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MNNG处理HL-60细胞和8-AG软琼脂集落形成方法,成功地筛选出一株抗高浓度8-AG和完全缺失HGPRT活性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突变株,命名为HL-60-AR。该株细胞能抵抗8-AG的毒性作用,对HAT选择培养基十分敏感,检测不到HGPRT活性,不能参入~3H-次黄嘌呤。HL-60-AR细胞基本上保持了野生型HL-60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突变细胞已在体外培养11个月,传100多代,遗传标记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2.
用具有稳定遗传标记的突变型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突变型细胞形式多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失(HGPRT-)的突变体细胞是常用的杂交亲本细胞类型。杂种细胞易于在HAT(含次黄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核苷)培养液中被筛选。本研究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处理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克隆细胞系CC-801,诱发细胞突变,然后用8-杂氮鸟嘌呤(8-AG)进行筛选,成功地分离了几株抗高浓度8-AG的突变细胞株。经HGPRT酶活性检测和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人胚胎细胞及其提取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及某些危难病症,已取得较好疗效。本实验在体外建立了可供长期传代培养的人胚胎细胞系。经多次筛选培养,于1988年10月从1例经产妇人工流产的6月龄胎儿中取得胸腺,经分离培养获得1株人胎儿细胞,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已15个月以上,共传100余代,经液氮常规冻存复苏后细胞生长良好。该细胞经严格的8-AG诱变改造,在含20μg/ml 8-AG的培养液中能够生存繁殖;而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则失去独立生存能力;已改造成为HGPRT酶缺陷型细胞  相似文献   

4.
利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处理HL-60细胞,再用含8-AG的软琼脂集落形成的方法,成功地筛选出一株抗高浓度8-AG(20μg/ml)和HGPRT酶缺失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突变株,命名为HL-60-AR。经过该细胞对8-AG抗性鉴定等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该株细胞具有抗8-AG和HGPRT酶缺失的下列特征:(1)在含20μg/ml 8-AG的培养液中生长旺盛,其生长曲线与在普通培液中的生长曲  相似文献   

5.
HGPRT缺陷型T淋巴瘤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突变诱导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的T淋巴瘤细胞系,为制备T细胞杂交瘤提供利于筛选的亲代细胞。方法通过乙基甲磺酸对Jurkat细胞进行突变,逐步提高培养液中6-巯基鸟嘌呤(6-TG)的浓度,筛选出对6-TG具有稳定抗性的单克隆细胞株Jur16-TG细胞。比较Jurkat细胞与Jur16-TG细胞在含6-TG培养液和HAT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在含20μg/ml 6-TG的培养液中,Jur16-TG细胞能够稳定生长,而Jurkat细胞在培养1周后基本死亡。在HAT培养液中氨基喋呤的浓度为4×10-8mol/L或8×10-8mol/L时,Jur16-TG细胞4 d内基本死亡,而Jurkat细胞至少能存活7~10 d。Jur16-TG细胞与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融合实验显示,35%的Jur16-TG细胞与PBL融合。结论突变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株Jur16-TG具有6-TG抗性和在HAT培养液中不能生长的特性,证实该细胞为HGPRT缺陷型细胞株,并且该细胞株可有效地与原代淋巴细胞融合,从而为T细胞杂交瘤的制备提供了利于筛选的亲代永生化的T细胞。  相似文献   

6.
为证实哺乳类红细胞调节因子对珠蛋白基因的调控作用,用人肺巨细胞癌突变株HDM5和小鼠网织红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亲代肿瘤细胞株HDM5是由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LA801—D95经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变,8-杂氮乌嘌呤(8-AG)筛选而获得的次黄嘌呤乌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失(HGPRT~-)的突变株。亲代正常细胞网织红细胞由盐酸苯肼制造的昆明种小鼠获得。两者用聚乙二醇(PEG1000)促融,融和细胞经HAT培养基选择后获得数个杂种细胞克隆,定名为HDM5-MR  相似文献   

