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回顾分析35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胸片特征及诊治过程。结果35例MPP患儿均起病急,高热,咳嗽剧烈;X线胸片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肺实变30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合并肺不张4例;白细胞增高21例,白细胞减少6例;均有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脱氢酶早期明显升高;均存血清MP-IgM阳性。结论肺炎支原体(MP)可引起重症肺炎,对SMPP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头孢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2.
郑瑜  齐桂玲 《医药世界》2010,(10):1186-118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5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6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表现,合并胸腔积液10例,肺不张16例;合并川崎病2例;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肺外病灶。结论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重症肺炎,肺外症状多见心肌、肝功能受损、神经系统受损。对于临床上有上述表现的重症肺炎,应考虑到MPP的可能性。根据发病机制,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及时联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方法对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起病急,以持续高热、刺激性干咳、喘息为主症,影像学显示大叶性肺炎并发肺不张和胸腔、腹腔积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其中4例并发肺不张,1例并发支气管扩张,1例合并心包积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对MPP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丙种球蛋白、利福平治疗。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1]。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10%-40%。近年来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病例逐年增多[2]。MPP表现复杂多样,除肺部炎症、肺不张等呼吸系统表现外,常伴有肺外多系统的损害,如脑炎、心肌炎、肾炎、肝功能损害等。  相似文献   

5.
杨晋  戴维靖  刘宏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50-215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确诊为M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发病增多,占全部病例的50%,除肺部受累外还可有多系统受累,胸片特点为右侧肺部受累多见;支原体肺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疗效显著。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累及婴幼儿及较大儿童且常引起肺外并发症,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较敏感.重症者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缩短病程。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1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玲飞  王宁玲 《安徽医药》2019,23(5):929-932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流行现状,分析并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以被动凝集法检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血清MP抗体,对合并肺外损害的166例病儿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329例病儿共检出支原体抗体阳性病儿369人,阳性率为27.8%。夏秋季节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40, P<0.05);(2)369例MP感梁病儿中出现肺外损害166例,阳性率为45.0%(166/369)。其中,年龄<3岁组、3~6岁组、>6岁组中肺外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9.3%(32/166)、39.2%(65/166)、41.5%(6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1,P<0.05);(3)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系统肺外损害,以心血管系统最为常见(23.2%)。结论 (1)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婴幼儿亦不少见。(2)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不同,夏秋季节高发。(3)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系统肺外损害,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更常见。(4)年龄>3岁儿童更易发生肺外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28例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采用ELISA法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MP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发病年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儿均有咳嗽、喘鸣及呼吸困难,感染组高热、肺部X线片状阴影、C反应蛋白(CRP)阳性、WBC升高、肺外并发症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MP感染的婴幼儿肺炎以高热为主,且持续时间较长;WBC和CRP增高,肺部X线有肺气肿伴单侧片状阴影;肺外表现多见。对高度怀疑MP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做MP抗体的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8.
项志凤  朱淑香 《河北医药》2011,33(13):2057-2058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mnonia,MP)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是MP吸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伴有过氧化氢损伤及免疫损伤所致,发病率在婴幼儿中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占小儿肺炎的10%~30%,而支原体肺炎并发胸腔积液的比例1%~20%不等[1]。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53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50例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秀珠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32-32,3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以此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2009年收治的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均在治疗10~12d后复查胸片,吸收好转后出院随访,平均住院12d。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多发于学龄儿童、婴幼儿,临床症状可较重而体征轻微,X射线胸片阴影明显是本病的特点,可发生肺外多个器官系统受损。选用阿奇霉素静滴或口服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MP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MP肺炎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MP肺炎72%(36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58%(29例)伴胃肠道症状;54%(27例)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50%(25例)伴心肌受损表现;60%(30例)伴鼻塞。