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Xu W  Shi M  Liu JG  Wang CL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41-104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大鼠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VR)缺血心肌胶原蛋白的表达及益气养阴活血和解毒活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将40只A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培哚普利组(0.36 mg/kg)、益气养阴活血组(生脉胶囊0.24 g/kg和复方川芎胶囊0.40 g/kg)和解毒活血组(黄连生物碱0.16 g/kg和复方川芎胶囊0.40 g/kg),每组10只,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4周。另设假手术组(只穿刺,不结扎)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4周后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心肌质量和LVMI显著增加,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增加,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养阴活血组和解毒活血组大鼠LVMI和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明显降低,且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受到抑制(P〈0.05或P〈0.01)。解毒活血组对Ⅲ型胶原蛋白的作用优于培哚普利组(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和解毒活血法均能降低大鼠LVMI和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抑制AMI后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对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是抑制AMI后心室早期VR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4):251-25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MI组和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AMI和白藜芦醇组大鼠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AM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术后第1天白藜芦醇组大鼠开始腹腔注射白藜芦醇10 mg·kg~(-1)·d~(-1),假手术组及AMI组大鼠分别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用药至术后4周。然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梗死区域的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IκB激酶α(IKK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AMI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mRNA表达显著低于AMI组(P<0.05),白藜芦醇组与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MI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2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KK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AMI大鼠NF-κB信号通路表达情况,具有心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祛风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及白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祛风方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补肾活血祛风方组和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混悬液灌胃,剂量为6 mg/kg;补肾活血祛风方组给予补肾活血祛风方药液灌胃,剂量17.19 g/kg;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上午以醋酸泼尼松片混悬液6 mg/kg灌胃,下午以补肾活血祛风方药液17.19 g/kg灌胃;连续灌胃4周.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F-κB-p65、IL-18的平均光密度;Real-time PCR法检测NF-κB-p65、IL-18的mRNA表达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电镜下观察足细胞广泛融合,NF-κB-p65及IL-18的平均光密度上调(P<0.05),NF-κB-p65及IL-18的mRNA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电镜下泼尼松组、补肾活血祛风方组、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各组足细胞融合减轻,多呈节段性融合;泼尼松组、补肾活血祛风方组、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NF-κB-p65、IL-18的平均光密度下调(P<0.05),NF-κB-p65、IL-18的mRNA表达下调(P<0.05).电镜下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足细胞融合程度最轻;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IL-18的平均光密度较补肾活血祛风方组和泼尼松组下调(P<0.05).结论 泼尼松组、补肾活血祛风方组、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可能通过下调NF-κB-p65、IL-18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改善大鼠足细胞融合程度,从而缓解肾脏炎症反应、延缓疾病进展,且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在疗效上最优.  相似文献   

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7):486-490
目的:探讨愈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PPARγ/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愈肠栓高剂量组、愈肠栓中剂量组、愈肠栓低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栓组,每组8只。治疗14 d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取结肠标本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及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PARγ、NF-κB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CMDI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1)。而SASP栓组及愈肠栓各剂量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0.05)。在对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F-κB p65、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善方面,愈肠栓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0.05)。结论:愈肠栓对UC模型大鼠症状及病理组织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阻断NF-κB信号通路活化,下调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使炎症反应减轻或消除,从而达到治疗UC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抗实验性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实验性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250~280 g,分为以下4组.模型组:平阳霉素5 mg·kg1一次性气管内注入诱导肺纤维化;氯沙坦治疗组:氯沙坦10 mg·kg-1灌胃,每日1次;培哚普利治疗组:培哚普利2 mg.kg-1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生理盐水气管内注入.第4周取材,Masson三i色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学改变:用氯氨T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免疫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T-1受体、TGF-β1蛋白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检测肺组织NF-κB的活性;免疫蛋白质印迹检测IκBα的表达;明胶酶法测定金属蛋白酶-2,9的活性.