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将三氧化二砷制备为pH敏感型脂质体,并进行体外抗胶质瘤活性与体内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疏水性修饰的锰砷共沉淀,后采用乳化蒸发法进行负载制备脂质体(Liposome/MnAs)。测定Liposome/MnAs的粒径、PDI以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Liposome/MnAs的形态;ICP-MS测定包封率;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不同pH条件下的释药特性;考察酸性条件下体外MRI成像能力。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鼠源性脑胶质瘤GL261细胞对Liposome/C6的摄取情况和胞内分布情况;MTT法考察游离三氧化二砷及Liposome/MnAs对GL261的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游离三氧化二砷及Liposome/MnAs对GL261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制备的锰砷共沉淀具有疏水性,可较好地被氯仿溶解;Liposome/MnAs呈规整的类球型,粒径约为(286.43±6.41)nm,As包封率为(48.32±5.95)%;可在pH5.4条件下迅速响应释放As3+及Mn2+,具有良好的体外MRI成像能力。GL261细胞对C6标记的脂质体的摄取情况较好,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质。Liposome/MnAs抑制GL261细胞生长的作用(IC50=2.99μmol/L)较游离三氧化二砷(IC50=4.74μmol/L)有所上升;细胞凋亡实验也表明Liposome/MnAs较游离三氧化二砷有更好地促进GL261细胞凋亡的作用,促凋亡率由13.73%提高至21.42%。给药周期内,Liposome/MnAs对小鼠体内主要脏器无明显毒性。结论  以反相微乳法制备的锰砷共沉淀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被脂质体包载制备为Liposome/MnAs,具有pH响应释药的特性,能有效增强GL261细胞对脂质体摄取。可增强三氧化二砷对胶质瘤细胞GL261的毒性,且具有一定的体内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胶质瘤GL261细胞凋亡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 0、30、60、90μmol/L双氢青蒿素处理GL261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CCK-8法检测处理后GL261细胞活力的改变,Annexin V PI法检测双氢青蒿素对GL261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双氢青蒿素处理后激活型Caspase-3的表达改变与亚细胞定位,Western blot检测激活型Caspase-3与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变化。结果双氢青蒿素能有效诱导胶质瘤GL261细胞凋亡,抑制细胞活性,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30μmol/L双氢青蒿素作用12 h即可诱导Caspase-3激活并与细胞核共定位;双氢青蒿素能够下调Bcl-xL、上调激活型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通过抑制抗凋亡蛋白Bcl-xL、诱导Caspase-3激活途径介导胶质瘤GL26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诱导凋亡及肿瘤相关基因Bcl-2和COX-2启动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TanⅡA体外干预CNE1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TanⅡA对CN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NE1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法检测CNE1细胞COX-2启动子的活性。结果经TanⅡA干预后,CNE1细胞生长出现抑制,抑制率与TanⅡA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nⅡA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凋亡率随TanⅡA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2/M期。Bcl-2蛋白表达在短时间(6 h)内被TanⅡA抑制,且随TanⅡA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nⅡA处理24 h后,Bcl-2蛋白表达随着TanⅡA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启动子活性随TanⅡA浓度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nⅡA对CNE1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促进凋亡的作用,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和COX-2基因启动子活性下降可能是TanⅡA诱导CNE1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在体外对海马神经元细胞放射性损伤的影响,以及其在放射性损伤保护过程中的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株HT-22,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照射组(RT)、照射+丹参酮ⅡA处理组(RT+Tan)、照射+丹参酮ⅡA+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处理组(RT+Tan+3-MA)。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照射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分数下降,而丹参酮ⅡA能提高放射线照射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存活分数,并减少细胞凋亡。相对于单纯照射组,RT+Tan组的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上升。而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放射处理后的海马神经元细胞LC3蛋白表达下降,且存活分数明显下降。结论丹参酮ⅡA能明显减轻放射线在体外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放射损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放疗过程中自噬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杨梅黄酮对小鼠脑胶质瘤GL26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为杨梅黄酮应用于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脑胶质瘤GL261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杨梅黄酮组,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GL261细胞的细胞周期,Hoechst 33342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GL261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GL261细胞迁移数目和进入小室下部的细胞数量,应用RT-PCR法检测杨梅黄酮处理前后GL26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1杨梅黄酮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细胞周期检测,与对照组比较,40 μmol·L-1杨梅黄酮处理组GL261细胞G1期比例升高(P<0.05),S期比例降低(P<0.05)。Hoechst 33342染色,杨梅黄酮组GL261细胞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PI荧光双染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杨梅黄酮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增加(P<0.05)。