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天雪  杜迎翔  汪豪 《海峡药学》2011,23(5):245-248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芒柄花素(hq-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 表明,芒柄花素对BSA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并求得结合常数Ka为5.27×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1.热力学数据表明该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谱法分析米诺环素与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蕾  胡卢丰  杜晓翔  林观样 《医药导报》2011,12(12):1651-165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下米诺环素与人血清蛋白(HSA)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米诺环素对HSA的荧光猝灭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确定荧光猝灭的方式,并根据热力学方程讨论两者间主要的作用力类型。结果米诺环素对HSA荧光呈规律性猝灭,T=299 K时,Ksv为3.29×104 L•mol-1,T=310 K,时Ksv为3.53×104 L•mol-1。米诺环素使清蛋白的同步光谱中最大发射峰红移。 结论米诺环素对HAS的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3.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金合欢素-7-O-葡萄糖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其对BSA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并求得结合常数Ka为8.57×104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其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采用同步荧光考察了药物对BSA构象的影响。此外,讨论了共存离子Cu2+,Al3+,Zn2+,Mg2+对药物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荧光光谱法研究灯盏花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灯盏花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生理条件下(pH 7.4)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固定BSA浓度,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溶液,在激发波长为280 nm下,290~500 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扫描。结果灯盏花素对BSA的荧光猝灭类型是静态猝灭;在温度288 K和310 K时,二者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8.295×105和3.302×105L.mol 1;二者的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239 3和1.177 0。由热力学参数焓变(H=31.080kJ.mol 1)小于零和熵变(S=5.392 J.mol 1.K 1)大于零,确定灯盏花素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生成自由能变(G)为负值,表明灯盏花素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此外,应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灯盏花素对BSA构象的影响。结论经过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确定灯盏花素与白蛋白的作用机制,为其开发成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昂丹司琼(OND)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结果在296K和310K时OND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24×104L/mol,4.68×104L/mol,热力学参数ΔH为20.08kJ/mol。结论 OND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二者有一个结合位点,其作用力类型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表征2种呫吨酮类化合物(1-hydroxy-7-methoxyxanthone,HM;dehydrocycloguanandin,DC)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键合作用。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并结合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药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分子模拟显示了DC及HM与HSA的键合区域和键合模式,表明维持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兼有位于不同氨基酸残基的氢键。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这2种呫吨酮类化合物对HSA的荧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都有猝灭作用,猝灭方式均为静态猝灭。紫外光谱图表明它们对蛋白微环境有影响。根据荧光滴定数据,求出了不同温度下(296,303,310 K)反应的结合常数及反应热力学参数。通过竞争实验确定了这2种药物在蛋白上的不同结合位点。结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这2种呫吨酮类化合物与HSA有不同的、较强的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曲克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曲克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方法将曲克芦丁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数据分别应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反应的荧光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应用双对数方程计算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公式计算二者结合主要作用力类型,在此基础上应用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曲克芦丁与BSA相互结合时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结果结果表明曲克芦丁能够有效降低BSA的内源性荧光,其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之间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力,二者的结合常数为106数量级,结合位点数为1,作用距离为1.97nm,能量转移效率为0.529。结论曲克芦丁可与BSA通过疏水作用结合为复合物,经静态猝灭机制引起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研究生理条件下盐酸雷尼替丁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为盐酸雷尼替丁的体内代谢过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激发波长(λex)282 nm条件下,测定盐酸雷尼替丁与溶菌酶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猝灭光谱;使用Stern-Volmer曲线方程判断猝灭机制;计算其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和结合距离(r);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作用力类型;考察二者的相互作用对溶菌酶构象的影响;应用分子对接模拟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作用形式。结果盐酸雷尼替丁可使溶菌酶内源荧光发生猝灭,猝灭机制为复合式静态猝灭;与溶菌酶在25,30和37℃下的K分别为0.82×103,0.13×103和0.05×103L·mol-1,n分别为0.72,0.56和0.46;通过计算其热力学参数焓变(△H)为-177.25 kJ·mol-1,熵变(△S)为-540.97 J·mol-1·K-1,推断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供能体与受能体之间r为1.63 nm,推测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表明,结合反应对溶菌酶的构象有影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雷尼替丁与Ser72残基形成了2个氢键。结论盐酸雷尼替丁可与溶菌酶结合,猝灭机制为复合式静态猝灭,同时雷尼替丁对溶菌酶的构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余家姮 《海峡药学》2010,22(3):60-62
应用荧光谱法,研究(N-(N-(2-(4-吗啉)乙胺)-4-酰胺吖啶)-α-丙氨酸(MACA)与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确定MACA-HSA的静态荧光猝灭机制和疏水力相互作用,系统考察MACA与H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函数,两者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51×10^5(298K)、1.78×10^5(308K)、1.32×10^5(318K);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5、1.08、1.10,MACA和HSA结合作用的ΔH和ΔS分别为-25.39kJ·mol^-1和18.20kJ·mo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依托泊苷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结合Ⅰˉ效应、离子强度的影响及DNA熔点测定,分析依托泊苷与DNA光谱效应.结果 DNA对依托泊苷的内源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2.02×10 -4L·mol-1,结合位点数n=0.89.结论 依托泊苷与DNA的结合作用方式可能为沟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卡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人体生理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卡铂与BSA的荧光猝灭机制、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利用热力学参数考察其作用力类型;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卡铂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卡铂与BSA形成1∶1的复合物引起BSA的荧光猝灭,其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卡铂与BSA结合位点数为9.81×103 mol/L,两者以疏水作用为主。卡铂与BSA相互作用使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改变。结论卡铂与B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并改变BSA的构象。  相似文献   

12.
