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BP)、疱疹样皮炎(DH)、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四种计26例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学特点,并就其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讨论分析。笔者认为:病理学诊断对鉴别表皮下和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有意义,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对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分型、发病机理及病因学研究价值优于病理学检查,但不能取代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BP)、疱疹样皮炎(DH)、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四种计26例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等特点,并就其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讨论分析。笔者认为:病理学诊断对鉴别表皮下和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有意义,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对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分型、发病机理及病因学研究价值优于病理学检查,但不能取代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经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皮肤活检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检查(IIF)是诊断BP的重要手段,并有助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水疱疾病可检测到循环型和结合型I-gA抗体,然而它们的出现频率、与临床的联系及靶抗原尚不清楚。回顾调查了32例天疱疮患者、7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和28例黏膜类天疱疮患者。所有病例都做IgG、IgA、IgM和C3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 IF)。血清做标准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皲裂皮肤做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大疱性类天疱疮和黏膜类天疱疮做免疫印迹试验,天疱疮做ELISA试验。用DIF,133例中有22例检出IgA自身抗体。抗皮肤的循环IgA抗体,在3例IgA-D IF阳性的天疱疮患者中检出2例,在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检出3例,在13例黏膜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5.
仅用普通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不能作出明确诊断,虽然1mol/LNaCl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盐裂IIF)[1]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鉴别提供新的方法,但有部分病例循环中不能测得相应抗体患者,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作者对30例大疱性皮肤病应用1mol/LNaCl盐裂皮损皮肤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盐裂DIF),并与IIF、盐裂IIF和免疫印迹结果比较,探讨盐裂DIF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991年至1993年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临床诊断为类天疱疮(BP)15例,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E…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大疱性皮肤病血清学诊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用 ELISA 法检测34例天疱疮患者、3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和33例非大疱性皮肤病患者血清,分别检测血清中的 Dsg1、Dsg3和 BP180的表达。结果 ELISA法检测大疱性皮肤病抗体的特异度为93.94%,敏感度为87.88%。结论 ELISA法对大疱性疾病具有诊断价值,在疾病的分型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8例大疱性皮肤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48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中有28例患者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占总数的58.3%。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20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皮损痊愈8例,好转11例,治愈率4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4例患者中,3例达到皮损痊愈,治愈率75%。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中4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皮损痊愈2例,好转2例,治愈率5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6例患者中,4例达到皮损痊愈,1例好转,治愈率66.7%。结论本研究提示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大疱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糖皮质激素在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中的疗效肯定,且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线性IgA大疱病(LABD)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水疱大疱性皮肤病,具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瘢痕性类天庖疮和多形性红斑。由药物引起LABD而临床表现类似于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的报道很少见。一些LABD亚型患者的发病是由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诱因为万古霉素。直接免疫荧光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沿基膜带分布的线状IgA荧光即可确诊LA BD。作者报道1例77岁的男性使用万古霉素后引起的表现为TEN的LA BD,停用万古霉素并口服氨苯砜治疗3周后痊愈。临床应重视这种药物引起的LABD可表现为TEN的现象。万古霉…  相似文献   

9.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以发疱为主的疾病。直接免疫荧光染色一般可见基底膜处IgG和C_2呈线状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可在三分之二以上的病人中存在抗基底膜抗体,这些都很支持该病的病因为自身免疫。近年来,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有效治疗包括口服和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  相似文献   

10.
天疱疮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性、大疱性皮肤病。在正常皮肤或粘膜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常造成死亡。天疱疮的病因尚不清,曾有多种学说:如氯化钠代谢障碍学说、中毒学说、病毒或细菌感染学说等。1964年博伊特纳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证实,天疱疮为自体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汶川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营区内杀虫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08年6月15日至6月20日,以映秀镇的两支抗震救灾部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内的皮肤病发病情况、帐篷卫生条件和杀虫措施实施情况等内容,采用χ2检验确定差异显著性.结果: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的皮肤病发病率为42.20%,其中虫咬性皮炎和毛囊炎的构成比分别为82.05% 和15.38%;震后1、2、4周的皮肤病发病率水平明显高于震前水平(P<0.05),震后4周发病率的升高与在山上过夜相关;采用2.5%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对帐篷内外环境进行杀虫,皮肤病发病率由震后2周的26.61%降低至震后3周的0.92%(P<0.05).结论: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在震后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震后恶劣的卫生环境、蚊虫叮咬是官兵皮肤病的主要因素,定期杀虫能有效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ALK公司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762例行皮肤点刺试验,447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58.7%。螨(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检验,P〈0.01)。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哮喘患儿SP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哮喘组患儿。结论儿童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诱发,吸入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螨为首要过敏原。过敏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氧化应激和损伤与多种皮肤功能下降和皮肤疾病密切相关.传统皮肤抗氧化剂的生物学评价多采用局部皮肤损伤模型或疾病动物模型,随着皮肤氧化损伤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和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利用体外培养的皮肤细胞或重建的皮肤模型为测试系统,建立新型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抗氧化效应评价和筛查,以及机制研究和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4.
