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病伴乙肝病毒(HBV)阳性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护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抽取182例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病人中,乙肝防治知识得分≥9分的病人58例,总知晓率为31.87%,各知识点知晓率为14.83%~71.98%;不同学历、职业、居住地、平均月收入的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309、11.927、4.347、8.14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中专(OR=2.14,95%CI:1.25~3.66)、大专及以上(OR=2.67,95%CI:1.46~4.86)、企事业单位人员(OR=2.37,95%CI:1.56~3.61)、月收入3 000~5 000元(OR=2.29,95%CI:1.51~3.48)、月收入≥5 000元(OR=2.67,95%CI:1.45~4.91)、居住地为城镇(OR=2.23,95%CI:1.50~3.31)均为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独立因素。结论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高收入、高学历及城镇居民知晓率略高,应通过丰富多样、多渠道的针对性健康宣传教育,提高甲状腺病伴HBV阳性病人的乙肝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初产妇乙肝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315名初产妇进行有关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的相关资料。结果调查初产妇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24.2±6.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共202人,占64.1%(202/315),HBs Ag携带者占10.2%(32/315);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4.0%(170/315),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为44.8%(141/315),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职业、配偶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初产妇对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68、8.272、14.146、10.520、8.253,P 0.05);多因素结果得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产妇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是高中及以下水平的3.785倍(OR=3.785,95%CI=1.112~12.865),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的知晓率是工人、农民、个体户、服务员等的6.472倍(OR=6.472,95%CI=1.425~29.360),自身为HBs Ag携带者的知晓率是未携带者的8.412倍(OR=8.412,95%CI=1.508~40.123)。结论文化程度、职业、是否HBs Ag携带者是初产妇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80例肝癌病人的218名一级亲属进行乙肝防治知识调查,了解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18名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中,乙肝防治知识得分最低为8分、最高为19分,平均(10. 84±2. 84)分,其中≥12分104人,知晓率为47. 71%(104/218)。各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在22. 02%~61. 93%之间;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有无乙肝既往史、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 483、15. 532、15. 277、14. 209、22. 751,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 025)、文化程度(OR=1. 347)、职业(OR=1. 842)及有无乙肝既往史(OR=2. 218)、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OR=2. 012)是影响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P 0. 05)。结论肝癌病人一级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乙肝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妇科首次住院病人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使用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对348例妇科首次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348名调查对象年龄最低18岁、最高60岁,以35~岁组为主,学历以高中或中专为主,职业以商业类为主,户籍以农村为主,婚姻状况以已婚/离异、丧偶为主,家庭人均月收入以1 000~3 000元为主,未接受梅毒宣教的病人占75. 9%;医疗费支付方式以医保为主。总体知晓率为53. 7%(187/348),各条目知晓率在32. 7%~66. 4%之间。不同学历、职业、户籍、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支付方式及是否接受过梅毒宣教的妇科首次住院病人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837、13. 973、11. 212、19. 737、6. 918、24. 902,P 0. 05);学历越高,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705、8. 653,P 0. 05);学历(OR=1. 322,95%CI=1. 214~4. 332)、职业(OR=2. 112,95%CI=1. 8. 54~6. 776)、户籍(OR=1. 711,95%CI=1. 323~4. 423)、家庭人均月收入(OR=0. 564,95%CI=0. 302~1. 423)、医疗费支付方式(OR=0. 664,95%CI=0. 321~1. 534)及是否接受过梅毒宣教(OR=0. 513,95%CI=0. 312~1. 387)等是妇科首次住院病人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妇科首次住院病人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学历、职业、户籍、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支付方式及是否接受过梅毒宣教等是妇科首次住院病人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的重要因素,应针对不同层次的病人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宣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6名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旨在提高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对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进行调查和干预。结果干预前,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2.58%,各知识点知晓率为15.05%~56.99%。干预后,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0.97%,各知识点知晓率为54.84%~98.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828、53.254、99.108、255.065、164.670、142.241、97.519、145.513、154.771、58.994、112.421、97.181、87.461,P0.05);干预前,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对乙肝相关态度百分比为24.19%~44.09%,干预后相关态度百分比为61.29%~8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6、85.132、149.094、80.698,P0.01);干预前,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对乙肝相关行为百分比为22.58%~44.09%,干预后相关态度百分比为73.65%~8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450、43.338、97.18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2.382,95%CI:1.429~3.971)、年龄(OR=2.134,95%CI:1.453~3.133)、居住地(OR=1.902,95%CI:1.280~2.826)是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肝癌伴HBV阳性病人直系亲属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较低,经过实施护理健康宣教后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升高,对乙肝相关态度、行为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及对艾滋病、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表,收集神经内科实习护生一般资料及对艾滋病、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84名护生中,发生针刺伤62名,发生率为21. 