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春雷  崔树森  何娜  朱本清 《天津医药》2008,36(12):981-982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手部肌腱的损伤越来越多,一期肌腱修复及伴有复合组织损伤修复都存在着粘连形成、再次断裂、指关节强直等问题[1]。早期活动无疑是预防粘连的方法,但早期活动存在危险性,过度肌肉收缩引起修复肌腱断裂及间隙扩大,而屈肌腱Ⅱ区损伤由于解剖结构特殊,所以此区修复术后极易发生粘连,影响手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分析屈肌腱Ⅱ区损伤术后早期进行特殊的屈指练习预防粘连是否  相似文献   

2.
手部肌腱损伤是手外科一种多发伤,为使肌腱修复术后患者配合治疗护理、手部功能早日恢复,通过对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60例实施并加强了健康教育,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β-七叶皂甙钠静滴预防手部肌腱术后肿胀89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山东潍坊261200)魏长月郭德亮肖树文手外伤特别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肌腱粘连,严重影响手指的伸屈功能,大部分患者需行肌腱松解术。为了减轻肌腱松解术后防止肌腱再发粘连,必须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手部肌健Ⅱ区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屈肌腱Ⅱ区损伤96例。结果 按TAM系统评定功能,总优良率77.1%。结论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后,显微手术修复技术和术后康复是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均开始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运动。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1.943,P<0.05);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χ~2=5.473,P<0.05)。结论在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引入早期康复运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手部功能与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手背较大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例采用二期移植的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17例手背部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人,手术采用一期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二期手术断蒂同时肌腱移植修复伸肌腱缺损。术后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结果 17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成活良好。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优12例,良5例。结论 该方法手术简单安全,对供区组织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重点探讨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手部肌腱修复术结合临床护理进行治疗。结果 43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优良率共计为88.4%。结论 43例患者通过临床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等,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可见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手部屈指肌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传统的修复方法是粗针粗浅吻合,术后石膏托外固定三周,结果重连的肌腱粘连,往往需要再次行肌腱松解术。根据肌腱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我们于1993年10月~1997年8月期间采取显微技术吻合及用自制简易功能活动架进行控制性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28例40指手部屈指肌腱断裂,临床效果满意。1 手术及早期功能锻炼方法1.1 手术方法无菌、无创操作技术下找到损  相似文献   

9.
手部屈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防治,是手外科近几年来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科于1998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津下健哉套圈缝合法一期修复手部屈肌腱断裂30例54指(不含断指断掌),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经半年以上随访,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屈指肌腱修复后的粘连是影响手部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自1988—1990年采用无创缝合技术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共治疗9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肌腱粘连原因及早期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手外伤患者,最先纳入的50例为对照组,不行早期预防,分析粘连原因。之后纳入的50例为观察组,进行早期预防。对比肌腱粘连发生率、术后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结果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主要原因包括遗漏损伤肌腱、肌腱吻合不佳、清创不彻底、吻合后期处理不当、正常肌腱受损、肌腱与皮肤瘢痕粘连。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肌腱粘连发生率(19.12%)较低,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90.00%)较高,P<0.05。结论明确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原因并针性进行预防,能降低肌腱粘连发生率,减轻手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2.
手部屈肌腱损伤在临床很常见,但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并非都令人满意的功能恢复,术后缝合断裂或粘连形成,关节僵硬在一些病例中仍有发生。临床报道肌腱修复的病例有4%-10%会发生断裂,10%左右会发生粘连,而且有半数患者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指间关节僵硬,由此引起的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屈肌腱、腱鞘损伤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0年5月~2002年4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指屈肌腱、腱鞘损伤病人30例共55指。结果 术后获随访的28例48指中,优22指,良18指,可4指,差3指,极差1指,优良率83.3%,取得较为理想效果。结论 利用显微技术对手部屈肌腱、腱鞘损伤进行修复,可以减少粘连,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后容易形成肌腱粘连、腱鞘狭窄等而影响手部功能,其处理是手外科领域的一个难点,故又被称为"无人区",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Ⅱ区屈肌腱的修复有了较大的进步,本文从肌腱愈合、肌腱及腱周组织处理等方面为提高手部功能的干预做一归纳。  相似文献   

15.
唐志军  林敏  王力  谭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43-2344
目的:观察中药薰洗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病人手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我科收治的216例手部Ⅱ区肌腱修复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组(第一组)、使用热水浸泡加功能锻炼组(第二组)、单纯功能锻炼组(第三组),每组各72例.使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比较手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第一组优良率88.9%,第二组优良率76.4%,第三组优良率75.0%,第一组较其他两组比较P<0.05;各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较其他2组病人能够显著提高手部Ⅱ区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部肌腱损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手部肌腱损伤患者40例共52指,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指。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关节功能优良率92.3%,对照组优良率69.2%,观察组手部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肌腱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伟  王根柱  荣曾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56-2757
目的:探讨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应用常规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并结合术后功能恢复训练。结果:随访138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2年。肌腱效果按TAM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5%。结论:应用常规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术后辅助系统功能锻炼,能较好恢复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伤中常见的创伤,且常伴有血管、神经、肌腱损伤、骨折及骨外露,单纯植皮方法往往难以修复,选用恰当的皮瓣修复其创面可获得较好的功能及外观。手部皮瓣的修复方法较多,也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术后皮瓣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的情况并不少见。我院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对57例手部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Ⅱ区屈肌腱损伤术后功能较差的原因,采用“保护固定装置”早期行康复锻炼,防止肌腱粘连,从而达到功能最大的恢复。方法:采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损伤肌腱,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保护固定装置”行外固定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2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按TAM系统评定,优良率达90%,且8周后均基本能恢复原来工作。结论:早期活动“保护固定装置”在Ⅱ区屈肌腱损伤复术后不仅有效地防止了肌腱的沾  相似文献   

20.
王也刘  徐兆魁  李旭  张倩 《贵州医药》2001,25(4):340-341
手部屈肌腱的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 ,也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 ,处理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手功能的恢复程度。正确修复损伤的肌腱及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是肌腱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我科 1989~ 1999年共收治手部屈肌腱切割伤 79例 ,收效良好 ,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79例中男 61例 ,女 18例 ;年龄 4~ 52岁 ,平均 2 5 4岁。Ⅰ区 3例 ,3条肌腱 ;Ⅱ区 2 2例 ,76条肌腱 ;Ⅲ区 17例 ,38条肌腱 ;Ⅳ区 2 1例 ,10 2条肌腱 ;Ⅴ区 16例 ,64条肌腱 (共 2 83条肌腱 )。1 2 手术方法手术在臂丛麻醉及止血带下进行。彻底清创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