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贵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7+59-57,59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给药,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注射,住院2周调节血糖,观察血糖谱的变化,出院后定期复查并随访6个月,检测血糖变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血糖控制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效果较好,低血糖的发生率低,比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常规糖尿病健康宣教、对饮食及运动等进行指导等。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出院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观察上述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2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维码视频宣教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自我注射技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医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胰岛素初始自我注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维码视频宣教模式干预),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对比两组干预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胰岛素规范注射执行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胰岛素规范注射执行评分、ESCA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糖尿病胰岛素初始自我注射患者实施二维码视频宣教,能规范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帮助患者快速掌握正确的胰岛素自我注射方法,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并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稳定血糖,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年龄大于70岁、病程大于5年、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组20例,甘精胰岛素每晚皮下注射1次,联合那格列奈餐前5分钟口服;B组:预混胰岛素组20例,预混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A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优于B组(P〈0.01),A组1例轻微低血糖,B组调整过程中出现8例低血糖。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11 月至2011 年11 月2 型糖尿病患者80 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控制血糖过程中血糖波动小,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长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饮食及运动指导,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观察血糖、BMI、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胰功。结果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体重指数对照组下降稍明显,治疗组部分患者停用胰岛素,通过生活干预使血糖稳定,无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长效胰岛素治疗,可获得良好血糖控制,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取得良好疗效,是安全有效、符合生理需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运动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10月内分泌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运动指导;干预组35例,予以个性化运动方案。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每周进行运动记录和自我血糖监测,电话追踪并予阶段总结与指导。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对照组出院时和出院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90±1.83)%和(8.85±1.79)%;干预组分别为(10.18±2.31)%和(7.01±0.80)%。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并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测量时间及两组间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结论:运动指导是一项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干预方法,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较之常规运动指导对控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血糖有着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院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各社区服务中心登记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同时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规范血糖监测、规范药物治疗、按时复查等,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患者不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控制理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长期的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提高有很大帮助,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短效胰岛素治疗学龄期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初诊住院、血糖控制稳定后出院门诊长期随访的学龄期T1DM患儿64例,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睡前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联合睡前中效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晨起空腹血糖、C肽、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治疗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C肽、晨起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发生非严重低血糖12例次,对照组发生62例次(χ2=7.14,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结论: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能够较好地控制学龄期T1DM患儿的血糖,减少非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且不增加胰岛素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每日3次的注射方案中应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餐后1h血糖值、耱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胰岛素日用量较少,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门冬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妊娠糖尿病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司丽娟 《河北医药》2014,(2):227-229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用于治疗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糖代谢异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分别于每天早晚经皮下注射人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持续注射12周,观察2组患者分别于早、午、晚餐前2h血糖的变化值,观察2组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水平以及低血糖事件。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餐前、餐后2h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能有效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同时可有效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能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结果两组住院期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餐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病情控制情况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升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形成健康行为,有效降低血糖,值的临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为控制血糖提供更合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明确诊断糖尿病86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药物服务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分析对比两组出院前以及出院后1~3个月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改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三个月,对比两组出院后1~3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在改善远期血糖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服务指导能控制糖尿病患者近期以及远期血糖。  相似文献   

14.
高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23-224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行程序式居家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合性分析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行程序式居家护理的实验组(40例)与行常规社区护理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护理前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3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程序式居家护理,可显著改善机体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得在社区中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将14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30R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和HOMA-β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时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血糖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血糖控制好、胰岛素使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联合远程护理管理治疗超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超重(BMI>24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艾塞那肽治疗,同时在院期间给予规范系统化健康教育,出院后给予定期远程医护延伸护理管理,观察治疗3个月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焦虑抑郁水平(SAS及SDS评分测量)及有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治疗12周后,40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均明显下降,患者的SDS及SAS分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艾塞那肽能有效控制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持续降低体重,安全有效,同时联合远程系统化延伸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30d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日血糖波动以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血糖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艳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51-2152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和专科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GDM)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其中38例采用饮食控制指导及专科护理干预(护理组)。36例接受常规护理健康指导(对照组),2—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水平。结果护理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及专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腹腔内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难以控制的高糖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组,腹腔内用药组11例,将胰岛素加入腹透液;对照组8例,皮下注射胰岛素;均据指尖血糖值调整胰岛素剂量至血糖达到目标值;疗程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记录血糖达标例数、胰岛素单日剂量及腹膜炎、低血糖反应、心血管事件、死亡例数。结果腹腔内用药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32±1.32)%(、7.07±1.53)%(P<0.01),对照组分别为(8.49±1.46)%(、6.98±1.33)%(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内用药组有10例血糖达到目标值,对照组有6例。腹腔内用药组和对照组胰岛素单日剂量分别为(101.27±40.55)IU和(64.75±14.62)IU(P<0.05)。腹腔内用药组未发生低血糖反应,对照组为3例次;两组均无腹膜炎、心血管事件、死亡发生。结论胰岛素腹腔内用药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8例,依据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记录治疗1周及3周后两组患者出现注射部位感染、皮下硬结、高血糖、酸中毒、低血糖及护理失误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及3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更接近治疗目标,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及3周后治疗组患者出现注射部位感染、皮下硬结、高血糖、低血糖及护理失误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泵入胰岛素法结合餐前的适当增量相比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可明显降低注射过程中的多种并发症发生率,也可更好地将血糖控制在预期治疗目标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