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等分为3组,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予维生素B12、甲钴胺500μg/d或甲钴胺1000μg/d治疗,共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甲钴胺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组疗效尤为明显。结论:甲钴胺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周围神经功能,大剂量甲钴胺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魏则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42-1343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加甲钴胺治疗组(治疗组)34例和甲钴胺治疗组(对照组)32例。通过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和甲钴胺联用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对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观察,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以银杏达莫与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连用8周。结果:治疗组的DPN症状、体征,各项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结论:银杏达莫与甲钴胺联用可明显提高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66例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为对照组,66例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为观察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无论是正中神经,还是腓神经,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脉络宁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15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肥肠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优于单独应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6.
李天江  张根娣 《中国药师》2011,14(7):1029-103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DNP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与对照组(甲钴胺)各5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血糖均控制在理想水平,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寻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NP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艳秋  陈文实 《淮海医药》2010,28(5):445-446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36例,单纯用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以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63.9%,差异有显著性(P〈0.05)。NCV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片联合应用能够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59.7%(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甲钴胺500ug,im,qod,连用6周,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明显改善DPN的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对植物神经病变亦有效,结论:甲钴胺是治疗DPN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合格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口服,实验组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68.6%,对照组总有效率51.4%,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1.
方冬梅  陈俊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13-1614,16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经典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候及神经体征评分、神经传导速率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为76.74%(33/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候及神经体征评分[(2.9±1.7)、(2.5±1.5)分]均低于对照组[(5.4±2.5)、(3.9±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和体征,提升神经传导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6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神经传导速度、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多于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MCV)和腓总神经(SCV)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分别是2.37(2.15,2.60)和2.05(1.86,2.25);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标准化均数差及其95%CI分别是1.84(1.65,2.03)和1.45(1.27,1.64);有效率方面,合并后的RR为1.35,95%CI为1.26~1.44;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合并后的RR为3.58,95%CI为1.70~7.54。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安 《安徽医药》2013,17(6):1031-1033
目的观察α-硫辛酸(LA)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2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给予LA和甲钴胺联合治疗,B组42例给予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85.0%)高于B组(69.0%)(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推广应用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香丹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Wiste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香丹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香丹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香丹注射液2g/(kg.d)、4g/(kg.d)、8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腹腔注射14d,末次腹腔注射1h后,麻醉,固定,线拴法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24h后观察香丹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检测香丹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影响。结果香丹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和NO水平。结论香丹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主要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孙国香 《中国药业》2012,21(15):74-75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分为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35例,3组均严格控制饮食,给予降血糖、控制血压、调血脂、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B1、维生素B6,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0.8 g/d)等常规综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α-硫辛酸和前列地尔,对照Ⅰ组单用α-硫辛酸,对照Ⅱ组单用前列地尔,3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期间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电解质、肝肾功能。采用肌电图仪测定双侧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国际通用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进行评估;疼痛以视觉模拟评分(VAS)10分法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Ⅰ和Ⅱ组分别为71.43%和68.57%,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TSS评分、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但以联合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最显著(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地尔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α-硫辛酸或前列腺地尔治疗,且耐受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6ml疏血通注射液及500μg的甲钴胺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4周;对照组36例,单用500μg的甲钴胺静脉滴注,1次/d,共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单独实用甲钴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DPN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d静脉滴注及甲钴胺500μ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μg/d静脉滴注,共治疗3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SS评分均有下降(P<0.01),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加快(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SS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能有效且安全地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DPN,联合治疗对DPN阳性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甲钴胺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赵汉儒 《中国药房》2011,(8):710-711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2009年1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给予甲钴铵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对照组只给予甲钴铵。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P〈O.01);治疗后试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9.
Sciatic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 is reduced in rats made hyperglycaemic with streptozotocin (STZ). This neurophysiological dysfunctio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nerve sorbitol and reduced nerve inositol. Treatment of STZ diabetic rats with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 (ARIs) which reduce sorbitol and increase inositol in the nerve results in normalization of NCVs. Male Wistar rats were made diabetic with 50 mg/kg of streptozotocin given intraperitoneally. Those animals with blood glucose > 300 mg/dl two weeks later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STZ-diabetic rats 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the ARI sorbinil (40 mg/kg per day), or acetyl-L-carnitine (ALC) (300 mg/kg per day) or sterile 0.15% aqueous NaCl for 16 weeks after 4 or 8 weeks of untreated hyperglycaemia. A control group of non-diabetic rats received no treatment during the interval. Sciatic-nerve sorbitol was elevated (1.08 +/- 0.13 nanomol/mg wet weight vs. 0.19 +/- 0.03 nm/mg wet weight) and inositol was reduced (1.21 +/- 0.12 nm/mg ww vs. 2.02 +/- 0.08 nm/mg ww) in the STZ diabetic rats, which were untreated for 4 weeks. Treatment with sorbinil was associated with normalization of the tissue sorbitol (0.10 +/- 0.05 nm/mg ww), while ALC treatmen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erve sorbitol but only to a level (0.34 +/- 0.08 nm/mg ww) more elevated than the normal level. The nerves of STZ animals treated with sorbinil or ALC had inositol levels no different from untreated diabetic rats. Thus, hyperglycaemic animals treated with either ALC or sorbinil had similar improvements in NCVs as the diabetic, even though the effect on nerve sorbitol was different and nerve inositol was unchanged.(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