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1例IE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26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2例,吸毒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11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心脏手术。结果术后因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2例出现瓣周漏,再次行瓣膜置换,无晚期死亡。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早期诊断和积极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经验和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其中无原发心脏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1例,右心室异物1例.术前超声检查赘生物形成14例,血培养阳性4例.全组病例中行心脏缺损矫正修补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瓣膜成形术3例,异物取出1例.结果全组病例均无术中死亡,1例术后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早期死亡,16例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14年,预后良好,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它降低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死亡率.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恢复瓣膜功能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 保守治疗1例痊愈出院,手术治疗50例,其中急诊手术5例,手术原则是清除感染灶及赘生物,矫治原发心脏畸形并重建受损心内结构.术后早期l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8个月~ 12年,患者心功能改善,无远期死亡及心内膜炎复发.结论 个体化选择手术时机、敏感有效的抗生素及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是治疗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术.结果 39例患者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2.51%,其余远期效果良好.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其病死率较高,对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内科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90%,本组手术治疗病死率为2.51%(P<0.001),差异有显著性.外科治疗可减少心脏功能的损害,避免不可逆的器官损害和感染的扩散,明显降低病死率.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正确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手术治疗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无基础病变4例。术前血培养阳性7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7例。心脏缺损修补3例,瓣膜置换17例,其中单瓣置换13例,双瓣置换4例,均为机械瓣膜。结果1例因低心排死于术后第7天,19例康复出院,随访时间2个月-7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病灶、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黄飞琼  高玲  李仲智 《北京医学》2000,22(3):163-165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患儿均使用多种抗生素,感染性心内膜炎(IE)未能控制,体温下降。于感染活动期手术治疗,摘除心内赘生物并纠正心内畸形。结果 4例患儿施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效果满意,术后无复发。结论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经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时,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8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6例,女性36例.年龄3~58岁,平均(29.03±11.97)岁.术前血培养阳性35例(38.0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草绿色链球菌13例,其他细菌7例.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心内膜赘生物69例,瓣膜穿孔3例.所有患者均合并原发心脏疾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55例,先天性心脏病36例,左心房粘液瘤1例.对92例患者全程采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行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80例.手术中清除所有感染灶,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术36例,心瓣膜置换术55例,左心房粘液瘤摘除术1例.结果 术后85例(93.48%)心功能明显改善,痊愈出院,早期死亡6例.随访71例,随访3~12个月,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级53例,Ⅱ级18例.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做到早期诊断,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原则,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海晨  薛武军  耿希刚  闫炀  刘淼淼 《医学争鸣》2008,29(20):1876-1878
目的:回顾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1998.1/2008-3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3例,男69例,女24例,年龄8~63(38.8±12.5)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30例(32.2%),瓣膜病变58例(62.3%),无基础病变5例(5.5%).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及赘生物,并纠治瓣膜病变和心脏畸形.其中择期手术80例(86%),急诊13例(14.0%).术前术后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5.4%),术后随访时间3~72 mo,随访78例(87.6%),均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Ⅰ级61例,Ⅱ级17例.结论:早期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的手术矫治和内外科的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林  罗昭全  赵雄飞  张伟 《四川医学》2012,33(2):274-27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时机,提高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毁损瓣膜置换、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术。结果 42例患者术后早期成功39例,死亡3例,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病死率。而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疾病,以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多见(87.5%);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75.0%);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段。12例患者行内科抗生素治疗,治愈7例,显效3例,死亡2例;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早期发现和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治愈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