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为使药物顺利到达胃肠道并充分发挥疗效,必须掌握一定的喂药技巧,笔者将多年来为小儿喂药的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退热剂经直肠给药的儿科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热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积极有效的退热治疗是救治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而口服给药常是首选途径。然而 ,当患儿在恶心、呕吐、抽搐以及不合作等情况下 ,经直肠给药则成为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替代途径。而且 ,对那些易受胃肠道消化液破坏或其肝脏首过效应明显的退热剂  相似文献   

3.
退热剂经直肠给药在儿科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秀娟  蔡方成 《中国药房》2002,13(7):433-435
发热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积极有效的退热治疗是救治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而口服给药常是首选途径。然而 ,当患儿在恶心、呕吐、抽搐以及不合作等情况下 ,经直肠给药则成为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替代途径。而且 ,对那些易受胃肠道消化液破坏或其肝脏首过效应明显的退热剂 ,经直肠给药往往能取得比口服给药更好的退热效果。此外 ,许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Nonsteriod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经直肠给药还能减少对肝脏的损害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 ,小儿退热剂经直肠给药具有其特殊的…  相似文献   

4.
口服给药是常用给药途径之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服药方式都不科学,以致药物不能顺利到达胃肠道,并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为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了解一下常用的错误服药方法,以期大家能走出口服给药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药物之所以口服给药是因为这种给药途径方便.但是,有两个问题与传统的口服剂型有关.第一,一些十分容易通过胃肠道粘膜吸收的化合物可能迅速达到较高的血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水合氯醛给药配合新生儿彩超检查前镇静的效果。方法把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做心脏彩超的49例新生儿按随机分组的原则,按水合氯醛的给药方式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灌肠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口服组,由于药物刺激口服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的例数远远高于灌肠组。结论水合氯醛经灌肠途径给药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胜炎 《中国药房》1991,2(5):36-37
<正> 口腔粘膜给药后,药物通过舌下和颊部等毛细血管,经颈静脉和上腔静脉直接流入心脏进入全身性血液循环,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和肠-肝首过作用代谢。因此,口腔粘膜给药比其它部位给药呈现较多优点,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讨论此领域的有关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绪言一,般治疗概念,例多肽(和某些药物),无法给病人口服治疗,因为消化液所破坏。胰岛素唯一给药途径,以注射方式,如果口服,则必然为胃肠辺解朊酶所降解失效。如果糖尿病人无法接受胰岛素治疗,那么是个大问题了,因此想法设计胰岛素按口服方式给药,又不损害药物的生物活性。曾设计胰岛素盐酸盐与血管扩张药混合压片,作成舌下给药方式,已获成功,然而长期大剂量给药,非生理需要血管缓张剂,仍然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的口服给药是各种给药途径的首选方式,也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但是由于胰岛素在胃肠道内不稳定、易降解,口服给药的难度大。现简要介绍胰岛素口服给药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的口服给药是各种给药途径的首选方式,也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但是由于胰岛素在胃肠道内不稳定、易降解,口服给药的难度大。现简要介绍胰岛素口服给药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1.
蒋勤 《中国药师》2006,9(6):559-561
在鼻腔内使用,经鼻黏膜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称为鼻腔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口服给药是大多数治疗药物的首选给药方式,但是,许多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就被降解,包括胃肠道降解和代谢,肝脏首过效应等。这些因素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又相对安全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及全身治疗的目的[1].新生儿因黄疸问题需口服退黄合剂时,因退黄合剂属中药制剂,味苦、量大(每次5 mL),而新生儿因为年龄小、不配合等原因,易发生溢药、呕吐及呛咳,造成剂量不准,喂药困难.笔者对3种喂药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以寻求更好的新生儿喂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有〉70%的化学合成药物存在难溶性问题[1],约40%的新化学实体(NCEs)因其难溶性而无法进入临床试验,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2]。口服给药不仅方便且患者顺应性高,是新药首选的给药途径之一。但对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的第Ⅱ类药物(即穿膜性好,但溶解度低而言,因在胃肠道中溶解度低或溶出速率慢,可能导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因此,解决因药物难溶性引起的口服低吸收问题,可提高这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解决药物难溶性主要有两条途径:①提高溶解度,增加药物溶出: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或溶出速率的常用方法有成盐、改变药物晶型、使用增溶剂或减小粒径等;②应用纳米给药系统,将药物包入载体内部,使药物以载药传递体形式被肠道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新型制剂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在胃肠道的分布情况,了解该制剂临床前药动学特征及胃肠道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口服给药,测定其血药浓度和胃肠道残留浓度;以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市售制剂)为参照,评价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自研制剂)在大鼠体内吸收和消除过程、相对生物利用度、药物在胃肠道分布情况。结果 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在大鼠体内,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以美沙拉嗪表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62±9.36)%。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口服给药后在2~8 h时间段,药物在胃部存在高浓度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进入并残存于空肠、回肠和结肠,6~12 h后在结肠达到高浓度分布,其结果有助于美沙拉嗪药物的体内吸收,以及缓释颗粒剂在作用部位的定点释放与发挥疗效。结论 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吸收和消除过程基本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药动学参数与市售制剂无显著性差异,且在胃肠道有一定流动性,包衣对消化液耐受性好,胃肠道分布特征有利于药物的体内吸收和作用部位的定点释放。  相似文献   

