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人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溶解方法制备通心络超微粉溶液.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 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 ng/ml)和rhIL-4(20 ng/ml)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5 d,使其分化为未成熟DC。施予不同干预同时作用48 h。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加等量RPMI 1640干预),阳性对照组(加脂多糖100 ng/mL干预),通心络50μl干预组,通心络100μl干预组,通心络200μl干预组。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83,CD86), FITC-Dextran检测DC吞噬功能,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12,IL-10)浓度。扫描电镜下观察DC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通心络三组均能显著提高DC表面分子CD83、CD86的表达(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脂多糖组DC和通心络组DC吞噬功能均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5)。ELISA检测结果表明,通心络三组和脂多糖组能显著促进IL-12、IL-10的表达(P<0.05),通心络不同剂量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可见通心络组DC突起增多,形态上更加成熟。结论通心络能促进入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探讨防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可能途径。方法将培养第5天的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以每孔1×106密度种于24孔培养板,与等体积3~6代MSC上清混合培养48h,加脂多糖(100ng/m 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ng/m l)促DC成熟,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树突状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变化,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流式免疫分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树突状细胞成熟表面标志CD83、协同刺激分子CD80表达降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2浓度混合培养组减少41.7%(P<0.05),IL-10浓度无变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混合培养组降低(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可抑制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功能,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中NF-κB对树突状细胞的调控与T辅助细胞分化失衡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肾脏免疫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36例和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32例,以及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7例,抽取外周血,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于第5天分别抽取7例以上3组外周血诱导培养的DC加入NF-κB抑制剂5 μg,分别采用ELISA、流式细胞技术、RT-PCR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患儿血浆IL-4、INF-γ和DC培养上清IL-12、IL-10水平;DC表面CD86、CD80、CD83、CD-209的表达;DC内NF-κB亚型p50、p65 mRNA表达量和NF-κB活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和HSPN组血浆中Th2类细胞因子IL-4升高(P<0.05),Th1类细胞因子INF-γ降低(P<0.05);DC培养上清中IL-10升高(P<0.05),IL-12降低(P<0.05);CD86、CD83升高(P<0.05),CD80降低(P<0.05);细胞内NF-κB p50、p65 mRNA 表达量也升高(P<0.05);NF-κB活化表达数量增多.但HSP组与HSPN组以上检测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NF-κB抑制剂后以上各项异常指标可逆转,且逆转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发病与DC异常调控Th1/Th2细胞失衡密切相关,NF-κB是DC免疫功能的关键性调控基因,抑制NF-κB的活化是阻断DC功能和依赖于T细胞免疫反应的一个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人脐血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带血70 ml,经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然后分3组进行培养。阴性对照组(N组):只加rhGM-CSF 50 ng/ml和rhIL-4 10 ng/ml培养10 d;阳性对照组(P组):在加入rhGM-CSF、rhIL-4培养的同时加入rhTNF-α50 ng/ml培养10 d诱导成熟树突状细胞;药物组(S组):加入rhGM-CSF、rhIL-4的同时加入舒芬太尼其浓度分别为(0.2、0.5、1.0)ng/ml(S_(0.2)、S_(0.5)、S_(1.0)培养10 d。培养过程中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免疫表型CD80、CD86、CD83、HLA-DR分子的表达;ELISA法测定其分泌IL-12的水平;MTT法检测DCs刺激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N组比较,S组和P组细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CD80、CD86、CD83和HLA-DR分子的表达增加(P<0.05),促进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强(P<0.05),IL-12表达增加(P<0.05);与P组比较,S组细胞随舒芬太尼药物浓度增加树突状伪足逐渐不明显,CD80、CD86、CD83和HLA-DR分子表达以及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呈不典型的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P<0.05),IL-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可在舒芬太尼的刺激下诱导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但舒芬太尼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调控信号的异常与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发病中T辅助细胞分化失衡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ELISA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0例HSP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血浆中免疫球蛋白、血浆IL-4、INF-γ和DC培养上清IL-12、IL-10水平及DC表面CD86、CD80、CD83、HLA-DR、CD-20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健康儿童,n=20)比较,HSP组患儿:血浆免疫球蛋白IgA及IgE水平升高;血浆中Th2类细胞因子IL-4升高,Th1类细胞因子INF-γ降低;DC培养上清中IL-10升高,IL-12降低;DC表达CD86、CD83、HLA-DR水平升高,表达CD80水平降低(P<0.05)。