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酶联免疫反应(ELISA)方法,检测了广西地区368例临床各类肝病病人血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表明,各类肝病的抗HCV阳性率为38.3,%。在急肝、慢迁肝、慢活肝、重肝、肝硬化和肝癌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5.8%(3/19)、23.1%(6/26)、21.2%(7/33)、37.5%(3/8)、44.4%(28/63)和42.9%(94/219)。抗HCV阳性率有随肝病慢性化而增高的趋势,肝硬化和肝癌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P<0.005),且发现HBsAg阴性肝病者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患者。对肝癌患者的调查分析表明,HCV和HBV感染在性别、城乡、民族、文化水平等人群特征分布一致。抗HCV阳性的肝癌患者平均年龄较HBsAg阳性患者高11岁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HI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混合感染率及其HCV RNA的阳性率,为今后HIV患者丙肝筛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IV感染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按结果分成抗-HCV(+)组和抗-HCV(-)组,再用巢式PCR法检测血清的HCV RNA,分析比较HCV RNA阳性率.结果 在300例HIV感染者中,有146例抗-HCV阳性,154例抗-HCV阴性;在抗-HCV阳性组中,HCV RNA的阳性率为78.08%(114/146);在抗-HCV阴性组中,HCV RNA阳性率为26.62%(41/154);ELISA法和巢式PCR法检测HCV感染的符合率为75.67%[(113+114)/300].结论 在广西的HIV感染者中HCV感染状况较严重.对HIV感染者进行丙肝筛查时,为减少漏诊率,建议采用PCR方法检测抗-HCV阴性血清中的HCV RNA.  相似文献   

3.
应用巢式PCR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CV—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否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应用巢式PCR技术和ELISA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50例除外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及抗HCV抗体和乙肝二对半。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中,乙肝二对半阳性37例(92.5%),抗HCV阳性8例(20%),HCV—RNA阳性13例(32.5%),HCV总感染率为35.0%(14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40.0%),2例(4.0%)及3例(6.0%)。在3例HBV—M阴性PHC患者中,HCV—RNA阳性2例。结论:在我国PHC的发生不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还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4.
自然人群血清抗HCV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HCV)-CT 10.511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人群抗HCV阳性率为4.29%(24/560),其中4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为2.11%(8/380),4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8.89%(16/180),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朝鲜族的抗HCV抗体阳性率为6.10%(18/295)。高于汉族2.26%(6/26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的家庭内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村感染 HCV和未感染 HCV的献血员家庭(前者为组 Ⅰ,53户,后者为组 Ⅱ,60户)及无献血史村民的家庭(组 Ⅲ,110户),共计 223户,家庭成员共 666人分三组进行研究,发现组Ⅰ的家庭成员其抗—HCV阳性率(7.36%,12/163)明显高于组Ⅱ(1.11%,2/180)和组Ⅱ(2.48,8/323)(P<0.05).在组Ⅰ中12户存在HCV感染家庭聚集现象,与献血员为配偶关系者,其抗—HCV阳性率 15.22%,显著高于其他家庭成员4.27%(P<0.025).用套式PCR与Southern分子杂交技术对该12户的HCV感染者检测血和体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 HCV—RNA,发现唾液 HCV—RNA阳性者多同时共中检出 HCV—RNA(5/6),2例血及体液 HCV—RNA阳性者其妻均感染 HCV,1户夫妻血及体液中 HCV—RNA均阳性,但其家人 3人均抗 HCV阴性.以上结果提示 HCV存在经唾液的生活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的可能性.本文亦提示 HCV携带者可能为危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区不同人群HCV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应用第二代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新疆地区3012例不同人群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显示:抗—HCV抗体的总阳性率为10.82%(326/3012)。