15.
全身性药物治疗常规方法是通过口服和非肠道(静注、肌注或皮下)的途径。最近发现全身性有效的药物也能应用局部透皮给药而通过完整的皮肤达到全身的作用。当要求全身性药物治疗,因为潜在着胃肠道刺激和(或)肝脏首过作用与全身生物利用度相关的问题,以致非肠、道给药可能不满意或不现实,而口服给药也可能是不适当的。鉴于血  相似文献   

16.
口服给药是一种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它是一种既方便经济又较安全的给药方法。一般说来,只要病情不重,患者的吸收功能好,药物在胃液或肠液中性质稳定,以及慢性患者等,采用口服的方式。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如消化液分泌、糖皮质激素分泌、醛固醇合成、哮喘发作等。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达到最佳疗效并可避免某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不仅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而且同一药物因剂型差异,给药途径不同也会对其疗效及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虽然是大多数治疗药物采用的给药途径,但这两种给药方式部有其缺点。譬如,有些口服给药的药品由于其强首过效应,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就被代谢而减效或失效,为了保证疗效不得不加大给药剂量,从而增加了因药品剂量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口服给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长期以来一直注射给药 ,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不便 ,因此医药界一直在致力于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的研究开发 ,例如口服、眼部、鼻部、肺部、透皮和结肠等途径 ,其中口服给药的研究较多。本文对近年来胰岛素口服给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口服给药较为方便 ,但是由于胰岛素在胃肠道内易被低pH环境和各种酶降解、分子量大难以透过胃肠上皮细胞膜而吸收差、肝脏首过效应等原因导致口服无效 ,必须采取适当手段防止降解 ,促进吸收。国内外围绕这一目的进行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 :1 肠溶包衣或结肠给药胃部 p…  相似文献   

19.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OCDDS)是通过多种制剂技术使药物口服后,在胃及小肠内不释放,只有到达回盲部或结肠部位才定位释放药物的一种新型药物控释系统。利用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可将治疗结肠疾病的药物靶向输送至结肠,不仅降低了常规的口服或直肠给药的毒副作用,且能将药物输送至病灶处,可减少给药剂量,提高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同时结肠靶向给药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上端被胃肠道酶所降解,提高了多肽、蛋白、疫苗类药物的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0.
Li HF  Zou J  Bai RY  Xing YM  Nie JM  Diao Y 《药学学报》2011,46(12):1429-1435
如何克服胃肠道吸收屏障是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面临的重大挑战。M细胞是胃肠道上皮细胞内一种特殊的抗原摄取细胞,具有高内吞和低降解特征,可能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口服吸收发挥重要作用。M细胞体外共培养系统的开发,以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体外模型,促进了对M细胞本身以及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M细胞特殊的结构、功能、形成及生物标志特点,讨论了M细胞体外模型在开发生物活性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