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过氧化氢诱导肺微血管内皮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2 O2 诱导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观察H2 O2 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 MVEC)的形态、单层通透性、F 肌动蛋白和 β AR的影响。结果 H2 O2 浓度大于 1mmol·L-1作用 48h内观察到细胞脱落和破裂。 10mmol·L-1H2 O2 90min内可使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F 肌动蛋白发生明显解聚和 β AR显著下调 ;FOR、山莨菪碱和CTX可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H2 O2引起的RPMVEC脱落与破裂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2 O2引起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的机制与F 肌动蛋白解聚密切相关 ;β AR参与内皮通透性调节。FOR、山莨菪碱和CTX对H2 O2 引起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形态、单层通透性、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AngⅡ对GENC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大鼠GENC的形态影响;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AngⅡ对GENC单层通透性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AngⅡ对GENCF-肌动蛋白(F-actin)分布的影响。结果AngⅡ浓度大于0.1mg·L-1作用48h内观察到细胞脱落和破裂。10mg·L-1AngⅡ6、12h可使GENC单层通透性增高、F-actin解聚。结论AngⅡ引起GENC脱落和破裂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gⅡ引起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高的机制可能与F-actin解聚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的亚型PKCδ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Rottlerin对脂多糖(LPS)导致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RPMVEC进行PKCδ的W estern b 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用针头式滤器检测LPS及LPS+Rottlerin干预后RPMVEC单层滤过系数(K f)的变化。结果PKCδ在RPMVEC中有广泛的表达,其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胞质。Rot-tlerin能减低LPS导致的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结论LPS导致RPMVEC损伤的机制与PKC的激活有关,PKCδ亚型抑制剂可减轻LPS诱导的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MVEC)炎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PMVEC基础上,Western blot法检测CREB磷酸化CREB水平,伊文思蓝-白蛋白法检测RPMVEC通透性。结果 LPS刺激RPMVEC后,CREB中Ser133位点磷酸化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地增加,30 min时达到峰值,120 min仍未降至正常水平,加入10μmol·L-1V5681(PKA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共孵育后,CREB磷酸化几乎被完全抑制,RPMVEC单层通透性明显增加。结论 LPS能诱导RPMVEC中CREB快速磷酸化,PKA通路介导上述过程,CREB在LPS致RPMVEC炎症损伤过程中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单层通透性和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与β受体和Gsα蛋白变化的关系及山莨菪碱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LPS在体外可诱导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和中央F-肌动蛋白发生解聚、密度明显减低,同时出现β受体下调及Gsα蛋白水平降低;山莨菪碱对上述变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LPS可直接导致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并与F-肌动蛋白重排相关。山莨菪碱可能通过影响PMVEC膜β受体和Gsα蛋白两个环节,参与调控PMVEC的肌动蛋白骨架变化,减轻LPS所致的大鼠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迟发性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心室肌细胞迟发性外向钾离子电流的影响。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制技术。结果 灯盏花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Ik,0 0 1g·L-1灯盏花素使Ik 增大 4 4 6 % (0 0 1

相似文献   


7.
应用伊文思蓝标记白蛋白法,微量滴定法和紫外法观察了急性低压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磷脂酶A2(PLA2)活力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LA2活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和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压缺氧(模拟海拔4000m)6h后,给大鼠梭曼72μg·kg-1sc,继续减压可引起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增加,BALF中ACE活性和蛋白含量升高,同时伴有肺组织和BALF中PLA2活性明显升高,提示急性低压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导致的肺损伤可表现为肺微血管通透性(PMVP)增高,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PLA2的作用是引起PMVP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阿魏酸钠对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本实验观察阿魏酸钠对炎症介质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方法 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 ,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通过灌流Hanks液或含 5g·L-1白蛋白的Hanks液后 ,测定经 1× 10 -4 mol·L-1组胺溶液加 1× 10 -5mol·L-1阿魏酸钠处理的液体滤过系数 (Kf)、液体滤过流量 (Jv)和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 (σ)。结果 内皮单层经组胺处理后 ,Kf和Jv降低 ,σ升高 ;而阿魏酸钠能够抑制因组胺造成的Kf和Jv降低 ,以及σ升高。结论 组胺能够引起血管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加 ,而阿魏酸钠能够减轻组胺造成的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加 ;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通道(GJC)是否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调控肺血管通透性,最终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方法应用小口径步枪致伤制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肺含水量、伊文思蓝漏出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给予达氏修正伊氏培养基(DMEM)、伤后动物血清和GJC通道阻滞剂,应用染料划痕实验检测GJC功能、伊文思蓝漏出实验检测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Fluo-3AM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动物实验中,伤后Cx40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则呈递增趋势,二者呈负相关(r=-0.934,P<0.05)。离体实验中,伤后动物血清降低GJC功能,Cx40表达降低,当应用通道阻断剂后,GJC功能和Cx40表达降低程度更甚;此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应用GJC通道阻断剂后,这种效应更加明显。结论肺血管内皮细胞GJC对肺血管通透性有调节作用,胸部枪弹伤后,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降低,引起GJC功能下降,导致胞内钙超载,最终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急性肺损伤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灯盏乙素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刘奕明  林爱华  陈汇  曾繁典 《药学学报》2003,38(10):775-778
