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奈哌地尔与阿米替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4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奈哌地尔与阿米替林治疗,疗程4~8周.应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标准,计算治疗前、后总评分. 结果 45例患者中,显效16例(35.6%),有效23例(51.1%),无效6例(13.3%).结论 奈哌地尔与阿米替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奈哌地尔与吲哚美辛片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8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奈哌地尔与吲哚美辛片联合治疗,疗程4-8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标准,计算治疗前后总评分及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数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奈哌地尔与吲哚关辛片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杨金成 《宁夏医学杂志》2012,(12):1274-1275
目的探讨特拉唑嗪与阿米替林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痛的疗效。方法对45例慢性前列腺痛患者给予特拉唑嗪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疗程4~8周,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标准计算治疗前、后总评分。结果 45例患者中,显效19例(42.2%),有效22例(48.9%),无效4例(8.9%)。结论特拉唑嗪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慢性前列腺痛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奈哌地尔与吲哚美辛片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8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奈哌地尔与吲哚美辛片联合治疗,疗程4~8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标准.计算治疗前后总评分及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数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奈哌地尔与吲哚美辛片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阿米替林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神经衰弱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衰弱伴认知障碍患者共3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与治疗组(17例)。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口服,通过自制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认知障碍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睡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多奈哌齐能够对神经衰弱伴认知障碍患者的睡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进行有效干预,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梁  潘丽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158-158
目的:评价阿米替林合并中药舒血宁对老年抑郁症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合并中药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的4、8、12周末,HAMD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3.95%和61.90%(P〈0.05)。结论:阿米替林合并中药舒血宁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94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每晚1次)和阿米替林(25 mg,每天2次);对照组44例,仅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每晚1次).疗程均为6~8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对2组治疗前、后分别评分.结果 9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NIH-CPSI总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14.8 ±4.1)vs (29.2 ±3.5),(17.1±3.8)vs(28.5±4.7),P均<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14.8±4.1) vs(17.1±3.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8.2%.治疗组仅2例嗜睡,l例头晕,能继续用药,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成伟  王颢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664-665,709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6例年龄18~49岁的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氟伏沙明组和阿米替林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第2、4、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情况。结果:实际完成观察73例,其中氟伏沙明组39例,阿米替林组34例。治疗第2,4、6周末,氟伏沙明组有效率分别为17.94%、56.41%、79.48%,阿米替林组分别为14.70%、61.76%、76.4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2,4、6周末,氟伏沙明组、阿米替林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组问差异无显著性。氟伏沙明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6例(41.02%),阿米替林组26(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403,P〈0.01)。结论: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同阿米替林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抑郁症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有抑郁症状的诊断为AD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舍曲林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于治疗前和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与阿米替林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舍曲林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舍曲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的抑郁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任昌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504-1505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对照组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2、4、6W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末,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显效率77.0%,对照组80%,两组疗效相当(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安全性、依从性较阿米替林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米替林与乙哌立松合用时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联合服用阿米替林与乙哌立松,对照组单用阿米替林,治疗2周,观察疼痛程度改变.结果 联合服用阿米替林与乙哌立松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结论 两者合用治疗紧张性头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阿米替林配合认知疗法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7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认知疗法治疗组)25例,B组(阿米替林组)25例,c组(阿米替林+认知疗法治疗组)25例,疗程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4周,A、C两组减分与B组减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6周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效果显著优于A、B两组(P〈0.01),且C组阿米替林剂量和TESS评分明显低于B组。结论:阿米替林配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显效率76.7%,有效率90.7%,阿米替林组为72.1%,88.4%,两组疗效相当,在治疗2周末时,文拉法辛组减分多于阿米替林,差异有显著性,且文拉法辛起效快、副反应轻。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22例)和单用组(氟西汀20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第1、2、4、6周末两组间HAMD及CGI评分比较,合用组低于单用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6周末70.8%显著高于单用组的41%;两组TESS评分间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15.
梁皓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319-1319,1321
目的:探讨畅达阳气法辩证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畅达阳气法辩证治疗,对照组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显效率74.19%,对照组80.64%,两组疗效相当(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畅达阳气法辩证治疗抑郁症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并与阿米替林作比较。方法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舍曲林组)与对照组(阿米替林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9.34±5.97)分、(12.59±5.53)分(P〈O.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间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陆淑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489-489,492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后1周末,西酞普兰组评分下降较阿米替林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2~6周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起将效较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近期临床疗效。方法92例C—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聚乙二醇4000口服,观察组同时每晚睡前顿服阿米替林50mg,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指数、排便改善程度、精神心理状态评分(HAMA、FIAMD)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优于对照组的69.6%(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程度指数、症状频率指数、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大便形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P〈0.05,P〈0.01),大便形态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阿米替林与聚乙二醇4000联合应用能有效地缓解C—IBS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4000观察组,且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M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点个数、疼痛程度变化及临床总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痛点个数及疼痛程度均有改善(均P〈0.05),组问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阿米替林治疗FMS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