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 μmol·L-1杨梅黄酮组发生迁移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Transwell小室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杨梅黄酮组进入下室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且随着杨梅黄酮浓度的增加,穿过Matrigel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5和10 μmol·L-1杨梅黄酮组GL261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杨梅黄酮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抑制其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2、4、8 mg/L)TanⅡA处理24、48、72 h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Cx43及skp2表达。结果 MTT实验显示TanⅡA对宫颈癌hale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随药物作用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免疫印记法显示丹参酮ⅡA上调cx43,同时降低skp2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能明显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x43的表达,抑制sk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angiopep-2修饰的硫辛酸-聚精氨酸组氨酸(LHRss)多肽纳米胶束并包载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的脑胶质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LHRss-An/DOX)。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载化疗药物DOX的多肽胶束LHRss-An/DOX,检测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和外观形态;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通过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考察载药胶束的跨膜转运效率,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OX胞内的分布情况及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性。结果 胶束LHRss-An/DOX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0.9±8.7)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为0.232,电位为(28.8±3.3) mV,最佳药载比为40%,载药量为15.8%,包封率为55.3%,在pH 7.4、pH 5.5和pH 5.5+10 mmol/L DL-二硫苏糖醇(DTT)环境下72 h内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0.3±2.6)%、(84.1±3.9)%和(96.6±2.7)%;LHRss-An/DOX的跨BBB效率分别是LHRss/DOX和游离DOX的2.04和4.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细胞U251摄取LHRss-An/DOX的荧光强度强于LHRss/DOX和游离DOX的荧光强度。结论 经过angiopep-2修饰的载药纳米胶束的跨BBB能力及脑胶质瘤的靶向性显著增强,是一种潜在高效的靶向胶质瘤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究共载吡柔比星(pirarubicin, THP)与长春瑞宾(vinorelbine, VRL)的硫酸软骨素胶束(chondroitin sulfate-modified micelles, CSmicelles)的肿瘤细胞内高尔基体的靶向性及其体外抗肿瘤转移效果。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摄取CSmicelles情况及摄取机制;通过共定位实验对CSmicelles的高尔基体靶向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GM130免疫荧光实验考察共载THP与VRL的CSmicelles(THP+VTL-CSmicelles)对高尔基体结构的影响;最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对THP+VTL-CSmicelles的体外抗肿瘤转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结果  CSmicelles能显著增加药物的入胞能力,其细胞摄取途径为网格蛋白和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为能量依赖性的主动转运,并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内高尔基体靶向性。THP+VTL-CSmicelles能破坏高尔基体结构,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结论  THP+VTL-CSmicelles具有肿瘤细胞高尔基体靶向性,可发挥靶向效应,抑制肿瘤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 A)与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NIM)分化以及凋亡有无协同作用.方法 用TanⅡA联合ATO作用于NB4细胞.观察药物作用不同时间段的活细胞数,计算实验各时段的生长抑制率;Giemsa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Annexin V法测定细胞凋亡率,并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 ①TanⅡ A与ATO联合对NB4细胞生长有协同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及联合ATO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0 μg/mL TanⅡA分别与0.125、0.25以及0.5 μmol/LATO联合作用5 d对NB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强于相应浓度ATO单独作用对NB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P<0.01);②TanⅡA与ATO联合对诱导NB4细胞凋亡有协同作用.1.0 μg/mL TanⅡA分别与0.5 μmol/L和1.0μmol/L ATO联合作用NB4细胞1 d,NB4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比相应ATO单独用药组的促凋亡效应增强(P<0.05),TanⅡA与0.5 μmol/L ATO联合的促凋亡协同效应持续3 d;③TanⅡA与ATO联合对NB4细胞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使G_0/G_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1.0 μg/mL TanⅡA分别与0.125、0.25和0.5 μmol/L ATO联合作用NB4细胞3 d的增殖指数(PI)均低于相应单药的PI值(P<0.05).结论 TanⅡA联合ATO对诱导NB4细胞凋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和联合使用的ATO的浓度密切相关;TanⅡA联合ATO对NB4细胞诱导分化未显示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358-135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使用SD大鼠,在TanⅡA预处理5d后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并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肌钙蛋白表达,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性以及细胞色素C释放情况。结果:TanⅡA预处理能够减轻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肌钙蛋白表达;抑制MPTP开放以及细胞色素C释放。