结果 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大鼠肺纤维化分级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低于模型组;培哚普利组AT-1受体蛋白质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氯沙坦组,高于对照组(P<0.05);氯沙坦组AT-1受体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TGF-β1蛋白质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NF-κB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NF-κB的活性高于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P>0.01).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IkB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IkB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和模型组金属蛋白酶-2,9活性增强(P<0.05);模型组金属蛋白酶-2,9活性高于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P<0.01).结论 培哚普利和氯沙坦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TGF-β1的表达以及NF-κB和金属蛋白酶-2,9的活性.从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5-氨基水杨酸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途径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设立空白对照组,另4组利用TNBS/乙醇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后,设模型组、GW9662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GW9662 SASP组。造模后第2天起每日灌胃、腹腔注射给药,连续2周。结肠炎症的评价包括炎症活动指数、结肠大体及组织学评分,血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结肠PPARγ、NF-κBp65表达。结果与结肠炎模型组比,SASP组能明显降低DAI评分,改善结肠大体、组织病理学损伤,血IL-2降低,IL-10升高,结肠内PPARγ表达增加,NF-κBp65表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PPARγ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负相关;而GW9662 SASP组大鼠DAI、结肠大体、组织病理学损伤,较模型组及SASP组无改善,PPARγ表达增加(P<0.05),但NF-κBp65无明显变化。结论5-氨基水杨酸可能通过PPARγ途径,负性调节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促炎介质(IL-2)、增加抑炎介质(IL-10)的释放,在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牛Ⅱ型胶原尾根及背部多点注射制作CIA大鼠模型,以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为阳性对照药物,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干预,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足跖关节的病理改变,细胞因子芯片检测CIA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基因表达改变。结果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可以明显抑制关节滑膜组织增生,缓解炎性渗出,缩小纤维素样坏死区范围,并显著降低CIA大鼠外周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5、IL-6、IL-10的含量,NF-κB 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NF-k B抑制蛋白激酶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可以通过干预与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的炎症细胞因子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抑制病变组织的炎症反应,修复炎症所导致的关节损伤,达到治疗RA的目的,这是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干预RA免疫炎症反应的关键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方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外周血中核因子kappa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情况,以期阐明解毒活血方防治ISR的远期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符合PCI术后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将PCI术后给予基础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PCI术后给予基础治疗+解毒活血方治疗者设为中药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于PCI术前及术后24 h、14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浆IL-1β及TNF-α表达水平。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ISR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候积分及PCI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ISR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PCI术后24 h NF-κB阳性表达率及TNF-α、IL-1β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I术后14 d NF-κB阳性表达率及TNF-α、IL-1β表达水平较术后24 h显著降低(P0.01),且中药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活血方可降低ISR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活性及血浆IL-1β、TNF-α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氧化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模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作TBI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吡格列酮,并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7 d后收集脑组织,采用RT-PCR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PAR-γ mRNA、TNF-α及IL-1β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PPAR-γ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同时TNF-α、IL-1β蛋白及mRNA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而应用吡格列酮治疗进一步增加了大鼠脑组织PPAR-γ的表达,并有效抑制TNF-α及IL-1β的上调表达(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TNF-α及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的干预作用,明确解毒类中药在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BALB/c雄性小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活血解毒方组、活血方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11只,采用外涂咪喹莫特诱导皮肤银屑病样模型。甲氨蝶呤(1 mg/kg)、活血解毒方组(35.1 g/kg)及活血方组(26.9 g/kg)分别予以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纯净水灌胃。于第7天观察小鼠皮损变化情况后进行处死,取皮肤组织进行检测。