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广大的妇女同志投入了生产;每个人的工作及学习都是很紧张的。因此对避孕之需要就日益迫切。每位母亲都要在她的业余时间抽出工夫来照顾自己的孩子。每个作父母的都要在他们的经济收入中给孩子们抽出抚育及教育的费用。这是父母们的天职,也是他们所愿意做的。孩子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家庭中的幸福。做父母的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很好地成长起来。但是倘若子女过多,生育过密,超出了父母亲在各方面的抚育能力,那么幸福就会变成苦恼。有些多子女的父母就经常陷於疲惫、经济困难及疾病的恶性循环圈子中,愈坠愈深。这样就影响了工作,损害了父母及子女们的健康,因此也就谈不到教养的问题。广泛地说,就影响了民族的繁荣。既然问题如此严重,我们当积极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是什么呢?简单的回答,就是“避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期望值及教育方式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家庭情况问卷对15 787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及家庭情况调查(包括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期望值及教育方式等).结果:SCL-90各项因子分均有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分值越高的趋势;父母职业为干部、知识分子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低,父母为农民、军人、个体经营者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高,尤以抑郁、焦虑分为明显;父母期望子女出人头地者,其子女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期望子女健康成长、顺其自然者;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如严厉、过分要求、放纵、溺爱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高,父母教育有分歧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高(P均<0.05).结论: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期望值及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离婚率的升高,导致单亲子女增加,也给儿童的心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通过剖析各类父母离异儿童的心理现象和类型,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对策: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努力,共同解决父母离异儿童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中外健康文摘》2008,5(7):20-20
为什么对家庭关系感受不好的儿童发生多动症的多呢?这里至少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父母教育的方式方法有问题,使孩子对父母不亲近,惧怕父母亲等,从而促使孩子发生多动症。另一是由于多动症孩子淘气,难以管教,使得父母缺乏耐心而常打骂孩子,以致影响了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从调查结果看,  相似文献   

5.
周俊 《医学教育探索》2008,7(2):115-117
本文试从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三方面分析,提出高校应转变教学思路和授课模式并给予学习困难学生更多的教学指导和人文关怀.父母应把握教育子女的松紧度,作为学习困难生要注重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调节。只有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让学习困难学生走出生活学习困惑,以期实现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误区一:孩子就是自己一切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但不该是父母的全部。在一些家庭,孩子就是家庭的一切,吃喝拉撒都围绕他转,从日常起居饮食,到晚年储蓄规划,孩子总是放在第一位,一些父母甚至为了孩子放弃自己原有工作,甘心当家庭主妇(妇男)。谨记:大人有大人的生活,莫为子孙作牛马。误区二:该给状元郎胎教了孩子还在娘胎时,性急的父母就给孩子设计好了未来的道路,自然是子成龙,女成  相似文献   

7.
所谓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1].家庭是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2].  相似文献   

8.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1]。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密切相关[2-4]。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形成,多数研究从自我价值和人格角度去分析,很少从家庭因素进行探讨。家庭因素,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的认知发展、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5]。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显然也会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医学院校的学生课程多、任务重,他们能否有效管理时间对个体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溺爱型家庭 父母对子女娇生惯养,对其缺点纵容迁就,其结果必然是使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滋生任性自私、骄横无礼、好逸恶劳、不爱惜劳动成果等不良习惯。 护短型家庭 这种家庭平时不注意对子女的文明规范教  相似文献   

