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乳头状腺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同期手术、病理证实的127例原发性肺腺性癌中的5例肺乳头状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类型的原发性肺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影像学上表现的结节或肿块征象在病理组织学上为乳头状的肿瘤以及肺组织被扭曲、破坏的结构;影像学上病变周围出现的磨玻璃状阴影在病理组织学上则反映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或阻塞肺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改变,影像学上出现的卫星结节对应病理组织学上的阻塞性肺炎、细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脓肿。结论肺乳头状腺癌作为肺腺癌的一个亚型发生比例比较少,其生长方式与支气管肺泡癌相似容易被误诊,尤其在细胞活检时更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70例,研究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结果肿瘤中的微乳头结构(MPP)含量和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有着密切关联,大部分患者的肺部影像表现为周围型,较少患者出现中央型。结论病理和临床医师应该充分了解患者肿瘤的形态和影像学特征,对及早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以肺部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为主要表现的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病理形态表现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肺原发DLBCL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肺原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多发团块状磨玻璃样结节影,初始诊断为肺炎,经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最终确诊,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以咳嗽和咳痰为首发症状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行肿瘤标记物、淋巴结彩超、PET-CT、骨髓穿刺活检、病理活检和其他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关治疗。PET-CT检查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伴部分代谢增高,病理形态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非霍奇金DLBCL,起源于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最终诊断为肺原发DLBCL。患者给予R-CHOP方案规律化疗,3个月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团块状结节影消失。结论:肺原发DLBCL患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诊断最终依赖病理形态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肺原发DLBCL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当肺部出现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时应考虑该病。  相似文献   

4.
张华锋  竺王玉  乐涵波 《浙江医学》2023,45(11):1146-1151
目的 探讨CT后处理征象联合外周血清癌胚抗原(CEA)在肺腺癌病变发展中的鉴别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浙江大学舟山医院行CT后处理技术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70例,分析患者CT后处理征象、临床病理特征、术前血清CEA水平与肺腺癌病变发展的关系。结果 170例肺腺癌患者中,浸润前病变28例,浸润性病变14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浸润前病变比较,浸润性病变的CT影像学结节最大径较大,以混合磨玻璃结节及实性结节居多,可出现分叶征、胸膜凹陷牵拉征,且血清CEA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像学结节最大径、混合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是肺腺癌浸润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后处理征象联合外周血清CEA预测值用于鉴别肺腺癌浸润性病变的AUC为0.913,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821,明显高于影像学结节最大径和结节类型(均P<0.05)。结论 CT后处理征象联合外周血清CEA可用于鉴别肺腺癌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2例以弥漫性病变为影像学特点的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病例,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该特殊类型的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2例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5年,加重半年,病程长,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病变,胸膜增厚,两肺多发实变影、磨玻璃影,可见散在小结节影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胸腔镜肺活检病理示黏膜相关淋巴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检测到免疫球蛋白IGH-FR1克隆性基因重排。患者女性,50岁,反复发热、咳嗽,伴有活动后气促;胸部CT示两肺多发大片实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外周血嗜酸细胞显著升高。诊断为嗜酸细胞性肺炎,予激素正规治疗,症状改善,但肺部病变无明显吸收,后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MALT淋巴瘤。结论以弥漫性病变为表现的肺MALT淋巴瘤较为罕见,容易误诊。对于少见病及病灶散在者,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低,肺穿刺活检或胸腔镜活检能获得理想标本,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学、分子基因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 年1月~2019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肺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性腺癌(MIA)患者, 分析其围手术期资料,区分AIS和MIA的CT影像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突变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73例患者,其中AIS 患者25 例,MIA患者48 例,MIA组患者年龄小于AIS组(P=0.016),AIS组中有46.4%的纯磨玻璃结节(pGGOs),MIA组中有 44.4% pGGOs,并在多发GGOs方面显著多于AIS组(P=0.049)。在反映边缘特征的CT影像学方面,AIS组中患者更少出现毛 刺现象(P=0.041),其他影像特征未见明显差异。因AIS组患者行基因检测较少,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方面两 组未见明确差异,Ki-67指数在2.8%的截断点亦无统计学差异,但MIA组有更多的患者Ki-67指数>2.8%。