HE染色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表皮层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的表达以及微血管阳性标记物CD31的表达并检测微血管密度(MVD);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皮损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活血解毒方组皮损表皮增生较模型组少,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表皮厚度降低,P<0.001;活血解毒方组PCNA、CD3阳性表达远低于模型组,P<0.001;活血解毒方MVD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活血解毒方组IL-17、IL-23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的活血润肤作用是通过抑制血管增殖,而清热解毒作用则通过调节IL-23/IL-17轴减少Th17相关因子的表达、表皮层角质细胞的增生、真皮层免疫细胞浸润以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κB/Toll样受体4通路的调节以及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模型组(SAP组)和罗格列酮组(ROSI组),各组再随机分为术后6 h、12 h、24 h组,每组8只。SAP组采用两次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SAP模型,ROSI组30 min后股静脉注射10%罗格列酮溶液6 mg/kg,SO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肾脏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BUN、Cr含量。结果 ROSI组大鼠肾小管细胞病理损害较SAP组减轻;与SAP组比较,肾组织内NF-κB、TLR4蛋白明显下降(P0.05);ROSI组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BUN、Cr含量与SAP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同时抑制NF-κB、TLR4蛋白表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推测PPAR-γ激动剂对NF-κB/TLR4通路的调节可能是胰腺炎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外源性中介素(IMD)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探讨其是否具有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存活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Western blot检测胞核内核因子-κB(NF-κB)及胞浆内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LVEDD、LVESD均显著升高,与AMI组比较,IMD治疗组LVEDD、LVESD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NF-κBp65蛋白明显增加,而IMD治疗组NF-κBp65蛋白表达较AMI组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IMD治疗组IκBα蛋白表达较AMI组明显增加。结论 IMD能够明显减少AMI后大鼠心肌NF-κB表达,减轻梗死后左室扩张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MS模型组(B组),构建MS模型后将B组余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1组)、麝香保心丸组(B2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组(B3组,吡格列酮1.5 mg·kg-1·d-1)、麝香保心丸+吡格列酮组(B4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1.5 mg·kg-1·d-1)。比较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大鼠心肌组织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造模后B组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A组升高(P<0.05,P<0.01)。药物干预后,B2、B3、B4组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B1组改善(P<0.05,P<0.01),且B4组改善情况较B2、B3组更明显(P<0.05)。与B1组相比,B2、B3、B4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表达下调,PPAR-α、PPAR-γ表达增加(P<0.05),这种调控在B4组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均可调控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改善MS大鼠心肌重构,两者合用时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紫檀芪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损伤的保护作用及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急性心梗组(AMI)、紫檀芪(PTE)预处理+AMI、PTE预处理+SIRT1抑制剂+AMI.结扎大鼠心脏左前降支根部血管,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AMI),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测定血清CK-MB、LDH含量,试剂盒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IRT1、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心肌梗死时,SIRT1、SOD表达下降,NF-κB升高,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LDH增加(与假手术组比,P<0.05);紫檀芪预处理后,SIRT1、SOD表达上升,NF-κB下降,梗死面积减少(与心梗组比,P<0.05);加入SIRT1抑制剂后,心肌梗死面积扩大,NF-κB升高(与紫檀芪预处理组比,P<0.05).结论:紫檀芪能减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损伤,可能与SIRT1/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芪玄益心胶囊对糖尿病(DM)大鼠急性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腹腔注射致胰腺损伤,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致心肌急性缺血复制大鼠DM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美吡达组、丹参滴丸组、芪玄益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并设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模型心肌核转录因子-κBp50(NF-κBp50)及其抑制蛋白(IκBα)、白介素-1β(IL-1β)及其mRNA水平的表达并与空白组对照。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NF-κBp50(细胞核)、IκBα(细胞浆)、IL-1β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芪玄益心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NF-κBp50、IκBα、IL-1β及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芪玄益心胶囊与美吡达、丹参滴丸比较,对心肌NF-κBp50、IκBα、IL-1β及其mRNA改善优于美吡达与丹参滴丸(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缺血心肌中存在NF-κBp50、IL-1β的激活,芪玄益心胶囊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抑制NF-κBp50(IκBα)—IL-1β这一途径的激活,是芪玄益心胶囊心肌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清热活血组分治疗急性脑梗死火毒证的协同增效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角叉菜胶以及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的方法建立急性脑梗死火毒证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N)、假手术组( S)、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I)、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 A)、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B)、苦碟子注射液(1.8 mL/kg)+血栓通注射液(20 mg/kg)治疗组(C)、苦碟子注射液(1.8 mL/kg)+血栓通注射液(80 mg/kg)治疗组(D)、苦碟子注射液(7.2 mL/kg)+血栓通注射液(20 mg/kg)治疗组( E),共8组。通过TTC染色观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比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及IKKβ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及IKKβ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均有所减小(P<0.05),其中清热活血组脑梗死面积比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1)。3个清热活血组较苦碟子组和血栓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其NF-κB p65、IKKβ蛋白均呈高表达( P<0.01),而各个给药组NF-κB p65、IKKβ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所下降。