-2、TNF-α基因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前列闭尔通栓中剂量组膀胱内压变化速率显著升高(P<0.01);各剂量组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卵磷脂小体数量显著增加(P<0.01);中、高剂量组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各剂量组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1);各剂量组前列腺组织p-IκBα/IκBα、COX-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前列腺组织p-IKK-α/IKK-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低、高剂量组前列腺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前列腺组织TNF-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 ;各剂量组前列腺组织CXCL5、IL-6、COX-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前列闭尔通栓可有效改善EAP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p-IKK-α、TNF-α、p-IκB-α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龟鹿二仙胶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龟鹿二仙胶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法骨化醇组,共6组,除正常组外均去势造模。龟鹿二仙胶按低、中、高剂量(0.5,1.5,2.5 g·kg-1·d-1),阿法骨化醇按0.1 μg·kg-1·d-1分别灌胃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股骨病理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股骨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去势大鼠股骨TGF-β、p-Smad-3蛋白的表达以及p-JNK、p-ERK、p-P38、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Ca、P、Hyp、ALP水平显著下降(P<0.01),TRAP水平显著升高(P<0.01),骨小梁结构排列紊乱、形态变薄且有断裂迹象,TGF-β、p-Smad-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以及p-JNK、p-ERK、p-P38与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龟鹿二仙胶显著增加大鼠股骨Ca、P、Hyp、ALP水平(P<0.01),降低股骨中TRAP水平(P<0.01),改善股骨病理改变,同时龟鹿二仙胶显著诱导TGF-β、p-Smad-3蛋白表达并显著降低p-JNK、p-ERK、p-P38与p-NF-κB P65蛋白表达(P<0.01)。结论 龟鹿二仙胶能显著改善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其机制与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和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桐油联合阿维A酸对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IL-23/Th1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1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桐油组及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阿维A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桐油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桐油外敷。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价桐油组及对照组疗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2组皮损组织中IL-17、IL-22、TNF-α和IL-23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治疗前后2组皮损组织中Th17细胞含量变化。结果 桐油组的总有效率(94.90%)显著高于对照组(76.53%)(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桐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皮损中IL-23、IL-17、IL-22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桐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皮损组织中Th17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桐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桐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略高低于对照组(10.20%),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桐油外敷联合阿维A酸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皮损组织中IL-23/Th17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酒石酸美托洛尔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胸主动脉瘤(TAA)进程的分子机制。方法 暴露大鼠胸降主动脉1 cm,将已用0.5 mol/L的氯化钙浸泡好的棉纱覆盖血管外膜15~20 min,建立TAA模型,设置模型组和酒石酸美托洛尔高、中、低剂量(0.60、0.30、0.15 mg/kg)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4周,模型组和对照组ig等体积蒸馏水。对大鼠生理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HE染色观察动脉管腔面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大鼠TAA组织中的TGF-β、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食较少,体质量减轻,精神萎靡,毛发杂乱,无光泽,活动减少;酒石酸美托洛尔组与模型组比较,生理状态好转;HE染色显示,对照组主动脉壁弹力板排列规则、紧密,呈波浪形膜状;模型组动脉瘤壁的弹力板平直,并且有断裂现象;与模型组比较,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弹力板断裂减少,动脉壁呈波浪形膜状。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瘤组织中的TGF-β、Smad2、Smad3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织比较,酒石酸美托洛尔组TGF-β、Smad2、Smad3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通过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大鼠TAA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黄娇  罗杰伟  韩丽  杨莉  魏莹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1):2181-2186
目的 研究甘草酸铵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IL-33/ST2通路及肥大细胞的活化情况的影响。方法 72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甘草酸铵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和泼尼松龙(阳性药,60 mg/kg)组。除对照组外,以丙酮-DNCB为致敏源构建AD小鼠模型,建模后各组ip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ip生理盐水。记录小鼠夜间搔抓次数;甲苯胺蓝患处皮肤组织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活化情况;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33和ST2血清学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on blotting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的IL-33和ST2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搔抓次数显著增多(P<0.05),肥大细胞密度显著升高(P<0.05),IL-33和ST2的血清学水平、皮肤组织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龙组和甘草酸铵低、中、高剂量组的搔抓次数和肥大细胞密度分别显著减少和降低(P<0.05),IL-33、ST2的血清学水平、皮肤组织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甘草酸铵能够明显抑制AD模型小鼠IL-33和ST2的血清学水平、皮肤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降低了肥大细胞的活化程度,从而减轻AD的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6.
