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正>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中以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皮肤及附属器的疾病[1]。其特征是除了皮肤改变外,还有职业性特征,也就是说其皮肤改变是由于职业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例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引起  相似文献   

2.
陈燕平  王夏  赵立强  孙艳华  潘飞 《重庆医学》2021,50(13):2300-2303
目的 了解医院中央运输工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现况,为预防、控制职业危害提供建议.方法 危害识别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成都地区3所公立医院的295例中央运输工进行现场评估,职业危害风险评估采用L EC评价法.结果 中央运输工主要面临工效学、生物性等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危害风险依次为:院内搬运患者工作所致的下腰痛(D=15.750);救护车搬运患者工作所致的下腰痛(D=16.880)、颈肩痛(D=13.130)以及生物危害(D=19.690)、救护车压缩气体爆炸(D=2.360);标本运送过程中的生物危害(D=33.250).其中标本运送过程中的生物危害风险级别为2级,属于"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的范畴.结论 医院中央运输工人群职业危害风险等级较低,但也应该加强医院中央运输工的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3.
黄玲月 《当代医学》2011,17(33):125-12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并制订防范措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手术室护理过程薄弱环节和关键流程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结果 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识别了工作中风险所在.结论 认真评估和控制从而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危害是近年来护理界关注的问题.供应室护士是一个特殊群体,经常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并使用各种方法进行灭菌,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职业危害因素多.因此,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是保护自身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凡因职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特殊病理形态所发生的疾病叫作职业病,其中出现在皮肤及粘膜上的病理变化叫作职业性皮肤病(在各种工业里所发生的也叫作工业性皮肤病)。严格地说,这里应不包括所谓职业性体征。什幺叫作职业性体征呢?那就是所发生的皮肤变化并不具有顽固的病理变化,也不损害劳动力,他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变化,位于生理和病理之间,可以减低皮肤的抵抗力,进而发展成为职业性皮肤病。譬如接触高温的工人可以有毛细血管扩张的现象,手掌经常磨擦可以发生胼胝,硝酸工人由于接触硝酸而皮肤黄染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职业性接触铅、镉等重金属因素农民工的血铅、血镉含量的检测,及对血红蛋白淘汰人群的回顾性分析,了解风险人群的分布特点,从而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献血风险的措施。方法选取龙岗区无偿献血者血样,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铅、血镉含量和采用硫酸铜法测定献血员的血红蛋白浓度,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4年有铅、镉职业性接触人群的血铅、血镉超标率分别为4.83%和5.01%,采取控制措施后,2006-2007年有铅、镉职业性接触的献血员超标率分别为3.85%和3.50%,其血铅、血镉超标率仍高于非职业接触者。在采血前体检因血红蛋白浓度不达标而淘汰的人群中,女性、年龄30岁以下、高中以下学历、流水线工人分别占92.7%、80.4%、83.9%和58.9%,工厂企业劳务工的贫血程度较严重,并呈低龄化和低学历的分布特点。结论采供血机构在开展无偿献血中尽量减少对重金属职业接触人群的血液采集,以保证临床供血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接触到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进而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损伤。为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本文就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常发生的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强化大家对职业风险的认识,提高其自身防护的意识.方法 制订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改进再生器械的洗涤方法及完善防范设施.结果 提高了科室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结论 加强职业风险的干预,可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及物品的供应质量.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护士常见职业风险分析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分别从理化因素、感染因素、心理及生理因素等方面回顾分析手术室环境中的职业风险因素,并探讨具体防护措施.结果 手术室环境中存在诸多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有害因素,防护不当易引起职业性损伤.结论 手术室护士需重视和加强职业防护,维护身心健康,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分析当前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317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工人中,检出1837人一项或一项以上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7.83%。接触粉尘作业人员中检出9人不宜从事粉尘作业,占接触粉尘作业人数的0.71%。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噪声职业禁忌证24人,占接触噪声作业人数的2.08%。接触铅作业人员中检出铅观察对象9例,占铅作业人数的10.00%。接触有毒化学物作业人员中血常规异常共24例,占接触有毒化学物人数的7.4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2例,占接触有毒化学物人数的3.71%。检出异常情况以高仟伏胸片、肺功能、听力、血常规、尿铅检查为主;清远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结论清远市面临的职业健康问题十分严峻,必须做好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做好职业病三级预防工作,并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人及企业的职业病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1.
于良 《黑龙江医学》2015,(4):456-458
护理人员职业性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介入导管室存在的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可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加强介入导管室的职业安全防护十分重要.本文就介入导管室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1 生物性危害与防护 生物性危害:主要包括术中使用的注射针头、刀片、剪刀、缝针等锐器造成的锐器损伤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引发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消毒供应室承担医院大量的临床医疗物品处理供应工作,在回收、洗涤、消毒、灭菌过程中接触各类感染性物质,随时会发生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造成的暴露性感染和职业性危害.我们科室就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孙文霞 《包头医学》2015,(3):162-163
目的:探讨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2012~2014年对介入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识别、评估、控制的具体做法.结果:安全完成所有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无不良事件发生;介人手术室医护人员(体检查)无职业危险因素造成的任何损害.结论:介入手术室进行风险脆弱性分析识别、评估、控制,能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可见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介入室护理操作风险的干预,确保护理安全.值得介入手术室风险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职业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能安全、有效地完成医疗工作,同时又避免危害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结果管理者为护理人员提供有关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可采取的预防保护措施,护理人员遵循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使用管理者提供的辅助机械和防护设备,将风险降至最低。结论识别并评估风险,利用防护用品,落实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能避免护理人员受到职业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建立一种有毒作业分级方法,为正确评价和持续改进有毒作业的职业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首先参考<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修改评价毒物危害程度的指标及分级依据,并采用定量积分法对毒物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其次,选择有毒作业场所评价分级指标,综合考虑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接触时间和接触强度)、危害的严重性(健康效应)以及接触人数和防护措施,合理地给予一定的等级权重,建立职业危害风险指数以划分有毒作业职业危害风险等级并相应地对有毒作业进行分级,初步建立有毒作业分级方法.结果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初步划分为5级,分别为无危害(≤6)、轻度危害(680).有毒作业相应地也分为五级,即0级(安全作业)、一级(轻度危害作业)、二级(中度危害作业)、三级(高度危害作业)和四级(极度危害作业);应用风险指数法对苯、甲苯和丙烯腈有毒作业部分操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结论 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有毒作业分级方法,分级结果较<有毒作业分级GB 12331-90>(国标-90)更为客观和严格.  相似文献   

17.
预防与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保障手现代手术职室业风险与防范术室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控制或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系数.分析手术室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监控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防护意识,预防与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保障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规范石家庄市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和职业病网络直报流程。方法对1例特殊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案例的诊断及网络直报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某学校教师在办公室因临时性工作接触了大量含有染料、胶类物质的劣质塑料工艺花,后导致"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结论职业病诊断机构应依法诊断少见职业病,并按规范完成网络直报,以达到职业病三级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急诊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急诊护士是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人群,与患者接触密切,既担负技术工作,又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急诊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损害[1].现将急诊护士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