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螺旋CT与DR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5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DR及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CT及DR检查结果均屁示为复合性创伤,其中CT检查出155例,检出率达100%,DR检查出115例,检出率为74.2%,CT的查出率明显优于DR(P〈0.05)。结论在诊断胸部创伤的过程中,DR和CT均是重要的诊断手段,DR检查方便、快捷但容易漏检,CT检查准确、清晰度好,对于创伤严重的患者,应首选CT检查,把握治疗时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创伤中应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DR)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急诊胸腹创伤的120例患者均给予DR和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检查在心包积液、肾脏损伤、胰腺损伤、肺不张、肺挫伤、肺塌陷、肺撕裂伤、腹腔积血、血胸、脾脏损伤及纵膈损伤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皮下气肿、胸椎骨折、胸腔积液、锁骨骨折及肋骨骨折方面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在胸腹创伤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弥补了DR技术由于组织重叠造成影像不清晰的弊端。但DR检查具有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可以在胸腹创伤早期筛选中予以应用,将这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则可达到最优诊断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肝脏创伤中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肝脏创伤患者36例,在伤后30min至2d内采用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64层螺旋CT扫描仪行横断面扫描,其中22例患者做了CT增强扫描,观察平扫与增强扫描时肝脏创伤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的CT影像学表现,对比其结果。结果:36例患者经CT检查后肝实质损伤28例,肝包膜血肿5例,肝门汇管区损伤3例。22例患者经过增强扫描后,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均显示清晰,无1例漏诊。未经过增强扫描的14例患者中,有3例腹腔内积血CT平扫时未发现,漏诊率为21.4%。结论:CT增强扫描能较清晰的显示肝脏创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漏诊率低,对于肝脏创伤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肝脏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肝脏创伤患者76例,对患者进行CT检测和CT增强扫描。将患者肝脏扫描影像及其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76例患者CT检测显示肝内存在不规则低密度阴影,肝脏周围显示液性低密度影像,CT增强检查的图像清晰。结论: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肝脏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有效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郭宏奎 《大家健康》2013,(15):13-14
目的:调查研究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腹部创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CT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B超检查,将影像检查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CT检查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B超检查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70%,两者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CT检查腹部创伤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较大,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患者腹部创伤的面积、位置以及类别,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叶晓青  陈健  谭旭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78-80,F0003
目的 观察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957例,利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将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CT的诊断结果与术后、治疗的结果相比,最后发现在实质脏器的损伤诊断中假阳性为5例、假阴性为3例;而在空腔脏器的CT诊断结果上假阳性为4例、假阴性为3例.CT诊断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性为99.59%; CT诊断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性为99.89%.结论 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与诊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特异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其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却要显著高于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P<0.05).  相似文献   

7.
胸部创伤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胸部创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胸部创伤的CT表现。结果 CT清楚显示肺损伤39例,胸膜损伤40例,纵隔改变4例,胸壁伤、肋骨骨折等4l例,膈疝l例。结论 CT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胸部创伤特别是严重创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97例胸部创伤患者的CT及DR检查结果。结果:16层螺旋CT检查比DR检查对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锁骨骨折及胸骨骨折的检出率高。结论:16层螺旋CT对胸部创伤的位置定位和骨折数目等信息进行直观和精确的反映,为高效、准确地诊断胸部创伤提供支撑,在胸部创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侯雪舞  高航 《吉林医学》2012,33(28):6233-6234
目的:探讨使用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检查的护理方法,提高图像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方法:对2 685例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护理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 685例患者中,无不良反应2 665例(99.26%),轻度不良反应14例(0.52%),中度不良反应5例(0.19%),重度不良反应1例(0.04%)。术后护理效果满意,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结论: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静脉注药的主要护理工作是静脉穿刺,置针,穿刺前准备和注射过程的观察,注射前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全宏卫 《求医问药》2014,(20):50-51
