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虽然自电镜问世以来,很早就用来研究植物材料的超微结构,但是,由于植物材料具有很厚的细胞壁和许多液胞,加之许多样品的表面具有毛状体或蜡被,因此,制备好一种植物样品用于电镜的观察分析,常耗费植物学工作者许多时间和精力。生物材料电镜技术有过许多专著,但对植物学工作者来说,都不能照搬。针对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细胞学特征,近几年来,我们对一些植物材料作了电镜样本制备方面的试验和探讨,并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电子显微镜样品超薄切片的盲目性和电镜视野的局限性,我们首先对样品半薄切片,(其厚度0.5~2μm),进行HE染色,然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定位,再超薄切片。由于电镜样品是由树脂包埋的,半薄切片直接采用常规的甲苯胺兰染色使观察视野呈现单一的蓝色,细胞内各种结构分辨不清,给半薄切片定位和筛选带来一定的困难,效果不理想。我们根据多年来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种半薄切片的HE染 色及染色前脱树脂处理的新方法。 1 半薄切片制备的步骤与方法 ①用上海产KCQ—2型切片机进行半薄切片或超薄切片,常规手工制做硬质玻璃刀,切出2…  相似文献   

3.
唐贵文  陈艳  蒋红涛 《贵州医药》2010,34(3):274-27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显微镜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寄生虫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寄生虫超微结构的观察及功能的研究;在寄生虫病诊断、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和寄生虫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方面,电镜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电镜技术与其它技术相结合也逐步用于细胞凋亡和疫苗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电镜样品的制备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等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一般电镜样品的制备过程都比较复杂,所需时间较长,最快的速度也需10天到半个月,这样的进度给临床病理诊断以及一些特殊科研工作需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们对电镜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快速制备的尝试,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取脑组织、膀胱癌、脂肪瘤材料各6块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9块、实验组9块。按文献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诊断以及对科研有用的标本,但已无新鲜样品或虽已预先取了电镜样品,但由于组织块过小或取材不当,未取到所需的组织,这就需要从石蜡包埋块中选取我们所需的组织制备成电镜样品.早期石蜡包埋块制成电镜样品的过程要通过脱错、水化、俄酸后固定、脱水、环氧树脂包埋等步骤,非常繁琐、费时、费力,还浪费药品,我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探讨,摸索出了一个石蜡组织块快速转制成速射电镜样品的方法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材料与方法我们取30例肿瘤切除标本,常规10ng尔马林固定,…  相似文献   

6.
透射式电镜较普遍地用于观察生物样品,其成像效果主要决定于样品质量和电镜性能两个方面.电镜使用者在观察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样品,尽量减少样品受电子照射的量,其次是要有良好的合轴操作,保证机器处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获取高分辨率和高反差的生物样品电镜图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它包括切片厚度的选择,电镜的校直合轴、加速电压的选择、以及聚焦方法和曝光时间等。除生物样品制备技术这一重要因素外,必须考虑到上述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综合选择、然后才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生物样品的超微结构图象。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中,技术革命起着无可比拟的巨大推动作用。近代由于电子显微镜术【简称电镜(EM)】及相应物理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超显微结构(Ultrastructure)或亚细胞成分(Subcellular composition)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而且,随着其它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并与电镜相结合,出现了诸如电镜放射自显影(EMAutoradiography,EMAR)、电镜水平的细胞化  相似文献   

