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前常用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口服药物有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ADV)、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及替诺福韦(TDF)等。前4种药物国内均已上市,且临床已广泛应用。富马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进行抗病毒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总计58例对象,均筛选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某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抛硬币法分为TDF组和ETV组各29例,服用恩替卡韦药物治疗为ETV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药物治疗为TDF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在同期治疗中,ETV组与TDF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基因指标数据差异明显(P0.05);谷丙转氨酶指标差异不明显,TDF组与ETV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肝硬强度指标不具备较大差异。结论: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是治疗慢性乙肝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安全度高,短期疗效来看,恩替卡韦抑制的抗病毒效果优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长期疗效不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替诺福韦酯相比,给药剂量更低,安全性更好,且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更新的《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HBV感染的管理》也将其列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属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高发病区,HBV感染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目前治疗乙型肝炎主要包括降酶,调节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在我国常用的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主要有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2008年替诺福韦TDF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抗HIV/HBV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工作者早发现、早处理。方法:总结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近10年来35篇有关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章。结果:依非韦伦(efavirenz,EFV)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皮疹、脂代谢异常。替诺福韦(tenofovir,TDF)具有潜在肾毒性,主要导致肾小管损伤。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的结构与TDF相似,均可导致肾毒性。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主要不良反应为代谢综合征。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的不良反应事件少见,少数发生严重皮疹。结论:不同类型抗病毒药物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非韦伦(EFV)+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三联疗法治疗慢性乙肝(HBV)合并艾滋病(HIV)的临床疗效。方法 HBV合并HIV患者21例,采用EFV+TDF+3TC联合进行HBV并HIV的抗病毒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病毒学及生化指标变化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21例患者治疗后第3、6、12个月,HIV-RNA、HBV-DNA病毒载量均低于检测下限。CD4+T淋巴细胞计数则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12个月内,无新增肝肾功能损伤案例。结论 EFV+TDF+3TC抗病毒方案治疗HBV合并HIV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学应答上的高效性,安全性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吕睿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20-224
中国是全世界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3.5~4.0亿的慢性乙肝(CHB)病毒携带者中有超过1/3的人在中国,约有9 300万HBV携带者,其中约有2000~3000万为CHB患者.目前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CHB导致的肝脏损害和肝癌.近年来,CHB的抗病毒治疗取得了极大进展,数以百万的乙肝患者从中获益,其中"长期抗病毒治疗"是CHB治疗的核心.目前公认的主要抗HBV药物有普通干扰素-α(inter-feron,IFN)、聚乙二醇IFN-α (PegIFN-α)、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其中PegIFN-α、ETV、TDF被推荐为初治乙肝患者的一线用药,但TDF在我国尚未上市.本文就上述药物抗HBV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是临床常用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其骨毒性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TDF的骨毒性与其肾小管毒性继发的低磷血症有关。目前, 对TDF导致的骨代谢改变尚没有较系统的描述。本文从TDF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影响、对骨转换的影响和对骨结构和骨折的影响3个方面, 对TDF对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TAF治疗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8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132例TDF治疗48周以上,病毒已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续贯治疗药物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将继续使用TDF的患者纳入对照组,TDF转换为TAF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各66例,记录两组治疗基线时间及48周后临床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基线上,ALT、AST、Cr、UA、β2-MG、CHOL、TG、LDL-C、FS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Uβ2-MG(1.21±0.149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46±0.057mg/L),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48周时,ALT、AST、Cr、UA、β2-MG、Uβ2-MG、TG、FS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CHOL、LDL-C(4.88±0.719、2.90±0.578)明显高于对照组(4.41±0.696、2.70±0.389),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表现。结论:对于TDF经治的CHB患者,换用TAF的疗效不劣于TDF持续治疗,在肾小管安全性上具有优势,但需注意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育龄期女性孕期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行母婴阻断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换率。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高HBV-DNA载量的妊娠中晚期孕妇(孕24~28周)病例数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出60例有效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F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取常规保肝治疗与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TDF组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比较2组孕妇治疗4、8、12周后与产后4周的HBeAg转换率情况,孕妇治疗前与治疗4、8、12周后及产后4周HBV-DNA浓度、乙肝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酐水平。结果 TDF组在治疗4、8、12周后与产后4周的HBeAg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12周后与产后4周,2组HBV-DNA浓度、HBsAg、HBsA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TDF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2组ALT、AST及肌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病毒载量(VL)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保定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确认为HIV-1感染阳性的感染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相似文献   

13.
