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发病初始阶段,多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表现以消渴证候为主;疾病发展到后期,则阴损及阳,伤及脾肾,脾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水肿、虚劳、关格.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本虚之基本病机,在标实方面多以湿、热、瘀、毒之邪为主,瘀血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始终,湿热蕴结是加重糖尿病肾病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归属中医的“肾消”“淋浊”“水气病”“关格”等范畴。在深入理解伏毒的概念及其特点后,我们发现从伏毒角度能够很好地认识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笔者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伏毒内藏”,这里“伏毒”指的是“湿浊、痰毒、瘀毒、热毒”等,而虚尤其脾肾亏虚乃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根本。因此,“扶正解毒”是本病的总体治则,“扶正”以脾肾为本;“解毒”应分清“伏毒”之特性,用化痰祛湿、祛瘀通络、清热解毒养阴等治法。从伏毒理论入手或许是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由于消渴病日久,耗气伤阴,病情迁延,阴损及阳,渐致痰、郁、湿、热等病理产物瘀阻血脉,津血交换受阻,废物积聚日久成毒,毒(糖毒、脂毒)随邪生入络,伏藏不去。病变涉及全身脏腑和经络,故毒邪贯穿糖尿病肾病的始终,尤以”毒损肾络”为病机核心。现代医学认为,DN发病的过程中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继而加重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也出现临床水肿、蛋白尿、血栓等表现。这与中医消渴病的“毒损肾络”病理变化相似。瘀阻血脉实质上就是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本表现,也就是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共收治糖尿病肾病(DN)58例,分为治疗组38例,治疗组20例。治疗组38例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36~72岁,平均56.6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7.5年,其中2型糖尿病34例,成年晚发1型糖尿病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20例,临床DN18例,肾功能不完全失代偿期9人,血压高14例,水肿20例。对照组均为6年来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DN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75岁,平均55.6岁;病程4~22年,平均病程8年,其中2型糖尿病19例,成年晚发1型糖尿病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12例,临床DN8例。肾功能不完全失代偿期4人,血压高9例,水肿14例。  相似文献   

5.
欧阳忠兴教授补肾活血法为主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欧阳忠兴教授补肾活血法为主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魏华(湖北中医学院1994级研究生武汉430061)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补肾活血法中图法分类号:R587.2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性肾病,临床常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与感染者中医症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及妇科住院病人HPV感染患者标本1577例,按HPV感染者中医带下病的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湿热下注证、脾虚湿盛证、肾虚夹湿证、湿毒蕴结证。观察各中医证型与感染的HPV主要型别的关系。结果:1577例HPV感染者中,湿热下注证794例,脾虚湿盛证513例,肾虚夹湿证143例,湿毒蕴结证84例。结论:本院周边地区hpv感染依次以52、16、58、53、39、51、33型感染为主,中医证型总体上以湿热下注证为主。而湿毒蕴结证的占比以16、18、33、53型感染较高,部分高危HPV型别感染患者随年龄上升以湿毒蕴结证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邓宣刚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1):1030-1030
Ⅳ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常规尿蛋白阳性,伴有水肿和高血压,多呈肾病综合症表现;GFR开始逐渐降低,肾功能逐渐减退的临床综合症。糖尿病肾病又称为肾小球硬化症,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肾脏受累率分别为30%和20%,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58例,并设西药对照组56例进行疗效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将30例病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并配以西药治疗。结果:肝经热盛型,痊愈12例,显效2例;湿毒蕴结型,痊愈8例,显效2例;邪毒阻络、气滞血瘀型,痊愈4例,显效2例。共痊愈24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狐惑”病名出自《金匮要略》中“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病因多为感染湿热虫毒,以咽喉及前后二阴的腐蚀证和目赤为临床特征;伴有发热、形如伤寒。面垢等症状者亦不少见。中医研究认为:本病病因复杂,为阴阳合邪。有源于久居潮湿之地,湿毒侵袭;有因于忧思郁虑而酿湿化热;有饮食不节致脾胃积热、升降失调:诸因均可诱发本病。湿、热、火、每六淫之邪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缠绵难解,蕴久化热。热为阳邪,灼伤津液,毒热蕴结,蒸腐气血,上攻口眼、下注二阴而成溃疡疼痛;外犯肌肤人络为斑,内侵脏腑…  相似文献   

10.
消渴肾病即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日久致肾小球弥漫性硬化的特异性肾损害,亦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吾师南征教授认为,消渴肾病的发生是消渴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积累日久,毒随邪生。毒、虚并存,正邪(毒)交争是消渴肾病的基本病理,毒损肾络,肾元亏虚,肾之体用俱病是消渴肾病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