7.
应用EB病毒转化技术,由人脐带血建立了3株淋巴母细胞株(CKM-c,CKM-1和CKM-8)。经1年余连续传代120次,细胞均保持良好的生长能力。3株细胞平均倍增时间为24.5~36h,电镜检查符合B淋巴细胞特征;EBNA、VCA-IgA,MA和EA4种EBV抗原均为阴性;染色体众数为48~50条。CKM-c在新城鸡瘟病毒诱导下,能产生高效价干扰素。CKM-8经6-硫代鸟嘌呤(6-TG)和乌苯苷双耐药培养,现已能耐受30μg/ml 6-TG和10~(-5)mol/L乌苯苷,成功地建立了1株对HAT敏感,HGPRTase缺损的双耐药淋巴母细胞,该细胞可作为亲本细胞,用于人-人杂交瘤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Kohler及Milstein创建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大大推动了生物医学的发展。在病毒学研究中,目前已用该技术制备出对多种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用于对相应病毒的抗原分析。但是,尚未见到脊髓灰质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报道。我们使用脊髓灰质炎Ⅰ型Branhilde株病毒感染猴肾细胞,以其组织培养液为抗原,免疫BALB/C鼠,以鼠脾制备成脾细胞悬液,并与NS-1瘤细胞混合,用聚乙二醇(PEG)作融合。融合后的细稀稀释于HAT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胸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近交系(SCID)小鼠嵌合体模型并用此研究人NK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及其抗EB病毒作用。方法:将人类胚胎胸腺细胞移植到SCID小鼠的胸腺建立人胸腺SCID小鼠嵌合体。用EB病毒感染已建立的人胸腺SCID小鼠嵌合体。检测嵌合体小鼠体内NKT细胞及EBV特异性NKT细胞的变化。结果:EB病毒有效的促进了NKT细胞以及EBV特异性CD8+NKT细胞的增殖,EBV感染嵌合体小鼠4周以后,每106嵌合体的胸腺细胞中可检测到3 000-3 500个EBV特异性NKT细胞,并且其中90%以上为CD8+。结论:成功建立人胸腺SCID小鼠嵌合体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发现人类EB病毒能特异性刺激NKT细胞增殖并且确定EBV特异性NKT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电镜观察了8例 EB 病毒转化的糖尿病患者 B 淋巴细胞株和2例正常人 B 淋巴细胞。见糖尿病 B 淋巴细胞株的细胞与 PHA 刺激转化的淋巴母细胞以及 EB 病毒引起的 Burkitt 淋巴瘤细胞明显不同.而与文献报道的携带 EB 病毒的二倍体 B 淋巴细胞类似。但糖尿病 B 淋巴细胞株的细胞明显呈多形性.而且分裂增殖和运动更活跃,并具有吞噬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针对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生物学活性作初步鉴定。方法:BALB/C小鼠用Mtb-HAg免疫3次后,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以10∶1比例在50%PEG作用下细胞融合,随后在HAT培养液中进行选择性培养,常规有限稀释法筛选克隆和亚克隆化;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效价和特异性鉴定。结果:在细胞融合2次,筛选杂交瘤细胞3次和亚克隆化后,获得了3株杂交瘤细胞株,ⅠC12、ⅡE4、ⅡG8,效价分别为1∶32 000、1∶16 000、1∶16 000。其中ⅠC12杂交瘤株分泌的抗体仅与Mtb-HAg的蛋白峰Ⅰ有阳性反应,但ⅠC12单抗对Mtb-HAg激活人γδT细胞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ⅡE4和ⅡG8杂交瘤株分泌的抗体与Mtb-HAg蛋白峰Ⅰ、峰Ⅱ、峰Ⅲ均无反应。结论: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三株能稳定分泌高滴度抗Mtb-HAg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其中ⅠC12对蛋白峰I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分离出一株具有特殊生物学性状的EB病毒,H_(18)株。该株不同于其它EB病毒株,可转化人脐带血淋巴细胞,也能再感染Raji细胞,并诱导EA合成。它的形态与前已报道的EB病毒相同;H_(18)细胞株的核型为人型,男性。有关H_(18)株的生化和免疫学持征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抗猪囊虫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和特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培养、筛选和克隆鼠源杂交瘤细胞株,生产相应特异的针对猪囊虫的单抗并用于临床。方法:用含有弗氏不完全佐剂和1单位IFN的猪囊虫下液皮下注射免疫7周龄小鼠3次后,无菌取出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O,在含有50%PEG(分子量4000)的HAT培养液中进行融合,在37℃,含7%CO2的培养箱中培养,随后在正常培养液中进行筛选和克隆化。染色体分析用常规的中期染色体法,单抗类型的滴度测定用ELISA法。结果:用常规的有限稀释法对杂交瘤进行3次筛选和克隆化后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2H10、5C2和5H6,分别有97、98、和106条染色体,均能稳定地分泌各自特异的单抗。2株单抗为IgG类,另1株为IgM类,滴度分别为1:1000、1:800和1:1600。结论:用杂交瘤技术,我们获得了3株杂交瘤细胞株,均能稳定地分泌高滴度的针对猪囊虫抗原的特异单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鼻咽癌和EB病毒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人胚的鼻咽部细胞对EB病毒基因有激活作用并且对带EB病毒基因的类淋巴母细胞有吸附现象以及相互融合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株自发转化的人胚鼻咽部上皮细胞株,并对其性状做了初步的研究。 1983年9月23日,取一个4个月龄的胎儿,按其解剖部位取鼻咽部细胞进行组织块培养。原代细胞中虽  相似文献   