目的建立测定灯盏乙素血浆浓度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法,并研究家兔iv灯盏花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甲醇-水-磷酸为流动相,Nucleosil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波长335 nm,外标法定量。给家兔分别iv灯盏花素10,20和40 mg·kg-1,SPE-HPLC法检测血浆药物浓度。结果线性范围0.02~10.0 mg·L-1,最低检测浓度0.02 mg·L-1,方法回收率96.15%~99.31%,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0%。家兔iv灯盏花素时,灯盏乙素血浆浓度变化符合三房室模型。灯盏乙素低、中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而高剂量组与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该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灯盏乙素血浆浓度的测定。灯盏花素经兔iv后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房室模型,剂量为10~20 mg·kg-1时,药物的体内变化为线性动力学过程,而40 mg·kg-1时未表现线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缺氧、H2 O2 和谷氨酸损伤模型 ,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缺氧前后 ,单个海马神经元内Ca2 + 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 (△Ψm)的变化。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异丙酚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6~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神经元缺氧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作用程度均呈剂量相关 (r =0 89,P <0 0 5 ) ;2 4~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H2 O2 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12~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谷氨酸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3~ 4 8mg·L-1异丙酚对缺氧诱发的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抑制作用(P <0 0 5 ) ;12、4 8mg·L-1异丙酚能减缓缺氧引起的△Ψm降低 (P <0 0 1)。 12、4 8mg·L-1异丙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 17 1%和 2 1 1% ,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无清除作用。结论 异丙酚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异丙酚抑制缺氧引起的 [Ca2 + ]i 异常升高、抑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2.
当归A_3部位对心肌生理特性和动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A3 部位对离体心肌生理特性和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离体器官实验法记录右房自搏频率、心肌收缩力和功能性不应期 ;采用标准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动作电位 (AP)。结果 A3 部位 (10~ 16 0mg·L-1)能显著抑制右心房的自搏频率 ,16 0mg·L-1时可使右心房停搏 ;它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左心房的收缩力 ,IC50 为5 2 3mg·L-1;它还明显延长功能性不应期 (FRP) ,10 0mg·L-1时 ,使FRP从给药前的 10 6ms延长至 130ms ;A3 部位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动作电位振幅 (APA) ,缩短复极 2 0 %时程 (APD2 0 )和复极 90 %时程 (APD90 ) ,对静息电位 (RP)无影响。结论 当归A3 部位对心肌生理特性和动作电位的作用可能与其阻Ca2 + 、Na+ 内流和促K+ 外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豚鼠心室肌单细胞钙离子电流(ICa)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制技术。结果灯盏花素能使豚鼠心室肌细胞ICa减小,连续刺激后,对ICa的抑制作用加强,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此作用具有明显的电压依赖性,在峰电流电压下作用最明显,而对其反转电位无明显影响;灯盏花素对ICa的作用随质量浓度升高而加强,在指令电压0 mV时,5、10和20 mg.L-1灯盏花素使ICa分别减小5.4%、22.9%和45.0%(P<0.01),且可以恢复;在不同的刺激频率下,灯盏花素均可使ICa减小,尤其对高频率刺激细胞产生的ICa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灯盏花素能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的Ca2+内流,此作用具有电压依赖性、质量浓度依赖性、药物使用-刺激频率依赖性和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槲皮素( Que) 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 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Iso 002 mg·kg- 1 ,每日两次,连续sc 6 wk ,形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分别测定心脏各重量参数、心肌过氧化脂质( L P O) 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活性及心肌 Ca2 + 和主动脉 Ca2 + 含量,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应用 Fura 2/ A M 钙荧光指示剂技术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  Iso 连续sc 6 wk 后,心肌和左心室重量明显增加,心肌 L P O 含量显著增加, S O D 活性下降,心肌 Ca2 + 和主动脉 Ca2 + 含量明显增加,给 Que 75 mg·kg- 1 ,150 mg·kg - 1 和维拉帕米10 mg·kg - 1 后均能明显减轻心肌肥厚,降低 L P O 含量,增加 S O D 活性,降低心肌 Ca2 +和主动脉 Ca2 + 的含量,应用 Fura 2/ A M 钙荧光指示剂技术发现 Iso 和 H2 O2 能引起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槲皮素对心肌细胞静息钙无明显影响,能抑制 Iso和 H2 O2 致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结论  Que 能抑制 Iso 所引起的心肌肥厚, 该作用与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钙拮抗剂地尔硫 (Dil)对空腹大鼠、葡萄糖负荷大鼠以及肾上腺素诱发高血糖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胰岛素含量。结果 空腹大鼠灌胃给予 10mg·kg-1和 10 0mg·kg-1Dil后 ,胰岛素水平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Dil 10 0mg·kg-1给药后 30min使胰岛素水平增加了 1 31倍。在糖耐量试验中 ,Dil两剂量均升高胰岛素水平。在肾上腺素诱发高血糖大鼠 ,Dil 10 0mg·kg-1仅在给药后 1h轻度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结论 Dil升高空腹大鼠和葡萄糖负荷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 ,该作用除与药物诱发的血糖升高有关外 ,可能也与Dil的某些尚未发现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