MIA组随访时间明 显短于AIS组,但均未出现复发或死亡病例。结论AIS和MIA患者在手术安全性及随访预后方面都有满意的结果,但在CT影 像特点、基因突变状态及Ki-67指数上仍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炎型肺腺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肺炎型肺腺癌的认识。方法 收集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9例肺炎型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29例PADC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8.7岁。最常见症状为咳嗽(16/29)、咳痰(14/29),有6例表现为支气管粘液溢,绝大多数无异常体征;影像学表现55.2%(n=16)表现为双肺病变,有82.8%(n=24)可见支气管充气征,3例在原发病灶周边可见卫星灶;支气管镜检查管腔内均未发现新生物生长,其中21例(72.4%)经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钳取2~4块肺组织,15/18)、肺泡灌洗液找脱落细胞(10/19)得到病理诊断;肺叶切除术预后显著高于全肺切除、化疗、分子靶向及保守治疗。结论 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支气管粘液溢可能可作为诊断线索,影像学表现与肺炎难以鉴别,肺叶切除术是肺炎型肺癌治疗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过敏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5年2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24例过敏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结果24例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48±13)岁;急性2例,亚急性17例,慢性5例。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体重减轻,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率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斑片影、小叶中心性结节影、马赛克征和网格影或伴蜂窝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示肺泡淋巴细胞增加,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肺泡炎、非干酪性坏死性肉芽肿及间质性肺炎。所有病例避免抗原暴露及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胸部影像学改变明显好转。结论过敏性肺炎诊断困难,大部分病例(急性、亚急性)根据相关抗原的暴露、影像学、BALF的细胞学改变及TBLB病理检查作出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慢性),需要进行外科肺活检而做出临床-影像学-病理的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影像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PPMA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CT多期增强扫描,1例行MR平扫及MR多期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例单发结节型,1例多发结节型,2例实变型,共9个病灶。外围及胸膜下分布8个,另1个占据整个肺左下叶。最大径0.5~17.3cm,平均(4.9±5.0)cm。7例病变均未见出血、钙化,分叶、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各4例,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截断征、晕征、胸膜凹陷征各3例,细小短毛刺、棘状突起、碎石路征、卫星播散病灶、血管造影征、肺叶膨隆各2例;3例呈囊实性,实性成分均以边缘分布为主或内部散在斑片样分布;1例MR白肺征,实性成分弥散加权成像(DWI)明显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明显降低。6例术后病理均为浸润型肺黏液腺癌,分期为Ⅰa期1例,Ⅱa期1例,Ⅲa期4例。1例穿刺活检证实为肺黏液腺癌。结论 PPMA的影像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正确认识其病理学特点,有助于提高对其影像征象的理解和认识。对怀疑肺黏液腺癌的肺实变患者应常规行MR重T2加权像(T2WI)及DWI。  相似文献   

10.
一例54岁不吸烟的女性患者因背部疼痛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下肺肿块。肺部穿刺活检提示腺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肿瘤全身骨转移,确诊为ⅣB期右下肺腺癌(cT4N2M1c)伴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二代测序结果提示EML4-ALK融合(E6:A20),同时伴CCDC148-ALK(C1:A20)、PKDCC-ALK(Pintergenic:A20)和VIT-ALK(V15:A20)融合。患者在接受阿来替尼治疗后第32周出现咳嗽和活动后胸闷,复查CT提示双侧弥漫性磨玻璃影,考虑阿来替尼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在停止阿来替尼治疗并予皮质类固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CT均逐渐改善,但原发性肺部病变增大。采用克唑替尼后,患者在25个月随访期间原发性肺部病变和间质性肺疾病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双肺肺大泡为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特点,分析SS累及肺部的常见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SS患者常见胸部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以双肺肺大泡为肺部影像学表现的SS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青年女性,以呼吸困难、咳血为首发症状入院。查体可见猖獗齿,无其余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显示双肺肺大泡,行风湿系列、角膜染色、唇腺活检及其他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关治疗。患者血清免疫学提示抗SSA、抗SSB和类风湿因子阳性,角膜染色(+),下唇腺病理示每灶淋巴细胞数≥ 50个,最终临床诊断为SS。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继续口服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部CT示双肺肺大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SS作为一种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累及肺部时,肺部的影像学表现也各不相同。当患者胸部CT提示存在双肺不明原因的多发肺大泡时,应考虑SS的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漏诊、误诊及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LCH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随访资料,总结本病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相继出现多囊肺、皮肤溃疡、尿崩和泌乳等典型症状。皮肤病理学检查发现真皮内密集分布的单个核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a(+)。随访7年,最终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结论:LCH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和影像学等方法。