C、E组大鼠患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 P<0.01);而苦碟子治疗组和血栓通治疗组NF-κB p65蛋白表达虽然较模型组有所减少( P<0.05),但相对C组、E组下降不明显。3个清热活血组与苦碟子治疗组、血栓通治疗组相比较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 C、D、E组较苦碟治疗组IKKβ蛋白表达下降较明显(P<0.01)。另外,3个清热活血组IKKβ的蛋白表达较血栓通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1);C、E组较苦碟子治疗组IKKβ蛋白表达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③模型组NF-κB p65、IKKβ 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上调,正常组的表达仅为模型组的0.37、0.48倍。各给药组NF-κB p65、IKKβ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D组NF-κB p65、IKKβ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有差异( P<0.05);E组IKKβ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有差异( P<0.05);而E组NF-κB p65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 P<0.01)。结论清热活血联合应用组可通过抑制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IKKβ、NF-κB p6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相关性。方法急性ITP组为急性ITP患儿53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儿童50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2水平。结果急性ITP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ITP患儿血清中的IL-2含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1,P<0.05)。结论急性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可能抑制了IL-2的生成,PPAR-γ与IL-2可能参与了急性IT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167-172
目的观察黄芪甲甙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甲甙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黄芪甲甙组大鼠通过永久性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穿线不接扎;造模24 h后,黄芪甲甙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甲甙20 mg·kg~(-1)·d~(-1),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每日1次,连续2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即刻及给药1、3、7、14 d描记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观察ST段变化。给药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短轴的缩短率(LVF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TLR4、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1、NOD2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过程中,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甙组大鼠分别死亡0、4、2只。模型组和黄芪甲甙组大鼠造模后即刻及给药后1、3、7、14 d ST段值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黄芪甲甙组大鼠给药后3、7、14 d ST段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黄芪甲甙组大鼠LVDD、LVDS显著扩大(P<0.01),LVEDV、LVESV显著增加(P<0.01),LVFS、LVEF显著下降(P<0.01);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和心肌组织中TLR2、TLR4、NOD1、NOD2 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血浆NO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NF-κB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心肌组织中e NOS mRNA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黄芪甲甙组与假手术组大鼠血清NF-κB水平和心肌组织中e NOS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甙组大鼠LVDD、LVDS显著缩小(P<0.05),LVEDV、LVESV显著下降(P<0.05),LVFS、LVEF显著增加(P<0.05);血清IL-1β、IL-6、TNF-α、NF-κB水平和心肌组织中TLR2、TLR4、NOD1、NOD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和心肌组织中e 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甙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 NOS信号系统和抑制TLR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肺活血方对香烟提取物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12-豆蔻酸-13-乙酸佛波醇将U937细胞诱导为巨噬细胞,用1.2、2.4、4.8、9.6 g/L的益肺活血方及5、10、20、50、100 mL/L的香烟提取物处理巨噬细胞,于12、24、48 h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分5组:正常细胞组、香烟提取物组、香烟提取物+益肺活血方低、中、高浓度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RT-PCR法检测胞内IL-8和TNF-αmRNA水平。机制实验分4组:正常细胞组、香烟提取物组、香烟提取物+益肺活血方(2.4 g/L)组及香烟提取物+NF-κB抑制剂组,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胞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0、p65及p-IκB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胞核内NF-κB p65及胞浆内p-IκB表达。结果益肺活血方(9.6 g/L)作用细胞24、48 h后及香烟提取物(100 mL/L)于各时间点均有细胞毒性(P0.05)。与正常细胞组相比,香烟提取物组IL-8及TNF-α表达上调,胞内NF-κB p50、p65及p-IκB表达亦升高(P0.05),NF-κB核转位增加(P0.05);益肺活血方可抑制诱导后的IL-8和TNF-α的表达以及NF-κB活性(P0.05)。结论益肺活血方可减少香烟提取物诱导的巨噬细胞表达IL-8、TNF-α,抑制NF-κB活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368-372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脑损伤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3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ω-3 PUFA组和ω-6 PUFA组,每组12只。LPS组、ω-3 PUFA组和ω-6 PUFA组大鼠腹腔注射0.6 mg·kg~(-1)LPS建立脑损伤模型,然后分别立即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ω-3 PUFA和ω-6 PUFA;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LPS组、ω-3 PUFA组、ω-6 PUFA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NF-κB、TNF-α、IL-1β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ω-6 PUFA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NF-κB、TNF-α、IL-1β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LPS组(P<0.05);ω-3 PUFA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NF-κB、TNF-α、IL-1β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LPS组和ω-6 PUFA组(P<0.05)。结论ω-3 PUFA能下调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释放,对LPS所致的脑损伤新生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