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面神经管进行影像学解剖及测量,为术中如何有效避免面神经损伤提供参考.方法 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35例,术前行128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通过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参考后鼓室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面神经相关解剖,重点显示面神经管垂直段与面隐窝、鼓室等结构的相对关系.对颞骨内面神经管各段进行测量,并与35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中测量结果对照.结果 35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扫描,MPR及CPR技术三维重建后,能够清晰的显示面神经管各段,其垂直段与外耳道后壁、面隐窝距离分别为(3.31 +0.88)mm、(1.89±0.29)mm,患者术中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与外耳道后壁、面隐窝距离分别为(3.22±0.69)mm、(1.85±0.2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5例患者无1例面瘫发生.结论 128层螺旋CT薄扫,结合MPR及CPR技术,可了解面神经管与周围解剖标志的精细关系,可测量面神经管长度,可为人工耳蜗植入、颞骨及其他侧颅底手术如何避免面神经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颅底锁孔入路颞骨岩部重要结构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颅底锁孔入路颞骨岩部的重要结构关系,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模拟临床手术过程,在显微镜下对13具(26侧)成年国人灌注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测颞骨岩部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内耳道内侧缘、棘孔、蝶岩沟、弓状隆起和耳蜗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经棘孔后缘垂直于蝶岩沟的交点与膝状神经节连线位于Glasscock三角中棘孔和弓状隆起连线的内侧,构成新的三角位于Glasscock三角内侧,准确定位岩骨内颈内动脉,能避开鼓膜张肌和咽鼓管;岩浅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通过它可以定位岩部颈内动脉、耳蜗和膝状神经节;根据弓状隆起的走行定位内听道长轴。结论经棘孔后缘垂直于蝶岩沟的交点、岩浅大神经和弓状隆起为标志定位岩骨内重要结构为手术提供了安全保证;中颅底锁孔入路具有创伤小、暴露好和并发症少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处理骑跨颅中、后窝的岩斜区病变。  相似文献   

3.
王岚  周艳玲  李广胜  汪贺媛 《河北医药》2013,(19):2890-2893
目的采用西门子128层螺旋CT利用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建技术研究面神经管各段及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提供解剖依据。方法使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对100例(200侧耳)正常志愿者行颞骨0.6 mm薄层螺旋CT扫描,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新沟通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面神经管的曲面重建图像,观察测量面神经管及其周围固定解剖位置与面神经管各段距离数值及测量面神经管各段数值。结果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及面神经管两个弯曲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鼓室段长度及半规管隆突处与砧骨短脚距面神经管鼓室段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乳突段长度、颈静脉窝及乙状窦距面神经管乳突段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管的128层螺旋CT 0.6 mm薄层扫描加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建技术是研究面神经管CT解剖的良好影像学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其结构对人工耳蜗植入及耳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面神经管垂直段的CT检查及应用。方法 16例成年颅底标本,开颅取脑。面神经管垂直段起始部至外耳道后壁距离在矢状位上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起始部至外耳门后缘距离在冠状面上测量,测量数据与同横断位上相同项目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下段与颈静脉窝外侧壁的直线距离及其与颈静脉窝前壁的投影距离,矢状位、冠状位与横断位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咬除相应骨质(锥隆起以上的颞骨鳞部,岩部与乳突相应部位骨质。锥隆起以下面神经周围骨质),暴露面神经垂直段,测量其与外耳门后壁及后缘,颈静脉窝外侧壁的直线距离,及其与颈静脉窝前壁的投影距离,并对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外耳道后壁距-面神经管垂直段:直接测量为(3.02±0.55);CT测量(3.01±0.67);t值0.328,P值>0.05。2外耳门后缘距-面神经管垂直段:直接测量(10.99±1.70);CT测量为(10.99±1.68);t值为0.001,P>0.05。3颈静脉窝前壁距-面神经管垂直段:直接测量值为(8.31±1.86);CT测量值为(8.13±1.90);t值为0.115;P>0.05。4颈静脉窝外侧壁距-面神经管垂直段:直接测量值为(3.98±1.22);CT测量值为(3.90±1.16);t值为0.180,P>0.05。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不仅可帮助医师明确诊断,还可在术前明确面神经管垂直段及其他解剖部位的位置,以此确定手术方案,进而在术中实施对这些部位的定位和保护,本研究提示临床要充分应用面神经管垂直段的CT检查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的64层VCT扫描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5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行64层VCT扫描,原始数据采集完后,按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2mm,单侧FOV9.6cm放大重建,再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漫游(VR)及其叠加技术等后处理方法观察内耳结构.结果:MPR清晰显示听小骨长轴,半规管、前庭、前庭窗、耳蜗、蜗窗和内听道的骨性解剖结构;MPR图像可同层显示面神经管的鼓室段和垂直段;VR三维立体图像直观显示半规管、前庭、前庭窗、耳蜗、蜗窗、面神经、面神经隐窝和内听道的膜性立体图像.在MPR图像上面神经管垂直段距外耳道后壁的平均距离左、右侧分别为4.46mm、4.53mm;面隐窝底距面神经管的平均距离左、右侧分别为1.02mm、1.03mm.结论:64层VCT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先天性内耳畸形的部位和程度并明确其分类,为电子耳蜗的植入提供依据,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4-18
