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确定不同亚型的子宫内膜癌的基因突变谱,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分级的性能。方法:随机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病例进行组织学分型和病理分级后,对ARID1A,PTEN,PIK3CA,KRAS,CTNNB1,PPP2R1A,BRAF,TP53,和PPP2R5C进行测序。结果:与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EEC)相比,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EEC-3)发现了更高频率的PTEN,ARID1A,PIK3CA,KRAS,PPP2R1A,和TP53突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EN和TP53突变可以显著区分EEC-3和低级别EEC。子宫浆液性癌(ESC)病例中,TP53(67.6%)和PPP2R1A(43.2%)突变构成了这个亚型的主要突变类型。然而未发现任何可用于区分ESC和ECC-3的回归模型。TP53(67.6%)和PPP2R1A(43.2%)突变构成了子宫内膜癌肉瘤亚型的主要突变类型。PTEN突变可以显著区分EEC-3和癌肉瘤,还可以显著区分ESC和癌肉瘤。结论:明显的分子特征可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类,使诊断更具有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对 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PR。【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及ER和PR同时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5 6 6 %、81 9%、5 3 0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阳性率高于绝经后 (P <0 0 5 )。子宫内膜癌Ⅰ期ER、PR阳性率高于Ⅱ期以上者 (P <0 0 5 )。子宫内膜癌组织高分化的ER阳性率高于中低分化 (P <0 0 5 ) ,而PR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不大 (P >0 0 5 )。【结论】子宫内膜癌ER、P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 ,对指导术后内分泌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MLH1蛋白在6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失表达情况,并分析hMLH1蛋白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存在hMLH1蛋白失表达,其失表达率为29.5%。hMLH1失表达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较好(P=0.047),临床预后较好(OR=5.458,P=0.025),hMLH1失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独立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P=0.006)。【结论】hMLH1基因功能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代表较良好的预后,hMLH1失表达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发生率、病因、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5例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发生率为3.2%(45/1389);异期癌两癌发生间隔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19年;间隔5年以上者62%(16/26);子宫内膜癌合并生殖器官恶性肿瘤53%(24/45),其中大部分为同期癌(19/24);合并乳腺癌16%(7/45);合并大肠癌11%(5/45)。先期癌的临床分期中、早期者87%,治疗均采用相应的根治性治疗,其中31%(8/26)有放疗史,23%(6/26)有化疗史。本组多原发癌的治疗,全部为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为63%。【结论】①必须警惕子宫内膜癌合并生殖器官、乳腺、大肠等器官多原发癌的发生;②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病因可能与共同的胚胎来源、共同的雌激素受体、放射线、抗癌药物的使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子宫内膜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MLH1蛋白在6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失表达情况,并分析hMLH1蛋白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存在hMLH1蛋白失表达,其失表达率为29.5%。hMLH1失表达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较好(P=0.047),临床预后较好(OR=5.458,P=0.025),hMLH1失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独立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P=0.006)。【结论】 hMLH1基因功能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代表较良好的预后,hMLH1失表达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实验组中5个微卫星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第5、第8外显子突变情况,并进行突变测序。结果PTEN的突变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PTEN突变已经有了显著性的改变;PTEN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2例(2/11,18.2%)DNA测序发现PTEN突变发生在PTEN外显子8的poly(A)区域;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高度相关(χ2=18.06,P<0.01)。结论PTEN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是I型子宫内膜癌中重要的分子事件,二者在内膜癌中高度相关。可能存在由于MSI导致PTEN核苷酸重复序列突变增加的致癌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Pokemo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不同类型EC组织中Pokemon表达与p53突变的关系,为寻求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理科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的子宫内膜存档石蜡标本共98例(其中EC 58例,正常内膜组织20例,非典型增生内膜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每例切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Pokemon和突变型p53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okemon在正常内膜组织、非典型增生内膜组织、EC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25.00%(5/20)、60.00%(12/20)、93.10%(54/58),表达程度逐渐增强(P均<0.05);Pokemon在Ⅱ型EC组织的阳性率97.14%(34/35)高于Ⅰ型的阳性率86.96%(20/23)(P=0.018);Pokemon在Ⅲ~Ⅳ期、Ⅱ型及Ki-67增殖指数≥50的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程度较高(P=0.012、0.023、0.029);Ⅱ型EC组织中,Pokemon和突变型p53的秩和相关系数rs=0.669(P=0.000)。