9.
前言研究一种新药时,通常将处方设计前研究分成三期:物质物理形态即酸、碱、非极性化合物或盐的选择;沉淀工艺的选择,即溶剂系统及技术;配伍的研究。Ⅰ期处方设计前研究通常在处方设计前的研究中,时间及物质的量是受限制的,为制备片剂而广泛地筛选药物所需物质的量约为10~12g,时间30~40天。粉末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得到粒度及晶形的一般概况只需要数毫克样品,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SEM技术包括在真空状态制备及观察样品,然而,由于溶剂蒸发及电子流引起的部分熔融可能导致结晶破裂及其它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电镜观察白血病。已成为研究白血病的重要手段.电镜对白血病的作用,主要是对某些分化较差的白血病细胞作出正确判断.可确立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对于特定细胞采用样品包埋和超薄切片技术,用电镜观察又可充分发挥电镜分辨率高的优点。光镜和电镜结合起来,可使诊断全面可靠或者对了解同一类型白血病细胞的不同形态表现的意义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医学研究生细胞生物实验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瑾  杨珂  崔志鸿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720-2720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在多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中应用广泛,医学院校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普遍要用到细胞生物学技术,所以在基础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得到了一些经验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槲皮素-Al(Ⅲ)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且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为分子印迹技术和生物识别过程及机理的进一步理解奠定基础。方法 以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槲皮素- Al(Ⅲ)配合物为模板分子在甲醇中合成金属配位键的印迹聚合物,并且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透视电镜分析及吸附试验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及性能的研究。结果 紫外光谱表明,槲皮素、Al(Ⅲ)与α-甲基丙烯酸发生了三元配位作用,槲皮素- Al(Ⅲ)模板印迹聚合物对槲皮素- Al(Ⅲ)的配合物表现出明显的吸附选择性和特异性。结论 本文以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槲皮素- Al(Ⅲ)配合物为模板分子在甲醇中成功合成了金属配位键的印迹聚合物,制备的槲皮素- Al(Ⅲ)金属配位印迹聚合物对槲皮素-Al(Ⅲ)配合物具有特异的识别作用,在分离、检测样品中的槲皮素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生物样品采集和制备是代谢组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合适的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是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与分析通量、分析成本和基质效应等密切相关。样品采集与制备方法如不进行充分验证,实验数据常出现较大偏差,但在实际工作中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常被忽视。本文对非靶向代谢组学生物样品常用采集和制备方法作一综述,指明了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我们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本文重点关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代谢组学研究中常用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实际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研究产生了划时代的飞跃.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分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等.不同的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各具有独特的试剂和方法,但其基本技术方法是相似的,都包括抗体的制备,组织材料的处理,免疫染色,对照试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下面以美国Zymed公司CSA 试剂盒免疫组化染色步骤为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代谢组学研究技术的最新进展。方法 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样品制备、仪器分析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的最新研究概况。结果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拓宽了代谢组学的应用范围。结论 自动化、标准化、整合化和完整化将是代谢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分散方式对纳米级阿苯达唑(ABZ)晶体扫描电镜成像的影响,建立样品适于电镜检测的最佳分散方法。方法以ABZ纳米微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粉直接固定法和分别加入超纯水、胎牛血清(FBS)、0.2%六偏磷酸钠溶液、0.2%焦磷酸钠溶液4种不同分散介质进行超声的分散方法来制备样品,以电镜成像结果为参考指标,对比不同分散方法对扫描电镜成像的影响。,结果采用微粉直接固定法,电镜成像结果呈黏连板结现象。采用加入分散介质超声法进行电镜检测,微粉在4种分散介质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团聚,但在超纯水中团聚程度较轻,粒子分散状态良好,ABZ纳米晶体的形貌特点清晰。结论采用加入超纯水对微粉进行预分散用于电镜检测的方法,可有效改善纳米ABZ样品的分散性.提高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级ABZ的直观性和检测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代谢组学研究技术的最新进展。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样品制备、仪器分析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的最新研究概况。结果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拓宽了代谢组学的应用范围。结论自动化、标准化、整合化和完整化将是代谢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电镜形态学观察是肾小球疾病诊断、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仅根据形态观察结果常常难以肯定肾小球超微结构损伤的免疫病理学性质。随着肾活检的日益广泛开展,探索能够与常规电镜检查相结合,简便、可靠的肾活检免疫电镜检查方法,在电镜水平上明确超微结构改变与免疫病理损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肾脏病学家与电镜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以临床肾活检标本为材料,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肾小球免疫球蛋白成分及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的超微结构进行定位检测,从而探讨该项技术用于肾小球疾病诊断与研究的意义、价值及与常规电镜检查相结合的可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研究产生了划时代的飞跃。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分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等。不同的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各具有独特的试剂和方法,但其基本技术方法是相似的,都包括抗体的制备,组织材料的处理。免疫染色,对照试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下面以美国ZYMED公司SP试剂盒免疫组化染色步骤为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交联甲壳胺PEG尼莫地平(rosslinked chitosan PEG nimodipine,RCPN)缓释颗粒的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交联甲壳胺PEG尼莫地平缓释颗粒;用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颗粒形态及表面结构;考察颗粒的粒径分布、颗粒中药物含量测定及在不同介质中药物的释放。结果电镜扫描显示颗粒呈球形,表面圆整,个别表面有凹凸状;RCPN缓释颗粒平均粒径为1.20 mm;红外图谱显示甲壳胺的氨基和戊二醛的羰基发生反应生成Schiffs碱。该颗粒剂有缓释作用,释药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以交联甲壳胺做为辅料制备的缓释颗粒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