目的 :探讨用螺旋CT检查诊断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4例患者进行了螺旋CT检查。结果 :经螺旋CT检查,这54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肾挫伤,有13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脾破裂,有11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肝破裂,有5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肠破裂,有4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膀胱破裂,有3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胰腺挫伤,有2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输尿管断裂,有3例患者的病情不明。后经手术探察证实,除3例病情不明的患者外,其余51例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的结果全部正确,诊断的准确率为94.4%。结论 :用螺旋CT检查诊断腹部创伤具有准确率高、对腹部创伤的定位定性准确和可有效评估创伤的程度等优点。因此,进行螺旋CT检查可作为临床上诊断腹部创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创伤16层MSCT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脾创伤CT诊断水平。方法 128例脾创伤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10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MSCT在诊断脾包膜下血肿、脾挫裂伤、脾内血肿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对脾实质内小片出血尤其是弥散性小片实质挫伤有一定局限性。结论 MSCT平扫脾破裂快捷有效,对高度怀疑脾破裂、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应尽量考虑CT增强扫描,以降低漏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床边快速超声检查( focussed assessment sonograph trauma,FAST)对胸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胸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64例,对患者进行胸腹部 CT 检查与FAST检查,研究FAS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FAST检查耗时1.4~5.9分钟,平均(3.4±1.2)分钟;CT所需的时间为16~58分钟,平均(28.9±13.1)分钟。 FAST检查时间显著优于CT检查时间。 FAST检查的敏感性为99.89%,特异性为82.14%,阳性预测值为86.49%,阴性预测值为85.19%,假阳性率为13.51%,假阴性率为14.81%,准确性为85.94%。 FAST检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3,准确度极高。结论 FAST检查对胸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并且诊断迅速,能够对胸腹腔内存在游离液体进行诊断,还能初步判断有无明显气胸,临床上对急诊患者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型号(18 G与20 G)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增强检查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18 G组和20 G组,每组150例,在CT增强检查中分别采用带延长管的18 G、20 G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和20 G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2.00%vs 95.33%)、造影剂外渗率(1.33%vs 2.00%)及CT增强效果优良率(100%vs 98.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患者达到设定流速的比例为9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G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强   《中国医学工程》2013,(8):44-44,48
目的探讨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DR检查和CT检查,回顾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58例观察对象中,1例心脏破裂,20例血气胸或气胸,19例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2例肺撕裂,47例肋骨骨折。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DR与CT联合检测闭合性胸部创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CT检查中碘过敏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总结CT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纳入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6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0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共有30例患者发生过敏,其中观察组8例(轻度反应6例,中度反应2例),对照组22例(轻度反应14例,中度反应6例,重度反应2例),两组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结论 有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碘过敏发生率和减轻过敏程度,是保证患者顺利进行CT增强检查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启云 《吉林医学》2015,(6):1181-1182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腹部创伤患者病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128例腹部创伤的患者,根据对患者腹部的检查过程中采用的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CT检查,患者扫描结束之后,对不同症状的患者根据扫描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且记录下手术治疗的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的高低。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腹部创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9%、93.8%,观察组患者腹部创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检查的检测方法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对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肺挫伤患者进行CT单独诊断与其患病率的升高无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CT的广泛应用使得肺挫伤的诊断增多。当缺乏胸部X线照片(CXR)阳性结果时,其临床意义尚未被阐明。本研究对仅在CT上诊断为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调查,并与CXR诊断的肺挫伤患者进行比较。方法:找出3年内所有因胸部钝性创伤而接受胸部CT检查的儿童资料库。记录患儿的年龄、创伤机制、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住院时间(LOS)、是否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及是否需要气管插管等资料。一名儿科放射学专家以单盲形式读片。应用方差分析和Fisher精确2×3表格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例患儿入选,其中没有CXR阳性而CT阴性者。46例经CT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血流灌注特征及滋养血管显示率,探讨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21个肝癌病灶行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比较病灶超声造影及增强CT的增强模式及滋养血管显示率。结果肝癌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不同时期的增强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和增强CT增强类型(均匀增强与不均匀增强)及增强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45,P=0.5;t=1.64,P=0.12)。肝癌动脉期供血血管的显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P=0.04),超声造影供血血管显示率高于CT,超声造影供血血管显示率86%(18/21),增强CT供血血管显示率52.3%(11/21)。结论肝癌超声造影与增强CT增强表现一致,可很好地反映肿瘤组织血流灌注特点,超声造影对瘤内供血血管的显示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19.
CT增强扫描技术是一项标准的CT检查技术,套管针与头皮针在CT增强检查中被广泛应用,而给药装置的完善是获得满意显影的先决条件.我院自2004年9月购入16层螺旋CT以来,实验性使用一次性静脉套管针替代头皮针,并配合日本产NEMOTO高压注射器应用于CT增强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2012年10月开展双源CT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双源螺旋CT扫描机。由于开展时间短,经验少,对需要CT增强检查的急重症患者,都是先作CT平扫,等待病情好转后再作增强扫描。这样给临床医生的正确诊断带来极大不便,往往会延误患者的治疗。2012年11月起,在参考相关文献及进修学习后,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护理计划,在造影检查中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为176例急重症患者即时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