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是否有效,除了是否对症之外,还得讲究服药的时间。不同的药服,因其本身特点要求在某一特定时间服食,才能发挥最佳作用。如果服药时间选择不宜,就算药物得症,也会减效。 1.清晨宜服补阳药。补阳药主要指补肾阳药。 2.清晨宜服行利水湿药。 3.清晨宜服催吐药。 4.午前宜服发汗解表药。古代医药家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药物为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药物。多数学者认为活血化瘀药尤其是破血药治疗恶性肿瘤有益,但也有学者认为应用该类药物会促进肿瘤的发生转移和扩散,使得对此类药物的应用争议较大。药理药效及临床实验提示,运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恶性肿瘤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活血化瘀药是在肿瘤防治过程中的必用之品。认为辨清肿瘤性质、部位,选用正确品种,采取恰当配伍,并根据中医辨证,择时使用,是活血化瘀药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 生命源于形质,机体功能根于精血。基于此,中医古籍收载的延年益寿方药中,大多注重滋肾填精药之应用。本文试论述其用药特点。一、用药特点滋肾填精药主要采用草木类药物,常用何首乌、生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山萸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择时用药护理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因胃脘痛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病例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胃脘痛病例予以一般给药护理,观察组予以择时用药护理,比较两组胃脘痛病例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对给药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和对给药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相关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朊痛患者群体施以择时用药护理干预,在提高该类病例临床用药疗效及对给药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独具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30年临床子宫肌瘤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1979年6月-2008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子宫肌瘤文献,通过频度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所选文献进行证型、方剂统计及用药规律,并总结归类,观察各药物、证型引用频次及所占比例。结果子宫肌瘤证型40个,证候要素13个,其中证候中的实证占59.74%,虚证占40.26%。用药共232种,按功能归为46类,进一步合并为19大类,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物使用频次占64.45%,活血化瘀药为第1位,补气血药次之,其他清热药、化痰药也常用。结论中医诊治子宫肌瘤证型特点和方药规律的分析可为目前子宫肌瘤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对子宫肌瘤要从多方面进行辨证,尤其注意证型的辨别、虚实的并重及方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时辰化疗加中药择时用药对减轻大肠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6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时辰化疗+中医择时用药)和对照组(常规化疗+中医非择时用药),每组各30例,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主要的毒副反应时辰化疗组口腔粘膜炎、恶心、呕吐、腹泻及骨髓抑制均比常规化疗组明显减轻,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时辰化疗加中药择时用药可减少大肠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同时,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方案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宋代名医陈自明所撰《外科精要》辨治中医外科疾病用药组方配伍规律及主干药的功效。方法整理《外科精要》辨治中医外科疾病方药并将方剂录入计算机,建立《外科精要》方药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其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结果整理《外科精要》方剂99首,使用中药174味,用药总次数达499次。采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出高频核心药为甘草、乳香、黄芪、大黄、当归、人参、木香、没药、瓜蒌等;核心药类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药性为温、寒、平,累计频率达92.99%;药味为苦、甘、辛,累计频率达86.42%;归经为脾、胃、心、肺、肝、肾,累计频率达86.09%。结论陈自明擅长运用核心药加减,药类主要以补虚药为主,配伍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治疗中医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8.
治疗痛经方药的关联规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方法探讨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有关治疗痛经的217首方剂,以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关联规则方法中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中药对的应用规律。结果在治疗痛经的217首方剂中共使用427种药物2 450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依次为当归、川芎、延胡索、赤芍、香附等56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1 622次;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出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对当归-川芎、当归-白芍、当归-香附等389对。结论运用用药频率统计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 口服用药是疾病治疗过程中,最常用最简便最容易被病人接受的治疗方法,为了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 如酸类、铁剂等,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服 药后漱口。 2.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服 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如同时 服用多种药物,则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3.磺胺类药与发汗药,服后宜多饮水,因为  相似文献   

10.