其中以肾透析患者阳性率最高占86.57%,其次为输血、有手术史病人,阳性率为79.34%,吸毒者阳性率为61.54%。我们对326例抗HCV阳性标本又进行了HBsAg、ALT、AST和GGT检测,发现HBsAg阳性率为19.33%,ALT、AST和GGT异常率分别为67.80%、61.96%、48.16%。提示:输血是传播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丙型肝炎患者一般都伴有肝功能异常。为此,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ALT、AST、GGT来筛选献血员对减少丙型肝炎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引物特异PCR法对沈阳地区95例各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及HCV RNA均阳性的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旨在了解本地区HCV基因型分布情况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CV—Ⅱ型感染占58.9%(56/95),Ⅲ型占28.4%(27/95),Ⅱ/Ⅲ混合型感染占11.6%(11/95),未分型占1.1%(1/9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以及肝炎后肝硬化中HCV—Ⅱ型感染分别占63.6%,36.2%,72.7%,87.5%和92.3%;而HCV—Ⅲ型感染分别占27.3%,46.8%,9.1%,0%和7.7%。说明沈阳地区HCV感染以Ⅱ型为主,其次为Ⅱ型及Ⅱ/Ⅲ混合型,HCV基因型与肝病严重程度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219例肝癌病人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如果:HBsAg阳性肝癌抗—HCV阳性率为35%(41/117),HBsAg阴性肝癌为52%(53/102),肝癌抗—HCV总阳性率为42.9%(94/219)。表明:HBV  相似文献   

9.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与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的相关性。方法用FQ—PCR检测115份疑似HCV感染的病人血清HCV—RNA,ELISA法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结果以80拷贝/ml血清为标准,115份标本中HCV—RNA阳性率为54.8%(63/115);抗-HCV阳性率为53.9%(62/115);ALT异常率为40.9%(47/115)。HCV—RNA载量与抗-HCV(+)例数呈正相关(r=0.986,P〈0.01)。HCV—RNA载量与ALT异常例数(r=0.94,P〈0.01)、含量(r=0.624,P〈0.01)呈正相关。结论HCV—RNA载量升高,抗-HCV阳性率相应增加,ALT高于正常值(40U/L)的异常率和浓度也增高,均呈正相关。FQ—PCR法可作为临床检测丙型肝炎的确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PCR法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比较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与ELISA2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和惭型肝炎病毒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标本300份,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bsAg,用RT-PCR检测HCV-RNA和HBV-DNA。结果:抗-HCV阳性标本26例阳性率为8.7%,经RT-PCR检测,HCV-RNA均为阳性,抗HCV阴性的标本中有2例HCV-RNA为阳性。HCV-RNA的阳性率为16%,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和HBV-DNA阳性比率分别为11.3%和12.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应用RT-PCR检测HCV-DNA利于早期诊断,也是筛选献血员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丙型肝炎抗体诊断(EIA)技术对30例单采浆献血员进行血清 HCV RNA、抗-HCV 同步检测,结果显示:①献血员抗-HCV 阳性率(50%)较 HCVRNA 阳性率(33%)高;②在抗-HCV 阳性标本中,OD 值在1.0以止者,HCV RNA 阳性率为86%,OD 值在0.99以下者 HCV RNA 阳性率为25%;③抗-HCV 阴性标本中 PCR 阳性率为22%;该研究表明在 EIA 检测基础上进行 PCR 测定,即节约 PCR 试剂,又可最大限度地阻断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1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肿瘤门诊,收集南宁地区经确诊为肝癌的病人血清标本210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结果:HBsAg阳性肝癌的抗—HCV阳性率为33.6%(40/119),HBsAg阴性肝癌的抗—HCV阳性率为51.6%(47/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992年湖北省武汉、仙桃、荆沙及宜昌等地区献血员血清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12.21%、4.17%,2.27%及0.85%,由武汉向宜昌呈逐渐降低趋势。对武汉地区献血员作抗HCV动态检测,其开展筛查后各阶段抗HCV检出率以1993年后期及1994年最高;1993年初、1995与1996年抗HCV抽查阳性率均在2.0%以下,与武汉市区及近效城镇普通人群检测阳性率相当,但低于HCV感染高发区非献血人群及武汉市区高频度社交商贸人群。  相似文献   

14.