陈诚  邓斌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45(7):1274-1281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改善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肾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8只C57BL/KS-db(db/m)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24只C57BL/KS-db(db/db)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300 mg·kg-1)组和盐酸小檗碱(300 mg·kg-1)组,ig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ig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称体质量及肾脏质量,计算肾脏指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液中尿肌酐、24 h尿蛋白,以及血样中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糖原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肾脏组织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LINC01619/miR-27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叉头框蛋白O1 (FOXO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小檗碱组空腹血糖、体质量、肾脏指数、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显著降低(P<0.01),尿肌酐和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改善;肾脏组织ROS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01),GSH、GSH-Px、CAT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IL-1β、IL-6、TNF-α和MCP-1水平显著下降(P<0.05);肾脏组织中LINC01619表达显著升高(P<0.01),miR-27a表达显著降低(P<0.01);肾脏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盐酸小檗碱可改善db/db小鼠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LINC01619/miR-27a/FOXO1通路,改善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炎症角度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监测大鼠脑血流变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及苦碟子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闹,称脑湿质量,计算脑指数;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并取血、脑组织,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P<0.01),脑指数和脑梗死面积也显著升高;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后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1),显著降低模型组的脑指数和脑梗死面积,减少神经元坏死,同时苦碟子注射液还可显著降低脑匀浆和血清TNF-α水平(P<0.05),增加局部脑组织IL-10水平(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TLR-4、NF-κB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并升高IL-10水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藏药柳茶挥发油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垂体后叶素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给予柳茶挥发油治疗低、中、高剂量组干预后,监测小鼠造模前后心电图Ⅱ导联J点变化,检测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转移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乳酸(LD)的水平;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学变化及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采用RT-PCR法测定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柳茶挥发油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缺血所致心电图J点的上移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CAT、GSH-Px、SOD活力明显增加(P < 0.05或P < 0.01),LD含量明显降低(P<0.01),病理学研究发现心肌损害程度减轻,缺血损伤面积明显减少,且高剂量干预组小鼠心肌组织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藏药柳茶挥发油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与抑制caspase-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驱动蛋白家族 3A 基因(Kif3a)和 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探讨洋甘菊活性组分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LPS诱导16HBE建立哮喘炎症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洋甘菊活性组分对LPS诱导16HBE的增殖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最佳洋甘菊活性组分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阳性药物组(1 µmol•L-1地塞米松干预2 h)、洋甘菊活性组分组(200 µg•mL-1,48 h)。Annexin V/PI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凋亡率。实时荧光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if3a、SHH、Ptch1和Gl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LPS干预后,可显著降低16HBE活力(P < 0.05),并诱导其细胞凋亡(P < 0.01)。洋甘菊活性组分在浓度200 µg•mL-1处理48 h时,可以显著逆转LPS对细胞的损伤并促进增殖(P < 0.01),减弱LPS诱导的细胞凋亡(P<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诱导的16HBE内Kif3a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SHH、Ptch1、Gli1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与LPS模型组相比较,洋甘菊活性组分处理后可显著逆转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 0.05),增加Kif3a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并降低SHH、Ptch1、Gli1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 0.05)。结论 LPS诱导16HBE损伤,下调Kif3a水平从而上调SHH、Ptch1、Gli1水平,调控SHH信号通路处于异常激活状态。洋甘菊活性组分可显著逆转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损伤,上调Kif3a水平,下调SHH、Ptch1、Gli1水平,通过Kif3a调控SHH信号通路,对LPS诱导的16HBE发挥保护作用,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角度观察甘草酸苷(glycyrrhizin,GL)对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并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小鼠IECs,H2O2刺激法建立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GL组于造模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GL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细胞跨膜电阻抗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右旋糖酐(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法共同明确细胞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ERK-eIF2α-NF-κB通路核心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GL中、高剂量组的存活率均升高(P<0.05或P<0.01),凋亡率均下降(P<0.05或P<0.01);GL各剂量组单层膜细胞的细胞跨膜电阻抗值均显著升高(P<0.01)、FITC-dextran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p-PERK、p-eIF2α和NF-κB蛋白的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GL通过抑制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提高小鼠体外细胞内质网应激状态下IECs的存活率,降低其凋亡水平,并改善细胞屏障的通透性,这可能是GL保护IECs、治疗UC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