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波 《中国医药导报》2009,6(8):107-107,110
五官科学在临床教学中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为培养21世纪的医学创新型人才,教学中应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五官科教学中,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免疫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21世纪,为适应新世纪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会创造为主;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从而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笔者谈谈自己在免疫学教学中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些做法与体会。1层层设疑,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  相似文献   

3.
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创新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学生,与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在基础药理学教学中结合临床药理学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生理学教学中,尝试使用整合法、微创法和替代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其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理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理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方法 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提问、联系临床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设置“悬念”、开展临床讨论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德育教育融于教学之中并以教师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结果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事业心。结论 生理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1认清误区,转变观念目前有些教师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认识:(1)创新是天才的专利,并非人人皆备;(2)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即培养另类人才。不少教师倾向于把传授知识看作是“看得见的硬任务”,认为培养创新能力是“摸不着的软任务”,一味追求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  相似文献   

7.
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实验课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的抽象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中等卫校病理实验课教学中,有一些学生不重视上实验课,认为实验课是课本内容的重复,而导致其厌学。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着眼于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通过思维训练与创新,定位于将高职学生,特别是初中后五年制高职生培养成现代社会需要的学习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如何在高职生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创新思维和逻辑训练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素质的重要教学内涵。《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由于其本身逻辑性强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创新。本文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思维训练与创新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从教师更新观念,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发展学生创造力、想像力,重视个性教育等方面阐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为了使德育教学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的教育目标,本文论述了教师在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开设具有挑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开创学生生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等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激发起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