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经典理论未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氧化标记物增加,抗氧化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氧化应激有关.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及抗氧化治疗的可能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引起的病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约为 10 % ,合并不孕者为4 0 %~ 5 0 %。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等现代检测手段的应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妇科常见病 ,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因此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开始应用现代流行病学方法 ,调查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 ,从而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综述如下。1 年 龄一般认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是行…  相似文献   

3.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其他组织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5%~10%的生育期妇女患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二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遗传因素、免疫学说、在位内膜决定学说,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学说甚多,但尚无一种可以解释全部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不同部位内膜异位症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很可能是包括遗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研究的进展,动物模型的建立日益重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已成为妇产科领域研究热点.其体内、外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是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疾病发展以及治疗措施的重要途径.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的评价.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窦坚  徐红 《微创医学》2006,25(1):138-14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但文献报道仅限于白细胞免疫系统.作为人体血液循环-免疫系统中数量最多而又唯一不具备细胞核的细胞,红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及进展方面一直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6.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及其治疗和预后,随着剖宫产率增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有文献报道由原来的0.03%~0.47%升高至0.6%.其发生机制至今不十分清楚,最常见的解释是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其他还有良性淋巴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等.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发生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用药3~6个月.15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 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提高剖宫产的手术质量及预后,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中医各家也众说纷纭,但以"血瘀"达成共识。而许多研究表明内异症与在位内膜论、遗传、免疫、激素等方面有关。近年来专家们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与不孕密切相关的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约占1%~7%,在不孕妇女中高达30%~40%。近年来,由于腹腔镜的普及应用,子宫内膜异位症尤其是轻症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由于现有的理论仍不能圆满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及与不孕的关系,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其病因,以便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研究发现职业、月经状况、计划生育手术史等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关。一、职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干部、教师和技术人员较多,而农民和无职业者较少,一…  相似文献   

9.
梁颖 《医学综述》2011,17(9):1347-1349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且成为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已成为妇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为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体外模型主要有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两种形式,两者不尽相同,各有优劣。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也明显上升,高达15%~25%。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其疼痛的发生机制尚未明了,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以及浸润深度等关系尚不清楚。有学者推测神经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存在表达,且与其发生发展,并与其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其学说甚多,但尚无一种可以解释全部内膜异位的发生,现结合临床对其病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免疫异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妇科良性疾病,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应答系统异常密切相关。对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微环境和免疫机制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免疫异常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coRNA和lncRNA的调控.本文主要对DNA甲基化、lnc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李荣 《医学综述》2013,19(13):2409-2411,24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附着和生长在子宫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的一种病变。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迄今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多样,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引起妇女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及临床诊治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和难治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生长,常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盆腔粘连、痛经,甚至导致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慢性炎症因子参与这一过程,并可能调节免疫细胞。多项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慢性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密切相关。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IL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圣芹  范光琴 《中外医疗》2009,28(32):26-2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也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其中有30~40%的患者并发不孕,其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去除内膜异位病灶,恢复正常生育功能。本文对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卢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94-269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据报道在妇科门诊病例中,约有4%~17%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妇科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8%~30%.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提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该病虽属良性疾患,但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等恶性行为,因此,给广大妇女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给临床治疗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我院1998年-2008年收治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军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11-111,1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0%[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多样,其中医源性感染为发病原因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将子宫内膜种植他处,并且由于子宫内膜有很强的细胞浸润性、增殖性及分泌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育龄妇女的发病率10%~15%,不孕症则高达40%~50%,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及不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学说:经血逆流学和在位内膜决定学说。骨桥蛋白(OP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在胃癌、肝癌、卵巢上皮性癌与子宫内膜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黏附、侵袭及转移等恶性行为密切相关。朱耀奎等[1]研究证明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细胞中高表达,表明OPN同样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细胞黏附、侵袭及转移的能力。近年来关于骨桥蛋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大热点,现就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骨桥蛋白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骨桥蛋白是Senger等1979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人类的OPN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4q13,是一个独立的编码基因,含7个外显子及6个内含子。OPN可有多种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广泛分...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良性病变,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的10%,且有逐年增高趋势.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多见.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最多见的部位是卵巢(约占80%),其次为子宫骶骨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阴道膈.当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多见于40岁以上经产妇,多次妊娠分娩或过度刮宫为其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