结论:TanⅡA预处理能够通过抑制MPTP、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 TanⅡ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诱导分化及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0.5 μg/ml TanⅡA分别联合0.5 μg/ml、0.25 μg/ml和0.125 μg/ml ATRA作用NB4细胞5 d,观察NB4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CD33的表达,并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TanⅡA联合ATRA可协同诱导NB4细胞分化和凋亡.联合作用组第5 d细胞生长抑制率均超过80%;90%左右的NB4细胞分化,其中杆状和分叶核细胞比例超过65%;NBT还原能力显著升高.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CD11b表达升高,CD33表达降低;G0/G1期细胞增加,有明显的细胞凋亡,与TanⅡA或ATRA单独作用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anⅡA与ATRA(0.125 μg/ml~0.5 μg/ml)联合对NB4细胞的影响没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倾向.结论TanⅡA联合ATRA对NB4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有协同作用;在ATRA一定浓度范围内,这种协同作用无ATRA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与阿霉素(ADM)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不同浓度的TanⅡA与ADM联合处理MG63细胞后,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cl-2,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改变。结果:处理48hADM+低浓度TanⅡA组与ADM+高浓度TanⅡA组的抑制率分别为62.35%±1.58%、76.38%±2.01%,明显高于ADM组(32.67%±1.65%)、低浓度TanⅡA组(18.55%±0.77%)和高浓度TanⅡA组(44.25%±1.01%);流式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ADM组、低浓度TanⅡA组、高浓度TanⅡA组、ADM+低浓度TanⅡA组、ADM+高浓度TanⅡA组48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03%,10.24%,4.47%,13.06%,13.23%,21.36%;联合用药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较单一用药组下调,而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较单一用药组明显上调。结论:TanⅡA与ADM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干预Bcl-2,Bax和Caspase-3等癌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马云  白晓川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4):306-309,288
目的 为评估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 Ⅱ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应用抑制NB4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效应,观察二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期望对两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s2O3、Tan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作为实验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分析不同浓度的As2O3、Tan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对NB4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TanⅡA、As2O3均能抑制NB4细胞生长,以1.0 μmol/L As2O3作用更显著,二者联合应用后的增殖抑制作用表现为协同效应;经TanⅡA组处理后的NB4细胞,其形态改变更多显示一定程度的成熟粒细胞的特征,As2O3组则更多表现为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并经电镜检查证实,两药联合应用可加强NB4细胞的凋亡形态改变;处理后的NB4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增殖指数(PI)下降,两药联合应用后具有协同效应。结论 1. TanⅡA、As2O3对NB4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二者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并与剂量相关;2. TanⅡA与As2O3联合作用于NB4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两药的诱导凋亡作用具有协同效应;3. 小剂量的As2O3联合TanⅡA即可对NB4细胞产生促进凋亡的效应,故临床可以选择小剂量的As2O3,以减轻砷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氧下丹参酮ⅡA(Tan Ⅱ 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突变型p5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HIF-1α表达和凋亡的关系. 方法 用氯化钴(CoCl2)创建低氧模型,设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加不同浓度Tan Ⅱ A组.分别取0.5mg/L、1.0mg/L、2.0mg/L、5.0mg/L、10.0mg/L的Tan Ⅱ A干预低氧胃癌SGC7901细胞48h和72h后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Tan Ⅱ A(0.5mg/L、2.0mg/L、10.0mg/L)干预低氧胃癌细胞48h后,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HIF-1α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HOECHST染色法发现,低氧条件下,Tan Ⅱ A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P<0.01),10.0mg/L TanⅡA作用细胞72h后,凋亡率达(40.70±1.55)%.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Tan Ⅱ 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IF-1α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且二者呈高度正相关(n=4,r=0.886,P<0.05). 结论 低氧条件下Tan Ⅱ A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HIF-1α和突变型p53的表达,并诱导其凋亡,提示Tan Ⅱ A可能对防治低氧及p53突变导致的克隆选择及凋亡抵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评估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 Ⅱ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应用的效应,观察2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s2O3、Tan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作为实验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分析不同浓度的As2O3、Tan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对NB4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TanⅡA、As2O3均能抑制NB4细胞生长,以1.0 μmol/L As2O3作用更显著,二者联合应用后的增殖抑制作用表现为协同效应;经TanⅡA组处理后的NB4细胞,其形态改变更多显示一定程度的成熟粒细胞的特征,As2O3组则更多表现为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并经电镜检查证实,两药联合应用可加强NB4细胞的凋亡形态改变;处理后的NB4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增殖指数(PI)下降,两药联合应用后具有协同效应.