15.
EB病毒作为鼻咽癌的病原因子之一,有充分的血清流行病学证据,在鼻咽癌组织中亦可检出EB病毒DNA和EB病毒核抗原(EBNA),但在以往从鼻咽癌组织建立的传代细胞系内未检出任何EB病毒标记。我们用细胞融合方法,建立了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杂交株,能表达EBNA,对探讨EB病毒引起上皮细胞恶变的机制有一定意义。现简要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用作细胞融合的两个亲代细胞株分别为:(1)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株CNE_2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抗EB(Epstein-Barr)病毒口服液对EB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用间接荧光法测定抗EB病毒口服液对Raji细胞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表达及B95-8细胞病毒壳抗原(virus capsid antigen,VCA)表达的影响;用MTT法测定其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抗EB病毒口服液在无毒的浓度下,对Raji细胞EB病毒EA抗原表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667mg/mL:对B95-8细胞EB病毒VCA抗原表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89mg/mL;对正丁酸钠激发的B95-8细胞EB病毒VCA抗原表达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1mg/mL。抗EB病毒口服液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IC50为7.57mg/mL。结论 抗EB病毒口服液能抑制EB病毒抗原的表达,在较高的浓度下对鼻咽癌细胞CNE2具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细胞-生物素-亲和素-酶联测定法(细胞-BA-ELSA)和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测定法(BA-ELISA)研究了RF/6A细胞(猴内皮细胞连续培养株)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结合特性.结果显示:这一内皮细胞株的LDL受体的离解常数(Kd)为9.6μg/ml,最大高亲和性结合量(Bmax)为211ng/mg细胞蛋白.当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时,其LDL受体活性只有未融合时的三分之二.细胞在高脂培养液(254μg胆固醇/ml)、普通培养液(49μg胆固醇/ml)和无脂培养液中,其LDL受体活性分别是119±8ng/mg细胞蛋白、155±13ng/mg细胞蛋白和280±25ng/mg细胞蛋白,三组相互比较P<0.01,显然受体活性受培养液中胆固醇浓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64年印EpStein等报告从非洲儿童淋巴瘤(又称Burkittts淋巴瘤)中发现EB病毒以来,国内外学者对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研究陆续有报导。我们于1979年共收集鼻咽癌等14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194份,应用间接免疫萤光法对血清内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抗体进行检测,并与酶标抗体法结果进行了比较。材料与方法靶细胞的制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引进B_(95-8)细胞株(壳抗原阳性率为5——10%)用我室配制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培养液内含20%小牛血清及按常规加入抗菌素(青霉素100单位/ml、链霉素100微克/ml),于37℃温箱内培养3~4天后,收获细胞,将细胞滴在印有小圆孔的载玻片上,然后用丙酮在4℃下固定15分钟,此片密封存放于有CaCl~2的干燥器中备用。  相似文献   

19.
用国产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免疫BALB/C鼠,取免疫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了7株分泌HRP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培养上清液的效价为256~4096,腹水效价为1024×10~3~4 096×10~3.上述7株细胞株中的6株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均能制备出质量良好的鼠单克隆PAP复合物,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清学研究均取得较理想效果。将7株分泌HRP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适应于含8-氮杂鸟嘌呤培养基中,诱导出了对HAT敏感的突变细胞株,为研制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病毒病因的研究是在大量血清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建立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查癌上皮细胞中的EB病毒基因,用以阐明鼻咽癌与EB病毒的关系:(1)除人的B淋巴细胞外,在其他类型的细胞中EB病毒均不能复制,带EB病毒的淋巴母细胞株也只产生极少的病毒颗粒;(2)从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制备病毒核酸,不可避免地会污染少量细胞DNA,而直接影响了反应的特异性,因此迫切需要用基因工程手段制备EB病毒核酸;(3)直接研究癌组织中的EB病毒核酸,需要更敏感而有效的探针,以用于原位核酸杂交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