CD-209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的抗原特异性信号、协同刺激信号和分化或极化信号3种调控信号的异常,与HSP患儿Th1/Th2失衡、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不同成熟状态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Dex)的制备、提取及体外功能鉴定。方法:F344大鼠骨髓来源DC培养6后分为2组,一组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immature DC,imDC):直接收集上清;一组为成熟树突状细胞组(mature DC,mDC):每孔加入终浓度为1μg/ml的LPS培养48h后,收集上清。然后用多步离心法分离得到Dex,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Dex的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两组Dex与Wistar大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培养上清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p70)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实验(MLR)检测共培养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mDC分泌的exosomes相比,imDC分泌的exosomes表面中度表达MHC-Ⅱ类分子、低表达CD80、CD86、CD40共刺激分子,而且与Wistar大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培养后刺激IL-12p70分泌能力较低(P<0.05),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较mDC分泌的exosomes组弱(P<0.05)。结论:不同成熟状态下的DC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脂肪基质干细胞(ASC)对异基因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ASC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方式和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ASC,将ASC上清和ASC分别与异基因树突状细胞进行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DC CD80,CD83和CD86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分泌IL-12的水平,RT-PCR法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的表达.结果 ASC上清与DC共培养后,使Dc表达CD80、CD83和CD86减少[分别为(16.9±5.1)%、(8.4±3.7)%和(25.9±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C上清与ASC均能使DC分泌IL-12减少[分别为(168.3±51.2)pg/ml和(180.5±56.7)pg/ml].并使IDO基因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SC能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和分泌某些细胞因子的方式作用于树突状细胞,发挥免疫负调节作用,并参与诱导机体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妊娠不同阶段胎盘来源的树突样细胞(DC样细胞)刺激脐血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特点的差异,进一步研究胎盘免疫细胞在妊娠耐受及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方法:机械分离妊娠中?晚期胎盘中的单个核细胞,用磁珠分离法获取CD14+ 细胞,以内皮(逆)穿越系统诱导其分化为DC样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IL-10水平,CCK-8法检测其激发脐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所刺激的脐血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果:足月妊娠胎盘来源的经诱导的细胞高表达与免疫激活有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培养上清中检出较高水平的IL-12,极低水平的IL-10,具有较强的刺激脐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能刺激脐血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较多的IFN-γ产生细胞,而分化形成的IL-10产生细胞则较少?但相比之下,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经诱导的细胞则低表达CD80?CD86(P < 0.05),培养上清中检出较高水平的IL-10(P < 0.05),但检测出的IL-12浓度极低(P < 0.05),刺激脐血淋巴细胞的能力较弱(P < 0.05);刺激脐血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较多的IL-10产生细胞(P < 0.05),而分化形成的IFN-γ产生细胞较少(P < 0.05)?结论:妊娠不同时期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分化形成的DC样细胞免疫学特性不同,高表达CD80?CD86?IL-12的DC样细胞细胞在妊娠免疫耐受中止及分娩发动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低表达CD80?CD86,高表达IL-10的细胞可能参与了妊娠过程中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疫苗E.coli LLO/WT1诱导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及其致敏的T细胞对WT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E.coli为对照,采用E.coliLLO/WT1刺激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后,流式细胞术分析DC的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MTT法观察活化DC促进T细胞增殖和杀伤WT1+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效果,ELISA检测DC及DC和T细胞混合培养上清液内IL-12和IFN-γ的含量.结果:E.coliLLO/WT1较E.coli刺激的DC表达更高水平的CD83,CD86和HLA-DR,其阳性率分别为78.1%,83.4%,93.2%和65.8%,61.2%,75.8%;两组DC培养上清内IL-12的含量分别为(270.42±3.85)ng/L和(204.17±4.23)ng/L(P<0.05);E.coli LLO/WT1活化的DC较E.coli活化的DC更明显地促进了同源T细胞增殖,混合培养细胞上清液内IFN-γ的含量也更高,分别为(86.32±2.00)ng/L和(44.71±1.45)ng/L(P<0.05);活化的T细胞发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在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100 ng/ml)和重组白介素(rhIL) 4(20 ng/ml)的Cellgro培养,使其分化为DC。DC与50~100μmol/L普伐他汀孵育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40、CD86、HLA DR),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1/Th2 [白介素(IL)- 12、干扰素(IFN) γ/ IL- 2、IL- 10]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普伐他汀处理的DC可下调CD80、CD86、HLA DR和CD1a的表达,对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减弱,明显抑制DC- Th1 细胞因子IL -12 和IFN -γ的分泌(P<0.05),但对Th2细胞因子IL -2 和IL -10水平无明显影响。100μmol/L甲羟戊酸可逆转普伐他汀的作用。结论 普伐他汀可明显抑制DC的成熟和免疫活性,此作用与甲羟戊酸途径有关。