结论 ①TanⅡA、As2O3对NB4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两者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并与剂量相关;②TanⅡA与As2O3联合作用于NB4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两药的诱导凋亡作用具有协同效应;③小剂量的As2O3联合TanⅡA即可对NB4细胞产生促进凋亡的效应,故临床可以选择小剂量的As2O3,以减轻砷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丹参酮ⅡA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及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从丹参中提纯的单体——丹参酮ⅡA(TanⅡA)在体外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0、2.0、4.0、6.0、8.0和10.0mg/L)的TanⅡA干预SGC7901胃癌细胞24、48、72h后,用四唑盐(MTT)比色法绘制肿瘤细胞生长曲线。采用以上浓度梯度的TanⅡ干预SGC7901细胞24h,或采用10.0mg/L的TanⅡA干预0、12、24、36、48h,应用碘化丙叮(PI)及AnnexinV双重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SGC7901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用透射电镜直接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TanⅡA干预24h后SGC7901细胞p53的mRNA表达。结果MTT法显示TanⅡA具有良好的抑制胃癌增殖作用,并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显示TanⅡA可使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S期。PCR检测发现随着TanⅡA干预浓度的逐步上升,胞内p53mRNA表达亦逐步上升。结论TanⅡA在体外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达到良好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效应,诱导胞内p53基因表达上调是所涉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混合溶剂构建载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固体脂质纳米递药系统(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NPs),探究SNPs跨肠上皮细胞的转运机理,提高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细胞摄取和跨膜转运效率。  方法  采用甲醇-氯仿混合溶剂制备载胰岛素的水包油包水型固体脂质纳米粒(INS-SNPs)。通过单因素筛选法优化INS-SNPs的处方,并表征最优纳米粒的形态、体外稳定性和药物释放等性质。通过Caco-2细胞考察INS-SNPs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和入胞机制。采用Transwell?单层细胞模型进一步评价纳米粒的跨膜转运效率。  结果  筛选得到的最优处方INS-SNPs的粒径为(145.4±0.5) nm,电位为(?12.9±0.2) mV,载药量为(7.93±0.02)%。INS-SNPs在模拟肠液中展现出良好的胶体稳定性,能持续缓慢释放药物。细胞摄取结果显示,INS-SNPs在与细胞孵育2 h时达到最大的摄取量,较游离胰岛素提高了1.53倍。摄取机制表明,INS-SNPs主要通过网格蛋白和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肠上皮细胞。进一步考察纳米粒跨膜转运发现,跨膜转运效率较游离胰岛素提高了1.54倍,与细胞摄取的提高程度(1.53倍)相当,提示纳米粒具有较好的跨膜转运效率。  结论  本研究采用混合溶剂构建的INS-SNPs能显著提高多肽蛋白类药物跨膜转运效率,展现出较大的口服应用潜力,可为后续口服纳米递药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28-32
目的研究自噬在丹参酮ⅡA抑制晚期糖基化产物(AGEs)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丹参酮ⅡA及AGEs处理内皮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量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和丹参酮ⅡA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表达增加,SQSTM1/p62表达减少,AGEs+丹参酮ⅡA组LC3-Ⅱ表达进一步增加,SQSTM1/p62表达进一步下降。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活性下降,与AGEs组相比,AGEs+丹参酮ⅡA组细胞凋亡率下降,细胞活性增加,AGEs+自噬抑制剂3-MA组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活性下降。丹参酮ⅡA组p-AKT、p-mTOR表达下降,呈时间依赖性。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增强自噬抑制AGEs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 ⅡA)联合顺铂(DDP)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凋亡蛋白Bax与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Bax与Bcl-2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细胞未见凋亡,而两药单用组及联合组均可见凋亡细胞;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可检测到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Tan ⅡA+DDP组凋亡率高于两药单用组凋亡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Bax蛋白在对照组中几乎不表达,而在各药物处理组中均有表达,且两药联合组中表达水平高于两药单用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n ⅡA与DDP二者联合可以增加Hela细胞凋亡率,其中通过增加Bax蛋白的表达,使Bax/Bcl-2比值升高,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低剂量超微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脑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效果。方法以低剂量率超微分割放疗(每0.2 Gy间隔3 min,剂量率为0.066 7 Gy/min)和常规分割(剂量率4~6 Gy/min)2种方法照射脑胶质瘤GL261细胞,分别在第1、2、3天采用彗星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DNA损伤、凋亡、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彗星实验显示低剂量率超微分割放疗可产生与常规分割等效的细胞DNA损伤,2组间各时间点彗星荧光图像的尾部DNA百分含量(tail DNA%)、尾长(tail length)、尾距(tail moment)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胞凋亡、存活情况显示超微分割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较常规分割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率超微分割放疗对脑胶质瘤细胞GL261可产生与常规分割等效的DNA损伤,但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常规分割照射。该现象可能与低剂量率超微分割照射胶质瘤细胞后有不同的DNA损伤修复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