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7):538-542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呼吸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MIP)评估吸气肌肌力,最大呼气压(MEP)评估呼气肌肌力,躯干损伤量表(TIS)评估躯干控制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MIP、MEP、TIS、BBS和M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MIP、MEP、TIS、BBS和MBI功能均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肌肌力、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28例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躯干控制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躯干功能[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和移动能力[改良Rivermead指数(MRM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BBS、TIS和MRM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应用于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BBS、TIS和MRM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躯干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挪威)对脑卒中早期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增加SET运动疗法对患者躯干进行强化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二组患者的坐位平衡、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二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二组躯干控制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躯干控制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ET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早期患者躯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双向折镜多维空间感觉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忽略的疗效。  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后单侧忽略患者,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n = 25)和试验组(n = 25)。对照组患者接受日常的单侧忽略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增加双向折镜多维空间感觉刺激治疗,40 min/次,5次/周,连续4周。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对患者进行患肢注意时间、Fugl-meyer平衡测定(FMA)、感觉、中线偏移角度、画图实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估。  结果  治疗前单侧忽略的忽略程度、ADL等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个治疗时间点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2周、4周时间因素随分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P < 0.01)。治疗后2组进行各项数据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双向折镜多维空间感觉刺激治疗能够改善单侧忽略患者忽略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上肢和躯干模式的使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的效果。方法: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坐-站转移训练,观察组采用PNF上肢和躯干模式,结合PNF中重复、等张组合等技术进行坐-站转移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坐-站-坐时间、坐位躯干前倾范围及坐-站转移时患肢负重最大占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坐-站-坐时间5.49±1.07 s,坐位躯干前倾范围31.9±2.2 cm,转移时患肢负重最大占比46.09%±4.40%,分别优于治疗前的11.76±1.91 s,25.1±1.8 cm,36.79%±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坐-站-坐时间7.44±1.78 s,患肢负重最大占比42.88%±3.84%,分别优于治疗前的11.57±2.02 s和36.19%±4.01%。治疗后观察组上述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NF技术上肢和躯干模式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Pusher综合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左侧偏瘫的Pusher综合征住院患者1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例,二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同时强调躯干控制能力训练。治疗前后1个月分剐对二组患者采用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进行评定,比较二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二组患者的PASS评定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姿势变换。结论躯干控制能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提高Pusher综合征平衡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躯干控制训练,给予研究组患者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在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测验,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各项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促进运动功能康复,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余虹 《现代医学》2015,(1):59-62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且增加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倒退步行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ng CS  Wang J  Pan XY  Yu ZZ  Wang G  Gao LP  Huo CN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7):2635-2638
目的探讨倒退步行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下肢Brunnstrom分级为3或4级、在不使用拐杖和矫形器情况下可独立步行10m以上的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步行训练治疗60min,试验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步行训练治疗30min基础上附加倒退步行平板训练治疗30min,每周5次,连续3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3周治疗后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价(Fusl—Meyer法)、平衡功能评估(Berg平衡量表)、步行速度评定(10m最大步行速度测量)。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速度改善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3、0.001和0.034。结论倒退步行平板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躯干核心肌群训练的强度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不同强度的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其中A组每天训练1次,B组每天训练2次,C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训练30 min,每周5天,共训练3个月。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躯干控制能力,采用步行功能评级(FAC)评定平衡步行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3组患者上述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步行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逐渐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且在1~3个月期间躯干控制和平衡能力评分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但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在1个月期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1个月后C组较B组,B组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强化躯干核心肌力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悬吊疗法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步态以及平衡等运动功能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11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悬吊疗法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训练前后评定患者的平衡、躯干控制、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和生活质量以及行走过程中下肢的步态时空参数。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37.61±4.36)分、(83.41±8.61)分、(80.71±9.19)分、(3.86±0.23)分]均高于对照组[(34.86±4.11)分、(76.83±7.36)分、(72.37±9.57)分、(3.66±0.34)分,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步态时空参数的步速、步频和跨步长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跨步时间和支撑相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悬吊疗法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可有效优化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功能,改善其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Good trunk performance is important for activities such as sitting and standing.