结论 Pokemon的高表达引起突变型p53表达上调,可能是Ⅱ型EC的致癌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连反应(MSP)方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hMLH1蛋白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hMLH1基因蛋白表达分别为51.4%(19/37),85%(17/2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别为43.2%(16/37),15%(3/20)。发生甲基化的1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4例蛋白表达阴性,发生甲基化的3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2例蛋白表达阴性。hMLH1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G1,G2,G3)有关,与肿瘤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和宫颈浸润无相关性,hMLH1的甲基化与上述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缺失密切相关,hMLH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前瞻性分子危险分类法(proactive molecular risk classifier for endometrial cancer,ProMisE)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分为DNA聚合酶ε催化亚基POLE核酸外切酶域突变型、错配修复缺陷型、p53野生型和p53突变型。本文就ProMisE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特点,为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预防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同一家系两代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同一家系两代子宫内膜癌患者共4例, 先证者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 4年后该家族另外3人(其母、两个妹妹)于同一年内先后发现子宫内膜癌,4例患者发病年龄44~75岁,平均52.3岁。其母亲发病在绝经后,三姐妹发病均在绝经前。三姐妹中2例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 1例体检时发现子宫内膜癌就诊,其母亲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4例患者均在术前诊刮病理检查即发现子宫内膜癌;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化疗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至今均全部存活, 未发现复发。结论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发病时间早、发病率较高,早发现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2010年广东省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协作医院的子宫内膜癌病例,对术前检查血清CA19-9并行分期手术者2 3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Ⅲ和Ⅳ期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血清CA19-9阳性率分别为17.4%、32.9%、39.5%和44.3%。随着分期的增加,CA19-9阳性率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9-9阳性与组织学类型不相关(P>0.05);术前血清CA19-9阳性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腹水细胞学阳性、宫颈间质浸润、淋巴脉管间隙受累、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手术病理分期晚期是术前血清CA19-9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9-9水平的变化是预测子宫内膜癌病理高危因素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突变型α L 艾杜糖醛酸酶基因 (IDUA)cDNA ,为体外表达、鉴定突变的性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野生型pcDNA3 IDUA为基础质粒 ,采用双引物法体外定点诱变技术 ,引入突变E40 4X。【结果】突变区域经PCR SSCP和测序证实诱导突变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突变型IDUAcDNA ,可用于下游的体外表达 ;此定点突变技术具有简便、诱变效率高等优点 ,是体外构建突变型基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 E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法对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B组)及正常健康妇女(C组)各60例进行血清中HE4的含量测定,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FIGO分期与血清HE4水平的关系,并对比A组治疗有效者治疗前后H E4水平。【结果】A组血清H E4显著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0.01)。A组患者术前血清HE4浓度随子宫内膜癌的临床FIGO分期提高而提高,各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A组 H E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血清 H E4水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辅助诊断、判断恶性程度及是否转移、观察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在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ET方案)化疗敏感性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作用。【方法】 对接受E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24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HER-2+和Basal-like 3个分子亚型,分析3个分子亚型患者的病理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差别。【结果】 244例患者中,167(68.4%)例为Luminal亚型,43(17.6%)例为HER2+亚型,34(13.9%)例为Basal-like亚型&#65377;Basal-like亚型与HER2+亚型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分别为29.4%、25.6%,明显高于Luminal亚型的12.0% (P = 0.011)。Basal-like亚型与HER2+亚型患者,特别是新辅助化疗后仍有癌残留的患者,其5年无病生存率(DFS)明显低于Luminal亚型(P < 0.05)。Basal-like亚型与HER2+亚型患者,特别是新辅助化疗后仍有癌残留的患者,其5年总生存率(OS)亦明显低于Luminal亚型(P<0.05)。获得pCR的乳腺癌患者5年的DFS和OS均明显高于化疗后仍有癌残留的患者(P值分别为P < 0.001,P=0.003)。【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能作为乳腺癌的病理完全缓解独立预测因子。