李双庚  周珍萍  赵翠玲 《中外医疗》2012,31(29):17+19-17,19
目的对皮肤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以及相关特点展开临床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1年8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病例6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进行血清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得出皮肤病组68例患者的血清总IgE抗体的阳性率为92.65%,明显较对照组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同过敏性皮肤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付璐  朱彦  王哲  王俊慧 《中医学报》2020,35(2):429-432
中医皮肤病的发展存在病名分类逐渐趋于细化、不同时代病名变化较大、历代皮肤病皆以"疮疡""恶疮"一类的感染性皮肤病为主3个特点。梳理中医皮肤病经典古籍,建立古籍文本专题数据库,并基于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对中医皮肤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有以下益处:一方面筛选中医皮肤病相关经典古籍并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助于临床医师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古籍;另一方面通过皮肤病相关的关键词抓取,梳理皮肤病相关病名、别名、病因病机、症状、证候、方剂等信息,进而建立中医皮肤病知识元,帮助临床医师更快捷地从古籍中汲取所需要的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助益。但目前中医皮肤病古籍数据库的构建同样面临如下困难:其一,目前的中医古籍分词技术并不成熟,关键词的抓取较为困难;其二,中医皮肤病的古籍范围覆盖较广,关于皮肤病的论述大部分收录于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的医籍中而非以专著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牡丹江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常见变应原及斑贴试验的临床应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抗原系列对156例皮炎湿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156例皮炎湿疹斑贴试验者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者113例,阳性率为72.4%。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硫酸镍、对苯二胺、芳香混合物。结论硫酸镍、对苯二胺、芳香混合物是牡丹江地区引起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主要变应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东南沿海部队官兵在新时期军事训练环境下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从东南沿海某部官兵中选出625名官兵,对他们进行皮肤病问卷调查.对全体被调查者进行体格检查并给出相应诊断及治疗.应用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皮肤病与其可能的发病原因之间的关系.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69份,有效率91.04%.被调查官兵年龄17~46岁,共264例(46.40%)发生皮肤病.共检出皮肤病类型40种,发病频次为346,其中感染性皮肤病(发病频次197,56.94%)、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发病频次80,23.12%)、心身性皮肤病(发病频次33,9.54%)占据全部皮肤病的大多数.各类皮肤病病因复杂.结论 东南沿海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与气候、环境、穿着装备和精神状况有关.应采取倡导合理生活习惯、科学训练、普及皮肤病防治常识、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等预防措施,降低皮肤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窄谱中波紫外线在皮肤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线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其中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某些皮肤病有独特的疗效,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蕈样肉芽肿、瘙痒症及其他难治性皮肤病。该文介绍了窄谱中波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和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并综述了以上各种不同病因皮肤病的治疗机制及窄谱中波紫外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仲景桂枝类方治疗常见皮肤疾病的经验,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检索和分析仲景桂枝类方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效果作出总结。[结果]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过敏性疾病,以及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等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疗效。[结论]通过学习桂枝麻黄各半汤、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从中得到启发:仲景桂枝类方治疗一些皮肤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当深入学习仲景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东部某海训部队官兵在新时期军事训练环境下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患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从东部沿海某部海训官兵中选择768名官兵,进行皮肤病问卷调查,随行医师对全体被调查者进行体格检查并给出诊断和治疗指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皮肤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96份,有效率为90.62%。被调查者年龄17~32岁,共349例(50.14%)患有皮肤病。共检出皮肤病类型34种,患病频次为755,其中感染性皮肤病占多数(患病频次565,构成比74.83%)。海训官兵皮肤病患病情况与气候、环境、训练条件、饮食习惯等有关,各类皮肤病病因不尽相同。结论 海训官兵皮肤病患病率高、影响因素多,应通过普及皮肤病防治知识、科学施训、改善防护条件、倡导合理生活习惯、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更新药品配备等防治措施降低皮肤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