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we sought to evaluate changes in trunk performance after stroke, establish factors correlated to trunk performance and assess the impact of trunk performance on discharge ambulatory and functional status.METHODS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admitted to Tan Tock Seng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centre, Singapore, over a two-year period. Data analysed included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 of limb motor impairment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otor (FIM-motor) scores, which measures self-care ability. Trunk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on the Trunk Impairment Scale (TIS).RESULTS577 patients with stroke (mean age 63.2 ± 11.8 years) were analysed. Truncal impairment was present in 96.4% of patients. Mean admission TIS score was 14.3 ± 6.1 and this improved to 17.2 ± 5.2 on discharge (p < 0.001). Admission TIS scor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dmission MOCA, FMA-upper limb and FMA-lower limb scores,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NIHSS score and neglect. Admission TIS score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discharge FIM-motor scores (p < 0.001) and ambulatory status (p < 0.001).CONCLUSIONTruncal impairment was common and improvements in trunk performance were seen after rehabilitation. Trunk performanc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stroke severity, upper and lower limb motor power, cognition and neglect. As admission trunk performance predicted discharge functional and ambulatory statu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runk performance be evaluated for all patients with strok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强度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和运动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22例、低频组20例、高频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低频组增加1 Hz的rTMS治疗,高频组增加10 Hz的rTMS治疗。治疗时间为3周。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MoCA、MMSE、FMA、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 < 0.05);治疗后高频组、低频组各项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高频组与低频组的MoCA差值[(6.71±1.76)分vs. (4.85±2.03)分],MMSE差值[(3.05±1.07)分vs. (2.10±1.02)分],FMA差值[(7.52±2.36)分vs. (5.30±3.25)分],MBI差值[(10.00±4.74)分vs. (6.25±3.5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高频组与低频组Mo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定向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MoCA的差值与FMA的差值呈正相关关系(高频组r=0.906、低频组r=0.902、对照组r=0.886,均P < 0.01)。  结论  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高频或低频rTMS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认知水平、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常规康复联合高频rTMS康复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FOCUS-PDCA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即将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符合要求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延续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FOCUS-PDCA程序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MBI、FMA和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在MBI、FMA、满意度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将FOCUS-PDCA程序应用于脑卒中延续性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生物波穴位刺激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生活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生物波穴位刺激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2、3周运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M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第1、2、3周HAMD评分分别为(22.52±1.87)分、(15.16±2.62)分、(10.24±1.78)分,均低于对照组[(24.16±2.64)分、(19.22±2.97)分、(15.34±2.13)分,均P < 0.05]。2组患者MBI及SS-QOL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第1、2、3周MBI及SS-QO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康复依从性为96.7%(58/60),优于对照组的83.3%(50/60),P < 0.05。  结论  生物波穴位刺激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镜像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作业治疗,镜像组在作业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健侧上肢的镜像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Brunnstrom分期量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分别对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镜像组与对照组的FMA-UE、MSS、Brunnstrom评分、MBI均显著提高,且镜像组患者的以上评分明显优于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镜像组和对照组组内的改良Ashwort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间改良Ashwort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镜像疗法联合作业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镜像疗法可作为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予脑卒中患者MHI(改良人工膨肺)技术,采用临床对照研究,观察该技术对患者膈肌运动幅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的影响。  方法  遵循随机原则,选择脑卒中患者4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MHI技术及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进行B超下膈肌运动幅度观察、BI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膈肌运动幅度、BI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结论  MHI技术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的膈肌运动幅度,提升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局部取穴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规范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局部取穴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Koubm water swallowing test, KWST)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并应用健康调查简表(F-36量表)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KWST评分、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KWST评分、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WS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35±0.26)分vs. (4.13±0.52)分,P < 0.05],而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5±0.91)分vs. (5.21±0.81)分,P < 0.05]。治疗前,2组患者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15,P=0.021)。  结论  局部取穴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徐艳  吴锋锋  何凤翔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0):1737-1741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扎对小儿脑瘫核心肌群的影响及异常步态的预防作用,为临床预防小儿脑瘫步态异常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小儿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扎,2组均干预2个月。采用平衡训练检测仪评估2组睁眼时躯干稳定控制指标,比较2组干预前后核心肌群肌力变化、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态评估量表(TGA)、步态测试数据、综合痉挛量表(CSS)、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躯干平均压力中心前后和左右方向位移标准差、前后和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低于对照组,腹直肌、竖脊肌、臀大肌、髂腰肌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BBS、TGA评分分别为(35.51±3.67)、(10.23±1.13)分,高于对照组的(30.49±2.98)、(7.49±1.08)分(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侧步长、右侧步长、左侧步速、GMFM-88量表A~E评分高于对照组,步宽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CSS评分[(7.48±1.27)分]低于对照组的(9.11±1.18)分,MBI评分[(80.67±7.08)分]高于对照组的(72.39±7.19)分(均P<0.05)。  结论  肌内效贴扎能提高脑瘫患儿躯干稳定性控制能力,增加核心肌群肌力,改善机体平衡能力,预防、纠正步态异常,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与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有氧耐力训练联合电针刺激疗法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VAS评分及SRS-22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收治的脊柱侧弯术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有氧耐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电针刺激疗法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0 d,观察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VAS评分及SRS-22评分情况。  结果  2组患者首次站立时间[(2.92±0.33)d vs. (3.87±0.41)d]、首次站立持续时长[(9.34±1.22)min vs.(6.97±1.32)min]和治疗30 d后左右侧屈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患者疼痛、自我形象、活动功能、心理健康、治疗满意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治疗7、30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47±0.82)分vs.(5.75±0.67)分,(3.21±0.36)分vs.(3.98±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有氧耐力训练联合电针刺激疗法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具有更好的康复作用,能有效降低VAS评分、提升SRS-22评分值,可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