相比于Luminal亚型,Basal-like亚型和HER2+亚型的pCR率更高,但远期生存率却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膜反向斑点杂交法在广东人G6PD基因6种常见突变同步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和G6PD/6-PGD酶活性比值法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应用多重PCR方法扩增G6PD基因目的片段用Premier Primer6.0软件设计和优化针对广东人常见6种G6PD基因突变型的特异性寡核甘酸探针,用乙基-3-二甲氨基丙碳二亚胺(EDC)法处理尼龙膜并固定探针,制成G6PD基因突变检测用膜条多重PCR扩增产物与固定在膜条上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通过显色反应判读结果以G6PD基因测序为金标准,对膜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评价。【结果】 26例标本中膜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果:95 A→G突变型5例,1024C→T突变型3例, 1376 G→T突变型8例,1388G→A突变型7例,392 G→T突变型1例,未发现1311C→T突变型,有两例检测为阴性膜反向斑点杂交法未能测出的2例标本经基因测序证实存在392G→T突变,其余24例膜反向斑点法与基因测序法的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92.3%(24/26)。【结论】 在优化探针设计和杂交条件前提下,膜反向斑点杂交法可用于广东人G6PD基因6种常见突变型的同步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自外周血样本中检测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s 20,ck20)基因表达的RT-PCR方法,初步检测其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阳性率。【方法】17例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组,46例正常体检的女性为正常对照组,提取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组织及所有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巢式RT-PCR扩增ck20基因,同时扩增beta-actin基因以确保cDNA的有效性。以电泳中可见ck20基因的DNA条带确定为阳性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内膜组织及部分血样中可成功扩增出ck20基因。经小样本比较,ck20基因在正常对照组无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外周血中的阳性率为70.6%。【结论】RT-PCR可检测血样中ck20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ck20基因在外周血中的检出率显著升高,作为肿瘤标志物,对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ERK-1、p-p38和ERK-1 mR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三者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ERK-1和p-p38表达定位于细胞核,ERK-1 mRNA的表达于细胞浆,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41/60)、55.00%(33/60)和78.33%(47/6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p-ERK-1、p-p38蛋白和ERK-1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ERK-1蛋白和ERK-1 mRNA表达存在一致性(P〈0.05),三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ERK-1、p-p38蛋白和ERK-1 mRNA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两种分型及其癌前病变的不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6月间诊断的子宫内膜癌20例患者,其中I型10例,II型10例;收集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分析。结果: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51.35岁)小于I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63.26岁);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ER、PR受体状态呈均正相关;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结论:PTEN、P53二者同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I型癌中ER、PR可能调控PTEN的表达;p53在II型癌中强阳性表达,ER、PR在II型癌中阴性或弱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9.
李莲英  李静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1):145-146
目的探讨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TP)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分析两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的石蜡切片标本(恶性纽)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中的TP和bFGF表达,并计数各组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TP和bF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75.0%,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16.7%,恶性组2个指标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TP、bFGF染色为阳性的MVD值与TP、bFGF染色为阴性的MV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和bF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升高,并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细胞中启动EB病毒核抗原1(EBNA1蛋白)表达的EB病毒Q启动子(Qp)的变异特征,比较有第62 225位点(g→a)和第62 422位点(g→c)两个点突变的Qp与原型Qp(B95.8型)的功能学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65377;【方法】 采用PCR的方法扩增29例鼻咽癌组织石蜡标本和1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总共43例)中的Qp序列,PCR产物测序后分析其突变情况,统计学分析Qp中的点突变与鼻咽癌的相关性&#65377;把突变型和原型Qp分别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上,检测相对光强度(RLU),比较突变型与原型Qp启动转录的活性&#65377;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来比较突变型和原型Qp与Sp1蛋白的亲和力&#65377; 【结果】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实验,证实Qp的突变与鼻咽癌有密切的相关性(P = 0.0395,< 0.05)&#65377;突变型Qp启动转录的活性明显高于原型(RLU之比约为2.5:1,P < 0.05),并且突变型Qp与Sp1的亲和力较原型Qp增强约1.52倍&#65377;【结论】 在鼻咽癌组织中,突变型Qp可能通过增强与Sp1亲和力的机制,使其启动转录的活性明显增强&#65377;Qp特定位点的突变在EB病毒对鼻咽上皮细胞的感染和转化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