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脉络宁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和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3 例糖尿病患者和28 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 140)、血栓烷B2(TXB2)、6- 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 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 含量。33 例糖尿病患者,16 例采用一般治疗,17 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脉络宁,疗程3W。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GMP- 140、TXB2 和VWF:Ag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6 - keto- PGF1α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脉络宁治疗3W 后血浆GMP-140 和VWF:Ag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 P< 0.01) ,TXB2 水平也明显下降( P<0.05) ,6- keto- PGF1α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处于明显活化状态,脉络宁对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尽管PRP PC被认为是制备浓缩血小板的传统方法 ,但它与血小板激活相关[1 ,2 ] 。Hogman等认为BC PC法制备血小板的血浆产量高 ,血小板损伤小 ,最终PC中RBCs和WBCs较少[3] 。参照国际标准[4] ,我们对同一献血者血液采用改良富浆法和梯度离心结合白膜法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 72例 (3 6人份 )进行检测对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Sorvall RC 3BP型离心机 ,最大离心半径 2 5 .5 2cm。TERUMOTSCDSC 2 0 1A型自动接管机。Sysmex 82 0型微细胞计数仪。上海市血液中…  相似文献   

3.
茶色素对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茶色素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病人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64±s4a);高血压病病人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8±8a)。采用茶色素250mg,po,tid,3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TXB2下降,6-keto-PGP1α上升,TXB2/6-keto-PGF1α比值下降(P<0.01或P<0.05),GMP-140下降(P<0.05),PagT,PadT下降(P<0.05)。结论:茶色素具有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病人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卡托普利(Cap)对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环素(PGI2)及血小板胞浆钙离子浓度([Ca2+]i)、血小板聚集率(PAg)的影响.方法:大鼠管饲Cap100mg·kg-1·d-1,2wk.结果:二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和TXA2/PGI2升高(P<005),血小板[Ca2+]i及PAg显著增高(P<001).Cap在显著降低血压同时,血浆TXA2/PGI2显著降低(P<005),且血小板[Ca2+]i及PAg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Cap对血小板[Ca2+]i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与其改善TXA2/PGI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有无雷诺现象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小板指数、血浆丙二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无雷诺现象患者比较,有雷诺现象的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丙二醛水平增高(P<0.05;P<0.01;P<0.01)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0.05),说明血小板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异常在雷诺现象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3,4-二羟基苯乙酮对老年大鼠血小板膜磷脂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AP100mg·kg-1·d-1,po,持续10周,可使老龄大鼠血小板膜磷脂(PL)含量增加,膜磷脂与膜胆固醇比值(PL/C)相对增高;血小板磷脂成分——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含量也有明显增加(p<0.01),但血小板膜总脂及膜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DHAP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膜磷脂降解、改变血小板膜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BM13505是新合成的血栓烷受体拮抗剂,BM135050.45和0.23mg/kgiv延长大鼠颈动脉血管阻塞时间(p<0.001和p<0.01).BM135052mg/kgiv有效地防止AA4mg/kg所致的大鼠脑血栓形成(p<0.01)。BM1350510mg/kgip可防止AA诱导的小鼠肺部栓塞(p<0.01)。该药可延长小鼠尾出血时间。BM13505显著抑制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17Vmol/L,对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BM13505降低兔血小板及小鼠血浆中TXB_2水平,对血小板cAMP水平无影响。在不远的将来,BM13505可能会发展成一种理想的抗血小板药及抗血栓药。  相似文献   

8.
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血小板的 CD62P和 PNC.选 25名健康不吸烟自愿者(男 11名,女 14名,年龄 22-68岁,平均42岁).在用血小板激活物ADP前后来评估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的方法.CD62P和PNC在ADP刺激后明显增高[分别为(8.0±2.7)%到(18.8±6.4)%,P<0.01,(9.4±3.4)%到(14.5±7.2)%P<0.01)].论证,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9.
