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原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与患者性别、给药途径与剂量等无关;以速发型(30 min以内发生者占84.3%)为主,缓发型仅占3.9%;皮肤过敏试验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外科手术麻醉期间发生过敏性休克者报告较多(34例);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经积极的抗过敏性休克抢救,46例恢复正常,5例死亡。结论:坚持合理用药是预防抑肽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熊运珍  雷招宝 《中国药房》2014,(32):3017-3019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收载国内期刊中涉及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资料,对获得的31例不良反应病例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31例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均为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给药,未成年患者占比较高;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为主;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较多见;存在较多的不合理联合用药情况;8例患者死亡,23例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可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应加强对此种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下载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在用药30min以内发生过敏性休克30例(75%),缓发型过敏性休克10例(25%).经积极抗休克治疗,39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报告相关因素的分析,了解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1996—2011年国内文献报道的有关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137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氨基糖苷类致过敏性休克涉及9种药物,其中庆大霉素最多,占32.85%,其次为阿米卡星,占27.0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54.74%;5 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最多,64例,占46.72%;致死病例12例,占总例数的8.76%。结论:临床应重视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重要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测,以确保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1):99-102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大医医学搜索》数据库,以"痰热清"、"休克"、"过敏反应"等为检索词,下载病例报告原文,然后对病例报告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3例,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其中,速发型过敏性休克20例,迟发型3例,14例报告有联合用药情况,且大多是与高致敏药物联用;经积极的抗休克抢救,23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正确选择用药人群,避免与高致敏药物联用,加强用药监测,积极应对用药中出现的任何不适反应是避免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段琼  林建群 《海峡药学》2015,(3):237-238
检索国内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下载头孢呋辛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全文,并进行统计与分析。共检索到28篇报道,合计29病例。过敏性休克以速发型为主(21例,占72.4%),均发生在首次用药后30min内,6例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与患者体质相关,所有患者均经过积极的抗过敏性休克抢救,27例(占93.1%)痊愈或好转,2例死亡患者均是年老多病体弱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肪乳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病例报告原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国内共有16例脂肪乳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其中男8例,女8例;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1例;全部为静脉滴注给药,5例有药物过敏史。发生在用药后30 min以内的过敏性休克占68.75%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血压下降、胸闷等)、神经系统(意识丧失等)和呼吸系统(呼吸困难等)为主。经积极的抗过敏性休克救治,16例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脂肪乳注射液这种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李外  魏宇宁 《中国药房》2011,(43):4104-4106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4-2010年国内文献,收集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案63例,应用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报道的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多为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给药30min内的占95.24%。过敏性休克症状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其中61例痊愈,2例死亡,死亡率为3.17%。结论: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主要为患者体质、药物因素、临床合理用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供临床安全用药参考。方法通过国内有关医药数据库检索人血白蛋白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收集完整病例报告的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各病例特征及其用药资料。结果检索得到人血白蛋白引起过敏性休克病例共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范围为6 d~84岁。各病例特征分析显示,人血白蛋白致过敏性休克病例男性和41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占比较高,且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为主,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较多见,临床症状以血压剧降、寒战、胸闷、紫绀和高热等多见。7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占比达28%。结论人血白蛋白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造成严重后果,临床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计建军  王长江 《中国药房》2015,(9):1192-1194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对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的17例病例中,红花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在女性患者中的发生比例为70.59%;在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中的发生比例为70.59%;用药30 min内发生的比例高达76.47%;58.82%的病例存在超说明书剂量用药;6例有联合用药情况;经抢救治疗后均恢复,无一例死亡。结论: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在用药过程中应缓慢滴注、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措施救治。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7,(3):582-584
目的:分析替硝唑致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特点,供临床安全用药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分析替硝唑致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特点。结果:共检索到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30篇文献报道,计35例患者;其中静脉滴注给药21例,口服给药14例;35例均为成年患者;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均以速发型为主;其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为多见;35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严格按照替硝唑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前患者过敏史的询问及用药中的观察是预防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丁小丽  雷招宝 《中国药师》2009,12(10):1468-147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医药信息系统》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下载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始病例报告,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51例;男28例,女23例;速发型(30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40例,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1例。经积极抗休克治疗,50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李外  任浩洋 《中国药业》2012,(20):75-76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至2011年国内文献,收集香丹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53例,应用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香丹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多为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给药时间30 min内的占88.68%。过敏性休克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其中49例痊愈,4例死亡,死亡率7.55%。结论香丹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主要为患者体质、药物因素、临床合理用药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荧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荧光素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有关医药数据库有关荧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对获得的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荧光素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46篇53例。荧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中老年人多见,男女比例为1:2.12;49例发生在眼底荧光素造影期间和造影以后;与给药途径和给药速度有关;致过敏性休克的机制有多种;过敏试验不能完全预测过敏性反应。有6例死亡的病例报告。结论:荧光素用于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见,其中严重的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多例,个别患者可因抢救不及时或不当而致死亡。加强用药监测是安全有效使用荧光素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59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检索1994年4月至2011年10月国内文献,收集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59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多为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中发生在用药30min内的占93.22%,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57例痊愈,2例死亡,死亡率为3.39%。结论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患者体质、药物因素、临床合理用药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替硝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国内有关数据库检索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下载原始病例资料,然后进行手工统计与分析。结果:国内期刊共报道替硝唑引起过敏性休克19例,其中口服给药9例,注射给药10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2—73岁,无死亡病例报告。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是: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为主,无论是静脉滴注给药还是口服给药均是如此;12例患者在发生过敏性休克前有皮肤瘙痒和(或皮疹)的前驱症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替硝唑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虽然没有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临床医务工作者同样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3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招宝 《中国药房》2012,(12):1133-113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全文,对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3篇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道,合计23例病例。其中,30岁以上的女性多见(15例,占65.22%),均是静脉注射给药,20例发生在首次用药(86.96%),22例(95.65%)发生在静脉滴注开始后的20min以内,临床表现以胸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出汗等为主。经积极的抗过敏性休克抢救,全部病例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用药前未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与药物过敏史,与其他中药注射剂同瓶静脉滴注、医务人员对患者用药初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未予重视是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安全隐患。结论: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并不少见,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  相似文献   

18.
曾文谊  李毅  曾聪彦 《中国药房》2010,(12):1132-1134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预防或避免其复发,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09年6月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学期刊中脉络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脉络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31例,男性21例,女性10例,其中死亡1例;25例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给药10min以内,共26例年龄在40岁以上,占全部病例的83.87%。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很多,且后果严重,临床医师、药师应对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珊珊  罗琳  许静 《中国药房》2012,(32):3032-3034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8月相关数据库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中涉及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47例,男性22例,女性25例,其中死亡2例;43例发生在给药30 min以内;38例年龄在40岁以下,占全部病例的80.85%。结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很多,包括给药途径、配伍等,且后果严重,临床应对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茵桅黄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茵栀黄”、“休克”、“过敏反应”、“死亡”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文献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检索到茵桅黄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16例,多为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中13例痊愈,3例死亡,死亡率18.8%。结论茵桅黄注射液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虽不多见,但死亡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