成人LCH患者多系统重要器官受累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COP)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COP的诊断水平、尽量做到避免或降低漏诊、误诊,达到有效治疗。方法 对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研究。结果 本例患者因“反复咳嗽、胸闷5月余”就诊,先后经抗结核、抗感染及抗真菌治疗后病灶增多,最后经皮肺组织活检术,病理结果提示机化性肺炎,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机化性肺炎后考虑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经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近10个月后停药,病灶基本吸收,停药后定期复查,随诊2年后无复发。结论 本病例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及无创检查难以诊断本病,明确诊断需及时尽早行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有创检查,从而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40-43
目的 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9 年15 例PAP 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暴露、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等)。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肺功能提示弥散功能下降,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双肺间质性改变,典型特征为“铺路石征”“地图征”改变。确诊主要依靠肺活检或肺泡灌洗液病理明确。9 例患者进行全肺灌洗术治疗,1 例患者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缓解。结论PAP 是一种少见的间质性肺病,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在诊断PAP 时常常出现误诊漏诊。熟悉掌握PAP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可以减少PAP 的误诊漏诊,更好地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15.
薛海仪  李为民 《西部医学》2014,26(9):1131-1134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诊治思路及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活检术(TBLB)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最初被确诊为“肺部感染”并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男性患者,采用TBLB方式,对其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COP,给予泼尼松治疗,规律药物减量,追踪随访。结果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先后2次药物减量过程中病情复发,经再次加大药物剂量,患者症状缓解,病情稳定。随访2年,至撰稿日仍予激素维持量治疗。结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差,确诊需病理活组织检查证据,可按照病变部位情况选择活检方式。对COP应用激素治疗反应好,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6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检或胸腔镜肺活检证实的PAP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观察了全肺灌洗治疗PAP的效果。结果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体征正常或无特异性。胸部CT可表现为“地图”样、“铺路石”样或间质纤维化改变。5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沉淀物PAS染色阳性。全肺灌洗治疗的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或)肺活检是确诊PAP的重要方法.典型的胸部CT呈“地图”样和“铺路石”样改变。全肺灌洗是治疗PAP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0例临床疑诊的肺癌患者,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采用钳检、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以确定诊断率和病理类型。结果 180例肺癌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病理确诊160例,其中中央型肺癌127例,周围型肺癌33例。20例纤维支气管镜病检假阴性,其中中央型肺癌5例,周围型肺癌15例,最后通过手术、脱落细胞检查、院外活检等方式确诊。本组鳞癌占50%,腺癌占27.22%,小细胞癌占17.22%,其它类型占5.56%。结论联合采用钳检、刷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与单一方法取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泡灌洗技术可提高镜检阳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隐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隐球菌肺炎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误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隐球菌肺炎的诊治经过。结果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月,规范抗结核治疗1月,咳嗽、咳痰无改善入院。实验室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真菌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见新型隐球菌生长,对两性霉素、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2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隐球菌肺炎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原学检查及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162-166+封三
IgG4 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其肺部表现包括肺实变、支气管血管束增厚、间质受累等。为提高对IgG4 相关性肺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回顾分析了1 例病理确诊的IgG4 相关性肺疾病,同时复习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患者男,52 岁,以肺弥漫性实变起病,经我院CT 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活检组织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伴小区席纹样改变,浆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免疫组化示数目众多的浆细胞(+),IgG4(+)。血清IgG4 水平示3200.0 mg/dL[(3.0~201.0)mg/dL]。诊断IgG4 相关性肺疾病,予甲泼尼龙片口服,5 个月后胸部CT 复查示肺部病灶较前吸收。血清IgG4 浓度升高和淋巴细胞增多的病理证据是IgG4-RD的特征性表现,是正确诊断的必要条件。IgG4-RD 对激素治疗敏感。报道这一例仅累及肺部的病例及文献复习以提高对IgG4 相关性肺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