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会阴部撕裂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例会阴部撕裂伤患者应用VSD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VSD应用于会阴部撕裂伤,可加快创面的闭合,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VSD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09年6月-2010年11月对应用VSD技术治疗的83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 VSD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本组并发症36例,占总病例43%。结论 VSD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肢体创面的修复提供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2009年6月~2011年12月对20例应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20例应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肢手术后维持适当的体位,维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患者18例,均应用VSD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低位肠瘘患者经VSD治疗7~40 d后肠瘘愈合拔管,拆除VSD装置;1例患者经治疗瘘口反复不愈合,半年后再次手术治疗.治疗有效率94.4%.结论 VSD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治疗上安全有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负压闭式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潜行脱套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2009年6月~2011年7月,我院应用VSD技术治疗26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潜行脱套伤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杰 《大家健康》2016,(3):235-236
目的:探讨VSD在骨科应用时的护理.方法:VSD近年来在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我科自2011年7月-2014年7月,共应用34例,其中从家中自带的臀部大面积褥疮9例,踝部广泛创面19例,髂部创面2例,下肢创面4例,其中应用早期VSD(不可冲洗的)10例,新款VSD(可以冲洗的)13例,年龄跨度从18岁-65岁,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也为下一步植皮治疗做好了准备.为保证病人在应用VSD的有效性,减少病人的痛苦,我们在应用过程中,摸索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40例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应用VSD的治疗方法.结果 全部病例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自体植皮术(尤其是特殊部位植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29例,包括头颈部、关节等部位,自体植皮术后使用VSD治疗,通过记录患者治疗后的皮片存活情况、并发症发生等指标来评价VSD的治疗效果.结果 29例自体植皮术后使用VSD治疗患者效果良好,首次皮片完全存活率为86.2%,无二次植皮手术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植皮术后使用VSD治疗,皮片存活良好,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效果满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洁贞  赵君 《中国医疗前沿》2012,(16):82+24-82,24
目的探讨VSD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于我科住院并应用VSD技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观察VSD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伤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 VSD可以有效的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VSD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由循证护理组人员对46例VSD治疗者实施循证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46例VSD治疗者在预防并发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在面对并发症出现时能应用循证方法及时、正确地解决问题。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VSD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赢得了患者的满意。  相似文献   

11.
认为《中图法》第五版将"肾疾病"类目设置局限在泌尿外科之下是不完整的,应当根据医疗实际进行调整,将"肾疾病类目"放在R692类目下保留外科疾病类目,增设R577肾内科疾病类目,以方便肾内科医务人员找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TMP)对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TMP(0.10、0.20、0.40、0.80、1.00mg·mL-1)处理A549/DDP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TMP对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增殖抑制的影响,绘制细胞增殖抑制率曲线图;应用细胞流式技术检测A549/DDP的凋亡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549/DDP细胞形态学特征的改变;提取A549/DDP细胞蛋白,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p38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川芎嗪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TMP(0.20、0.40、0.80mg·mL-1)处理耐药细胞A549/DDP 72h后,细胞早期凋亡(AV+/PI-)比例分别为13.02%、26.58%、29.84%;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TMP应用后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出现凋亡特征性的凋亡小体;细胞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MP(0.20、0.40mg·mL-1)处理后A549/DDP细胞磷酸化(p)-p38[(72.03±5.27)、(86.63±5.09)比(47.24±3.64),P0.05]和p-JNK的表达量[(143.79±3.88)、(163.02±6.35)比(130.18±5.37),P0.05]增加而p-ERK表现出减少趋势[(62.33±5.61)、(24.00±4.89)比(108.52±6.24),P0.05]。结论 TMP可能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诱导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物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血栓形成和血流停滞的患者192例,血栓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排除活动性出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溶栓及手术治疗禁忌患者。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采用尿激酶和肝素等渗氯化钠混合液溶栓,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术,使内瘘血流再通并恢复功能。结果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192例患者施行了274例次内瘘血管急性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2%,临床成功率为93.8%,并发症发生率1.46%。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4%、76.7%、63.9%,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3.7%、91.6%、83.0%;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0.7%、51.5%、43.1%,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2.7%、77.1%、70.8%。结论腔内介入技术结合药物溶栓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护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评估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已进入青春期的特发性身材矮小症(ISS)男性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201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以下并已经进入青春期的ISS男性患儿75例,按所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来曲唑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组和无干预组。其中,来曲唑组28例,应用来曲唑治疗,剂量为1.5~2.0 mg·m -2·d -1(最大剂量不超过2.5 mg/d),1次/d顿服,同时给予螺内酯1~2 mg·kg -1·d -1,分次口服;GnRHa组30例,采用GnRHa治疗,首剂3.75 mg,以后按60~100 μg/kg每28 d注射1次;无干预组17例,无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各组身高增长速度(HV)、骨龄差值/时序年龄差值比值(ΔBA/ΔCA)及成年身高,同时观察来曲唑治疗的不良反应。 结果来曲唑组在治疗过程中HV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而GnRHa组治疗的前半年HV稍低于来曲唑组,半年后HV回落明显,显著低于来曲唑组( P < 0.05)。在骨龄控制方面,来曲唑组第一年和次年的ΔBA/ΔCA逐渐下降,分别为0.67±0.09和0.50±0.15;而GnRHa组则分别为0.59±0.16和0.44±0.13,均低于来曲唑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8和2.20,均 P < 0.05)。来曲唑及GnRHa治疗后患儿成年身高分别为(170±4)cm和(170±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高于无干预组患儿成年身高(162±4)cm(均 P < 0.01)。来曲唑治疗6个月后,患儿睾丸容积及血睾酮增加。39.2%(11/28)的患儿出现高雄激素临床表现,82.1%(23/28)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血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终止治疗后高雄激素表现消失,血睾酮及血HDL恢复正常。血三酰甘油、血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在治疗过程中无显著变化(均 P>0.05),未见肝功能异常、关节或肌肉疼痛、脊柱侧弯发生或加重者。 结论对于青春期ISS男性患儿,长疗程来曲唑可有效延缓骨龄增长,同时不会使HV减速,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成年身高的远期效果,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细菌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霉素类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一线药物,随着利福霉素类药物耐药菌的出现,开发能杀灭利福霉素类药物耐药菌且生物利用度高的新型RNA聚合酶抑制剂已迫在眉睫。细菌RNA聚合酶与不同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冷冻电镜结构研究揭示了RNA聚合酶抑制剂主要具有以下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①阻止短RNA延伸;②与底物竞争;③阻止“桥螺旋”变构;④阻止蟹钳打开;⑤阻止蟹钳关闭。本文综述了这五类重要RNA聚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已有RNA聚合酶抑制剂的修饰改造和新型RNA聚合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