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定义心房纤颤是指心房持续不断的快速而微小的颤动。颤动的心房完全丧失收缩的能力,使心房经常处于舒张状态,放心室舒张期充盈度下降。心房纤颤时,若心室率缓慢者,心室充盈度可以下降5%,若心室率快速者,心室充盈度下降25%。按房颤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有无心血管或其它疾病分为:阵发性房颤,特发性房颤(孤立性房颤),慢性持续性房颤。1.l阵发性房颤的定义房颤在数秒、数分、数小时或持续2天自然消失[l]。1.2特发性房颤的定义病史、体检、胸部X线\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心血管或其它疾病[1]1.3…  相似文献   

2.
郑权秀 《天津药学》2005,17(6):21-22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初发的房颤常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造成患者出现心悸和胸闷等症状。而且,如房颤持续时间过长,会使房颤变成持续性甚至永久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为此,转复房颤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抗心律失常药分为Ⅰ、Ⅱ、Ⅲ、和Ⅳ类,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主要作用于心房,可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临床已有报道,采用顿服普罗帕酮(心律平)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转复房颤,并且安全性较好。为此,笔者采用顿服600mg负荷量心律平的方法,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心房纤颤是心房快速不规则的异位心房起搏点的乱颤,心房丧失了有效机械收缩,频率为350~600次/min。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老年性房颤是指阵发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绝大多数老年人房颤都有器质性心脏病改变。现将我们1995—2003年26例老年性房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心房纤维颤动(下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鉴于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的发病情况,病因等与年轻人有很大区別,现将经心电图证实老年人阵发性房颤6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文66例均以阵发性房颤作为主要诊断而入院或住院过程中出现阵发性房颤,但除外风心病、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心肌病、甲状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时,心房失去收缩力,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并引起脑栓塞或其他外周血管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故应尽早复律。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房颤发生率约0.4%~0.9%。本文通过对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急诊观察收治的20例静脉  相似文献   

6.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之一,在首次诊断的房颤中,阵发性房颤约占30%-40%,阵发性房颤由于其发生及终止均较突然,患者多有较明显的心悸等症状,而且房颤一旦发生,心房的电重构和解剖重构即启动,从而导致“房颤诱发房颤”的恶性循环。因此,积极控制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是临床处理阵发性发颤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药物仍然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首要措施,其中胺碘酮被认为是疗效较高的药物之一。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常常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我院试用静脉注射西地兰和并静脉滴注胺碘酮来改善心功能不全症状,转复阵发性房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或上腔静脉治疗房颤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大量文献表明是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我们于2003年3月至2005年1月采用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术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2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研究表明,无论是否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有房颤的患者死亡率高于无房颤患者。近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示,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包括电重构和组织重构,  相似文献   

9.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初发的房颤常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造成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而且,房颤持续时间越长,会使房颤变成持续性甚至永久性房颤,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为此,转复房颤可以说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总的来说,抗心律失常药分为Ⅰ、Ⅱ、Ⅲ、Ⅳ类。可以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包括ⅠA类(如奎尼丁)、Ⅰ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主要作用于心房,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2007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案例报道第5卷第1期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心率(次/min)QT间期(ms…  相似文献   

10.
宽QRS波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是指突然发生,QRS波>120 ms的房颤,易与阵发性室速(PVT)混淆.本文通过20例宽QRS波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及治疗验证,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指心房不能整体同步协调地收缩和舒张,而呈现高频率的不规则颤动或蠕动。房颤若能自动停止,且持续时间小于7天,为阵发性房颤,约占该病的33.7%;若不能自动停止,但持续不到一年,为持续性房颤,约占16.7%;持续1年以上,为持久性房颤,约占49.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阵发性房颤发作终止后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及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改善心房重构,有利于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阵发性房颤发作终止后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及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改善心房重构,有利于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联合应用螺内酯与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治疗+螺内酯+贝那普利)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贝那普利),各2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左房内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房颤发生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12个月后,左房内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联合应用螺内酯与贝那普利治疗,疗效满意,能有效延缓心房扩大,降低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28例均为脑力劳动者,男26例、女2例。首次发病在50~59岁者11例、60~69岁15例、70岁以上者2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下称房颤)以50~69岁之间最多。随访时间:随访最长10年,短者1年,大多数为3年。本组28例中,5例前一年为阵发性房颤,尔后则变为持续性房颤,余者经随访仍为阵发性房颤,均未发生栓塞合并症。房颤发作形式:从其发作形式来看,有的毫无先兆,突然发作,部分病例先有频发房早或阵发性房速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简称为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分阵发性和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持续性房颤见于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心肌病等。多年来对房颤治疗主要包括3个方面: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控制房颤时心室率;抗凝治疗,预防栓塞并发症。经上述治疗后,大多数房颤患者可以得到控制,而少数病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本文旨在讨论顽固性房颤的药物治疗,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顽固性持续性房颤,其主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心室率,保护心功能,预防栓塞。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心排  相似文献   

16.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生会增加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加速病情进展及增加病死率。房颤引起的心悸、气短、乏力症状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处理指南2006》指出房颤治疗策略应体现个体化,对确诊房颤进行评估,以确定是阵发性、持续性还是永久性房颤,明确有关心脏或心外因素,综合分析后采取综合措施。虽然近年来房颤的射频消融有了飞速发展,但药物治疗仍然是一线治疗,有时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本文将就药物治疗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38~91 岁,平均(63.5 ± 18.7)岁。阵发性房颤 35 例,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4年1月间共收治心房 持续性房颤或永久性房颤 8 3 例。快速房颤(平均心室率颤动(简称房颤)病人118例,其中男51 例,女67 例,年龄 100~180 次/min)103 例(占8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又称心律平)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收集重庆市第三人民院4年间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64例,与同期毛花苷C(西地兰)治疗者95例对比分析。结果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成功率82.2%,明显高于毛花苷C组(36.8%)。结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是转复阵发性房颤快速、有效、较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FGFR-1和HSPG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mRNA表达,探讨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7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3组,其中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n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测定bFGF、FGFR1和HSPG mRNA含量。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bFGF、FG—FR-1和HSPG的mRNA在阵发性(P〈0.05)和持续性房颤组(P〈0.05)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同时,bFGF的mRNA水平与房颤持续时间(r=0.330.P=0.005)及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r=0.342,P=0.003)。结论心房组织中bFGF、FGFR-1和HSPG的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收缩和电-机械时间(A和P-A)及其离散度的变化。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其中阵发房颤组(PAF组)23例,无阵发房颤组(NAF组)80例。选择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右房室瓣环处A和P—A值(LA和LP-A,RA和RP—A)。并计算其离散度。结果:PAF组LA、LP—A、RA、RP—A值及其离散度较另外两组明显延长(P〈0.01或P〈0.05)。NAF组LP—A、RP—A值较对照组延长(P〈0.05)。LP—A与左房大小(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二尖瓣环处心肌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峰值(Ea、Aa)、Ea/Aa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Ad、LVMI、Ea/Aa、LP—A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重要指标。结论:心房电-机械时间在高血压患者延长。在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延长尤为明显且离散度变大,其有望成为一种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