10.
孩子没有错     
在现在家庭中,有许多教育方法的不得当,大到影响孩子的前途,小到家庭时常引发冲突,直接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我们共同呼吁:让天下所有的父母放下架子、面子,去理解我们的孩子吧,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孩子竟然如此聪明、可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以优化父母教养方式。方法:采用家庭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父母版(DPRSS)对327名初二学生的父亲和母亲进行测试。结果:高学历父母倾向民主和激励,低学历父母倾向独裁和惩罚;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倾向放纵,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倾向控制;不同性别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学历的父母教养方式比低学历父母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独生子女的父母要注意对其采取控制而非放纵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偏食是指儿童不喜欢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些食物的现象,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孩子偏食,父母不妨从心理方面找找原因。首先,父母在心理上是否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许多儿童偏食往往是受父母的影响而形成的。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说:“我不吃韭菜。”于是,孩子也跟着不吃韭菜。有的父母不喜欢吃鸭,于是家里就很少买鸭,并从语言和表情上流露出。这些言行都会使孩子不吃这些食物。其次,孩子是否常有不良的联想。儿童常常会以一种事物或现象联想某种食物,从而拒绝吃该种食物。例如:有的孩子因为看见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学生居家上课期间子女网游游戏使用状况调查,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  方法  2020年8月6—27日选取蚌埠医学院从大一到大五的大学生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父母问卷由子女转发给父母填写。子女问卷采取整班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网络游戏成瘾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网络游戏的认知状况问卷分别调查父母和子女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认知状况。  结果  疫情期间,网络游戏是大学生主要的在线娱乐活动,且其中有42%的人认为自己的网络游戏行为比疫情以前有所增加;父母关爱和控制程度越高,子女网络游戏成瘾总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父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的网络游戏成瘾总分明显高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权威型P < 0.001,专制型和放任型均P < 0.05);父母和子女在对子女的网络游戏使用、引导和是否成瘾等方面存在认知偏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父母高关爱和高控制与子女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正相关性,原因可能是父母与子女在对子女的网络游戏使用、引导和是否成瘾等方面存在的认知偏差所导致的,因此在引导子女正确使用网络游戏时,家长需要客观的认识网络游戏,并与子女沟通寻找双方都能够接受且有效的方法,这可能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减轻子女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独生子女行为问题的成因1.1家庭的影响据国内外资料报道,影响子女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父母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及经济状况。健康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状况的影响远远大于其自身,尤其是对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间的相互沟通、鼓励,大多数子女体验到悲哀、丧失感、被遗弃感等。对男孩的身心损害大于女孩,可能与离异后男孩受到父(母)亲更多的殴打和较少的关怀有关。父母离异还可能导致子  相似文献   

15.
刘元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2):70-71
为了探讨父母离异对儿童性格行为发育的影响,我们在2004—2005年之间选择了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与正常和睦的双亲家庭的儿童测试对比,研究对象为5—6岁儿童,共45例,均为父母离异的儿童,其中男孩19例,女孩31例。第1组,由母亲抚养的15例;第2组,由父亲抚养的15例;第3组,父母离异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的15例。另外随机选择了和睦双亲家庭的同龄孩子15例作为第4组。四组孩子间的平均年龄无显著差异,分别进行了表达能力、性格特点、智力发育的测试。在进行表达能力的测试后,三组离异家庭的孩子平均分138,第4组和睦家庭孩子的平均分是19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性格特点的测试后,三组离异家庭的孩子平均分173,第4组和睦家庭孩子的平均分是20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智力发育的测试后,三组离异家庭的孩子平均分235,第4组和睦家庭孩子的平均分是25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环境,这种特殊的环境在儿童的性格行为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单亲家庭的父母无法满足儿童的某些需要,如父母双方的爱、安全的需要等,因而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及性格行为。  相似文献   

16.
张铎 《大家健康》2011,(8):77-77
“孩奴”是一个新名词,是指那些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父母们。这在中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关注子女,心甘情愿为子女做牛做马。这样的传统观念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什么失败都没有子女失败严重,什么成功都没有子女成功伟大。所以子女处在家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家庭风气、社会舆论等因素都会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因此,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去完成.家长如果发觉自己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发展到了心理障碍的阶段,应该及时就医.在生活中父母应学一点少年儿童心理学知识,掌握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让每个孩子都在"有好习惯,我能行,我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反哺父母,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传统。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通常也需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带孩子,当孩子长大,祖辈逐渐老去,结果却进了养老院,这在感情上的确是难以接受的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听说钱理群夫妇要去养老院了。虽然知道他们早在酝酿,现在真要去了,未免有些失落与感慨。据说养老院条件还好,他把很多书都搬去,在那边继续写作。"据悉,钱  相似文献   

19.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人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异家庭子女是社会文化的主流群体,是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而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却不容乐观,目前亟待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探讨应对的措施,以便更好的提高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石秀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897-897,867
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家庭风气、社会舆论等因素都会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因此,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去完成。家长如果发觉自己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发展到了心理障碍的阶段。应该及时就医。在生活中父母应学一点少年儿童心理学知识,掌握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许每个孩子都在“有好习惯,我能行,我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