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免疫调节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的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rhIL-4和rhGM—CSF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通过LPS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成熟过程中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μg/mL、100μg/mL和300μg/mL的多西环素,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HLA—DR、CD83和CD80的表达,用ELISA检测树突状细胞分泌TNF—α、IL-6、IL-12和IL-10,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刺激同种异型T细胞的增值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ng/mL和300ng/mL多西环素处理组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HLA—DR表达下调。多西环素可下调树突状细胞分泌IL-1B、IL-12、TNF-α和IL-6,也可抑制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型T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多西环素作用于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导致树突状细胞下调HLA-DR的表达,抑制树突状细胞分泌IL-1B、IL-6、IL-12和TNF—α,下调其刺激同种异型T细胞的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12.
Peng WB  Sha WH  Li YY  Nie Y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49-1853
目的 利用新型诱导剂钙离子载体(CI)A23187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生成树突细胞(DC),观察DC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黏附法分离出PBMC,分2组培养:传统方法组,加人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新型诱导剂组,加入rhGM-CSF+CI A23187.培养开始前,予K562细胞冻融抗原致敏,培养96 h后收集负载抗原的DC.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的表面标志;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DC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和DC激活的CTL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传统方法相比,A23187联合rhGM-CSF 诱导培养的DC具有更加典型的树突形态;DC 表面分子CD83、CD1a、CD86、CD40表达(45.2%±1.8%、31.5%±3.9%、40.1%±7.8%、36.4%±6.3%)较传统方法组(16.9%±1.3%、20.4%±3.4%、26.5%±2.2%、22.3%±3.0%)明显高(均P<0.05),且CD14表达(5.7%±0.8%比19.0%±1.6%)明显低(P<0.05);负载K562细胞冻融抗原后的DC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作用;对K56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效靶比为1:1及10:1时,抑瘤率分别为(25.3±3.8)%比(15.6±2.4)%、(35.6±5.2)%比(22.9±3.2)%(均P<0.05);刺激的CTL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效靶比为10:1及40:1时,杀瘤率分别为(44.3±6.2)%比(29.9±2.8)%、(61.0±5.2)%比(43.1±4.8)%(均P<0.05).结论 新型诱导剂CI A23187联合rhGM-CSF能更有效地诱导PBMC生成强效成熟DC,K562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该DC激活CTL能够获得较强的杀伤K562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残肝断面125I粒子植入对机体免疫细胞组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68例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切除组(对照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CD8+、NK细胞组成(单位为%)及血浆细胞因子IL-4、IL-10、IL-12、IFN-γ水平(单位为ng/L)。结果对照组:手术后第7天CD3+、CD4+百分比分别为(39.38±6.98)、(24.34±3.18),较手术前的(62.58±8.67)、(30.63±4.19)低(P<0.05);CD8+、NK水平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细胞因子IL-4、IL-10分别为(29.83±7.99)、(87.54±2.89),较手术前的(10.35±8.76)、(64.25±2.54)升高(P<0.05);手术前、后的IL-12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的CD3+、CD4+、CD8+、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细胞因子IL-4、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叶性肺炎患儿诱导痰中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儿科接受诊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诱导痰内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炎性细胞因子水平(IL-6、IL-8及TNF-α),以及T细胞亚群有关细胞因子水平(IFN-γ、TGF-β及IL-17A)。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诱导痰内的CD3+(67.84±8.62)%、CD4+(46.08±6.93)%及CD4+/CD8+(2.07±0.21)均较对照组的(55.37±6.25)%、(30.82±5.07)%、(1.40±0.17)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的CD8+(24.23±3.06)%及(24.63±3.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诱导痰内的IL-6(358.27±29.13) ng/L、IL-8(2.13±0.07) ng/L及TNF-α(3.08±0.92) ng/L水平均较对照组的(150.24±32.28) ng/L、(0.58±0.02) ng/L、(0.39±0.23) ng/L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诱导痰内IFN-γ(5.19±2.63)×10-4及TGF-β(3.31±1.09)×1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2±3.92)×10-4及(6.18±2.11)×10-2,而IL-17A (3.46±1.24)×1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4±1.30)×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性肺炎患儿诱导痰中的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均呈现出异常变化,对此类指标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衰老的影响,并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加处理)、IL-1α组(10 ng/mL IL-1α孵育)、HMGB1组(100 ng/mL HMGB1孵育)、HMGB1+IL-1α组(100 ng/mL HMGB1和10 ng/mL IL-1α共同孵育),采用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 β-galactosidase,SA 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数目,采用Western 印迹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53,p21和p16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α组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5),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IL-1α组相比,HMGB1+IL-1α组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减少,p21和p53的mRNA表达下调(均P<0.05),但p16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α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其中HMGB1可能通过p53-p21 途径抑制IL-1α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FTY720对体外混合培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与BALB/c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5 d,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TY720。