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方法: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全麻下行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结果:24例患者均发现三叉神经有血管压迫,其中小脑上动脉16例,小脑前上动脉5例,小脑前下动脉2例,静脉1例.18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5例明显改善,1例部分改善.随访2年,1例复发.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鼻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乙状窦后入路,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例,手术中用0°和30°鼻内镜确认责任血管,推移并垫入Tfelon棉絮。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有效率97.2%。其中责任血管小脑前上动脉14例占38.9%,小脑前下动脉10例占27.8%,小脑后下动脉7例占19.4%,基底动脉2例占5.5%,小脑前上动脉并岩静脉3例占8.4%。结论鼻窦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保留神经功能完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CT排除继发性面肌痉挛.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后,以Teflon棉分离血管与面神经.结果:本组术中均能见到动脉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处(REZ),其中小脑前下动脉30例(50%),小脑后下动脉24例(40%),椎动脉1例(1.7%),多根血管压迫5例(8.3%).术后42例症状立即消失,17例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仍未缓解者1例,术后1年复发者1例.常见并发症包括发热、头晕、头痛、呕吐52例,听力下降1例,脑脊液漏l例,切口感染6例.结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判断责任血管并以Teflon棉与面神经分离,同时防止术后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产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26例患者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总体有效率86.67%。术中见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14例,小脑前下动脉7例,岩上静脉及其分支6例,3例患者术中未见明确责任血管;术后并发症:低颅压5例,脑脊液鼻漏1例。平均随访(20.53±12.41)个月,复发率为3.33%(1/30)。 结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操作较易掌握,复发率低。小脑上动脉与小脑前下动脉是最常见的责任血管,术中应仔细辨认责任血管并对三叉神经充分减压,术后应注意低颅压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06年以来收治,并经神经内镜辅助行微血管减压术的3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手术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0例病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6~59岁(平均51.1岁).发病率右侧:左侧=1.18:1.总计39条责任血管中,动脉接触25条,动脉压迫6条,静脉接触与压迫8条.2条责任血管者9例(30%),小脑前下动脉16例次.小脑后下动脉10例次,椎动脉压迫3例次,基底动脉压迫2例次,静脉压迫者8例次.随访时间1月至2年.28例术后1月内症状完全消失(93.3%),另2例术后症状改善,需结合药物控制(6.7%),其中1例术后3月症状消失,无需服用药物.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动脉性血管接触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主要发病原因,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是其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微血管减压术,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手术方法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术中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包括小脑上动脉(25例)、小脑前下动脉(6例)和静脉(1例);32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6例,6例仍有轻微疼痛.术后出现短时期眩晕13例,单纯疱疹者5例,术后面部麻木4例,同侧听力下降2例,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提高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不遗漏责任血管,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析其发病原因、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脑前下动脉压迫25例,小脑后下动脉压迫7例,无法判定责任血管名称3例。面肌痉挛抽搐停止30例,明显减轻2例,1例改善不明显,无效2例。术后12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3例出现不完全性面瘫,6例患侧听力下降,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创伤小,治愈率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的疗效 ,分析血管受压程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系统性地回顾分析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 3 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结果 早期痊愈 3 7例 ( 94 9%) ,部分缓解 1例 ( 2 6%) ,无效 1例 ( 2 6%) ,无手术死亡。但随访 2~ 8年后 ,痊愈 3 3例 ( 84 6%) ,部分缓解 3例 ( 7 7%) ,无效 3例 ( 7 7%) ;复发 4例( 10 8%)。在晚期痊愈的病人中 ,三叉神经受动脉压迫出现明显压迹的 2 9例痊愈 2 7例 ( 93 1%) ,而神经与动脉或静脉接触而无压迹的 10例仅痊愈 6例 ( 60 %)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对神经受动脉压迫而出现明显压迹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术中发现96.9%的患有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压迫或接触,手术总有效率达93.8%。并发症发生率为3.1%。复发率为3.1%。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是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治疗;手术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等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面神经根部的显微解剖,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提供相关资料,结合临床,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将10例20侧尸头(男性5例,女性5例)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方法进行显微解剖,分别对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上部及前下部毗邻关系进行观察、测量;收集自2008年7月—2012年8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208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就诊时间及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分别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尸头解剖:面神经根部受临近血管压迫或接触时全部位于面神经根前下部,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占71.43%(5/7),小脑后下动脉占14.29%(1/7),椎动脉占14.29%(1/7).临床资料:A组治愈率为92.77%(77/83),有效率为96.39%(80/83),B组治愈率为91.20%(114/125),有效率为96.00%(120/12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A组听力减退发生率为7.23%(6/83),术侧听力完全丧失(经营养神经及高压氧等治疗术后半年未恢复)发生率为1.20%(1/83),迟发性面瘫发生率为8.43%(7/83),B组听力减退发生率为0.80%(1/125),术侧听力完全丧失发生率为0.00%(0/125),迟发性面瘫发生率为1.60%(2/125).