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玲玲  胡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93-694
卒中后的精神障碍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很常见,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四大特性。故这类病人的精神、心理护理应该引起重视。我院精神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55例卒中后的精神障碍病人,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在临床具有三高的特征,即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是临床常见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等三种.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卒中具有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根据我国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2005年发布的资料,卒中发病率已超过肿瘤的发病率,成为我国第2位的疾病死亡原因和第一致残原因.卒中后的高致残率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和心理负担.如何促进这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日、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身心健康出发,向患者宣讲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疾病能力,较好地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亚临床房颤(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是无典型临床症状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由心脏植入器械(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记录的高心房率事件(atrial high rate events,AHREs)是一种表现形式。近来的临床研究表明,由CIED记录到的亚临床房颤发生率较高,且此类患者卒中风险增加;在卒中患者中由植入性心电记录器(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s,ICMs)随访记录到亚临床房颤发生,亚临床房颤与卒中有关。抗凝治疗降低心房颤动卒中风险,亚临床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目前暂不清楚。远程心电监测对于亚临床房颤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亚临床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卒中关系、是否抗凝治疗、远程心电监测的运用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是脑血管病防治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80%以上,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颅内外脑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卒中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严重临床事件,由于其高死亡率、致残率和再发率,已经成为全球慢性病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临床预防意识的增强和研究工作的深入,识别高危个体,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阻止卒中临床事件发生,已经成为卒中防治中的重要内容。高危个体的识别手段研究和应用也有相应的进展,尤其血液动力学(hemodynamic)检测在卒中高危个体筛选中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可喜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降纤酶对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BHS)是脑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对BHS的治疗 ,对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 6 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30例 ,分别治疗一个疗程后的临床观察可见降纤酶对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及甘油三脂 (TG)具有明显降低作用 (P <0 0 1) .并使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而对外周血象、心电、血压、脉搏、呼吸、肝肾功能无影响 .从而证实它具有较强的改变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且时间短、见效快、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卒中又称中风及急性脑血管病,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近年来,脑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出现的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半个世纪前欧洲开始实行卒中单元的治疗,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我院于2001年10月组建了联合性卒中单元,经过四年多的运做,明显降低了卒中的死亡率、致残率,减低了治疗和生活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mia,Hcy)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的降Hcy治疗可降低卒中发病风险,叶酸摄入不足和代谢障碍是高Hcy的主要因素[1]。临床发现合并高Hcy的部分缺血性卒中可伴叶酸及维生素B12下降,而二者均可经甲硫氨酸循环通路而发挥降Hcy作用,是高Hcy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干预,进行合理治疗,改善预后.方法:缺血性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组47例,未继发癫痫发作组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cle,NIHSS)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OR=5.519,P=0.048)、病灶在皮质(OR=0.263,P=0.006)、NIHSS高(OR=0.873,P=0.046)3个因素为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病灶部位在皮质、NIHSS高等因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继发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介明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7):1101-1103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在脑卒中后30天的急性期间即有3%~10%的复发率,2年为25%,5年男性为42%,女性为24%,其中65%是缺血性卒中,尤其是首次卒中后6个月期间是复发的最高阶段,故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应在卒中发病后即刻进行,特别是一周之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致残率、病死率高.从引入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以来,临床疗效得到大的提高.2007年1月建立康复卒中单元,并与传统治疗方案对照,现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华  罗榕 《四川医学》2013,(11):1685-1687
目的 研究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ost ischemic stroke depression, PIS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收治缺血性卒中患者87例.根据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ost ischemic stroke depression, PISD)发生与否分为研究组和未有PISD的对照组,分析PI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8.4%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PISD,研究组额叶、颞叶病灶比例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容易发生PISD,尤其是NIHSS评分高,病灶位于额叶、颞叶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干卒中患者大多数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护理难度大.积极正确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现将1998年8月~2004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脑干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进展性卒中(SIP)是指卒中发病一周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掌握其临床特点和发病原因,对进展性卒中进行早期预诊,以便采取积极措施阻止其发生或减小其对患者的危害程度,这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卒中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三大特点.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居世界第二住,卒中后临床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急性期过后都会留下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遣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此近几年来我们根据不同类型卒中、不同后遗症制定比较合适的,系统的康复计划.这些计划最初1~2个月在医院实施,出院后在家继续进行.通过追踪采访或病人来院复查记录康复效果.与以往对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致残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出血性卒中后脑损伤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103例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以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为临床预后指标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元分析,观察影响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72h)血清TGF-β1,(51.437±17.330ug/L)低于健康对照组(67.390±16.420μg/L)(P<0.01).单因素分析TGF-β1(r=0.328,P<0.05),住院天数(r=0.315,P<0.05)使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好.NSE高(r=-0.617,P<0.01),意识障碍程度重(r=0.647,P<0.01),出血量大(r=0.627,P<0.01),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r=-0.542,P<0.01),空腹血糖高(r=-0.479,P<0.0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r=0.429,P<0.01),发热(r=0.602,P<0.01),最高体温高(r=0.705,P<0.01),患者年龄大(r=-0.379,P<0.05),合并感染(r=-0.368,P<0.05)者神经功能恢复差.多元分析,血清TGF-β1、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结论 TGF-β1,在出血性卒中患者发挥脑保护作用.患者出血量大,意识障碍重,起病时神经功能缺损重,合并感染、发热、白细胞升高、高血糖使临床预后差,神经功能恢复差.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原发性高血压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的急剧增多,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死率也很高,1995年3月至2000年3月,笔者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出血性卒中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卒中后抑郁症状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卒中病人的康复和回归社会,引起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国内资料较少,就此问题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脑肿瘤卒中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郑彤  王任直 《中国医刊》2004,39(2):41-42
目的总结脑肿瘤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促进对其诊断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8例脑肿瘤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肿瘤卒中主要见于垂体腺瘤、胶质瘤、转移瘤等.卒中表现为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了解脑肿瘤卒中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