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脏复跳前行主动脉根部灌注硝酸甘油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筛选96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心瓣膜置换术。试验组48例患者术中应用硝酸甘油行主动脉根部灌注。对照组48例患者按照常规处理,不使用硝酸甘油灌注。观察两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多巴胺药物使用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心脏自动复跳率97.91%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肾上腺素使用量、多巴胺使用量、心脏复跳后CPB(体外循环)辅助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在心瓣膜置换术中心脏复跳前主动脉根部灌注硝酸甘油并且配合心肌保护措施,可明显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促进术后恢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张建军  罗沙 《当代医学》2010,16(22):60-61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效果。方法 84例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适合的麻醉方案和严密的监测,体外循环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停跳液,实验组给予氧合血停跳液。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未出现麻醉意外,显示了较好的麻醉管理效果,但实验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密科学的麻醉方案和体外循环管理方案对于手术效果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减少意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的管理,总结该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观察组)在我院以及100例(对照组)在乡镇卫生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具有针对性适当的中度低温体外循环管理。选取H T K液顺灌、逆灌相结合,主动脉根部阻断时间为71~155min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自动复跳82例,复跳率高达82%;而对照组自动复跳81例,复跳率为81%,这说明了尽管两组治疗环境、各种设备以及术者水平相差很大,但是2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心肌保护以及 HTK液顺灌、逆灌相结合的体外循环灌注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和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对28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ECC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心肌保护为高钾含血停跳液灌注。结果体外循环时间56-2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2-173min,心脏停跳时间48-179min,术中灌注压50—80mmHg,心脏自动复跳22例,电击复跳6例,死亡3例,死亡率10.7%。结论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和综合性的心肌保护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观察应用国产心肌保护停跳液(商品名:赫特金)与德国HTK溶液Custodiol HTK-solution(商品名:康斯特)两种心脏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需行体外循环下瓣膜手术成人患者共40例,随机应用心肌保护停跳液(试验组20例)或HTK溶液(对照组20例)。主要临床终点指标为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期间与结束后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浓度。次要临床终点指标为体外循环期间与结束后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浓度、术后24 h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心脏自动复跳情况、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10 min、主动脉阻断后10 min及主动脉开放后10 min的c Tn I与CKMB浓度无差异。两组术后24 h c Tn I、CKMB及LDH浓度均无差异。两组心脏自动复跳率、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无差异。结论在成人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国产心肌保护停跳液与德国HTK溶液两种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80例重症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总结体外循环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的经验.方法 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麻醉.B组为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麻醉.随机选择30例病人行氧合血冠状动脉灌注用于心肌保护(含血停跳液组),另50例病人常规晶体停跳液灌注(晶体液停跳液组).结果 A组诱导时,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开放升主动脉后含血停跳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晶体液停跳液组.结论 麻醉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小量分次静注,辅以安定,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更为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尼卡地平在体外循环中控制降压的效果并观察复温期中心温度和外周温度差及对复温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尼卡地平(N)组,硝普钠(S)组,对照(C)组,每组20例.在体外循环(CPB)中平均动脉压(MAP)升至10.65kPa时给予尼卡地平或硝普钠,观察二药起效时间、维持MAP在6.65-9.30kPa时所需剂量、中心温度与外周温度差、温度平衡的时间、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及停机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开放升主动脉后N组18例自动复跳(90%),S组14例(70%)自动复跳,两组的复跳率均高于对照组11例(55%)(P<0.05),N组复跳率高于S组(P<0.05).停机后两组外周阻力(SVR)较CPB前明显下降(P<0.01),每搏量(SV)和心指数(CI)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SVR降低,SV和CI增加的比例两用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复温期N组鼻咽温11min达到复温要求,S组17min达到复温要求,C组23 min才达到温度要求.结论:CPB中应用尼卡地平具有复温快、温度平衡快,控制血压起效快,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停机后心率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80例重症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过程,总结体外循环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的经验。方法麻醉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B组为对照组,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随机选择30例病人氧合血冠状动脉灌注用于心肌保护,另50例病人常规晶体停跳液灌注。结果A组诱导时,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开放升主动脉后含血停跳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晶体液停跳液组。结论麻醉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小量分次静注,辅以安定,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更为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院重症瓣膜置换术中应用顺灌加逆灌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重症瓣膜置换患者,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后首先从主动脉根部或左、右冠脉开口顺行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停跳效果不满意,加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液。结果心脏跳动停止后开放升主动脉后自动复跳率90%,术后均无低心排发生。结论经主动脉根部或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顺行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肌保护效果不好时,可加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液行心肌保护,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80例重症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过程,总结体外循环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的经验。方法麻醉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B组为对照组,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随机选择30例病人氧合血冠状动脉灌注用于心肌保护,另50例病人常规晶体停跳液灌注。结果A组诱导时。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开放升主动脉后含血停跳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晶体液停跳液组。结论麻醉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小量分次静注,辅以安定,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更为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脂肪乳后处理对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将心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20例,于主动脉开放即刻从体外循环机内快速注入200mL脂肪乳;对照组20例,同法注入200mL生理盐水。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及主动脉开放后0.5、1、2、4、24h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多巴胺使用量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24h尿量和24h胸腔引流量。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多巴胺使用量、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24h尿量及24h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LDH、CK、CK-MB、cTnI水平均较主动脉阻断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DH在主动脉开放后24h时降低(P<0.05),cTnI和CK在主动脉开放后4、24h降低(P<0.05),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2、4、24h时间点降低(P<0.05)。结论 体外循环脂肪乳后处理可以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阳世雄  曾建业  韦涌初  黄思光 《广西医学》2008,30(12):1846-1847
