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妇科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接收于我院的98例PICC拔管患者有非计划性拔管的现象,分析其原因。结果 98例PICC拔管患者中有33例(34.38%,其中失访2例)出现了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论PICC置管后引发的并发症(感染、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患者的心理状态、置管侧肢体的舒适度以及其家庭经济原因都可能诱发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而通过这些可能诱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将PICC的临床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分析临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PICC非计划性拔管共2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没有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儿2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以分析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儿中,置管时日龄、胎龄、性别、体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患儿的主要原因为:导管堵塞、肢体肿胀、疑似感染、导管脱出等。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PICC非计划性拔管与患儿一般资料无关,主要原因为导管的维护,需要临床护士积极改良临床护理方法,对患儿PICC导管进行积极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液科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避免产生PICC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一步强化护理质量,达到降低医疗纠纷的目的。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血液科发生PICC非计划性拔管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减少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产生率,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PICC对于血液科的临床诊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及防止血液科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医疗纠纷。方法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PICC的临床使用价值。结论 PICC在血液内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加强PICC的导管维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PICU患儿中心静脉导管(CV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提高PICU患儿CVC使用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科173例CVC置管患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原因,总结归纳,制定应对护理措施。结果 CVC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导管固定欠妥、有效约束不到位因素有关。结论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对患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5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外科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PICC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92例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1—12月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9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血流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较对照组(19.57%)低(P 0.0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6.25%,明显较对照组(20.65%)低(P 0.05);观察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家属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延长PICC留置时间,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一种良好给药方式,是建立静脉营养及化疗通道的首选方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现将对周口市中医院肿瘤科PICC使用患者术后发生CLABSI的感染因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知识,探讨其目前的研究进展。参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中外文献对成人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阐述,并总结论点。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现状不容乐观。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将会加重患者负担,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所以需早期识别与预防。目前该领域对成人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尚缺乏相关研究,建议未来可以从开展高质量研究、开发专用风险评估工具以及构建问题清单3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方妍 《中国实用医药》2013,(24):232-23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后2组共272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分析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好PICC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1.8%下降到2.9%,非计划性拔管10例降为3例。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经肘前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中心静脉处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使用[1].肿瘤患者长期输液,PICC可防止反复穿刺的痛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PICC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过程,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非计划性拔管为PICC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2],患者预期的治疗未完成,并未达到预期将导管拔出.本文对我科2012年以来行PICC置管患者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敬婷  梁艳  李颖 《淮海医药》2013,31(4):364-365
目的探讨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1年8月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从中分析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结果意外拔管的发生主要与未合理使用镇静剂、未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置管后舒适度的改变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使ICU的管道管理更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血液肿瘤科PICC非计划拔管的因素与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科室收治的58例血液肿瘤儿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PICC非计划拔管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全部患儿中出现非计划拔管13例,占22.41%,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因素多为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穿刺点渗液或者导管意外脱落等因素。结论实行PICC导管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要求,提升患儿及家属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进而减少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改进护理措施,减少和避免PICC导管移位并发症发生,延长PICC留置时间.方法 收集本科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置入PICC患者资料,分析PICC导管移位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43例PICC留置患者中6例发生导管移位,主要原因包括:肢体过度活动、体位影响、固定不妥.护理对策: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改良导管固定方法、重视换药、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结论 PICC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常有发生,对医护人员进行有目的 的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置管后维护和护理,以及加强患者置管后的自我维护意识,是延长PICC留置时间、防止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陈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38-139
目的:加强ICU患者管道安全管理,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收集2008年1~8月期间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从中分析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结果:20例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患者留置管道多、舒适的改变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针对20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原因,采取实施管道评估、加强管道标识管理等护理防范措施可使ICU的管道管理更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为患者管道安全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使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上报的89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在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并对非计划性拔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上报内容的统一性、完整性、正确性,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发现;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以护士对管道安全防控知识缺乏、患者躁动意外拔出、患者自觉不舒适意外拔出为主,分别占比为30.3%、21.3%、18.0%.结论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是监控非计划性拔管的有效手段,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整改措施。方法对2013年1~12月23例RICU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医源性构成特征、管道分类、发生时间及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结果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中43.4%与患者烦躁有关,86.9%与护士巡视检查不足有关,73.9%与护士对管路脱落评估风险不良有关,60.9%与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不良有关。结论加强巡视检查,解决患者各种原因所致烦躁,准确、及时地对管路脱落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实行个性化保护性约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18.
气管插管对维持重症患者呼吸顺畅、营养给予至关重要。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时常会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如何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从患者因素、护理操作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等三方面回顾性分析30例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其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35例非计划性拔管病例,查找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采取预见性护理,两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护理素质的提高、有效的管道固定方法、管道标示及评估记录要求的建立、护理操作的规范等。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实施前的拔管率为6.8%(35/518),实施后的拔管率为3.5%(16/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除气管插管的原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我科收治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搜集病例164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6例。结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别为患者不耐受自行拔管,管腔阻塞,护士责任心不强。应该正确固定气管插管,合理掌握气管插管深度,气囊的护理,吸痰的选择,气道湿化的护理,合理使用镇静剂,正确使用约束带,有效的心理护理等方面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