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为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熟练掌握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部的显微解剖,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左侧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痛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13例,在行左侧三叉神经或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同时行迷走神经、左侧延髓微血管压术,观察病人术前、术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种类、剂量的变化。结果术中发现小脑后下动脉及分支从前下方向上压迷走神经6例,从前上方向下接近或压迫迷走神经5例,椎动脉主干从前方挤压或牵拉迷走神经腹侧2例。5例病的高血压病得到治愈,8例病人的高血压病得到好转。结论左侧迷走神经、廷髓MVD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病。术中解除血管节律性搏动对迷走神经及延髓腹外侧的刺激可以提高左侧迷走神经、延髓MVD在原发性高血压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场3T磁共振三维循环相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技术联合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3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三叉神经痛病人资料纳入研究,术前均行3D-FIESTA联合3D-TOF-MRA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图像进行三叉神经和血管关系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3例中术前MRI诊断和术中金标准诊断动脉血管压迫阳性分别是52例(82.5%)和55例(8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其中术前MRI判读压迫40例,接触9例,可疑接触3例,责任血管包括来自小脑上动脉的21例(40.38%),小脑前下动脉的12例(23.07%),小脑后下动脉6例(11.53%),椎-基底动脉的8例(13.56%),三叉神经周围有明确的血管影但来源不明的5例(9.61%)。术中发现, 23例(41.82%)责任血管来自小脑上动脉,14例(25.46%)来自小脑前下动脉,5例(9.09%)来自小脑后下动脉,9例(16.36%)来自椎-基底动脉的, 4例(7.27%)来自无名血管的压迫。对照手术结果,63例中,术前MRI结果(责任血管判定错误或阴性)与术中诊断不符15例(23.81%),术前无压迫而术中表现为小脑上动脉压迫3例(4.76%),小脑后下动脉1例(1.59%),椎-基底动脉2例(2.17%),静脉压迫或蛛网膜粘连4例(6.35%),其余5例(7.94%)为责任血管判定不符。结论:利用高场3T磁共振的3D-FIESTA技术联合3D-TOF-MRA成像结合多方位重组技术可以清晰分辨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位置关系,帮助微创手术治疗提供精准的影像学依据,但是受部分容积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责任血管的认定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 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 (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 (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舌咽神经痛解剖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第5、7、8、9、10脑神经根的动脉供应及它们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探讨5、9神经痛和半面痉挛的原因。方法:解剖了45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标本,从背腹两面观测第5、7、8、9、10脑神经根的滋养动脉及这些脑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制 关系。结果:三叉神经根的滋养动脉主要源于基底动脉发出的脑侨外侧动脉,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前动脉发支供应,舌咽、迷走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后动脉和椎动脉发支供应,三叉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小脑上动脉)接触的占50%,形成压迫的占12.5% ;面神经根被邻近血管(小脑下前动脉)压迫的占24.5%,与邻近血管接触的占14.3%;舌咽,迷走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小脑下后动脉)接触的占24.4%。结论: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舌咽神经痛的是这些神经根受到邻近动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间经临床手术证实的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图像,运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及多方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分析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空间关系及责任血管起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MRI均能明确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一致;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上动脉(SCA)16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3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3例,岩静脉2例,桥脑横静脉1例,小脑上动脉及岩静脉同时压迫2例,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静脉共5组血管分支压迫1例;神经根进入区(REZ)是三叉神经最易受血管压迫的部位.结论 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并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及责任血管起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显示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管相关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平扫、桥小脑角区高分辨3DTOF和3DFIESTA序列扫描。分析MRI显示病变责任血管,并追踪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发现责任血管,右侧22例,左侧16例,分别为小脑上动脉25例,小脑下前动脉9例,小脑下后动脉3例,椎动脉1例。结论:MRI 3DTOF和3D-FIESTA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的显示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临床术前准备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磁共振FSPGR血管成像技术研究三叉神经痛与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2009年5月前收治的患者40例(A组),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2009年5月以后收治的患者40例(B组),采用3D-TOF及FSPGR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三叉神经痛与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3D-TOF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2.5%(33/40),B组患者采用3D-TOF及FSPGR序列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5%(39/40),两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SPGR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责任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结论磁共振FSPGR序列血管成像是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最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年龄、症状及基础病变基本相同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疼痛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优于射频热凝术。结论: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患者接受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