目的 探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Ⅰ组)34例,传统冷晶体停跣液间断灌注组(Ⅱ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和多巴胺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心胸比率、心功能及手术类型方面基本类同.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多巴胺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手术顺利,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2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好,且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比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中老年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1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45岁以上(含45岁)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术前均给予麻醉诱导,研究组另实施缺血后处理。观察两组麻醉效果(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跳时间)、麻醉诱导手术前(T_1)、升主动脉开放后12 h(T_4)心肌标志物[心肌脂肪酶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心肌细胞病理学结果构成情况,同时随访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对照组长,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T_1时刻两组H-FABP、cTn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两组H-FABP、cTnI均较T_1时刻明显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较研究组明显(P0.05)。术后研究组心肌细胞病理学损伤总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研究组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有效减轻中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对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预后效果无较大影响,可作为中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预防心肌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含磷酸肌酸停跳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②方法选取30例成人二尖瓣联合主动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含磷酸肌酸钠的改良托马斯液(浓度:2.5g/L)作为停跳液,对照组15例采用改良托马斯液。分别抽取体外开始前、主动脉阻断后30min、复跳后30min、术后12h 4个时间点深静脉血检测LDH、CK及肌钙蛋白 I值,同时记录两组术中复跳率。③结果观察组LDH、CK及肌钙蛋白I各时间点监测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在自主复跳率无显著差异。④结论含磷酸肌酸停跳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较对照组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温血心肌停跳液与冷晶体心肌停跳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评价体外循环间断温血停跳液的心肌保护价值.方法在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分别采用温血灌注(Ⅰ组)和冷晶体灌注(Ⅱ组)每组各50例进行心肌保护临床观察.Ⅰ组先用高钾4∶1温血停跳液灌注心脏停跳,以后再每隔20 min用冷血低钾停跳液灌注一次,保持心肌低温.在心脏复跳前再用温血灌注.Ⅱ组为应用4℃冷晶体心肌停跳液灌注.每隔20 min灌注一次.结果Ⅰ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Ⅱ组(P<0.001);术后低心排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应用心肌正性药物量及时间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温血心肌停跳液较冷晶体心肌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抑肽酶组n=40),B组(对照组n=40),A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1次加入5×10KIU抑肽酶;B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相等容量的乳酸林格氏液代替。记录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复跳后低血压情况。结果: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自动复跳率(85%)明显高于B组(72%),(P<0.05);A组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27.5%),(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使用大剂量抑肽酶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提示体外循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减轻CPB后的再灌注损伤,加强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述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及术中心肌保护等问题。方法用芬太尼复合麻醉及低温停跳液保护心肌。结果麻醉平稳,心脏自动复跳率高。结论芬太尼复合麻醉及低温停跳液适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8.
侯鑫磊 《中外医疗》2012,31(20):30-30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53例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并施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患者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对照组22例患者行术后导管介入消融术。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瓣膜置换数、心脏自动复跳例数、LVEF、术后心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时合并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临床效果确切,并能扭转并稳定窦性心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彦隆  房瑞芹 《当代医学》2011,17(17):98-99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心内科5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过程当中应用膜式氧合器,以1:4氧合血心肌保护液灌注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完成而鼻咽温度未恢复至35℃患者,行主动脉开放;升主动脉开放前加利多卡因100mg;依照患者的电解质检测情况合理补充血清钠、钾、镁离子;严重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合理增加辅助时间。结果在5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当中,有39例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约为72.22%;15例患者心脏通过电击除颤而复跳,约为27.78%。5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77~279min,平均12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6~189min,平均65min。结论在体外循环过程当中,选取膜式氧合器,可以确保充分的转流时间1:4氧合血心肌保护液灌注能够较好地促使心脏自动复跳;在心脏瓣膜置换术过程中联合多种辅助方法,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心不停跳心内手术对RAAS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及停跳手术对RAAS的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及12例心脏停跳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o)及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比较。结果:不停跳手术患者血浆PRA、AⅡ、Aldo均较停跳组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短,两组患者MAP水平无差异。结论:提示不停跳手术可能对RAAS的影响较停跳法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