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内经》是我国最早总结脉学的经典著作,文章从脉的定义、形成、脉重气口、脉重胃气及脉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内经》脉的生理,说明《内经》奠定了脉的生理基础,是后世脉学的基石及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2.
《难经》是中医脉学理论起源之一,其在《内经》的基础上,扩展、深化脉学理论,特别在脉学判断预后方面有独特之处.《难经》的脉学预后观是以脏腑气血生理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生克理论为指导,首倡寸口脉诊预后,通过诊寸口脉之原气、胃气、浮沉及脉症相应与否推断疾病预后,从而确定了以脉为先的预后观,影响了后世中医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经》妇科治疗学的理论和内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内经》妇科治疗学的“天人相应”理论、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整理,并与现代临床相结合。结果:整理出《内经》妇科治疗学的系统理论。结论:《内经》妇科治疗学理论对当今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安医家孙一奎重视《内经》《脉经》及张仲景脉法,从“肺朝百脉”的角度对《难经》及《脉经》中寸口脉诊的机制进行阐释;突破《内经》的脉学候具体脏腑等理论,创“证候推移指论”拓展寸关尺候脏腑的运用范围;从元气太极角度探讨人体生理气机之变化,与脉之相应,创“脾胃和平之脉”理论;将人迎气口诊法与遍诊脉法相结合,总结为人迎气口脉、冲阳脉、太溪脉,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内经》脉时合参思想和经验,以期更全面地学习中医学脉学理论,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撷选《内经》相关原文,对脉诊理论中的时间因素做简要分析,探讨昼夜、月相、季节等时间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总结《内经》脉时合参思辨方法。[结果]昼夜、月相、季节等时间因素与脉象关系密切,自然界的阴阳消长等具有明显的时间性,人体脉象与其相适应。脉时合参不仅可以知晓脉象随昼夜、月相、季节等的生理变化,还可根据脉、脏、时的关联准确判定病位,通过脉逆四时与否细测病情轻重,依据脉象随病情发展的阶段性规律预判病势预后,以及因时制宜指导临床治疗。[结论]《内经》脉时合参思想,内容丰富,在临床中运用广泛,蕴涵着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和中医学哲学思辨方法,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阐述《内经》《难经》两部经典中的脉学思想,同时汇集当今脉学界新成果,形成一套切合临床实际,用之有效的脉诊思路。[方法]本文追本溯源,提取两部经典中的脉学思想通过三部分来阐述,一是列举《内经》中两种不同脉学体系---三部九候脉法和独脉法并详细分析二者的具体适用范围和联系;二是分析经典中脉诊医生的分类等级及详细列举上工、中工、下工三者从脉象中提取的信息维度;三是拓展脉诊研究,并且与现代微观脉诊结合,综合定位。[结果]梳理了经典中的脉诊思想;概述了脉诊水平的层次;拓展了脉诊的现代研究。[结论]在传统脉诊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分别从躯体、心理、体质、个性及既往心理经历等多个维度分析患者,真正做到从“形”“神”层面分析、判断一个人的整体面貌,以期彰显脉诊在四诊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能为脉学爱好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脉学发微徐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九三级博士生,北京100029)主题词《伤寒论》,脉诊清·徐大椿对仲景的脉学成就作过这样的评价:“其脉法,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可见,《伤寒论》虽然不是一部脉学专著,但其中有关脉学的论述,亦不乏精要之处...  相似文献   

8.
《脉经》是医学家王叔和的巨著,它和《内经》、《难经》皆道冠古今。王叔和,名熙魏晋时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约生于201—280年,他对医学发展贡献很大,尤其是对历来卓有成效的脉诊,进行了深刻研究,撰著了《脉经》十卷,使古代脉学系统化,是我国医学最早的脉学专著。  相似文献   

9.
独取寸口法是《难经》在《内经》诊寸口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诊察方便,准确性高,对后世脉学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运用,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自然科学家,出身于医药世家,著有《本草纲目》、《濒湘脉学》等。虽出身于医药世家,但其学术思想水平及品德远远超出其家。学习《内经》理论,综百家医术,而又发展了《内经》之学,胜于百家之术。如对阴阳水火、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理论,均有较大发挥,又如对人身“脑”的认识,内经有“脑为髓之海”、“脑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消法理论起源于《内经》;汉·张仲景首次将消法应用于临床;后世医家进一步丰富了消法的使用范围。至清·程钟龄明确提出消法为中医八法之一,确立了消法在中医治法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从王叔和《脉经》之a后,后世医家论脉大多走向了一个单纯以脉列病、以脉列证的简单机械道路,而《黄帝内经》中的脉辨病机理论却是非常灵活的,认为脉诊应与体质、四时、经络、病证及其他诊法等多方面融合在一起,方能共同阐述疾病的病理机制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自从王叔和《脉经》之a后,后世医家论脉大多走向了一个单纯以脉列病、以脉列证的简单机械道路,而《黄帝内经》中的脉辨病机理论却是非常灵活的,认为脉诊应与体质、四时、经络、病证及其他诊法等多方面融合在一起,方能共同阐述疾病的病理机制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自古便有很多关于时间与养生关系的论述,特别是《黄帝内经》将养生与时间节律融为一体,形成了因时养生理论体系。通过把握四时、阴阳的自然节律及人体生物节律,指导养生实践,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文章对此进行了整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自古便有很多关于时间与养生关系的论述,特别是《黄帝内经》将养生与时间节律融为一体,形成了因时养生理论体系。通过把握四时、阴阳的自然节律及人体生物节律,指导养生实践,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文章对此进行了整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是将文化和进化论相结合的一种理论,可为《黄帝内经》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引入信息复制模式。译者应根据模因的类型,相应地采用直译、音译、意译、增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专有项的等值等效翻译,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内经》睡眠理论,从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等人与自然相应论及睡眠的生理、病理以及睡眠异常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药等.这些理论对于当今睡眠养生及预防和治疗睡眠障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分类系统地整理了《内经》中的睡眠理论,并列举了临床典型失眠治愈病例以说明《内经》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官山医简《诸病》记述丰富病名,一些病名不见于后世。综合文字学、训诂学、中医学知识,考释"伤中要脾""月风""勇瘕""承瘕"四个病名,认为"伤中要脾"之"脾"乃"髀"之异体,谓"伤及腰部及大腿";"月风"当作"肉风",指风邪结搏于肌表的疾病;"勇瘕"之"勇"通"涌","涌瘕"为环脐而乱、小腹肿胀疼痛的积聚;"承瘕"指位于心下脐上,位置无定的积聚,兼有胀痛、呼吸急促、吐脓血等症状。"勇瘕""承瘕"在《黄帝内经》中皆称为"伏梁"。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它是治病的法书,是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本文试从内经的视角,对进食障碍患者中几个临床典型症状的发病成因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中医学科治疗进食障碍提供一点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