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7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生理参数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 O2含量、Ca CO2含量、MA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RR数值、HR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27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高于对照组的13例,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率高达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各项生理参数,并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导致胸部术后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的常见并发症。如何做好呼吸系统的严密监测、早期诊断和急救处理是关系到抢救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我院近年诊治的30例 ARDS 病例资料,介绍了开胸术后合并 ARDS 的急救体会。1 一般资料近10年,我院胸外科共施行剖胸手术1150例,术后经严密的呼吸监测及血气分析,根据全国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确诊合并 ARDS 有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5-73岁,50岁以上者占70%。我们均采用以高频通气辅助呼吸为主的综合急  相似文献   

3.
王翠莲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58-1758
我院2006年2月成功抢救1例巨大垂体腺瘤术后并发尿崩、高热、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现将诊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预防方法进行讨论。结果 25例平稳过渡急性期,8例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3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需有预见,预防是重点,及早诊断和及早使用呼吸机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平均住院(35.80±3.67)d,痊愈24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ARDS。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各引流管的护理,同时全面营养支持和心理宣教,能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方法20例ARDS患者,分为原发性肺损伤组(9例)和继发性肺损伤组(11例),比较两组间的APACHEⅡ分值,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h后的PaO2/FiO2、呼吸频率均有显著差异,两组间的APACHEⅡ分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IPPV治疗ARDS安全、有效,可以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其效果。方法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我院近年收治的严重胸部外伤合并ARDS患者86例,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经系统治疗后病愈出院者73例,生存率84.9%。死亡13例,病死率15.1%。通气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通气后PaCO2、PaO2、PaO2/Fi、O2值较通气前均显著提升,表明患者呼吸功能和酸碱失衡状况显著改善。结论精细、科学的临床护理能够强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概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合治疗12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基础上,用高频喷射呼吸机间隙给氧治疗ARDS,旨在了解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疗效及治疗效果。凡存在ARDS病因的患者,一旦发现ARDS的早期征象,应立即给予祛除病因及其它综合治疗,同时交替给高频喷射呼吸机(HFJV)通气治疗及一般正常浓度氧疗。治愈率达67%,死亡率为33%。HFJV通气治疗与一般浓度氧疗是提高ARDS患者PaO2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往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呼吸系统急症之一,病情凶险,又缺乏早期诊断指标,治疗较为棘手,死亡宰高。现报道16例ARDS患者的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治疗的ARDS患者16例.男1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创伤性连枷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所收治的68例创伤性连枷胸并发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有60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死亡,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论在对创伤性连枷胸并发ARDS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由于患者具有病情较为危重、抢救难度较高以及综合处理过程复杂等特点,为了提高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治愈率,其关键内容就是避免患者出现ARDS。  相似文献   

11.
彭志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384-3385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的123例行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12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后,4例发生ARDS,其中1例发生呼吸衰竭后抢救无效死亡。平均静脉滴注量为4601mL,最多7800mL;平均手术时间为5.32h;平均静脉滴注普通胰岛素为31.5U;发生休克者3例(2.44%);术后均有肺部感染及胃肠减压留置。结论静脉滴注过多、术后肺部感染、内毒素血症等原因是引起ARDS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过程及术后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及时去除感染病灶、控制静脉滴注量等,对术后ARDS的发哇灰治疗产硅积翘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机械通气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5%。结论机械通气仍然是目前ALL/ARDS的主要治疗(支持)手段,目的在于保证机体氧输送,以期渡过急性期。  相似文献   

13.
田柳  杨文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801-2802
目的分析呼吸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ARDS患者,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并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20例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死亡5例;80例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死亡40例。死亡原因:脑水肿5例、真菌性肺炎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5例、顽固性低氧血症10例、肺部感染10例。机械通气前后各种监测指标的变化:呼吸机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血氧分压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支持治疗ARDS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998年6月~2001年5月共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6例.应用呼吸指数(RI)作为诊断和治疗ARDS主要指标之一,并在同期设对照组16例,均为慢性肺心病并发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I在诊断与治疗ARDS中颇有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67例SAP患者,在发病24h内监测动脉血气,进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 67例SAP患者,并发ARDS23例(34.3%),PaO2< 60 mm Hg时并发ARDS的比率超过60%,而PaO2< 32 mm Hg时有90%左右会发生ARDS.近50%的患者出现肺部X线胸片检查的异常.结论 SAP患者应进行呼吸功能检测,以便早期发现ARDS病例,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1998年4月成功的抢救了1例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作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经使用人工呼吸机后有效的改善了肺功能状况,预防了肺不张的发生,同时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缺氧程度及心电监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浅谈1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体会@付丽萍$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850000  相似文献   

17.
佘恺  曾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28-1430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9例,术后并发ARDS 6例,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用药前、用药后3d及用药后7d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肺损伤评分。结果: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对食管癌术后ARDS及肺损伤患者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9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全组89例,死亡22例,死亡率为25%,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结论早期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及时处理休克和多发伤等综合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株洲市一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严重胸外伤诱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54例,并对其诊断、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肺保护性通气、药物等积极的对症治疗,54例ARDS患者治愈48例(84.1%),死亡6例(14.1%),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为最主要的致死因素。结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准确的诊断和尽早的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及时处理多发伤、正确使用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积极的抗休克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大幅降低重胸外伤诱发的ARDS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刘东  支永乐  秦英智 《天津医药》2018,46(8):877-88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是由肺内外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 目前临床对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实施俯卧位 (PP) 通气治疗需观察监测的指标仍有争议。本文通过总结1例甲型H1N1重症肺炎并发重度ARDS患者应用PP通气改善氧合的治疗过程,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