苦寒解毒复方对家兔营血分证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家兔耳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营血分证动物模型为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动物出现高热,WBC显著升高(P<0.01),PT、TT、KPTT、显著延长,(P<0.01),BPC、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与湿重、干重明显增长、加重(P<0.01),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见淤血、出血、微血栓形成及变性坏死等病变。腹腔注入苦寒液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皆有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检测了脑出血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溶酶体膜糖蛋白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结果:血小板三种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急性期显著增高(P<0.01),恢复期虽较急性期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血小板粘附率和最大聚集率的变化规律与膜糖蛋白相似。提示脑出血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也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也呈活跃态势。说明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应根据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可适当给予抗血小板活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组)、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健康成年人(B组)和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成年人(C组)的血浆心钠素(ANF),以期探索遗传因素、高血压与心钠素间的关系。观察到,A组ANF明显高于B组(721.0±103.4pg/ml,VS291.5±12.4pg/ml,P<0.01),B组值又明显高于C组(143.3±7.1pg/ml,P<0.01);Ⅲ期高血压病亚组又明显高于Ⅰ、Ⅱ期高血压病组(1064.9±220.3pg/ml,VS499.9±30.1pg/ml,P<0.05);A组患者的ANF与其动脉平均压呈正相关(r=0.87,P<0.001)。对该结果本文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阿魏酸钠对血小板促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血小板激活前后对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发现致敏血小板激活后,与肥大细胞混合,其组胺释放率为82.3%±5.7%;比未致敏血小板与肥大细胞混合后的组胺释放率59.0%±9.0%有显著增高(P<0.01),用阿魏酸钠23mol·L-1处理血小板后,用药组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33.4±15.8%比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而阿魏酸钠对肥大细胞自身的组胺释放率影响不大,说明阿魏酸钠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而参与抗过敏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醋柳黄酮与丹参治疗高脂、高粘血症病人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全部男性,年龄52±s8a)用醋柳黄酮20mg,po,tid。对照组34例(全部男性,年龄51±9a)用丹参10mL,po,bid。疗程均为6wk。结果:治疗组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100(ApoB100)、血浆凝血因子I、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对照组在10·s-1血液粘度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在100·s-1血液粘度和血栓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醋柳黄酮治疗后,大部分指标(除10·s-1血液粘度指标外)下降,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小板神经肽Y释放增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R大鼠血浆和血小板中神经肽Y(NPY)的含量,以及ADP、凝血酶和胶原引起血小板聚集和NPY释放的差别。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小板及血浆NPY听含量。结果:SHR和WKR大鼠血浆NPY含量无明显差别,分别为2.1±1.0和1.8±1.0μg.L^-1,而SHR血小板NPY含量(32±6μg.L^-1)显高于WKY大鼠(22±9μg.L^-1)。凝血酶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通过对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患者血白细胞(WBC)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测定,来探讨WBC、CK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脑血管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的WBC及CK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测定。结果提示:脑血管疾病患者WBC、CK较健康人高(P<0.05);且脑出血患者出血破入侧脑室者较未破入侧脑室者显著增高(P<0.01);同时死亡患者WBC、CK显著高于未死亡脑血管疾病患者(P<0.01)。结论:WBC和CK可以作为判断脑血管疾病病情程度的客观指标,其急剧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的化学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化学发光(CL)方法体外检测了39例海洛因依赖者多形核白细胞(PMN)的化学发光的变化,结果表明:海洛因滥用者治疗前PMN的CL值,未被OZ刺激积分面积为22.1±s8.02(×104cps/106WBC),经脱毒治疗8-12d后为15.36±s5.61(×104cps/106WBC),较脱毒前有所降低(P<0.05);经OZ刺激后积分面积为315.6±s94.5(×104cps/106WBC),脱毒8-12d后明显降低为176.2±s93.9(×104cps/106WBC)(P<0.01)。提示:经脱毒治疗后外周血PMN的自由基有明显变化。同时观察了PMN-CL在男女性别之间,与毒品滥用方式(烫吸与注射)、时间(>18月与<18月)及滥用量(>1.0g与<1.0g)的关系,未发现其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等项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它们在哮喘发病中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哮喘患者血小板膜GPⅠb、GPⅠb/Ⅸ、GPⅡb/Ⅲa和GPM-140并用放免法测血浆TXB2、6-K-PGF1α。结果:①哮喘患者治疗前四种血小板膜GPⅠb、GPⅠb/Ⅸ、GPⅡb/Ⅲa、GMP-140和TXB2表达明显增高(P<0.05),6-K-PGF1α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②治疗后GPⅠb、GPⅡb/Ⅲa和GMP-140及TXB2、6-K-PGF1α有显著改善(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GP的变化与TXB2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6-K-PGF1α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01)。④吸入激素治疗后,FEV1明显改善。结论:①GP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②GP不仅通过介导血小板粘附聚集参与血小板活化,而且还通过对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的影响,参与哮喘发病。③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细胞周期调控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P53、P21CIP1/WAF1蛋白及PCNA的表达。P53蛋白阳性14例(31.1%),对照组无一例阳性(P<0.01);P21CIP1/WAF1蛋白阳性30例(66.7%),对照组均阳性(P<0.01);PCNA+18例,21例。P53蛋白阳性与P21CIP1/WAF1蛋白阳性率呈负相关(P<0.01)。P21CIP1/WAF1阳性率与PC-NA指数呈负相关(P<0.05)。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巴曲抗栓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聚集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9±s10a。正常对照组16例,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43±15a。治疗组用巴曲抗栓酶首剂10BU,d3及d5各用5BU。用药前后分别作常规心电图及血小板聚集测定。结果:治疗组用药前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治疗组较用药前有显著降低(P<0.01)。心电图NST和∑ST也于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巴曲抗栓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聚集率的降低、心肌缺血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Inhibitory effects of copper-aspirin complex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铜(CuAsp)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Born氏法测定CuAsp对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用荧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观察CuAsp对兔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和TXB2的产生及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结果:CuAsp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5羟色胺的释放(IC50分别为17和19μmol·L-1,95%可信限为9-33和10-30μmol·L-1),且抑制TXB2的产生(P<005).CuAsp10mg·kg-1灌胃选择性抑制AA诱导聚集.降低血浆TXB2,同时升高6ketoPGF1α的水平(P<005).结论:CuAsp体内外均有比Asp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