曹珂 《中原医刊》2011,(17):95-96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Ag)诊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疑为HCV感染患者86例,采血半小时内分离出血浆,部分于当日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检测,其余置-20℃冰箱保存,用于HCV—Ag检测。结果HCV—IqNAPCR、HCV-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6.5l%、43.02%、37.21%;同HCV~RNAPCR检测结果显示,HCV—Ag检测符合率89.53%(77/86)、假阳性率3.49%(3/86)、假阴性率6.98%(6/86);抗-HCV检测符合率81.40%(70/86)、假阳性率4.65%(4/86)、假阴性率13.95%(12/86)。结论ELISA法检测HCV—Ag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可明显缩短HCV感染的窗口期,且简捷、价廉,适合大规模筛查和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杨建民  刘为纹 《四川医学》1993,14(8):462-46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5例隐原性肝硬化的血清HCV RNA和HBV DNA,结果两项标志共检出27例,总阳性率77.1%。其中,单项HCV RNA阳性占28.6%(10/35);单项HBV DNA阳性占25.7%(9/25);HCV RNA和HBV DNA双阳性占22.9%(8/35)。表明本地区隐原性肝硬化的发生多与HCV和/或隐匿性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夫妻间水平感染及母子间母乳喂养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筛查健康孕妇的HC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孕妇的血液HCV—RNA,追踪调查HCV—RNA阳性孕妇及其配偶的血液HCV—RNA是否阳性及其肝功能情况。结果 1941例孕妇中,HCV抗体阳性率为3.7%;在HCV抗体阳性孕妇中,HCV—RNA阳性率为3.5%。HCV夫妻间水平感染率为7.1%。27例接受1~6个月HCV—RNA阳性母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没有出现HCV携带者的病例。结论 HCV可以发生夫妻间水平感染,夫妻间水平感染并不是HCV感染的重要途径,母乳喂养与HCV垂直传播无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丙型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7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20例各类乙型肝炎及肝癌抗—HCV、HCV—R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重叠丙型肝炎78例,重叠感染率10.8%,其中肝硬化、重症型肝炎和肝癌重叠感染率分别占15%、17.86%和16%,较急、慢性肝炎(7%、5.1%)高。重叠感染者中HBeAg阳性率(9.38%)较单纯HBV感染者HBeAg阳性率低(28.35%)。提示了丙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是肝炎慢性化—肝硬化—肝癌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丙型与乙型肝炎重叠可抑制HBV的某些标志,降低HBsAg血症。  相似文献   

18.
对36例血液透析病人(HDP)采用抗—HCV—N_(14)试剂盒进行抗—HCV检测,阳性率为25.0%,表明应对我国高危人群中HCV感染予以足够重视,加强对HDP进行抗—HCV、抗—HBC与ALT筛查,减少HCV对血液的污染,以控制输血后肝炎(PTH)的传播是当前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第二代抗-HCV ELISA及RT—PCR法对275例HBsAg阳性的各类肝病患者血清进行了抗-HCV、HCV—RNA检测。结果发现:急性肝炎、慢活肝、慢迁肝、肝硬化、慢重肝及肝细胞癌患者HCV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10.8%、14.1%、17.1%、22.8%、69.2%及22.7%,平均阳性率18.5%。由HCV与HBV重叠感染患者肝功能损害更严重,HCV、HBV重叠感染所致的重型肝炎预后较差。未发现HCV感染对HBV复制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20.
HBV、HCV感染与HCC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病因作用以度两种病毒的相互关系。方法167例HCC组和180例正常组的配对对照研究。结果HCC组中HBV—DNA和HCV—RNA阳性率分别为74.9%度1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和3.9%,HBV—DNA或HCV—RNA阳性以及两者均阳性时发生HC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2.79、30.21和84.00。结论HBV感染除可能有直接致癌作用外,还可与HCV有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