目的鼻内镜下经鼻联合上颌窦入路探索鼻咽咽鼓管区、翼腭窝、颞下窝旁中线颅底重要解剖结构,为手术处理该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并用颅底恒定的解剖标志定位咽旁间隙段颈内动脉。方法用Mimics软件对100具成人鼻颅底CT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模型上进行与颅底相关的结构测量;并对10具湿性头颅标本行鼻内镜下旁中线颅底解剖,联合鼻腔-上颌窦入路,依次解剖鼻咽咽鼓管区、翼腭窝及颞下窝的重要神经血管、肌肉及骨性解剖标志。结果翼管后端、破裂孔内缘、颈动脉管外口内缘、颈静脉孔内缘到中线距离分别为:(13.16±1.33)mm、(11.54±0.89)mm、(28.97±1.69)mm、(28.63±1.40)mm;犁骨后缘中点到双侧颈动脉管外口前缘连线的距离为(16.52±2.21)mm,到单侧颈动脉管外口的距离为(31.81±1.80)mm,角度为(57.6±2.76)°。蝶骨角棘包绕咽鼓管骨口,其与颈动脉管外口前后相距(5.92±1.02)mm。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联合上颌窦入路进行鼻咽咽鼓管区、翼腭窝、颞下窝旁中线颅底解剖有足够的手术空间;犁骨后根、破裂孔、圆孔、卵圆孔、蝶骨角棘、颈动脉管外口为旁中线颅底重要的骨性标志。以中线为基线,术中沿中线由犁骨后根向深部分离约1.7cm即可到达双侧颈动脉管外口连线平面,此外犁骨后根沿旁开约58°、向深部分离约3.2cm也可到达单侧颈动脉管外口前缘,蝶骨角棘也可作为颈动脉管外口前界标志,两者前后相距约6mm,术中注意此安全界限并谨慎操作,可以避免损伤咽旁间隙上段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切除直径50 mm以上胸腺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或开放手术的100例胸腺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或胸腺瘤直径对患者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差异。结果共有47例患者胸腺瘤直径超过50 mm、53例患者胸腺瘤直径<50 mm,直径>50 mm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高[(185±50)m L与(100±20)mL,P<0.0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较长[(7.0±2.0)d与(5.0±1.0)d,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8%与8%,P=0.008)。在47例直径>50 mm的胸腺瘤患者中,胸腔镜手术27例、开放手术20例,胸腔镜组的出血量较少(125±20)m L与(300±100)m 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5%与45%,P=0.022)、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缩短[(5±3)d与(14±6)d,P<0.01]。在55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中,27例胸腺瘤直径>50 mm,28例直径<50 mm,但不同直径患者的胸腔镜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证实,MasaokaⅢ~Ⅳa级是影响胸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385,95%CI(3.824,25.323),P<0.001],而胸腔镜手术或直径≥50 mm的胸腺瘤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对直径≥50 mm的大胸腺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杨华  李爱民  刘希光  周静  仇劲松  高峰  周海 《安徽医药》2021,25(7):1407-1410
目的 探讨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同侧与对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2—7月,福尔马林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来源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颅底解剖实验室,标本15例30侧并模拟眶上眉弓锁孔入路(SEK)进行显露操作,显微镜下暴露颅内对侧颈内动脉远端(D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眼段(OICA)并测量所能观察的最大长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数据.模拟临床处理方法,应用改良的(Salma)模拟夹闭动脉瘤的评分表量化评分.结果 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动脉瘤位于对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3.67±1.14)mm、对侧大脑前A2外侧段(5.28±0.96)mm、大脑中动脉M1段后方(15.83±0.76)mm、大脑中动脉M2段、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7.08±2.32)mm、大脑前动脉A1段(14.77±1.45)mm.大脑前A2近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中动脉M2段近端、颈中动脉分叉处下方、颈内动脉未被视神经遮挡的后方和外侧方以及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上、下和外侧方,评估后可操作性几率小于75%,其不能完全显露进行模拟夹闭操作.结论 模拟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夹闭动脉瘤位于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指向前、后、内侧的大脑前动脉A2段、指向前、上、下的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外侧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分叉、指向前、内侧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指向内侧的颈内动脉眼动脉段.  相似文献   

9.
王健  佘万东  张倩 《江苏医药》2003,29(3):222-222
侧颅底区域是指眶下裂和岩枕裂延长线交角的颅底三角区。此区域的肿瘤常与血管神经的关系密切,因而手术困难。近二十年颞骨显微外科以及CT、MRI、DSA等技术的进步,使临床诊断水平提高,从而侧颅底手术能够成功地进行。我科自1989年开始引入前方下颌裂开颅底进路(Biller手术),至今共采用此术式切除侧颅底肿瘤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与定量冠脉造影(QCA)两种方法在冠心病介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导管室同时行冠脉造影及IVUS检查的患者共74例,分别检测病变血管的最小管腔直径、面积狭窄率、直径狭窄率等指标,并通过检测结果对于两种技术进行比较。结果 QCA与IVUS测量的病变血管最窄处血管腔直径相比[(1.77±0.63)mm vs(1.78±0.3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QCA与IVUS测量的病变血管最窄处面积狭窄率[(0.66±0.14)%vs(0.73±0.09)%]、管腔直径狭窄率[(0.45±0.12)%vs(0.53±0.08)%]及血管参考直径[(3.30±1.04)mm vs(3.88±0.6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可以较QCA提供更精确的病变血管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