张青  徐群为  黄长高  都述虎 《中国药房》2011,(25):2333-2335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酪蛋白的相互作用,为制备以酪蛋白为载体的左氧氟沙星新型药物传输系统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各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并且在不同温度下(25℃、30℃)进行了2组分相互作用的猝灭试验,计算得到相关热力学参数和结合常数等。结果:左氧氟沙星对酪蛋白的内源性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推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静态猝灭结合常数为2.83×104L·mol-1(25℃)和2.17×104L·mol-1(30℃),平均结合位点数为1.38。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酪蛋白2种分子以接近1∶1的比例,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生相互作用;本研究为制备以酪蛋白为载体的左氧氟沙星传输系统提供了药载比等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芦氟沙星与 DNA 的分子作用机理和 Cu(Ⅱ)对芦氟沙星与 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光谱研究芦氟沙星与 DNA 的作用强度并计算热力学数据ΔH;利用紫外光谱、粘度测定、竞争实验、与变性 DNA 作用的比较等方法确定芦氟沙星与小牛胸腺 DNA 的相互作用方式;利用荧光光谱考察 Cu(Ⅱ)对芦氟沙星与小牛胸腺 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DNA 对芦氟沙星的荧光猝灭常数为(2.89±0.13)×10~3L·mol~(-1),ΔH=-12.91 kJ·mol~(-1);Cu(Ⅱ)使芦氟沙星与 DNA 的作用增强。结论:芦氟沙星以沟槽键合方式与 DNA 相互作用;Cu(Ⅱ)对芦氟沙星与 DNA 的结合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忍冬瞢与牛血清白费白(BSA)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忍冬苷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且296K下结合常数Ka为3.82×10^-5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16;热力学分析表明二者主要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位点竞争实验则显示忍冬苷主要通过Site I与BSA相结合;最后还考察了几种常见的共存离子对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这α1受体拮抗剂(盐酸特拉唑嗪、盐酸哌唑嗪、盐酸阿夫唑嗪)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荧光猝灭反应和Fǒ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结果 α1受体拮抗剂与BSA间的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过程;求得25°C时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8×104、2.0×104、2.5×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29、1.14、1.32;结合距离r分别为4.91、4.69、4.71 nm;能量转移效率分别为0.058、0.078、0.085.结论 α1受体拮抗剂与BSA间的主要结合力为静电作用力,与蛋白结合作用机制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咖啡因、茶碱、可可碱3种甲基黄嘌呤类生物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荧光光谱行为,了解其与蛋白质结合的信息。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25℃和37℃时3种生物碱不同浓度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通过Stern-Volmer曲线和Perrin曲线线性拟合计算得到动态猝灭常数和静态猝灭常数,判断猝灭机制;计算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函数ΔH、ΔS、ΔG,判断其结合作用力模型。结果:随着3种生物碱浓度升高,BSA内源荧光强度有规律地降低;随温度的升高,静态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均降低,而3种生物碱与BSA的结合常数差别较大,但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ΔG<0,ΔH<0,ΔS>0。结论:3种生物碱能较显著猝灭BSA的荧光,且机制均为静态猝灭,与白蛋白之间均存在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的结合作用;3种结构相近的生物碱与BSA的相互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黄素与小鼠DNA的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特点。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DNA在不同温度下对大黄素荧光的猝灭强度,判断猝灭类型,计算有关热力学参数。结果 9℃时的Kq、KA、ΔG、ΔS、ΔH和n分别为1.3951×1011L/(mol·s)、21L·μmol-1、-7139J.mol-1、26.38J/(mol·K)、307J.mol-1和0.5185;37℃时的Kq、KA、ΔG、ΔS、ΔH和n分别为9.8941×1010L/(mol·s)、74L·mol-1、-10730J.mol-1、36.79J/(mol·K)、307J.mol-1和0.7137。结论 DNA对大黄素的猝灭方式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单位点结合,作用力为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海云 《中国药房》2012,(39):3670-3673
目的:研究多酚类化合物与玻璃酸酶(Hyaluronidase,HAase)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荧光猝灭法和圆二色谱(CD谱)法比较几种不同的多酚化合物和HAase在25℃和pH7.4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a)值,以及比较不同温度下黄芩素与HAase相互作用的Ka值。结果:多酚类化合物能猝灭HAase的内源荧光,且黄芩素、汗黄芩素、黄芩苷比葛根素、白藜芦醇对HAase的内源荧光具有更强的猝灭能力,黄芩素和白藜芦醇分别与HAase作用显示不同CD谱。结论:多酚类化合物与HAase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黄芩素和白藜芦醇这2种多酚化合物与HAase作用具有不同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徐晓卫  梁晶  林观样 《海峡药学》2011,23(4):205-207
目的研究阿柔比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特点。方法用荧光猝灭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技术测定在不同温度下阿柔比星对人血清白蛋白荧光的猝灭规律。结果阿柔比星对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呈规律性猝灭,17℃时的n为1.11,K为6.21×104,37℃时的n为1.12,K为6.41×104。阿柔比星使白蛋白的同步光谱中最大发射峰红移。结论阿柔比星与人血清白蛋白只有一个结合位点,表现为疏水作用,两者结合使白蛋白的极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木犀草素、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屈凌波  王玲  杨冉  陈晓岚  李萍 《药学学报》2006,41(4):352-357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主要应用荧光猝灭法及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结果测得不同温度下,木犀草素、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确定两种黄酮小分子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的猝灭是静态猝灭过程,并依据能量转移原理求得其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结论木犀草素、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B(3′)-OH,B(4′)-OH邻位对黄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