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替诺福韦DF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岚  安富荣  王晓珉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1):1054-1058
替诺福韦DF是替诺福韦的前药,是一种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已被美国和欧洲批准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其抗病毒活性强于替诺福韦,与齐多夫定、安普那韦、奈韦拉平和地拉韦啶有很强的协同作用;与地丹诺辛、奈非那韦和阿德福韦有轻~中度协同作用。现综述替诺福韦DF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试验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艾滋患者在用依非韦伦(EFV)、拉米夫定(3TC)和替诺福韦(TDF)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血红蛋白、淀粉酶、三酰甘油、丙氨酸转氨酶指标变化情况,为有效抗病毒治疗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区1990年以来进行EFV、3TC和TDF联合治疗8例HIV患者信息,回顾分析随访过程中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HAART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小板、三酰甘油、丙氨酸转氨酶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而淀粉酶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鉴于抗病毒治疗药物对各项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高血脂血症、血小板过高、心脑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选用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肝、护肝。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观察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对阿德福韦酯(ADV)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服用ADV治疗并出现轻度肾功能异常的CHB患者38例,换用TAF片(25 mg·d-1)抗病毒治疗,观察调整后的抗病毒疗效及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调整前、调整治疗后24周及48周,所有患者的ALT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肝生化指标异常;HBV DNA均低于检测下限,未出现病毒反弹。调整治疗24周及48周,患者的SCr水平下降,肾小球滤过率(eGFR)升高,与调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F可维持ADV经治出现轻度肾功能异常CHB患者的抗病毒效果,且换用后SCr水平及eGFR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核苷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是临床最常用的一大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笔者概述常用NAs特点及其耐药的管理、经济评估以及抗病毒治疗指征等方面的进展。方法:在Pub 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英文数据库和CNKI、Wan 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信息,搜集了慢性乙型肝类(CHB)流行病学、NAs治疗CHB的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NAs耐药性、NAs治疗CHB的经济评估、CHB治疗指南(美国、欧洲、亚太及中华肝病学会)等相关文献并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恩替卡韦(ETV)和替诺福韦酯(TDF)因其强效、不易产生耐药被指南推荐为一线用药,其余NAs均被建议在无法使用ETV和TDF时使用。耐药是NAs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大问题,可导致疾病进展、增加治疗的难度与成本。目前的研究揭示了相关耐药位点与产生耐药的模式,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应通过加强教育、合理选择用药、重视监测、及时补救治疗等手段减少和应对耐药。在我国CHB的长期治疗中,与TDF以外的NAs相比,ETV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临床上需严格掌握抗病毒治疗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用药的同时,及时对符合治疗指征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外周血白介素33(IL-3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2019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CHB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ETV)治疗,观察组给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丙酚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成本,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优选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确诊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应用丙酚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后共252例入组,根据使用药物分为丙酚替诺福韦组和替诺福韦酯组,规范治疗48周。对2组患者治疗48周时HBV-DNA阴转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效果;同时统计患者的治疗成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比较2组药物治疗的经济性。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48周时,治疗效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2组中重症患者的住院例数(占比)分别为16/29(55.17%)和11/38(28.9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3)。在非住院患者中,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替诺福韦酯组优于丙酚替诺福韦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18.64;在住院患者中,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替诺福韦酯组劣于丙酚替诺福韦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57.53。结论:2组药物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对非住院治疗的患者来说,替诺福韦酯为优选方案,建议优先选用;但对于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来说,建议选用丙酚替诺福韦以降低住院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中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至2019年在某院接受某原研TDF片300 mg/d抗HB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初治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 DNA、丙氨酸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特点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全院2017~2019年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用药频度不断增长,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用药频度不断减少。横向来看,构成比最高的是恩替卡韦,原研与仿制合计占比约70%;第二名是替诺福韦酯,原研与仿制合计占比约20%;构成比最低的是替比夫定。日均费用降价最大的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仿制版,降幅超过50%。结论我院抗病毒药物使用符合指南推荐,结构较为合理。同时受益于国家对一线抗病毒药物的降价政策,一线抗病毒药物经济学优势明显,大大提高了药品可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