83%,其中发生针刺伤1次为51名,占82. 26%; 2次为10名,占16. 13%;≥3次为1名,占1. 61%。艾滋病、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总分≥14分为225名,知晓率为79. 22%,各条目正确率在47. 53%~98. 24%之间;不同学历及是否接受学校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实习岗前是否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实习期间是否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对神经内科护生对艾滋病、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797、7. 027、11. 856、27. 962,P 0. 05);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学历(OR=1. 13,95%CI:0. 84~3. 67)、是否接受学校职业防护知识培训(OR=1. 39,95%CI:2. 16~4. 86)、实习岗前是否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培训(OR=1. 44,95%CI:1. 11~4. 38)是影响神经内科护生艾滋病、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神经内科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较高,护生对艾滋病、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程度处于中上水平,学历、是否接受学校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和实习岗前是否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是影响护生对艾滋病、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早产儿家长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在涪陵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242名早产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乙肝防治知识知情情况得分(7.15±2.84)分,≥8分150名,知晓率为61.98%;不同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及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是否HBsAg携带者的早产儿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17、6.286、6.889、5.099,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中专(OR=1.308,95%CI:1.101~4.865)、大专及以上(OR=4.170,95%CI:2.392~17.779),个人月收入:3 000~4 999元(OR=1.024,95%CI:0.803~3.114)、≥5 000元(OR=3.751,95%CI:1.677~8.390),接种过乙肝疫苗(OR=2.118,95%CI:1.543~7.186)及HBsAg携带者(OR=2.246,95%CI:1.668~8.363)是早产儿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早产儿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和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18名护理人员进行有关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受访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6. 43±6. 35)岁,大专占47. 71%(104/218),5年以下护龄占42. 20%(92/218),护士占44. 95%(98/218); 85. 32%(186/218)接受过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培训,30. 28%(66/218)表示不了解标准预防知识;标准化总分为46. 53~96. 17(78. 75±7. 49)分,处于较好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比重最高,占34. 86%(76/218),不及格所占比重最低,占5. 50%(12/2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培训(OR=34. 39,95%CI=14. 968~79. 075)、职称(OR=0. 22,95%CI=0. 098~0. 558)和护龄(OR=0. 34,95%CI=0. 143~0. 709)是影响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处于一般水平,接受过培训、高职称和高护龄护理人员对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应加强专项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麻疹住院患儿家长对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对满足患儿家长开展护理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保定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242名麻疹住院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42名麻疹住院患儿家长中麻疹相关知识得分≥10分为96名,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9.67%(96/242)。麻疹相关知识条目回答正确率为11.98%~70.66%;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的麻疹住院患儿家长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28.661、34.459、5.59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030,95%CI:1.261~3.267)、文化程度(OR=4.284,95%CI:1.859~9.875)、职业(OR=2.380,95%CI:1.513~3.743)、居住地(OR=2.147,95%CI:1.286~3.456)是麻疹住院患儿家长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麻疹住院患儿家长对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应根据住院患儿家长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麻疹相关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KISH表入户抽样,通过问卷星或纸质形式填写问卷,应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各个因素和知晓率的关系。结果 共收集6885份有效问卷,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5.42%;女性知晓率低于男性(64.28%比66.43%,χ2=129.814、P<0.001);城市户籍人群知晓率高于农村户籍人群(66.46%比63.44%,χ2=339.470、P<0.001)。未婚(OR=0.86),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OR=0.64)、初中(OR=0.52)和高中/中专/技校(OR=0.74)、无/不清楚肿瘤家族史(OR=0.51)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程度更低;男性(OR=1.24)、年龄14~24岁(OR=2.14)和25~44岁(OR=1.49)、企业/商业/服务人员(OR=1.29)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程度更高。居民对癌症规范化诊疗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67.87%),对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57.11%),癌症早诊早治知识、癌症相关基本知识和癌症预防知晓率分别为67.71%、66.09%和66.06%。结论 江西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加大癌症防治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传统天然产物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多种药理活性,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方向,设计了一系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衍生物,借助分子模拟平台Discovery Studio,以Aβ蛋白、Tau蛋白为靶蛋白,筛选出5种衍生物6a~6e。并通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合成,用硫碘素T检测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a在100 μmol/L浓度下,对于两种靶蛋白的聚集都有抑制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治1例十二指肠降部间质瘤并皮肤软组织转移,结合文献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随访3个月未再排黑便.结论胃肠间质瘤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宜行手术切除,根据良恶性程度选择手术方式.确诊胃肠道间质瘤必需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20.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