结论新生儿MP肺炎临床表现多为呼吸改变,肺外症状较多。肺炎支原体培养24h就可报告结果,可用于MP肺炎病原学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受累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我科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有32例(23.53%)发生肺外器官受累,累及心血管、泌尿、神经、消化、血液、皮肤黏膜多个系统,部分患儿同时多个肺外器官系统受累。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刘青  李虎  万俊  张玲 《安徽医药》2017,38(12):1553-1556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住院的106例重症MPP患儿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并发症、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 重症MPP患儿中,学龄期儿童占46.23%,冬季高发,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炎性指标多增高。影像学检查以大片状阴影、肺实变为主,肺不张、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38.68%、27.36%;49.06%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58.49%患儿加用激素,5.66%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53.77%进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重症MPP的发病与年龄和季节相关,临床症状较重,影像学检查炎症明显,肺内外并发症常见,经有效抗感染、免疫支持、电子支气管镜等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陈小凤  肖水平  张卫 《安徽医药》2011,15(4):480-48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提高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男46例,女46例,平均年龄(7.1±3)岁。主要临床表现:中高热72例(78%);咳嗽69例(75%);气喘6例(6%);其中3例咳嗽伴尿蛋白及尿红细胞阳性,2例发热伴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早博,房室传导阻滞及尿常规异常;以肺外表现来就诊7例(7.6%),4例以尿常规异常就诊,3例以躯干多形性红斑就诊;肺部出现阳性体征28例(30%),胸片异常92例(100%);治疗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加激素等,疗程2~4周。随访情况:92例病例出院后均随访2~6月,2例出现肺部后遗症,余均痊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重症患儿有必要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少部分患儿可出现严重后遗症,要重视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确诊MPP患儿8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为婴幼儿组(0~3岁)和少儿组(>3~14岁),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与少儿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及肺外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以咳痰、喘息等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罗音多,体温相对较低,平均热程短;少儿组多表现为高热不退,平均热程长,阵发性、顽固性干咳,症状重,体征少。MPP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两组患儿最常见的X线征象,婴幼儿组MPP间质浸润明显多于肺段实质浸润,双侧病变居多,少儿组肺实质浸润多于间质浸润,单侧病变居多,且较婴幼儿组易引起肺不张、胸膜炎等,MPP的X线表现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性不强是两组患儿的共同特征。结论不同年龄MPP在临床症状、胸部体征及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05例重症MPP患儿(重症组),并选取同时期105例轻症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重症MPP大部分临床症状有咳嗽、高热,高热持续时间长,极易有气促、心动过速现象,有的还会出现发绀、三凹征症状,经肺部影像学检测一般会显示大片状阴影,伴或不伴肺不张症状、胸腔积液、坏死性肺炎等肺内严重并发症,还有的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出现功能受损现象。重症MPP患者中有16例发生闭塞性支气管炎症状。17例重症患儿随访只有4例基本好转,肺功能恢复正常;其余经肺部高分辨CT检查有肺不张现象。结论临床症状严重、发热持续时间长、肺部影像学呈现大片状阴影,合并肺不张等肺内严重并发症患者或存在系统功能受损严重MPP患儿,需予以高度关注并及早予以治疗,若重症MPP患者出现遗留性肺结构及功能受损现象,需予以肺部高分辨CT检查并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对门急诊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200例小儿取咽拭子做肺炎支原体培养,以60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咽拭子肺炎支原体阳性率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P<0.05),婴儿组阳性率明显低于l岁以上各年龄组(P<0.05);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的相比,咳嗽、扁桃体红肿的比例高(P<0.05),发热、卡他症状、胃肠道症状、疱疹、皮疹等症状体征少(P<0.05);16.12%的阳性患儿发展为肺炎,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婴儿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40例M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及TNF-α水平、主要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gG、IgE、TNF-α水平,IgG明显升高,IgE、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65、10.780、3.468、6.002、5.440、4.885,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13.920、4.523、2.729,均P<0.05);观察组体温、喘憋、发绀、咳嗽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2.991、6.034、4.623、8.562、7.113,均P<0.05),显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9.2%)(x2=8.140,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缓解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评价。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06%vs7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有效地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效果,减少了住院时间,且用药简单,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K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MP感染并不完全KD的1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2例均有发热;球结合膜充血8例;口唇改变、手足症状、皮疹各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卡痕、脐窝、肛周黏膜潮红5例;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各7例;CRP增高5例;心脏多普勒彩超示冠状动脉病变(CAL)4例;肺部改变8例。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并及早应用高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10例痊愈,2例呈IVIG不反应.再次予IVIG后痊愈。结论 MP感染可并不完全KD,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发热、球结合膜充血是出现频度较高的症状,早期易误诊和漏诊,但对阿奇霉素、IVIG、阿司匹林规范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