中医伤科方药历史悠久,从远古至战国时期是伤科治疗骨时期是伤科方药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时期,宋金元时期是伤科折用药感性经验积累时期;秦代至三国时期是伤科用药理论的方药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至明清时期是伤科方药传统延续和形成时期;晋至南北朝时期是伤科用药经验的总结时期,隋唐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鲜品仙人掌(去物)100克,白搪30克,一日分两次口服(儿宜酌减)。 适应证:凡属肺热咳嗽,无论新久、皆可服之。二药合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嗽。 ·疗效观察:经治36例皆愈。一般用药L~2日即可取效,最多服用7天,未见不良反应。 摘自《四川中医》1987年10期仙人掌治热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整理肺痿方药文献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清末以前中医文献中治疗肺痿的方药资料,建立相应数据库,结合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方药进行了频次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探讨证治规律。结果:共收集肺痿方199首,其中宋及宋以前方书中所含方药的数目约占收集总数的71.3%;共用药19类1 628频次;补益、清热、止咳平喘、化痰、解表、利水渗湿、理气七类药的累积频率达到85.31%;因子分析共得7组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共得5类药物组合。结论:古代肺痿的治疗原则以补益为主,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临床药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中应充分认识学科特点与内涵,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建立有别于西药临床药学的研究框架,重点围绕用药禁忌和复方配伍、用药剂量,品系质量、合理炮制、前型改进、新药评价与推介、汤剂煎煮方法和质量控制、择时服药与给药途径、西药与中西药联合使用、处方规范化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研究,并作了一般方法学介绍。  相似文献   

14.
周次清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从医50余载,医理娴熟,经验颇丰,在处方用药方面有很多独到见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遣方有道,重视整体观念,临证善用古方,圆机活法,知常达变;二是制方严谨,选药精当,力戒庞杂,并强调主次分明,药量适中;三是主张中西医结合,强调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要统一,处方用药既遵中医理法方药之法度,又需参照现代药理研究;四是强调处方遣药需补偏纠弊,不应过度用药,尤为重视脾胃,临证应合理配伍以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15.
中医时间医学在方药应用中的体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四时节律及昼夜节律用药两方面,对中医时间升学在方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强调中医运用方药治疗疾病要因时制宜,附合人体生物钟节律,佛出了治病用药的时间规律,为提高疗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医时间医学在方药应用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时节律及昼夜节律用药两方面,对中医时间医学在方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强调中医运用方药治疗疾病要因时制宜,附合人体生物钟节律,指出了治病用药的时间规律,为提高疗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择时给药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择时给药是时间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时间治疗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毒性和代谢的时间节律,结合人体的生理、病理节律来确定最佳的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索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期刊文献,提取其中涉及中医证候分型、方药使用的信息,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证候、证素和方药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 共检出1 518篇文献,纳入研究的文献共81篇;总共获得24种证候,最常见的6种证候为湿热蕴结证、湿热瘀阻证、肝肾阴虚证、风湿热痹证、寒湿痹阻证和痰浊阻滞证;共得到14种证素,其中居于前3位的病位证素为肾、肝、脾,而湿、热、血瘀、痰为主要的病性证素;共提取出方剂84首,使用最多的前3首方为痛风汤、四妙散和四妙汤;累计使用182味中药,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和祛风湿药最常用。结论 初步总结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常见证候和方药使用情况,为形成痛风性关节炎的辨证论治共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医学里讲的因时制宜,就是依据不同的时间,制定适宜的治法与方药。中医时间治疗由此演变而来,它与古人“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昼夜节律是古人总结出的各种时间节律中的一种,各种疾病在一昼夜中加重或减轻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按照昼夜节律择时用药,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传统医学中有许多依据昼夜节律,进行治疗的治法、方药及验案。现代医学发展至今也发现了人体在一天时间里的一些生理节律变化,并证明在临床用药治疗时,配合这种生理的时间节律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 《江苏中医杂志》1992年第3期报道,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血瘀证研究组针对外伤、热毒、寒凝、气滞、皿虚五种血瘀模型的病机和相应指标的改变,设计了对应方药。(1)外伤血瘀:根据外伤使脉络破损、局部肿胀、活动障碍,拟定活血疗伤法,配伍消肿止血定痛药。(2)热毒血瘀:对温热病、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血瘀,根据“血热宜凉,血瘀宜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