分别运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在不同浓度FTY720作用下,混合培养淋巴细胞的增殖状况、细胞表型和凋亡率。结果当FTY720为400 ng/mL时,体外混合培养淋巴细胞的增殖即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为47.6%(P<0.05);当FTY720为3 200 ng/mL时,其抑制率达到为51.6%,呈剂量依赖性。FTY720为1 600 ng/mL时,混合培养淋巴细胞中的CD4 CD25 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FTY720在200 ng/mL时,混合培养淋巴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即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高浓度的FTY720,能显著抑制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加调节性细胞的比例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对正常成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GM-CSF、IL-4联合诱导单核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热灭活的双歧杆菌,观察DC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IL-12、IFN-γ分泌.结果 经双歧杆菌死菌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诱导后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P<0.01),分泌IL-12、IFN-γ的水平提高(P<0.05),呈剂量依赖型.结论 双歧杆菌能影响单核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发挥,且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对DC的成熟程度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供体抗原特异性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对肾移植后大鼠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常规分离Lewis和F344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然后将Lewis大鼠淋巴细胞负载F344大鼠抗原,然后从负载抗原后的Lewis大鼠淋巴细胞悬液中用MACS磁珠分选法分离纯化供体抗原特异性CD4 CD25 Treg细胞,并用流式检测分选Treg细胞纯度以及RT-PCR检测分选细胞的Foxp3基因表达.以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建立同种异体肾移植动物模型,将供体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入受者体内(治疗组,n=8),选取未注射组为对照组(n=8).于术前1d,术后15d检测移植后4组大鼠血清IL-10、IgG,并于术后15d 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 所分选之CD4 CD25 Treg细胞成功获得供体抗原特异性,对供体抗原的抑制率(IR)为85.4%,并检测到Foxp3表达.移植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中均无法检测到IL-10浓度.术后15d治疗组血清IL-1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在术后15d血清IgG浓度已经显著升高,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15d血清IgG浓度与术前相比有所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供体脾细胞的刺激反应也明显低于Ⅰ组(P<0.01).结论 供体抗原特异性CD4 CD25 Treg细胞能显著促进体内IL-10的产生以及抑制免疫球蛋白IgG的产生,并且可特异性抑制受体对供体抗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生长激素(GH)对脐血来源树突细胞(DC)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从新鲜脐带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应用白细胞介素4(IL-4)和重组人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诱导刺激单核细胞,以不同浓度的GH作为修饰因子修饰DC诱导过程;观察DC形态、数目、生长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免疫表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DC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其功能状态.结果 脐血贴壁的单核细胞在细胞因子和GH诱导下可以分化为成熟DE,不同浓度(5、25、100 ng/ml)GH可显著上调DC CD83(31%±4%、34%±4%、34%±5%)、CD80(26%±4%、29%±6%、30%±6%)和HLA-DR(45%±8%、49%±6%、50%±5%)分子表达的阳性宰(P<0.05),明显提高DC分泌IL-12的能力[分别由第5天的(91±12)、(159±20)、(166±19)pg/ml上升到第9天的(686±58)、(796±61)、(810±67)pg/ml](P<0.05),DC对自体淋巴细胞的激活功能明显增强(P<0.05).结论 GH可明显促进DC的诱导过程,修饰加速DC的成熟并提高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增强DCIL-12分泌和激发自身淋巴细胞增殖能力;GH的修饰作用与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细粒棘球绦虫重组抗原铁蛋白(rEg.ferritin)免疫小鼠产生抵抗原头蚴感染的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rEg.ferritin和囊液(HF)两种细粒棘球绦虫抗原与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进行体外培养,共分6组:HF组(加入HF 30 μg/mL)、rEg.ferritin组(加入抗原rEg.ferritin 1 μg/mL)均为单独刺激组,rEg.ferritin+LPS 组(加入抗原rEg.ferritin 1 μg/mL和LPS 100 ng/mL)和HF+LPS组(加入HF 30 μg/mL和 LPS 100 ng/mL)为联合刺激组,LPS阳性对照组(加入LPS 100 ng/mL),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抗原)。通过电镜检测各组BMDC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DC的表面分子表达、吞噬能力及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各组BMDC培养上清液中所含Th1型〔白介素(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型(IL-6和IL-10)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rEg.ferritin 组和rEg.ferritin+LPS组BMDC具有成熟的形态,表面突起数目高于空白对照组、HF组和HF+LPS组(P<0.05);高表达MHCⅡ、CD80、CD86及CD40分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强于空白对照组、HF组和HF+LPS组(P<0.05),吞噬能力弱于HF组;高表达IL-6、IL-12p70、TNF-α及IL-1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Eg.ferritin可以刺激BMDC细胞成熟,促进T增殖,释放高含量的Th1型及Th2型细胞因子,激活Th1型或Th2型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